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帝为什么23岁暴亡?

厚德载物49847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是清朝的第三位君主,于1643年-1661年在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第9个儿子,他6岁登极,在位时间18年。却在23岁时就英年早逝了!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现代人最近的王朝,但这个王朝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如顺治死因、孝庄太后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雍正是否正常继位等。尤其是顺治之因,从清初到现在300多年来众说纷纭,仍莫衷一是!病死说、出家说、毒杀说等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清史之中对于顺治之死留下的笔墨也极其有限,这就更让人怀疑顺治的死因了。


1.因病而亡说。

众所周知,年幼的顺治继位是满清各方政治势力妥协与平衡的结果,由于其心智并没成熟,也无政治经验;所以朝政大权都在多尔衮手中,顺治懂事后,对多尔衮的飞扬跋扈与一言九鼎十分不满;又由于其母亲孝庄教子严格,所以顺治成人后的性格变得敏感、暴躁和猜疑。

对于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强加给他的一个刻薄皇后,让顺治时刻感到憋屈。所以,顺治亲政后,除了对叔叔多尔衮掘墓“鞭挞”外,还把这位皇后即博尔济吉特氏废为了妃子。后来又迎娶了博尔济吉特氏,但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处世圆滑,又有太后在背后撑腰,与顺治的日子过得也相当平淡。


自从鄂硕的女儿董鄂妃进宫后,顺治即移情钟情专情于董鄂妃,这位董鄂妃从小跟着父亲南征,有在中国南方生活的经历,受过汉文化的熏陶;董鄂妃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知书达理,性格温顺体贴,让顺治爱到了骨子里。

曾经,顺治想再次废后,立董鄂妃为后。特别是顺治册封董鄂妃为贵妃时,还专门举行过一次隆重的仪式以诏告天下。为一个妃子而破例的做法显示了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

董鄂妃进宫不久生下了皇四子,顺治自是欢欣鼓舞,但皇四子生下三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黯然伤神,身体也每况愈下。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就去世了;顺治接二连三失去了爱子与爱妃,很是伤心,对。在死后三天就封她为皇后,而且还追加了谥号。

董鄂妃死后顺治郁郁寡欢,半年后,自己染上了天花,不久就去世了。这就史料所说的“病死说”。


2.死于炮毙说。

这是郑成功的后人郑万龄观点,他偶然发现手抄本的《延平王起义实录》,这本书中记载:有人密报郑成功,高崎之战中,顺治皇帝在厦门思明港被炮击中身亡,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达素因自己护驾不力而畏罪自杀。


3.假死出家说。

因为董鄂妃的死,顺治心灰意冷,精神委糜,懒政怠政,看破了红尘,厌倦了朝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相互倾扎!他想进入佛门清静之地解脱自我。

不过至高无上的皇帝出家在当时的环境中,是行不通的。于是,顺治就“假装病死”,以此掩人耳目。依《王文靖集》记载:顺治十八年元旦,朝臣依例庆贺朝见天子,但朝廷却下令朝臣免见。而顺治却在这天于养心殿破例召见了王文靖,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此后,又一连三天都与单独与他谈话。此时,顺治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并无疾病!

不久,顺治又召见王,对他说:

“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

王文靖撰写的诏书内容“不敢在书中披露”为由。

不久,顺朝廷就下令:大赦天下,释放所有犯人,还规定民间不炒豆、不点灯、不泼水。人们才知道顺治已‘’出天花而死"。其实,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据说,后来康熙还四上五台山去寻找过他老子!


4.死于毒杀。

当年顺治皇帝打定心思要出家,在奉先殿中向列祖列宗磕头请罪。孝庄太后也是去劝说,但是无论用江山、责任鼓励他,还是放下太后之尊来恳求他,都无法挽回顺治帝出家的决心了。无奈之下,孝庄与其让顺治出家,还不如一碗毒药了结了他,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那么孝庄为何要阻止顺治出家呢? 第一,造成政治动荡。


5.外国人说顺治死于纵欲过度!

