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期《切爾諾貝利》電視劇大火?

佩劍將軍74582041


回答似乎都有意迴避了這部戲當今又大火的原因。劇當然好看,為什麼現在又大火,這才是提問者發問的關鍵!核心是這部戲力透紙背的回答了不受約束的權力必定傲慢,而傲慢能夠能夠製造的只有愚蠢!面對真相,幾乎所有的當權者都:不假思索地選擇了謊言,原因在於,假如真相挑戰了權力,那麼真相本身就是罪惡!意味深長的是,此後三年,蘇聯就瓦解了,因而,切爾諾貝利事件也被認為是引爆蘇聯解體的一根重要導火索!


佩劍將軍74582041


我個人認為有四個重要原因使得美國製作的這個電視劇收視大火。

1、美國影視導演的製作的作品很務實,作品演繹效應生動,也更貼近真實;從歷來的美劇作品就可體現:權力的遊戲系列;越獄系列;斯巴達系列等等。

2、本作品是來源於真實事件,製作團隊將其搬上熒幕。

3、不管是國家/還是全球,只要涉及“核”的話題都敏感,世界、視界關注度就很高。

4、關於“核”的應用,軍事和民用要求的安全標準更是高上加高。以影視作品反映出來更讓普通人瞭解,讓統治層關注和重視。


******關於當下熱劇《切爾諾貝利》的的相關信息分享******

《切爾諾貝利》電視劇簡介: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普里皮亞季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瓦列裡·列加索夫,作為一個傑出的蘇聯核物理學家,成為了處理這場事故的應急小組的一員,同時也成為最先了解並著手組織處理這場事故的負責人之一。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能源局領導鮑里斯·謝爾比納在事故發生數小時後被指派領導事故調查委員會,但當時政府還沒意識到反應堆已經爆炸。作為這史無前例人為災難的高級應對官員,他發現自己身陷政治體系問題,以及得面對這場核災難不停攀升的傷亡人數。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繆克致力於調查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真相,好讓未來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但在調查期間她與想埋葬可怕秘密的人產生了未曾預料的衝突,為了真相她得冒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險。

影視劇情截圖:

1、老者回憶當年核事故

2、核爆炸時遠處看上去的火光和濃煙

3、處理核事故中工作專家的疲憊和傷害

4、軍方的介入和管制


******真實的核事故文獻和圖片,讓人心有餘悸******

關於核事故的起因,當時官方有兩個互相矛盾的解釋,如下:

1、1986年8月事故起因公佈,完全把事故的責任推卸給核電站操縱員。

2、發佈於1991年,該解釋認為事故是由於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RBMK)的設計缺陷導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


核的應用安全是當前擁有核民用、國家核軍事領域管理層核技術層最關心,最核心的任務。用好它/管好它、讓他安全造福人類,不能再次出現像切爾諾貝利,以及日本福島類似事故了。

人類加油!


聚經匯典


你好我是傑聖看電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切爾諾貝利》這部劇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1986年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發生爆炸,將近8噸多的強輻射物質隨風飄散,產生的輻射劑量相當於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總和的100倍。該以烏克蘭的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洩漏事故為背景,將歷史場景再次呈現在觀眾眼前,而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劇本,當創作者們把鏡頭對準那段鮮少人知而又無法掩埋的歷史時其實就已經吸引到了觀眾的目光。

該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歸結於細節的處理,在細節上苛求到電影人幾乎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地步,《切爾諾貝利》的大部分鏡頭是在立陶宛拍攝的,也有一些鏡頭在基輔和莫斯科取景。整個劇組大約有90%是東歐人,連演員外貌的要求都極端苛刻,力求還原整個歷史場景。甚至連烏克蘭當地的觀眾看到了會說,“他們確實很用心,把細節做到位了”。

但是,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卻引起了俄羅斯一些媒體的不小的爭論,一些俄羅斯媒體甚至非常不滿意這部迷你劇的劇情,他們認為這有一些刻意抹黑之嫌,甚至打算翻拍這部《切爾諾貝利》。當然,更多的人對於該片還是持尊敬的態度,認為這部電視劇反映了當時的歷史,對人們正視歷史,認識歷史有一定的好處。所以這也正是這部劇大火的原因!











