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丨 顏色:警惕政策過度對經濟帶來不必要衝擊,貨幣政策應構建“三定支持”

經濟戰

經濟戰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經濟戰“疫”訪談(六)

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備受各方關注。為全面評估疫情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對恢復生產、穩定經濟提出政策建議,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市場機構的多位經濟學家。系列文章將陸續刊發,敬請垂注。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期。按照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月2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作出的判斷,疫情在未來1周或10天左右達到高峰。這1周到10天左右的時間亦是疫情阻擊戰的攻堅克難期,若能有效控制住疫情的擴散,不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莫大的振奮,對經濟的修復發展也是強力的支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由於一季度GDP佔全年GDP的比重不高,如果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侷限在一季度,那麼對全年經濟增長衝擊有限,一次性的衝擊最終都能夠逐步消化吸收。

顏色表示,當前採取的一些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就是要把疫情控制住,哪怕犧牲一些當季的經濟增長都不是大問題。若要將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控制在可控範圍內,關鍵是要力爭經濟從二季度開始完全迴歸正軌,這就需要爭取疫情在2月底前出現拐點開始好轉,3月底前得到明顯控制,4月底前疫情能夠基本結束。

若是一次性衝擊,最終都能夠逐步消化吸收

證券時報:業界在討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時,不少人會以史為鑑,通過分析“非典”時的情況,來預測此次疫情對今年經濟的影響。您認為當下的疫情與當年的“非典”相比,對經濟的衝擊是否類似?

顏色: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同於“非典”。2003年中國剛加入WTO不久,正處於工業化與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非典並未扭轉中國經濟強勁上升趨勢,2003年實際GDP增速仍為10%,較2002年上升0.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速影響有限。但此次疫情也與03年非典存在一些不同點:

一、經濟新常態下風險上升。不同於03年經濟的強勁增長,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臨國內外需求疲軟、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等多重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警惕疫情可能觸發的風險,如違約風險、金融風險等。

二、第三產業佔比更高疫情衝擊加大。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第三產業佔我國GDP的比重不斷上升,2003年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2020年已上升至53%。疫情對第三產業的拖累或對經濟帶來更大沖擊。

三、疫情爆發時臨近春節使得衝擊力度與廣度加大。非典集中爆發的時點在春節復工之後,而此次新冠病毒則爆發於春節前,一方面,春運返鄉高峰使得病毒傳播範圍更廣,擴大了經濟受衝擊的範圍;另一方面,疫情擴散使得春節這一消費、旅遊出行高峰變的行情冷淡,加大了衝擊的力度;此外,疫情爆發帶來的延遲開工也將對生產與投資帶來影響,從而使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不同於非典。

證券時報:與17年前的經濟發展情況相比,當下的經濟結構中有哪些積極因素是利於緩解疫情衝擊的?

顏色:儘管疫情嚴峻,以下事實說明不至於對經濟增長過度悲觀:首先,病理專家普遍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在2月中旬達到拐點、發病高峰結束,3月份可以基本控制疫情,所以預計疫情對我國第一季度GDP增速影響較大,其後將逐季恢復並上行。

其次,非典疫情時期我國還沒有大規模普及電商,而2020年網絡購物已經高度發達,即使出現了部分交通受阻並延遲發貨的情況,零售消費仍可通過自動後置於年內其他時段抵補。

再者,雖然政府延遲了春節假期,但是春節本就是停工時期,部分民營企業在往常年份也是正月十五過後正式開工,而2003年的非典疫情時期完全在春節假期之後。

最後,新冠肺炎的傳染性雖然強於非典,但致死率弱於非典,加之政府高度重視,對疫情的防控措施十分高效,有助於增強人民對疫情過後經濟增長快速恢復的信心。

證券時報:綜合以上分析看,您對此次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衝擊做何預測?

顏色:中國經濟在2019年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剛剛出現企穩跡象,新冠肺炎將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的經濟增長增加額外的擾動。受春節因素與疫情迅速擴散影響,疫情對一季度經濟形勢的影響不容樂觀,基準情形是使得一季度GDP增速放緩至5%以下。

但如果影響只是侷限在一季度,那麼一次性的衝擊最終都能夠逐步消化吸收。沒準這對中國經濟而言也是一次系統重啟的機會,讓該暴露的風險充分暴露,並得以化解。

樂觀情形是3月份各類企業全面復工,4月疫情基本結束,經濟重回正軌,那麼,二季度GDP增速不僅不會繼續下滑,反而可能會反彈。不過,我們真正擔憂的是悲觀情形,即如果疫情短期在3月底還不能完全控制,勢必影響二季度的整體經濟。在此情況下,我們擔憂可能會出現產業鏈加速外移、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速蔓延、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

貨幣政策應構建“三定支持”,不必急於全面寬鬆

證券時報:為對沖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您認為貨幣政策應該如何調整?