德国人汤若望堪称清朝外国专家,他是天主教的传教士,深得孝庄太后和顺治信赖,还身体力行,为清朝培养了一批天文人才。

汤若望这哥认为顺治皇帝纵欲无度,死于生殖能力太强。据记载:顺治皇帝14岁就完婚了,在清朝也属正常现象,但顺治皇帝有皇后嫔妃20人,育有14个孩子,以14岁开始算起,他平均每年要生1.5个孩子;据此推断,汤若望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参考资料:《清史》、《延平王起义实录》、《王文靖集》


希望星晨58298869


清朝顺治帝福临生于1638年3月15日,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1643年9月皇太极死后,5岁的福临被多尔衮等人拥立为皇帝,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来又成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是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顺治帝是1644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1650年,38岁的多尔衮暴亡以后,12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

1661年2月5日,23岁的顺治帝突然暴亡,关于顺治帝之死,众说纷纭,但据说清朝为顺治帝举行祭奠仪式时,气氛非常阴森恐怖,假如得病而死,哭哭啼啼在情理之中,但阴森恐怖却极不正常,似乎可看出其死因复杂。

北京史学界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顺治帝死因之说,认为他死于满族内部纷争,为仇人所杀害,死后只见尸身,不见头部。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帝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据史书记载,顺治帝是染上天花死亡的。在1661年正月初四,顺治帝开始发高烧。初六的他就开始口述遗诏,1天之后,年仅23岁的顺治皇帝驾鹤西去,就此死亡。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如此死去,坊间更愿意接受他是因为前一年自己的爱妃董鄂妃去世,然后看破红尘,最终将朝廷大事安排妥当之后,自己出家为僧了。

然而,在《延平王起义实录》中却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

达素是清朝的将领,这段文字表述了顺治帝的又一个可能死因,那就是死于郑成功的炮火之下。

在清兵入关之后,虽然势如破竹的取得了江南大片土地,但南明政权依靠李定国郑成功等名将顽强抗击清军,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清军扼杀。尤其以郑成功为首的海上势力,正是清朝的薄弱点。

1658年,郑成功统帅近20万大军北伐。因为受到飓风的侵扰,不得不退回厦门的根据地。

一年之后,郑成功率领大军再次北上,这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让清朝统治者不寒而栗。沿途所经州县,纷纷开门投降。这使得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攻到南京之后,郑成功围困了南京城。郑成功的军队和清朝的军队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如果南京城破,以当时人们对明朝的思属和对异族的仇恨,满清是很难在关内征服全国的。

但南京围城因为郑成功的懈怠最终遭遇了失败。郑成功也又一次退回了厦门。

1660年,顺治帝派出4万清军水师,想要在厦门彻底消灭郑成功的有生力量。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清军的4万人却溃不成军,有认为这次战役并非清将指挥,而是顺治帝御驾亲征。

因为年轻的顺治帝想要一鼓作气将南明军队彻底击溃,却在战争中被炮火击中,而匆忙回到京城之后,已是奄奄一息。

而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是被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炮火所伤,在八个月以后死去。清朝不能再有第二个皇帝因炮火而死,才以天花示人,匆匆地安葬顺治帝,稳住当朝局势,最终才没让满清的局势进一步滑落。

综上所述,由于清朝官方对皇帝死因的掩盖与篡改,顺治帝暴亡就像康熙帝被雍正帝毒死、雍正帝被人砍去脑袋而死、嘉庆帝被雷劈死等一样众说纷纭,成为迷雾重重的千古之谜。只有光绪帝的头发中被现代专家检验出巨量砒霜成分,证明光绪帝的确是被人毒死。


厚德载物49847


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他六岁登基,由摄政王多尔衮辅政。入主中原且多尔衮死后,他于14岁幼龄提前亲政,清算多尔衮罪行,采取“招降弥乱”之策平息反清怒潮,起用洪承畴经营南方,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业生产,最终基本统一了除东南沿海以外的中国领土。

近20岁时,他成为忠实的佛教徒。他心爱的董鄂妃死后,他万念俱灰,剃度为光头天子。后经大师劝谏,暂息此念。

1661年正月初二,他亲临悯忠寺安排并观看犯罪太监吴良辅出家仪式,当晚即染天花发高烧。他自知油尽灯将灭,召大臣口授遗诏。正月初七,他“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

