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现在随着野钓资源越来越匮乏,以前常常连竿的现象到如今成了一种期盼,“爆连”更成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在面对来之不易的连竿时,突然出现“停口”的现象,是不是感觉到挺沮丧的呢?

实际上“停口”现象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只是以前野钓资源比较丰富,没有过多的留意罢了。出现了“停口”现象,有一个事实就是窝子里的鱼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想要预防和解决“停口”的现象,就要知道其原因所在。

鱼儿进食规律造成“停口”的现象

天气因素造成“停口”的现象

大鱼或者掠食类鱼种进窝造成“停口”的现象

“惊窝”造成“停口”的现象

饵料状态造成“停口”的现象

人为原因造成“停口”的现象

补窝不及时造成“停口”的现象

窝子聚鱼少造成“停口”的现象

鉴于上面这8种“停口”的现象,我分为自然因素导致和人为因素导致两种。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自然因素导致的“停口”现象:

鱼儿的进食规律造成的“停口”的现象

虽说鱼儿在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但细心的钓友们会发现鱼儿进食照样存在着进食规律的。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早上和傍晚及晚上的鱼口是好于其它时间的。在寒冷的冬季,鱼口好的时候往往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的。从这些现象上来看,鱼儿确实存在着进食规律的,只是这些规律受到气温和季节的影响罢了。

鱼儿的进食规律造成“停口”的现象的解决办法:

总结和掌握更多的关于鱼儿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天气因素造成“停口”的现象:

这里讲的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压和降雨两个方面

气压因素的干扰

一切生物都是需要氧气的,当然鱼儿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1,水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2,氧气被大气压压进水中。

如果在钓鱼的过程中气压降低的话,水中的溶氧量就会减少,势必会造成鱼儿的“停口”的现象。你想呀!鱼儿在生活的水层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了,哪还有心思进食呀!

气压因素干扰的解决办法:

这样的情况是不好解决的,唯一可以选择的解决方式是钓离底。实在不行就收竿吧!这种情况一般在有风的情况下就会缓解的。另外,气压在1000百帕是好钓鱼的。

钓鱼过程中突遇降雨

在天气热的时候降雨是好钓鱼的。因为下雨不但能够降低水温,还能够带来充足的氧气。但这时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钓底层鱼的时候突遇短时间的大雨或者长时间的降雨,水底会变浑浊,底层的鱼儿待在水底会不舒服选择上浮,这也是在雨中钓鱼选择钓离底的原因所在。

钓鱼过程中突遇降雨的解决办法:

选择钓离底,具体要钓离底多高,是要看具体降雨量的。从这么多年经历上来看,如果雨下的不大的话,选择钓离底20-30公分左右就差不多了。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大鱼或者掠食类鱼种进窝造成“停口”的现象

鱼类同样存在异族排斥和弱肉强食现象的。小个体的鱼儿害怕大个体的鱼儿,植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害怕掠食性鱼类的,不同鱼种之间也会有相互排斥现象的(比如,鲤鱼怕鲢鳙)。

大鱼或者掠食类鱼种进窝造成“停口”的现象解决办法:

实际上大鱼进窝,一般浮漂多少会有些漂像的。比如:突然“停口”后,浮漂迅速上浮或者下降后又马上回到原位,出现这种漂像我们就需要全神贯注了,出现这种漂像要么是大鱼鱼身蹭线,要么是大鱼活动造成水压升高造成的。

如果过了十几分钟没有咬钩的漂像,不妨鱼钩挂个小鱼小虾试试,看看是不是有掠食类鱼种进窝了,说不定就有惊喜出现的。

小结:

上述这3种现象主要来源于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是人力干预不了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判断出原因,针对性的调整。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上面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停口”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人为造成的“停口”现象:

“惊窝”造成“停口”的现象

我曾经有一次钓鱼,当时选的钓点是在一个大的草洞里面。在鲫鱼连竿的时候,突然上了一条斤鲫。当时提竿的时候,手下的动作就能够感觉得出来这条鱼体型不小。它受惊一下子钻进水草中去了,我怎么也拉不出来。我记得当时用的是1+0.6的线组,我也不敢强拉硬拽。最后鱼是拉上来了 ,但自此以后,窝子里彻底没有口了,也就是惊窝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重新更换钓点了。

