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導語

有些人認為明英宗朱祁鎮在景泰八年的奪門之變中,奪了兒子的皇位,他根本沒有必要復辟。

那麼歷史上英宗朱祁鎮究竟是奪了兒子的皇位還是為兒子奪了帝位呢?竊以為朱祁鎮是為兒子奪了皇位,下面結合相關的史料,從朱祁鈺的態度、群臣的言行和太子的人選等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朱祁鎮被幽居在南宮。

一、景帝朱祁鈺的態度很明確:不同意立朱見深為太子。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這是《明史•景帝紀》裡記載的景泰八年正月十四發生的事情,它反映的是,景帝在病重期間,也就是奪門之變發生前2天,景帝再次拒絕了群臣請求立太子的要求。

這樣的回答符合朱祁鈺立太子的一貫立場——堅決反對立朱見深為太子。為此,他不顧國家法度,封賞擅殺地方官員的罪臣黃王厷 ,杖殺請求復立朱見深為太子的大臣。

太子朱見深是孫太后冊立的,朱祁鈺這個皇帝則是禮部尚書胡濙、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尚書于謙等大臣聯合擁立的。這樣就形成了皇帝和太子是叔侄而非父子的特殊關係,為以後的易儲埋下了禍根。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景帝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被立為太子後不久病死。

黃王厷 是廣西思明州土知府黃王岡 的庶兄,守備潯州。景泰三年(1452年),黃王岡 致仕,由其子黃鈞襲知府。黃王厷 父子陰謀奪取知府的職位,假傳上司命令在思明府徵兵,藉機殺了黃王岡 全家。巡撫李棠和副總兵武毅逮捕了黃王厷 父子。黃王厷 急忙派心腹千戶袁洪攜帶大量財物到京師向權臣行賄,併為了迎合皇帝的心意,上章請更換太子"永固國本"。朱祁鈺看了章奏大喜,說:"萬里之外,乃有此忠臣!"立即下令釋放黃王厷 父子,完全忽略了他們父子殺害國家官員的事實,置國法於不顧。

在景泰三年,景帝經過精心準備和用金錢賄賂大臣後,終於將太子朱見深廢為沂王,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是在景泰四年十一月,朱見濟忽然病死。這樣,"再建皇儲"就成為大臣們所關心的問題,有一些官員主張復立朱見深為皇太子。

景泰五年五月,御史鍾同和禮部郎中章綸先後上疏,請求再次立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大怒,下令將鍾同和章綸下錦衣衛獄,嚴刑拷打,逼問背後主使之人和勾結朱祁鎮的罪狀。

結果鍾同被打死,章綸一直被關壓到天順初年。

到景泰八年元月,景帝朱祁鈺病重的時候,皇位的傳承成為一個焦點問題。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在廢立太子過程裡,群臣毫無節操可言。

正月十一日,群臣在探問景帝的病情時,朱祁鈺的親信太監興安對大家說:"你們作為朝廷的肱骨之臣,不想想國家的未來,天天來問安有用嗎?"群臣領會了興安的意思,這是要大家上奏皇儲啊,於是紛紛回家準備奏章。

正月十四日,群臣上疏,建議早立太子,但是朱祁鈺死也不肯放棄皇帝的寶座,看了群臣的奏疏後,傳諭說:

"朕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所請不允。"

這句話的意是,現在我生了小病,17日早朝的時候再議。朱祁鈺又一次拒絕了群臣立太子的建議。

小結

<strong>縱觀朱祁鈺的言行,他的態度非常堅決,帝位的傳承最好在自己一脈,最次的結果是不能落到朱祁鎮父子的手裡。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歷史上皇位的傳承,通常伴隨著血腥,失敗者經常面臨著家破人亡的慘狀。朱祁鈺囚禁兄長於南宮,廢掉其子朱見深,雙方已經是勢如水火,所以朱祁鈺的選擇有其合理性。從這一點看,朱祁鎮重登帝位,是奪了朱祁鈺的帝位,而非奪了兒子的皇位。

二、大臣的態度是看景帝朱祁鈺的臉色行事。

在立儲的態度上,群臣的表現毫無立場和氣節,大臣的態度隨著皇帝的臉色變,能夠苦苦力爭的人鳳毛麟角。

例如在第一次廢立太子的時候,景帝朱祁鈺向內閣行賄:內閣大學士陳循、高榖賜白金各百兩,內閣其他四人各五十兩,事成之後又賜予內閣全部六位大臣黃金各五十兩。在朱祁鈺金錢開路的情況下,內閣幾乎全體淪陷,沒有一點骨氣。

在禮部同群臣商議易儲時,沒有受到賄賂的其他大臣也沒有反對者。文臣中官銜最高、年齡最大的六朝元老禮部尚書胡濙不敢表態;署名時,排位第二的吏部尚書王直雖然覺得不妥,在陳循的強力推動下,也簽名同意了。參與商議的大臣有91人,竟然沒有一人當眾發表不同意見。兵部尚書于謙是贊同易儲的。於是,聯名大臣合奏,"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景帝朱祁鈺順水推舟,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可惜的是朱見濟不久病死了。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直到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病重的時候,朝中能做主的大臣依然在揣摩景帝朱祁鈺的心意,沒有明確提出立朱見深為太子。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正月十四日,群臣會議於朝廷,有些官員同意復立沂王為皇太子,但是大學士王文有其他的人選,陳循和蕭鎡等也不同意。蕭鎡說:"沂王既退,不可再也。"王文說:"現在我們請立太子,怎麼知道皇帝的中意誰呢?"都御史蕭維楨說,我改一個字,於是將"早建元良"為"早擇元良"。從以上朝中大臣的表現來看,大臣中主張立朱見深為太子的人並不能左右群臣的意見,群臣的態度是跟從景帝朱祁鈺的意見。從這方面看,朱祁鎮的復辟並不是奪了兒子的皇位。