他英年早逝之外因是染上当时的天花绝症,内因是对两任皇后毫无感情、内心深受的董鄂妃又因病撒手人寰,使其了无生趣。内外夹攻之下,福临难逃一劫。


2许云辉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23时至凌晨1时),深宫突然传出了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的消息。顺治死亡时仅有二十三岁,清朝官方给出了极其简短的记载,“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这也为后世对其死因的各种猜测,预留了足够多的想像空间。

各种的猜测中,流传最广的分别有三个: 一是顺治(空棺)出家;二是被郑成功炸死;三是出天花。至于顺治死于宫廷斗争及商丘白云寺等说法,因太过于匪夷所思这里不再叙述。

一、顺治出家

清朝皇室家谱《玉牒》 中,对于顺治的死,仅记录了驾崩的时间, 至于死因仍旧是避而不谈。据清宫满文档案记载, 顺治皇帝14岁那年,在遵化打猎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静修的别山法师。

从这以后,顺治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顺治十四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在京师海会寺同高僧憨璞聪见面。这次会面后,使顺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说中顺治帝的法号“行痴” 就是他起的。

顺治崇佛已久,且早有出家之意, 董鄂妃死后,他曾经一度伤心欲绝,无心朝政。后人认为病逝于养心殿或许只是个对外托词,顺治并没有死,而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僧,出家地点就在清凉山(五台山)。

后人关于顺治出家的猜想基于几方面,一是顺治棺材是空的;二是明末清初国子监祭酒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三是五台山御用之物;四是康熙六次西巡中五次都到过五台山;五是光绪老师翁同龢日记里的诗;六是受董鄂妃的去世打击。


二、被郑成功炸死

据《延平王起义实录》记载,在高崎之战中, 顺治在厦门思明港被炮击中,清军将领达素不敢对外公布这个消息。 此外,《延平王起义实录》上也有太师郑芝龙被害的文字,其中提到了顺治帝死因,顺治是被炮毙于厦门。

且辅臣苏克萨哈曾向康熙建议,“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死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 ” 康熙采纳了他的意见,即位不久后,郑芝龙就被处死。

关于达素畏罪自杀,在《海上见闻录》 中, 也有相似的记载。且明确指出,十月达素在得知将回京时,即自行吞金而死。而民间更有顺治被炮击中后,尸首掉到海里后被鱼吃掉的传说。


三、出天花

(相较于另两个猜测,这个说法得到了最多的认可。但是,这说法也同样遭到不少质疑。)

首先,顺治死后实是行火葬。顺治生前笃信佛教,曾试图披缁山林,并多次叮嘱臣下,自己去世后必须火葬。因为,这样才能按照佛教上说的让灵魂升天。

顺治实行火葬,骨灰被置入骨灰罐中,自然就是空棺了。而所谓的空棺之说,更多的是把顺治时期民间曾发生过的两个空棺案,移植到了顺治身上。(其中一案被纪晓岚记录在的《阅微草堂笔记》中)

顺治出家说只凭两首诗或“庚子之变”时,慈禧携光绪逃难至五台山,五台山和尚找出了许多宫廷的御用之物招待他们,并由此而猜测,是顺治出家所带之物。这样的推断有点扯,既然康熙五次到了五台山,赏赐些器皿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康熙在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十二年,才首次到五台山。如果顺治真的出家,为何相隔二十年康熙才去看望?这也是对出家说受到最多质的地方。因此,出家说并不可信。

顺治因董鄂妃的去世伤心而出家的说法可信度也不高,更像是民间传说。董鄂妃原是顺治同父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隶属满洲正白旗。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这给了顺治与董鄂妃接近的机会。


天生丽质的董鄂妃因常到后宫来拜见皇太后,渐渐与顺治相识并坠入情网。孝庄皇太后察觉后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制,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

但这并未阻止顺治对董鄂氏的迷恋。在博穆博果尔自尽后,没等守孝一年,董鄂妃便被顺治皇帝接进宫封为王妃。一个月后,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因悲伤过度,愤而出家。