傑聖看電影頻道


從《權利的遊戲》結束以後,接檔的就是《切爾諾貝利》。也算是借了熱點。

1986年4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美國拍的前蘇聯核洩漏事故影片,無疑增加了人們的獵奇心理,想看看會呈現什麼樣的劇情。俄羅斯政府對此電視劇強烈不滿,反應不真實,讓“有點想看”變成了“十分想看”:究竟一部什麼樣的美劇,能讓一些人稱快,一些人咬牙切齒。

當然美國的拍攝技術和口碑一直很強,引領著世界潮流,加之切爾諾貝利事件造成的嚴重影響讓人揮之不去,讓人們十分期待此劇,看點十足。


走進光與影


《切爾諾貝利》會火的理由

1.與目前的背景疫情類似,都屬於天災.天災輻射,讓多少人在生死的邊緣來回伺探,此劇紀錄核災難發生後,核電廠內的技術人員、消防員、醫護人員、政府官員、科學家等人如何應對,以及核災對他們個人影響。

2.還原度高。劇集最後一集呈現了核災難發生前的最後時刻,讓我們看到這個災難背後的人為失誤:核電廠的主管為了完成上級領導所下達的指令,而罔顧安全守則,使用自己的權力和威嚴,向下屬下達危險指令,從而導致災難的發生。

3.具有教育意義,作為一個歷史教訓讓人深思.並給大家敲響一個警鐘,如何去避免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 雖然我們不是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聯,核災難也沒有在我國發生,但我們明白歷史往往會以不同的形式再次發生。假若只是為了維護少數人的利益而掩蓋事實的真相,即使事情的性質和程度有所不同,類似的悲劇仍然會發生,我們最終仍然會深受其害。


搞笑影子哥


HBO新劇《切爾諾貝利》的大火,大概連 HBO 自己也沒想到。

這部幾乎與萬眾矚目的《權力的遊戲》最後一季同時推出的 5 集迷你劇。

在播出 1 集後就獲得 iMDb 高達 9.3 的評分,而在第 2 集和第 3 集陸續被「放出」後,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 9.6。

一、切爾諾貝利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爆炸,連續的爆炸將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迅速覆蓋了該地區。

這場核爆的威力是日本廣島爆炸的400倍以上。

9.3萬人喪生,27萬人被癌症折磨,這裡變成了最危險的“無人區”。

現實的切爾諾貝利大拯救,自始至終,都比你看到的電視劇都更為殘酷和偉大。

就像網友 MisT.R 感嘆的,「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輻射」。

剛出事時,消防員們並不知道核輻射洩漏的嚴重性。因為是半夜,很多人來不急穿上消防服,只能穿著襯衣和常服就奔赴戰場。

犧牲消防員的妻子,曾這樣描述自己彌留之際的丈夫:

“我抬起他的手臂,骨頭鬆鬆垮垮,晃晃蕩蕩的,身體組織已經與它分離。肺的碎塊,肝的碎塊從嘴裡湧出來……他常常被自己的內臟嗆著……我手纏繃帶伸進他嘴裡,把東西摳出來。”

偷偷到醫院照顧他。尚在孕期的妻子,數月後產下肝硬化的女兒,只活了四小時。

第一批只接到「滅火」命令而被派到超高輻射現場,卻因無意中抓到石墨塊而將手嚴重灼傷的消防員。

身處核電廠內部的泵房管理員隻身進入核反應堆艙查看,發現燃料棒都已經炸沒了,石墨飛舞,出來後命已經沒了;

算上後續毫不知情就衝上前線滅火的幾十個消防員,幾百名扔沙包的飛行員,幾千名為了防止核滲漏加固核電站底部的礦工,幾萬名填埋和清理現場的軍人……

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描述中,消防員暴露在核輻射中半小時後,皮膚開始腐爛,牙齒有脫落感、嘴巴充滿了鐵鏽味。

