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说到蝎子,第一反应是咬人太疼了,最深的印象是童年的时候被蝎子咬过。由于蝎子有一定药用、食用价值,所以进行人工养殖,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毕竟野生蝎子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量。那么人工养殖蝎子就有很多问题了,

比如:

  • 蝎子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如何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蝎子产量呢?
  • 影响蝎子生长周期的因素都有哪些?
  • 可以通过哪些技术科学缩短生长周期?
  • 不同状态的蝎子饲养管理有什么不同?

人工养殖蝎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量,获得理想经济收入。而人工养殖蝎子,目的是为了缩短蝎子的生长周期,获得足够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量。

在人工养殖蝎子的技术上,就得有很多讲究,需要科学的缩短种蝎发育至成蝎的周期,并且还可以留有种蝎,不断地繁殖。养殖户同样需要多了解,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的提高蝎子产量。因此:

  • 根据蝎子生长发育提供所需条件,阻止蝎子进入休眠期,从而缩短蝎子生长周期,提高蝎子产量
  • 养殖户要重视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因素,给予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保证蝎子正常发育繁殖
  • 养殖户不仅要为蝎子提供恒温的生活环境,还要加强饲养管理,从而确保增产稳产
  • 不同生理状态的蝎子,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蝎子健康发育至成蝎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食用的蝎子

一:根据蝎子生长发育提供所需条件,阻止蝎子进入休眠期,从而缩短蝎子生长周期,提高蝎子产量

要知道,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而个别动物还存在一定的休眠期,如蛇、乌龟等。同样蝎子也有休眠期,且休眠期长达半年左右,休眠期意味着其停止生长发育。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生长周期延长,而蝎子产量就无法得到有计划的保证。

因此通过人工养殖蝎子,给蝎子创造适宜稳定的生活环境,阻止蝎子进入休眠期,延长蝎子的活动时间,从营养等方面去满足它的生长需要,这样就能提高幼蝎的发育强度,加速蝎子的发育进程,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

其实简单地来说,就是不让蝎子休眠,通过技术手段让蝎子的繁殖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提高繁殖效率。就需要用到恒温无休眠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优质肥美的蝎子

什么叫恒温无休眠?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保持一样的温度,使蝎子不受温度变化,从而不会因为低温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养殖户就需要创造条件,克服季节性因素,满足蝎子生理活动的需要,以达到阻止蝎子进入休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加速蝎子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那么恒温无休眠技术,实际上是从改变蝎子的生活条件进行的。也正是下面我们要讲到的关于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因素问题。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恒温养殖出来的优质蝎

二:养殖户要重视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因素,给予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保证蝎子正常发育繁殖

世间万物的生长,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生长影响因素。养殖户想要阻止蝎子进入休眠状态,急速蝎子快速发育,就需要了解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等。

遗传因素实际上是一种固有的因素,当然也并不是不可改变,养殖户选择优质种蝎即可。因为优质种蝎是一切的基础,繁殖能力或者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些。

营养因素,是保证蝎子健康生长的关键。任何的动植物生长,都需要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才得以健康发育。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导致各种损失。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重点讲下生态环境因素

任何的动植物,都会因生态环境而进行自己有效的生理活动。气温、空气湿度、光照等因素也都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人工养殖蝎子,所创造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状态

1:温度

蝎子是比较敏锐的生物,可以敏锐感受到环境温度的变化且做出相应的反应。而恒温养殖的蝎子,若是遇到低气温的冲击,就会产生严重的应激行为,导致死亡。这说明气温对蝎子生活的影响相当重要。

给蝎子提高适宜生活的温度,不管是幼蝎还是种蝎,都能够正常采食、生长发育。这样的温度最适合在29ºC左右。当温度低于10ºC时,蝎子很容易进入休眠期,这并不是养殖户想要的状态。如果温度过低过高都会导致蝎子死亡,因此养殖户要给蝎子提高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温度。

2:环境湿度

蝎子生存的环境湿度包括空气湿度和蝎窝土的湿度。蝎子喜欢土壤湿度不大的干爽环境,湿度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蝎子体内的水平衡和生理活动。同温度一样,过高过低的空气湿度都会对蝎子产出不良反应。低温低湿使蝎子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幼蝎脱皮困难。高温高湿,会导致蝎子体内的水分大量蒸发而死亡。

那么最适宜蝎子生存的窝土湿度应该是在10%左右,而不同生理状态的蝎子对土壤湿度存在差异,养殖户需要根据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蝎子,提高不同的湿度土壤。