顺治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诏。 开列出多达十四 条。其中,不仅对自己平生所为内疚自责,更认为在对待董鄂妃一事上,确实是过了。这似乎印证了此时的顺治,早已放下对董鄂妃的思念。

其次,若顺治真被郑成功炸死,应该早有大量的史料进行记载,可为何只见于《延平王起义实录》及《海上见闻录》?而在记录郑成功事迹的《先王实录》 里,郑成功本人在出兵恢复台湾之前的讲话中,也只提到打败达素军队, 并没有说打死了顺治。因此,这说法同样说不过去。


最后,虽然顺治出天花有着大量的证据或史料记载。但是,偏偏这些记载又出现了前后矛盾。顺治年间,一个叫张宸的官员在个人笔记中记载,正月初七这一天,朝廷传谕民间不许 炒豆、不许点灯等,而这些禁忌只有在皇帝“出痘” 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而专家王戎笙曾经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指出据《张氏医通》 描述天花的症状,“痘疮成浆之时精神倦怠,神思昏沉,不省人事,呼之不应……”。说明患有天花的顺治,在临死前根本不可能神志清醒。

既然这样,就根本不可能亲自口授遗诏。两《自撰年谱》 中所记载的, 顺治临死前口授遗诏,甚至继位及辅政大臣的安排是如何做到的?另外《自撰年谱》中记载,顺治是在初七清晨子刻驾崩的。

而据《平圃杂记》 所载,张宸是在初八上朝时,才得知顺治驾崩的消息。在顺治驾崩时间的记在上相差了整整一天。顺治哪天得病, 史料上的记载也同样有矛盾。《清实录》中ⅱ载, 初二那天,顺治感到身体不适。

《平圃杂记》 中却说,初二顺治到悯忠寺看太监吴良辅剃度。而《自撰年谱》却记载, 王熙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进宫请安, 但是都没有说顺治生病。 而且初三这天,顺治还和王熙讨论事情。

王熙事后对于与顺治讨论的内容,仅用了“俱不敢载”四个字。两人到底讨论了什么?王熙又为何不敢载?

结语:

顺治死因,是清初三大悬疑之一。虽然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但无一例外都存有瑕疵。至于真相,恐怕只有在发现更多的史料或证据后才可得知。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爱新觉罗·福临,清朝顺治皇帝,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这位本应有一番大作为的皇帝,却只在人间活了短短23年。

令人疑惑的是,对于顺治的死因,在皇家档案中,只写了“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短短几个字,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形成了一块空白的历史;正是如此,让后人对于顺治的死产生了很多人的疑问!

甚至有传言,顺治的死系因爱妃董鄂妃病逝,故而出家隐遁,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播,甚至戏曲、小说都是采用这种说法;但经过考证,史学家们已基本否定这种说法。

那么,顺治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清史中,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记载;顺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顺治帝至遵化打猎;这看似正常,但令人费解的是,一般皇帝都是选择在秋天外出打猎,为何顺治这次偏偏在寒冬外出打猎呢?

原来,这年冬天,北京天花肆虐,这次外出狩猎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天花。

天花,中医名为痘疮,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只要一染上天花,死亡的概率非常的大;早在之前,顺治的叔叔多铎就因染上天花而丧命,年仅36岁。

那么,顺治的死是否和天花有关呢?而朝廷为了社会的安定以及皇家的尊严,故意隐瞒了顺治的死因,让其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另外,在《延平郡王起义实录》中也有这样一段记载,顺治帝在亲征福建厦门时,被明军郑成功所部击毙;不过,史学家认为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有待进一步论证。

著名明清史专家何龄修说:顺治的祭奠仪式阴森恐怖,可看出其死因复杂。

历史的空白,让顺治帝的死因成谜,成为了清朝四大谜案之一。


海洋说历史


顺治帝,原名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任皇帝,入关第一任皇帝,最被专家认可的一个说法,顺治当时二十多岁得了天花,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无药可治的,再加上顺治帝的爱妃董鄂妃香消玉殒,双重打击下最终油尽灯枯。