有的消防員當即嘔吐,所有的人臉腫脹的都不成人形。

第一批消防員,大部分遭受了巨量輻射,基本在72小時到兩週內全部死亡,死於輻射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這不起眼五個字,可能是世上最痛苦死法之一:

DNA鏈條全部破碎, 也就是說這個人的身體失去了產生新細胞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人會變成一具不斷外滲體液的腐爛活屍。

在《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作者描寫道:

“消防員們的皮膚開始龜裂,全身長瘡,每天排便二十多次,一咳嗽肝和肺的碎渣就從嘴裡跑出來,以至於必須要陪同人員用手摳出來。”

人類的偉大在於自我犧牲,很多人看了電視劇後,都知道了去切爾諾貝利底下放冷卻水的“切爾諾貝利三勇士

- 阿列克謝·阿納年科、瓦列裡·別茲帕洛夫、鮑里斯·巴拉諾夫”

BBC在紀錄片《拯救切爾諾貝利》裡,曾把這一節點定義為人類文明的關鍵點,沒有他們的自我犧牲,世界歷史會改寫。

這三位勇士是自願下水的,而且知道什麼後果。

阿納年科在事後口述說:我們事先要考慮好一切,以最快的時間抵達位置以免耽誤事情。我們被告知了水上和水下的輻射情況。

但是沒有任何一本書詳細講過這些英勇的礦工們後續人生,他們獲得了什麼榮譽和什麼福利,大家都不得知曉,他們彷彿消失在了歷史的深處。

二、英雄的註腳

蘇聯總共投入60~80萬人參與事故搶險和隨後持續的去汙清理工作,其中軍方38萬人。

包括化學兵15個營、工程兵12個營、10個機械化團的民防部隊,其他兵種包括空軍直升機部隊、通信、交通、衛生、後勤,一個摩托化步兵師用於隔離。

為了清理輻射區外圍汙染,在核電洩露區上加蓋一個大石棺,防止核塵埃進一步擴散。

當時,蘇聯高層給屋頂清理隊指揮官下的安全指標是——儘量不要多死人。

因為,現場只能靠士兵的生命與原始的鏟子清理放射物。

在參與清理輻射的士兵中,流傳著這樣一個黑色笑話:

“機器人來到切爾諾貝利屋頂作業五分鐘,然後就發生故障了;蘇聯人喝點伏特加上去了,一干就是2個小時。”

這個笑話是有現實依據的,面對最高級別的核洩漏事故,礦工、士兵們在選擇喝伏特加來保護自己。

但他的妻子最終也沒能等到丈夫的歸來。

因為輻射實在是太強烈了,身處其中,在烈的酒,也只能麻醉神經... ...

依靠最平凡的、甚至不知姓名的英雄們的犧牲,切爾諾貝利的災害影響被限制到了最小。

如果沒有他們,明斯克將因為核塵埃汙染而變為廢城,整個東歐也將變得不適宜居住,那時候的歐洲生活景象,會是現實版的輻射DLC。

當面對這些凡人的偉大壯舉時,我們可能會感慨一句英雄不朽,但現實中,這些英雄們不僅沒有受到愛戴,而且過得很慘。

貧窮讓英雄們的生活變得糟糕,尤其是在盧布大貶值之後,他們的福利待遇被稀釋的基本等於沒有。

當時一位老兵每年能拿到1.8萬盧布的補貼,平均每天只有49.3盧布,而坐公交車一天的通勤費就要花費60盧布。

向政府訴求無門,清理隊的人們為了治療輻射病,只能變賣家產。

曾參與救援的切爾諾貝利工程師維克托·蓋達克,他是這樣說的:

“當我患上癌症時,我們賣掉了我們的車來支付手術費用。我們賣掉了電視機,賣掉了我們的冰箱,珠寶,我們所能做的一切。現在,我的妻子莉迪亞患有癌症,沒有什麼可賣的了。”