顏色: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衝擊的形勢面前,我們建議短期內貨幣政策採取精準干預措施,以防止市場流動性不足和超預期波動等風險。對小微、民營企業、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實行定向降息、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構建“三定支持”。

實際上,近年來,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高端製造業企業等特定領域的支持,結構性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實現對經濟薄弱領域的精準滴灌。但在疫情面前,當前的結構性貨幣政策需要比以往更有針對性,特別是要加大對兩類領域的定向支持:一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行業和相關群體;二是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生產企業。

具體來說,在定向降息方面,除了調降政策利率MLF引導LPR跟降,還應當果斷採取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尤其是疫區企業的融資成本。央行一直主張通過各種考核手段促使銀行降成本,從而壓降加點的部分。在此基礎上應當進一步通過結構性政策實施降息和貸款展期等方式,從而進行精準滴灌。

在定向降準方面,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下調空間,而且我國獨創的“三檔兩優”準備金率框架可以同時兼顧貨幣政策的總量和結構。雖然2020年1月央行已經實行普遍降準,我建議央行在2月份使用定向降準工具,通過為銀行降成本的方式釋放結構性流動性以支持小微、民營企業。

此外,定向再貸款也是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重要手段,央行應強化運用再貸款工具-尤其是支小、支農再貸款工具,可以增加中小銀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和涉農的貸款發放,以達到精準滴灌的目的。

證券時報:您建議的這些貨幣政策操作都是定向工具,對於有觀點認為央行應儘早推出全面降準和降息,您怎麼看?

顏色:我建議央行不必急於出臺降準、降息等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第一、只要不出現超調,則資本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可控。受疫情影響,資本市場短期內會出現風險釋放,但目前來看,只要不出現超調,資本市場將不會對宏觀經濟造成超量風險。事實上,儘管開市首日股市大跌,但此後幾天已止跌回升,說明恐慌情緒已大為緩解。因此貨幣政策不必急於出臺全面寬鬆政策,而以定向工具為主,對真正有需求的領域精準滴灌。

第二、降準、降息需等企業全面復工後才有用武之地。目前實體企業尚未復工,實體經濟在短期內的信貸需求較低,此時進行降準降息的效果不大。

第三、通脹風險掣肘貨幣寬鬆。前期豬肉通脹還未解決,近期受疫情影響,水產養殖、物資供應較為緊張,疊加封路停工等問題使得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更為緊俏。前期部分城市出現的恐慌性集中採購現象雖有所緩解,但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預計未來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短期內不必出臺降準、降息等具有風向型的政策。

總體看,目前已出臺的貨幣政策對穩定經濟和市場預期的支持力度已經很大,待2月中旬企業逐步復工後,定向降準、降息等政策都可期待,但當前一兩個周之內出臺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必要性和概率不大。

警惕政策過度對經濟帶來不必要衝擊

證券時報:財政政策在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方面,您有何建議?

顏色:基於全面建設健康社會的GDP翻番目標,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衝擊的情況下,建議政府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採用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加大財政支出、稅收優惠政策和擴大基建領域投資為途徑,多管齊下,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所帶來的宏觀經濟衝擊。

具體來說,首先,建議適當增加赤字率。在發生疫情的情形下,建議加大財政政策逆週期的力度,赤字率可以稍微突破3.0%,不必死守3.0%的界限。為防控疫情和支持企業發展,財政勢必會加大補貼,這就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做支持,赤字率適當突破到3%以上是合理且必要的。考慮到我國中央政府的槓桿率較低,財政公信力較高,赤字率突破到3%以上並不會帶來太大的風險。

同時,中央財政應多承擔,減少地方聯合出資。經過2018年的結構性去槓桿,我國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金融體系目前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中央財政要敢於加槓桿,同時地方穩槓桿、個人減槓桿,依然可以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此外,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旅遊休閒、餐飲酒店、文娛媒體等行業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建議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給予稅費優惠。比如在非典疫情時期,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對受疫情直接影響比較突出的部分行業在2003年5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財政部也對相關行業減免了15項政府性基金。儘管財政部此前已經實施了大規模的降費減稅,但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仍建議比照非典疫情時期,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實施定向的稅費優惠,以穩定就業和促進增長。

證券時報:儘管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但一些地方政府出臺的封路、企業發放工資等相關政策還是引起輿論爭議,您認為各地在出臺疫情防控政策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顏色:需警惕政策過度對經濟帶來不必要的衝擊。面對疫情需加強防疫力度,但不應採取過分極端的措施,尤其需要警惕各地政策層層加碼各自為政走極端。例如目前出現的道路阻斷、封路等問題,或導致物流受阻,致使農業飼料無法運送從而給第一產業帶來二次打擊。建議應以封人不封城思路做好疫情防控,警惕政策走極端而給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除了科學理性地判斷疫情,也要管理適當,強化隔離,減少封城,防止矯枉過正、過猶不及地限制生產。只有在可控的範圍內恢復生產,經濟的影響才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極端措施下的完全封城、阻斷交通對經濟恢復影響較大。雖然恰逢春節假期,但如果長期採取極端措施仍然會影響開工,令民營經濟復工困難。

经济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