“惊窝”的预防办法:

为了避免“惊窝”,老的钓友在中鱼的第一时间会把鱼儿拉离窝子就是这个原因。提竿中鱼一瞬间拉离窝子是避免惊窝的重要一步,这点很重要的。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饵料状态造成“停口”的现象

我本人是老三样的忠实用户。以前用这三样,很长一段时间我钓鱼是不打窝的。但常常会遇到“停口”的现象,后来我把酒米或者小颗粒拌到饵料中,“停口”的现象得到有效的解决。

实际上用粉饵钓鱼停口的原因很简单的:我们选用粉饵的原因很多时候就是看中雾化这点的,雾化的饵料会随着水流或者线组下降的过程中形成一个雾化带,从而达到诱鱼的效果。但这些雾化的东西是虚物并不是实物,不能起到留鱼的作用,时间一久鱼儿离开也就难以避免了。

饵料状态造成的“停口”的现象预防办法:

1,可以在饵料里面掺加实物,比如酒米,饭粒,细小颗粒等等。

2,减少饵料雾化的程度,适当把饵料开黏一点,让鱼儿实实在在吃到东西。

3,钓鱼之前或者过程中用实物打窝。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人为原因造成“停口”的现象

鱼儿视觉和听觉是相当的发达的,千万不可忽视这点。

由于折射的现象,鱼儿看到我们的距离是小于我们和鱼儿之间的真正距离的。也正因此,短竿钓近的话,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要在岸边走来走去,早上钓鱼不要背对太阳(影子)等等,都是这个原因的。

另外,鱼儿的听力是极其灵敏的,所以钓点选择安静的地方,人在岸边尽量不要说话,不要有脚步声等等。

鱼儿在进食的时候,它们灵敏的视觉和听觉会一直监视着周围的动静,一旦有上述这些现象,它们就会停止经常而造成“停口”的现象。

人为原因造成“停口”的现象的解决办法:

钓鱼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切记不可大声说话,来回走动。另外,尽量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补窝不及时造成“停口”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很好理解了,窝子里没有窝料了,留不住鱼儿了,停口也就在所难免了。

除去各个时间段鱼儿进食规律的影响,如果出现“停口”的现象,很大几率就是没有及时补窝造成的。

补窝不及时造成“停口”的现象解决办法:

在连竿的时候,切勿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及时适量补窝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补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要轻,量要适中,切不可惊鱼。

窝子聚鱼少造成“停口”的现象

钓鱼“发窝”同样是每个钓鱼人想遇到的,但常常事与愿违。如果打的窝子诱鱼数量不多,或者窝料饵料诱鱼力度不够的话,钓着钓着就会出现“停口”的现象,很有可能是你把窝子里的鱼儿钓完,没有其它的鱼儿进窝造成的。

窝子聚鱼少造成“停口”的现象的解决办法:

选择钓点最好选择食物和氧气丰富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是鱼儿喜欢迅游的处所,鱼儿会源源不断的聚集到此的。

小结:

上述这5种人为原因导致的“停口”现象,我们是完全可以避免或者说大幅度减少的。前提是要对具体的水情,鱼情有正确的判断才行。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引申一点: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和解决办法外,遇到突然停口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下拉浮漂来增强浮漂的信号,来观察和判断到底是不是真正“停口”,还是因为鱼口变轻的问题。

另外,还要再强调一下窝料和饵料一定要有所区别的。饵料不管在味型,还是在适口度上都要好于窝料才可以的。

写到最后:

从上面这8种“停口”的原因中我们不难发现,前3种原因是我们人为不能够主导的,而后5种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人为造成的因素是多于自然因素的。所以,在遇到突然“停口”现象的时候,做到不急不躁,冷静对待是能够找到原因的,因为我们是钓鱼的主导者。

码字不易,如果您感觉我说的不错,就请点个赞,添加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

“停口”时郁闷,倒不如从你自身找原因,8种原因5种自己导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