新聞的熱點只有七天,人類的社會是健忘的,英雄的榮譽是可以明碼標價的。

第一個登上核電站屋頂的消防員瓦西里,死後被追授紅旗勳章。屬於一級勳章,在榮譽販賣市場中,紅旗勳章的市場價最高不超過5000美元。

14位因輻射而死的核電站員工、以及“切爾諾貝利三勇士”因英勇的行為,在1988年獲得三級英勇勳章。二級英勇勳章只能賣到20-150美元左右。

一生的榮耀和犧牲都可以用美元標註。

三、比基尼群島,另一個真相

美國的HBO拍了切爾諾貝利,但是HBO卻不會、也不敢拍攝比基尼群島。

切爾諾貝利是真相,比基尼群島也是真相,而真相往往在內部被相互包庇、相互隱瞞。

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太平洋島嶼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

當年這個群島人民所遭受的輻射慘狀,包括CNN在內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噤若寒蟬,幾代人,因為美國的實驗,而飽受疾病折磨。

美國畏於核輻射強大的殺傷力,決定不在本國實驗,而是找到了太平洋上一個偏遠的小島。

巨大的爆炸讓生活在群島上的原住民十分恐懼,沒有資訊、沒有報紙,他們只能聽信美國的“謊言”:

“不會有事的,這會是造福全世界的計劃。”

軍方先是徵集了他們的土地,或哄騙或威脅,讓這群原住民搬到240公里外的環礁上。

於是,他們就為全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大家都知道廣島、長崎,甚至是切爾諾貝利,可是當初這群原住民,卻被歷史湮沒了...

暴露在核輻射下的島民,開始出現嚴重的輻射症狀,如嘔吐、腹瀉、頭髮脫落、皮膚灼傷等。

而明知輻射量超標的美國並沒有進行任何救治措置,甚至任由這群原住民自生自滅。

甚至,美軍還追蹤這些島民的各項生命體徵,以此來記錄核輻射相關不良影響,把這些人當成了試驗品。

除了一些食物和獎品之外,這些島民沒有得到美國社會任何救治。

美國首席醫學科學家羅伯特·康納德的報告上曾有著這麼一段話:

“島上居民的居住地,能提供最有價值的人類生態輻射數據,可以追蹤不同放射同位素從土壤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當時,那些那些原住民還不知自己已經被輻射,他們整天赤身裸體的暴露在高強度輻射之下。

直到1958年,迫於世界壓力,美國才放棄實驗。可是,一個島國的原住民卻再也回不去了...

婦女流產、胎兒畸形、惡性癌症頻發、人均壽命減少,直到那時,這些原住民才知道自己“被汙染”了。

直到2001年,這群島民和他們的後代,才索賠成功,近千人的生命,只有1.3億美元而已。

而在美國本土,一位在女孩被麥當勞的咖啡燙傷,上訴法院,獲賠200萬美元。





西瓜樂橙


1 . 我感覺在這個時間點上,世界各國災難性事件頻發,導致人們的關注點自然而然的就轉移到生存環境上來。環境的惡化,病毒瘟疫的泛濫讓本是平靜的一顆心緊張起來。我們的未來在哪裡?地球的未來在哪裡?

2.切爾諾貝利這部電影就屬於災難性的影片。並且是現實中曾經發生的災難改編而成,雖然已過去幾十年但災難產生的後果遠遠沒有結束!核輻射還在持續釋放著,人類眼睜睜的看其惡化確束手無策!這種教訓是巨大慘痛的!

3.既然人們最近都在受到病毒瘟疫籠罩和困擾,一些災難性題材的影片就引起世人的關注,我想不止是本片得到很多人的重視,很多中外災難性影片又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不是為了體驗裡面劇情,而是感覺災難離我們實在是好近,我們是時候該思考一下未來之路怎樣繼續下去,如何保護愛惜我們唯一的這個地球家園!


