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不要把今天的壞運當作人生的命運,因為壞運通常只是一時的,但如果你一直被它掌控,那就會是一輩子的。


艾爾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艾·語錄

如果自律對你而言是種掙扎,

如果你覺得那樣會限制你的自由,

可能是你把人生看得太過安逸。

安逸是好事,但若發生在老了以後會更好。

現在的你,應該接受挑戰,咬緊牙關,

然後期待成功的獎賞,享受背後的成就。

別太早開始安逸,在年輕時選擇挑戰,

你一定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然後在笑容中一步步走向終點,

最後遇見更好的自己,

手中抱著人生更大的獎賞。

艾爾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我不認識瑪麗女士,不過她的故事很激勵人心。

瑪麗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啟蒙於全校只有一間教室的小學。當時因為家裡沒有錢買繪畫工具,她只能利用家中的檸檬與葡萄當作顏料,隨手塗出眼裡所見的農村生活。然而,即使她從小對畫畫展現出興趣,殘酷的現實仍阻止她繼續拿起畫筆。

瑪麗出生於美國一戶貧窮農家,因為家中生活困頓,12歲時她就被迫離開家裡,到附近的有錢人家當女傭,直到27歲結婚後才停止幫傭。貧窮的生活不只剝奪了她童年的樂趣,還奪走她喜歡畫畫的興趣。差不多也是從12歲開始,成為女傭的她失去了學習繪畫的機會。後來,嫁為人婦的她又忙於生計和養育5個孩子,她的生活再也沒有跟畫畫沾上關係,最多也就是做些刺繡來打發短暫的閒暇時光。

隨著經濟與生活逐漸穩定,瑪麗和丈夫擁有了自家的農場,加上小孩都已長大成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安逸。她原以為就這樣安靜悠閒地在農村度過餘生,卻不料丈夫死於心臟病,原本要把農場轉交給小孩經營的計劃也因此而打亂。少了丈夫的經驗傳承,她必須跟孩子摸索著打理農場,期間還因為女兒得了肺結核而不得不離開農場去照顧她。如果從12歲離家開始算起,整整有60年的時間,瑪麗都把自己奉獻給家庭,除了偶爾利用空閒時間做些刺繡外,其他時間都不屬於她自己。

只是人的身體終究抵不過時間,手指關節炎問題最終讓她無法繼續刺繡。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再次拿起畫筆,認真對待她12歲以前熱愛的繪畫事業。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她的人生可以說是重新開始,即使那年她已經72歲。

起初,瑪麗只是隨心描繪印象中的鄉村生活,也許務農是她人生唯一的事業,因此畫起來特別有感覺,也特別投入。她一張接一張地畫,每天都沉浸在繪畫的世界裡。

瑪麗畫了很多畫,不過都是些率性之作,偶爾賣給鄰居當作家中飾品。直到78歲時,她的作品才開始受到關注。此後,瑪麗的畫作開始受到文藝界的討論,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瑪麗的畫作中藏有別的藝術家所沒有的感觸。

她的畫一開始沒人欣賞,一張只能賣到三五美元,到後來一張畫竟能賣八千至一萬美元。在80歲時,她舉辦了個人的第一次畫展。在2006年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中,瑪麗的遺作更是以120萬美元的價格被一位收藏家收藏。在多數人都認為人生已走入尾聲的階段,瑪麗用她人生最後的時光,畫出1500多幅作品。大家常說,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安娜·瑪麗(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這位人稱“摩西奶奶”的已故知名藝術家用自己的故事給這句話做出了最好的註腳。

我們都容易陷入一種迷思:認為如果沒有讀到夠好的學校,進到夠好的公司,賺到夠高的薪水,認識夠優秀的伴侶,人生的滿意度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好多人不是在重壓之下負重前行,就是早早放棄精進,接受這輩子只能如此的結論。

其實,人生並不是一條直線,並非你過去選擇了什麼,未來就註定只能成為那個樣子;人生更不是一個公式,不是你今天遭遇什麼事,結果就會只有一種。人生之所以會是人生,就是因為充滿各種希望,等著我們去追求,等著我們去實現。

只不過有個前提,想要實現美好的人生,你得先克服對改變的恐懼。

我們都害怕改變,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改變,意味著要先丟掉一些過往的東西,而人的大腦天生就排斥這種行為。在你打算改變之前,腦海中會上演各種不好的劇情,阻止你去做跟現況不一樣的事,吸引你去選擇安逸的生活。

艾爾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安逸並非壞事,而且說實話,安逸的生活真的很吸引人,因為你不用煩惱人生,不用煩惱財務,不用煩惱未來的事情。但是,如果過早地選擇安逸,人生反而安逸不起來。畢竟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安逸,現在可以過上穩定的生活,是過去拼命努力的結果。若是現在不持續努力,安逸的生活也將不復存在。也就是說,維持現況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既然如此,何不認真地努力一次?

說到改變的困難,我想再跟你分享一下自己上學時等公交車的經驗。

通過初中搭乘公交車的經歷,我體會到一件事:你花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愈久,愈容易產生捨不得的想法。我稱之為“等公交車理論”。

我就讀的初中位於市區,從家出發需要搭公交車才能到達。可是我家的站點並非熱門路線,公交車班次不多,經常要等30分鐘以上。以前的公交車服務質量不比現在,冷門路線的時間表都只是參考,有時等一兩個小時車還不來。加上那時手機還不能上網,無法實時掌握公交車的位置信息,所以一旦公交車沒來,我的內心就開始上演掙扎的戲碼……

“還要不要等下去?繼續等,下一班會不會又不來?”

我陷入兩難的處境。等,可能等不到;不等,又不甘心已經耗了那麼久的時間。長大後,我才知道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沉沒成本,捨不得之前付出的努力,所以不肯做出對自己更好的決定。

這也很能反映出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的習慣。

常聽人抱怨受不了目前的生活,認為現有工作無法實現想要的未來,因此想做點兒不一樣的事,想要尋求改變和突破。可是,儘管白天上班受氣,下班心情好轉時就會心想:“好像也沒那麼差……”想要有所改變,但又不肯拋開過去,就這樣一直把自己拴在原地。

改變,並非要放棄現在所擁有的全部,而是要讓自己換一種方式生活。如果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很難得到不一樣的未來。想要改變,至少要給生活注入一點不同:下班後花點時間閱讀和運動,只要你堅持一陣子,就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這種改變不需要你做出什麼重大決定,只要給生活注入一點點的不同,久而久之就會取得很大的進步。

給自己更多的期許,給未來更多的期待,努力變得更優秀,努力活得更精彩。當你不斷前進時,不用去衡量人生的成就,因為只要你用心生活,自然會留下越來越多美好的回憶。

更好的人生是可以預約的。你只需要跟現在的自己下訂單,跟未來的自己展示決心,然後約定有朝一日會因為現在的堅持,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過得比現在更好。走出來,別在舒適圈中待得太久,你就會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接著你會明瞭,年齡終究只是個數字,而不是宿命。想想摩西奶奶從72歲才開始認真畫畫,就知道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本文來源於《別讓現在的壞事,趕走未來的好事》: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艾爾文: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提早的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