光陆离奇的历史


顺治十八年在董鄂妃去世一年后顺治皇帝也随他最爱的皇妃离去。顺治皇帝驾崩的时候仅有23岁,又说24岁。所以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

流传最广的版本说顺治皇帝是死于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

还有版本说顺治帝是因为董鄂妃离世,极其悲伤,看破了红尘,将皇位传给康熙,交代好一切后,就上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去了。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说顺治既不是死于天花,也没有出家,而是被大炮轰死的。

在郑成功后人著作《延平王起义实录》中记载:顺治帝是被郑成功用大炮轰死的,因为当时的官员为了保命,就对顺治的死秘而不发,最后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吞金自杀了。这些版本中最可信的便是顺治帝死于天花的说法了。



史塾谈


众所周知,顺治身为少年皇帝,完全有舞台可以施展大把抱负,在中华大地上有一番作为,留下千古美名,最后却想遁入空门,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究其原因有三。

一:多尔衮的长年压迫和操纵政权

皇太极死后,没有指定继承人,在当时,想上位皇帝的有两派人,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方,这两方实力半斤八两,谁也不敢主动挑起战争,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战胜对方。

双方便各退一步,经过一番政治上的博弈以后,决定推举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上位,由多尔衮担任摄政王。皇帝年幼,摄政王势大,朝政自然是由多尔衮来把持。

加之多尔衮的长年压迫,年幼的福临沦为傀儡,没有自主权,从此,便在心里埋下了不满的种子,只待以后生根发芽。幼年摄政王独揽朝政的经历又让他缺乏一种安全感,自负与自卑的交织性格,折磨着他,惩罚着他。

二:性格的羸弱和成年时心理的逆反

福临能登上皇位,自然还有他的母亲孝庄的推动,至于说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关系到底如何,众说纷纭,他们背后的利益是什么,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晓的是孝庄为了福临,付出了很多。

初登上皇位的他还是个小孩子,不懂事情,就做傀儡。长大了以后,再叫他去做傀儡,就觉得不太满意了。但是加之长期安全感的缺失,这让顺治脆弱的自尊心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容易自卑,暴怒,大发雷霆,爱面子,不容许被质疑。

加上多尔衮亲自指定他的皇后,不允许他插手,这更是大大刺激了顺治的自尊心。为了宣泄对这种包办婚姻的不满,顺治就一直冷淡皇后,过了几年,顺治萌生了废后的念头,这年头越滚越大,直至不可收拾。到最后,荒诞不羁的顺治还是废了后。

三:董鄂妃的离世

世人皆知顺治最爱董鄂氏,在他和董鄂氏的儿子死去后董鄂氏也因伤心过度而相继离世,这让失去精神支柱的顺治也是终日郁郁寡欢。

这世上唯一懂他的人去了,于是就更加疯狂的研究佛教,这一研究,让顺治彻底决定跳出世间,决定出家侍奉佛祖,但在最后关头被孝庄太后阻止,这一闹剧就此罢场。

加之又要操劳烦心国事,身体每况愈下,还感染上了当时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天花”疾病,在顺治十八年崩于养心殿,就这样年仅二十四岁的青年天子便这样与世长辞了。


席乐历史说


顺治之死是清朝十大奇案之一。之前流传较广的有顺治出家并圆寂于五台山,但更多学者认为顺治死于天花。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当政时,郑成功的海上势力是他的心腹大患。清政府对郑成功很忌讳,一度想把他招安,均遭拒约,终使顺治帝于1660年下决心派兵出征,围剿郑成功军队。

话还要从来自德意志的耶稣会士汤若望说起。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大学士范文程引见汤若望给顺治皇帝。汤若望不仅给皇太后治好了病,还给后来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治好了病。此后,顺治向汤若望请教天文、历法、宗教等学问,还向他请教治国之策,交往甚密。年轻的顺治和60岁的汤若望的关系有如孙辈之对待祖父。在汤若望眼中,顺治具有审慎、公正的品质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暴躁的脾气,对迷信活动的爱好,以及极度沉湎女色的天性。他对转变顺治为天主教徒的愿望从未削减,虽然1658年后,因受到太监和僧人的影响,顺治与汤若望的关系有所弱化。