三眼看電影


最近一部神劇爆火網絡叫做《切爾諾貝利》,豆瓣評分甚至高達9.6分,電視劇講述的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發生在前蘇聯管理下的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爆炸,也是全球歷史上發的最嚴重的核電事故,這導致普里皮亞季城因此被烏克蘭遺棄成為鬼城。

但是為什麼會導致切爾諾貝利事故,當年勇敢的人們是怎麼拯救處於輻射下的歐洲.當時核事故發生時,政府還沒有發現災難的嚴重性,因為政府官員想把這次事故給隱瞞起來壓下去,於是上報上頭,問題不大,爆炸後的輻射值直接高達1000度倫琴,當時的輻射測量表表值最高為兩百,直接爆表了,相當於二戰時期美國向日本廣島投入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的輻射量,但是卻對外公佈數值只有36倫琴。這種要面子簡直就是錯上加錯,導致大部分居民直接暴露在無聲無息的輻射下,從而導致面臨死神的可能。

切爾諾貝利事故總共是導致56人直接死亡,粗略估算是有60萬人都直接暴露在核輻射下,4000人死在癌症下(大部分也是因為暴露在高強度的核輻射下導致)大概總傷亡人數在93000人,但是在1990到2004年之間還有20萬左右的人因為核輻射導致死亡,以及後面導致很多人的孩子生下來容易畸形,畸形兒的出生率非常高,這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直接分成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每年這些國家都要掏腰包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影響來買單。

那時隔33年核事故之後的切爾諾貝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普里皮亞季城已經被拋棄,完全廢棄了, 但是呢早在1999年的時候,切爾諾貝利已經成了旅遊景點,並且123號機組還在運行(4號機組是爆炸的),當時因為烏克蘭能源短缺,直至2000年才全面停止。4號機組的阻隔罩也基本完成就是還有一些收尾工作還在進行,2011年切爾諾貝利已經全面向遊客開放,真的別再動不動就冒生死的進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了,其實早就烏克蘭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報告出切爾諾貝利適合人類的居住了,輻射早已經控制住了,真正輻射高的地區已經封鎖是不允許進入的。

目前想進入切爾諾貝利區域,個人是不可以進去的,必須報當地的幾家具有資格的旅行社可以進入切爾諾貝利,在進入時會給你一個定位器必須隨身攜帶,還可以租一個輻射儀,一但高於設定安全輻射值就會自動發出聲響報警,裡面很多帶有高輻射的物品早在二十年前都被政府處理掉了,去旅遊安全性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你到了核心區普里皮亞季城就不能隨便走動,倒不是怕有高輻射的物品,而是因為大部分城內的房屋都已經坍塌或者已經是危房了,很容易遊客進入之後導致坍塌事故,但是城內的輻射還是高於安全輻射,你在裡面待上一天基本上就是相當於坐了一天的飛機得輻射量,對人體的傷害基本影響不大,但是你如果對於核輻射忌憚那還是別去。

如果什麼時候有錢,我也想什麼時候能過去看一次切爾諾貝利城,因為還是沒有大家說的那末恐怖的,去感受感受那讓人覺得人類文明就此荒蕪的環境,保持敬畏之心,尊重曾經居住在那裡的人們,以及消防員礦工們,所有的參與救援的人!

​但或許沒有人類,這裡的一切都會更加美好。





歡樂趣聞


關心歷史和人類重大事件的小夥伴們,也一定聽過這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故事。HBO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就真實還原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故。

電視劇參考了紀實文學作品《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曾獲得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用了三年時間深入核輻射區,走訪上百位當事人,以第一人稱形式記錄他們的真實經歷。

觀看《切爾諾貝利》,被不少觀眾形容為“窒息式”觀劇體驗:當遠處輻射的光暈照亮夜空,孩子們還在沾滿輻射物的塵土裡舞蹈,殊不知喪鐘已至……資料記載,這起災難相當於放出了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輻射量,方圓30公里的11.5萬民眾被迫疏散,485座村莊變成“無人區”,至今仍有500多萬人生活在受輻射物質汙染的區域……


藍天醜雲


切爾諾貝利是一部令人心碎氣憤的電視劇,不但讓觀眾深入瞭解這個場合,在那更令人反思我們現實社會的問題,相信大家看完該劇後又很深切的感覺,雖然切爾諾貝利花了不少篇幅描寫和災難的淮海,但它的核心主題在於真相與謊言,這部電視劇的核心主題深深地切中了人們內心的自尊心,但是也讓廣大觀眾深深的認識到了謊言的錯誤,所以說這是一部非常令人,痛心,但是值得反思的,電視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