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

時值年關,是不是飄下來的一場場雪,提示著一年又將過去。

回家,便成了朋友間家長問候:你年回家嗎?

有人很乾脆,過幾天就回!心裡頗生出幾分羨慕。

有人很猶豫,看情況吧!心裡多少升起一份蒼涼。

生在異地數數十載,不知道何時“回家”成為了一個沉重又期盼的念想!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昨日看到在頭條看到視頻《到哪兒了》不禁眼眶溼潤,好久不曾這樣感性!很多時候只是故作堅強把自己當作鐵,雖未曾打磨,卻已鏽跡斑駁,那顆心啦——已露出歲月崢嶸。

三口之家駕車,漫天飛雪,堵塞在冰雪翻蓋的縣道上,前進不得,後退不能!男子一年焦急,眼看家在眼前,心已到達,身在風雪。

前方是念茲在茲的高堂,身後是嬌柔可人的妻兒。我能體驗男子的無奈與心疼。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七年前(寫下這幾個字,不禁茫然,我的生命裡能有多少個七年,恍如隔世!),我曾也帶著妻兒回家。這一路的顛簸,坐遍了所有的交通工具。

火車六小時,那時車票還不如現在這樣方便夠買,早早的就開始籌劃著買車票,踏著城市清冷的街道,看著早期的清潔工們揮灑的笤帚,還有懷中的幼兒,回家!

大巴車三小時,從火車下來,還要趕到汽車站去購買定點定時發車的長途汽車。票,自然是難買,一趟趟都滿員,雖然過年,有加班車,但是依然盛不下從異地奔向老家的行囊。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只有委託跑長途的大哥幫忙,風雪交加里,不計較車票的貴賤,只要能快速的回到那個,破舊但卻思念的家!

家裡,有那熟悉的雜草,還有烏黑溼潤的屋簷,意識裡它確實如此的真切——叫我如何不想它!

冬日的天,黑的早,到了縣城,馬不停蹄的購買回村的公交(其實不是公交,只是來往於縣城與鄉村的短途客車),希望趕在天黑前到達村裡。自然,小小的公交裝不小似箭的歸心,還有身背手提各色禮品走親串友鄉民們。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滿車熟悉的鄉音,悄悄的告訴我,家,近了!

村裡沒有公路,從村裡到公路還有五六里地,是蜿蜒的泥濘。天以擦黑,說冷的孩子,抱怨的妻子,讓我渾身上下,在這空曠的田野裡,感到發冷——這段泥濘好似五六十公里!

這樣的路,拖拉機是最擅長的(拖拉機那個時候似乎也不多見)。恰巧遇到同村的人開著拖拉機辦年貨路過,如遇救星。

妻兒自是不願,老鄉格外熱情,一邊照顧妻兒的情緒,一邊呼應熱情的老鄉,心中的酸爽,不經歷未必你能明白。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到村口,是翹首以盼的父母,踏著泥水,一老拿過行李,一老接過孩兒!

——永遠無法忘記!

——一別已是七載!

如同視頻中剷雪的父母,他們用期盼,用愛開鑿出一條道路!

在父母的懷裡,在父母的愛裡,永遠是一片坦途!


80已不惑,今要回家鄉

時光的指針已經指向2020,最早的一批80後,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如果你也是80後,今年定要回家。

今日早間的消息,78歲的趙忠祥因病在北京去世。一位著名的主持人,他的特有的聲音陪伴了一代人的回憶,你也許沒有聽過他播報的《新聞聯播》,但你肯定聽過他配音的《動物世界》,還有他主持的春晚。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他的既具有辨識度的聲音,不僅給我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也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同時也是我們父輩的偶像。可以說他是兩代人的回憶!

不過,今天他走了,希望老人一路走好!

死亡,從來都是每一個人不可逃避的話題。

耶魯大學哲學教授Shelly Kagan,有一門公開課是專門討論死亡的,他說: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的說,我一定會死。但我如何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朽的嗎?我們的靈魂能夠永生嗎?如何用這些對待死亡的學識來影響我將來的生活?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其實,關於死亡從來不需要去作科學的研究,他只是我們生命中生老病死的自然過程,只是對於生老病死,我們有太多的牽掛,有太多未盡的遺憾!


正如我們一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替父母做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老了,那麼的措手不及。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汪涵在參加《野外廚房》欄目活動時說,未來五年,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觀眾,不是拍戲,也不是節目,最重要的是我的家人。如果我的父母能平安的活到85,活到90,那將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了。

的確,人到中年,最難能可貴,最期盼的絕對是健康,自己的健康,父母的健康。

有父母在你永遠是孩子,沒有父母的孩子正如老舍先生說,就像是失了根的花草。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在父母還健康的時刻,陪著父母,聽一聽他們的嘮叨,嘗一嘗他們的飯菜,才是最大的幸福。無論何時,你在何地,家中的父母都是你的牽掛,是你永遠最為信賴的依靠。

有父母在,你永遠可以肆無忌憚在他們的懷裡哭泣,在他們面前撒嬌!

然後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太短,短到你會驚掉你滿地爪牙!

網絡上曾經流行這樣一個公式,80後的父母基本已經過了60歲,60歲計算,按照我國現在發達城市的平均壽命八十歲計算,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大約還有20年。

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今年我要回家鄉


假設我們每年有7天的時間可以陪伴父母,那麼,在爸媽80歲之前,我們只能陪伴父母140天。

3360個小時,除去睡覺、刷手機、聚會吐槽、約會的時間(3360-20x140=560小時,約23天)。

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竟然只有23天。

還有什麼理由不回家,還有什麼理由近鄉情切,正如多年前的一首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strong>——父母健在,不要遠赴他鄉,如果必須如此,那麼請不要讓父母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