1660年,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伤心至极。照汤若望的话说,顺治本来已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又在旷日持久的葬礼和道场上大受折腾,于是在董鄂妃死后四个半月,染上天花,三天后即1661年2月1日也死了。

当皇帝奄奄一息的时候,汤若望还去看望过他。顺治看了一眼他事先准备的以死亡与永恒为主题的劝导词,表示说在他痊愈之前不想进一步讨论这个题目,汤若望在日记中写道。

何丙仲据此推断顺治死于北京是不争之实,死因是感染天花。

不可否认的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有一段相关文字,是以往郑成功研究资料中所未见。其文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文中所说藩,就是郑成功。已故的张宗洽先生认为,这段文字解释了郑成功对攻台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民众公认的民族英雄。顺治去世后,年幼康熙继位。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强行占领达38年之久的宝岛台湾,为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梦在人留


公元1661年正月初六,新年的欢乐祥和还笼罩着整个京城。然而,夜里子时,大清皇宫却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的第三天,一个不满八风的孩子坐在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上。这个名叫玄烨的孩子,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康熙大帝。

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一向身体强健,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

对于顺治皇帝的死亡,《清世祖实录》中的记载异常简短,“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清朝史籍对顺治皇帝的日常活动有着详细的记载,而关乎生死的大事,却以寥寥数字敷衍了事,更让人们费解的是,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因,清宫档案中竟然只字未提?

而同样让人费解的是,是顺治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诏。这份遗诏又叫罪己诏,其中充满了顺治皇帝的自责。为什么顺治会对自己平生所为如此内疚自责?这样的自责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天子离开人世时最后的心情,这其中究竟又隐藏着什么呢?

关于顺治之死,民间有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顺治有一位情投的宠姬董鄂氏,他们的感情十分深厚,顺治甚至想把她生下的皇子立为太子,但这个孩子出生才几个月就夭折了,董鄂氏因此郁郁而终。短期内,先后痛失爱子和爱妃,顺治痛不欲生,万念俱灰,决心遁入空门。堂堂一国之君,为了女人而出家是件极为不光彩的事,为此,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只得编造了顺治病死的假象,并伪造了遗诏。

就在顺治死后,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吴梅村在《清凉山赞佛诗》中写道:“八极何茫茫,日往清凉山。”根据吴梅村的笔记记载,诗中的清凉山指的就是佛教圣地——五台山。那么,联系上下文来看,吴梅村似乎在暗示,顺治皇帝并没有真的死在皇宫之中,而是退位前往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

据清代《起居注》记载,康熙即位后不久,孝庄皇后曾多次带着他上五台山去礼佛。这样的活动本可以在北京举行,可他们偏偏不远千里来到五台山,而且这样的活动不只进行过一次。如此看来,顺治在五台山出家修行,也许才是隐藏在前往五台山礼佛背后的真相,而这也就恰恰能够解决吴梅村在诗中所写的“日往清凉山”。

但是,近代多位学者,如阎崇年、幻连海等,纷纷提出反驳之说,出示了各种证据,力图证明顺治死于天花。

首先,德国人魏特所著的《汤若望传》中提到了顺治死于天花的事实。顺治同传教士汤若望关系密切,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即满语“爷爷”的意思,所以汤若望对顺治的情况 非常了解。

据此书记载,当顺治发觉自己身染天花后,确定储君便成燃眉之急。当时他想立次子,而孝庄皇太后则坚持立第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皇帝)。顺治派人去征询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也力主玄烨,理由是玄烨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

此外,曾给顺治起草遗诏的汉宫王熙在文集中也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情况。书中提到,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突然于午夜急诏他入宫,对他说:“朕得了天花,即将不久于人世,你要详细记住我的话,马上拟定诏书。”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三百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威严的紫禁城仍旧沉默不语,那段关于顺治死亡的历史,彷佛就在这样的静默中永远尘封了,成了一个待解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