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問題帶你看懂檢測報告的質量

實驗室是專門從事檢驗測試工作的地方,實驗室工作的最終成果就是檢測報告。為了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確保檢測報告的質量,就必須明確質量行程過程和過程各階段可能影響檢測報告質量的各項因素,從而對這些因素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過程處於受控狀態,確保最終產品——檢測報告的質量。

由於生產組織的性質不同,產品特性不同,實驗室的工作任務不同,因而,其質量形成過程也不盡相同。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應根據本實驗室的工作特點進行分析研究,以明確其質量形成過程及涉及的要素。


分享 | 8大問題帶你看懂檢測報告的質量

比較典型的質量形成過程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

01如何管理檢測依據的有效性?

接受某項檢測任務,首先要明確檢測依據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範,熟悉和正確掌握它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條件。必要時,在完全理解檢測依據的基礎上,編制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檢測程序和方法。以防止在掌握檢測依據上出現偏差,保證具體操作上的一致性,避免發生質量問題。

02如何確保抽取檢測樣品的代表性?

為了是抽取的樣品具有代表性,且真實完整,應制定合理的隨機抽樣方案,明確抽樣、封樣、記錄、取送方式等各項質量要求和嚴格按照規程規定進行抽樣工作。

03如何管理樣品和製備試樣?

為了保證樣品的完好,不汙染、不損壞、不變質,符合檢測技術要求,應編制樣品的交接、保管、使用、處置的質量控制措施。需要製備試樣時,還應制定製備程序和方法,對制樣的工具、模具等也應進行質量控制。

04如何確保外部供應物品的質量?

對檢測工作需用的從外部購進的材料、藥品、試劑、器件等物品,應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和進行驗收的質量控制程序。

05如何管理檢測環境和條件?

應有滿足符合技術要求的工作環境,並有必要的監控環境技術參數的技術措施。

06如何管理檢測操作過程?

檢驗人員要依據技術標準和檢驗規範規定的方法,正確、規範的進行檢測操作,及時準確的記錄和採集監測數據。

07如何進行數據處理?

依據檢驗規範的有關規定,對檢測數值進行正確的計算和數據處理,並經過校對驗證,以確保結果正確無誤。

08如何管理檢驗報告的編制和審定?

檢驗報告的內容應完整,填寫應規範、正確、清晰、判定準確,並嚴格執行校核、審批程序。

分析檢測質量形成過程,準確的找出可能影響檢測工作質量的各項因素,使其持續的處於受控狀態,這是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項基本要求。

一個完善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應能實現糾正和預防質量問題的發生,即使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也能及時發現,迅速予以糾正和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