3:光照

蝎子不仅有喜潮怕湿的特点,还具有对弱光有正趋性,对强光有负趋性的特征。其实也就是说蝎子适合夜间觅食,白天休息的特点。

恒温养蝎,可以适度利用阳光,促进蝎子的生长发育。因为蝎子可以从阳光照射而温度升高的环境中获取热能,从而维持活动和新陈代谢。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减少蝎子患病的概率。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脱皮的蝎子

除了温度、环境湿度、光照这些生态因素外,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因素还有这些:

噪声

空气质量

卫生

天敌危害

另外养殖户在日常要细心观察蝎子的环境状态,若是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同时保证日常投喂等管理到位。否则蝎子的生长发育会因管理不当而造成损失。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三:养殖户不仅要为蝎子提供恒温的生活环境,还要加强饲养管理,从而确保增产稳产

人工养殖蝎子实际上就是恒温无休眠养殖,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养殖户可以通过选择优质种蝎、给蝎子提高适宜的生活环境、采用合理的养蝎方法等实现。

选择优质的蝎种,加以正确的利用,促进产出的蝎子具有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这是养蝎高产的前提。养殖户不断地优化蝎子的种群结构,从这些优势的蝎种选择优秀的个体,作为种蝎,也是一种降低养蝎成本的方式。

为蝎子提供恒温的生活环境

文章不止一次提到恒温养殖,恒温养殖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蝎子不受季节因素影响,生长发育不发生停顿。那么就需要为蝎子提高适宜生长发育的生活环境。

说到生活环境,就得结合第二节讲到的生态环境因素,二者息息相关。养殖户除了需要准备相应的养蝎设备之外,针对养蝎温室环境也需要加以控制。人工养殖和野生蝎子不同,野生蝎子处于自然环境中生存,而人工养蝎是人为提高养蝎温室。

所以:

养蝎温室环境管理

温度和湿度要正确把控,不宜过高过低(详细看第二节的生态环境)。若是出现室内温度过高情况,可以打开门窗通风。若是室内湿度环境出现过高过低,可以采用补水和通风的方式。蝎子适应的空气湿度在40%-80%,养殖户以这个标准,根据不同生理状态的蝎子,进行不同的湿度管理。

另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没有大风、噪声,其他天敌生物的危害。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饲养人员查看蝎子的生长情况

进行科学管理

养蝎进行科学管理,就涉及到这些:

  • 合理分群
  • 饲养密度
  • 饮水供应
  • 天敌危害

养殖蝎子和养蜂蜜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需要进行分群。根据蝎子不同的生态状态进行分群,避免蝎子之间出现相残、争食现象。不同生理状态指的就是幼蝎、孕蝎、仔蝎、成蝎。

饲养密度影响蝎子的成活率,密度越低,成活率越高,但密度也不能过度低。在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时,要考虑成本进行。同时保证幼蝎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种蝎良好的繁殖功能。另外保证蝎子有充足的饮水,不造成缺水状态。加强日常管理,防止天敌生物的危害。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饲养人员检查蝎子的生长情况

四:不同生理状态的蝎子,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蝎子健康发育至成蝎

不同的生理状态指的是配种期蝎子、孕蝎、产仔期和负仔期,以及不同龄蝎。这些生理状态下的蝎子,饲养方式也自然不同。养殖户第一次购买回种蝎后,在人工养殖过程中,不断地培育、优化蝎子结构,促使其健康生长发育、繁殖。一来可以获得理想产量,不断得到蝎产品,二来选留优势的个体,留作蝎种,不断地繁殖下去。这样可降低养殖成本。

  • 配种期蝎子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交配环境,确保成功交配,要考虑到气温、空气湿度、光线、饮水等因素。
  • 孕蝎的饲养管理:进行单只饲养,利于孕蝎顺利产仔,提高仔蝎成活率。同时加强环境湿度、温度的控制,以及孕蝎的营养供给。
  • 产仔期和负仔期蝎子的饲养管理:记录产仔日期及仔蝎数量,保持环境优越、安静,10天后及时分离仔蝎和母蝎。
  • 不同龄蝎的饲养管理:指的是1龄-6龄蝎,除了日常合理的喂养之外,养殖户要用心观察,确保室内环境的温度、温度、卫生等都没有问题。出现死蝎、病蝎要及时处理。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总结:蝎子具有药用、食用价值,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养殖,给予适宜的恒温生活环境,确保蝎子正常生长发育。

而人工养殖蝎子,就是为了缩短蝎子的生长周期,达到高产量,弥补野生蝎子供应不足的问题。促使蝎子直接避开休眠期,不受季节因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人工养殖蝎子,缩短生长周期影响高产?养殖户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