也有一些人認為,在正月十六日,王直、胡濙、于謙會諸大臣請復立沂王,推商輅主草,當疏稿寫成時,已日暮,尚未上奏,當天夜裡就發生了英宗復辟的奪門之變。

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王直、胡濙、于謙這些大臣的提議是真的,朱祁鈺會同意嗎?從以前他的態度看,大概率是不會同意的。

其實細細梳理史料會發現,並不能肯定這三人提出的人選就是朱見深,也許另有其人。《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注意這裡史官用了個"蓋"字,意思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即可能是朱見深,還有可能是別人。

小結

<strong>在景帝朱祁鈺更立太子的過程中,群臣並沒有堅守原則,反而毫無原則的迎合了景帝的態度,這其中包括了對景帝有重要影響的于謙等重臣。這種牆頭草的態度一直持續到景帝病危時。從群臣的態度看,朱祁鎮的復辟也不存在奪兒子皇位的可能。

三、從當時的情形看,襄王世子是廢太子朱見深的有力競爭對手。

在景帝朱祁鈺病重前夕,圍繞著立誰為太子的問題,朝中大臣分為三個陣營,即

  • 1.復立沂王派。代表人物有鍾同、章綸等人,以御史言官等中下級官員為主。在朝廷的話語權有限。
  • 2.另立襄王世子派。這一派主要以王文、陳循、蕭鎡等內閣大臣為主,這一派雖然人數少,但是位高權重,特別是王文深受景帝朱祁鈺的器重。
  • 3.奉迎上皇復辟派。以石亨、張靰、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實力最強。

因為鍾同和章綸的緣故,復立沂王派起初並不敢公開大肆的活動。襄王世子派卻首先趁機圖謀起來。

關於立襄王世子的傳言,在史書上記載的很多,如《明史紀事本末》就記載,

"中外藉藉,謂大學士王文與太監王誠謀白太后,迎取襄王世子。"

在個人的著作裡則明確記載了有些朝中重臣在謀立襄王世子為太子,景泰朝的御史楊瑄在他的《復辟錄》裡說: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從這條史料可以認定,王文確曾有勾結宦官,意圖"謀立外藩"的計劃。楊瑄的記載來源於李賢的《天順日錄》。李賢在明英宗復辟後的天順朝,官至內閣首輔,是南宮復辟的親歷者,同時他還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所以他二人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但由於當時王文與于謙一起定罪被殺,而於謙很明顯是被誣陷的,所以後來於謙平反時,王文也沾了光,結果就是王文的陰謀被掩蓋了。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京師保衛戰中的于謙

謀立襄王世子派的大臣還有陳循和蕭鎡,這一派雖然人數不多,但由於都是內閣重臣而顯得舉足輕重。

在正月十四群臣商議請立太子的人選時,三人的態度也反證了他們是一夥的。王文不同意復立朱見深為太子的意見,陳循知道王文的意見,沉默以對,蕭鎡則明確表示反對,

"沂王即退。不可再立"。最後主張立朱見深為太子的一派大臣做出了妥協,將"早建元良"為"早擇元良"。

謀立襄王世子的大臣實力不弱,他們剛剛處於謀劃階段,尚未付之行動,所以在朱祁鎮復辟之後,將王文等人下獄審訊時,找不到謀立的證據。徐有貞說"意有之"應該是沒有冤枉他們。至於于謙肯定是不瞭解王文的作為,是被王文牽連的。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假如沒有奪門之變,在景帝朱祁鈺沒有立皇儲的情況下,群臣推薦皇位的繼承人,哪一派支持的人選勝出的可能性大呢?無疑是襄王世子派。

首先從對朝廷的影響力看,有內閣大臣支持的襄王世子比中下級官員支持的朱見深要大。

其次,襄王世子朱祁鏞素有賢名。加之他的父親朱瞻墡在當時名聲非常好,史載在土木之變發生後,襄王朱瞻墡在宣宗兒子當中以賢良出名,當時孫太后用金印招他入京,讓他監國的意思非常明顯,可是襄王拒絕了。並且上書建議,立朱見深為太子,郕王監國,招募勇士營救英宗。在英宗被圈禁在南宮時,上書景帝朱祁鈺。建議他要善待英宗。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在素有賢名的襄王父子和群臣素無瓜葛,而廢太子朱見深和群臣之間仇怨多多,如果選擇朱見深將來難免不會被清算。兩相比較,群臣特別是內閣大臣的選擇毫無疑問會投向前者。

四、總結

奪門之變的發生,其根源在於景帝朱祁鈺在對待上皇朱祁鎮及太子朱見深問題上的一系列政策失誤。

南宮復辟,英宗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是大勢所趨

景帝朱祁鈺命人將南宮的鐵鎖堵死。

<strong>景帝朱祁鈺心胸狹隘卻又缺乏城府,他對朱祁鎮的猜忌和防備都赤裸裸的在明面上,圈禁皇兄、無底線易儲等行為嚴重損害了他在文臣中的形象,飽受儒家倫理道德薰陶的文臣對他感到極度失望,促使他們對幽禁在南宮的朱祁鎮產生同情。景帝喪失了群臣的信任,客觀上幫助英宗奠定了復辟的基礎。

<strong>朱祁鎮在奪門之變後復辟登基,也是大勢所趨,那些認為奪了兒子皇位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1.《明史》

2.《明史紀事本末》

3.《復辟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