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否公布一下自己2020年的读书计划?

上官朝夕


我没什么计划,世事无常,每天都在学习,主要是文学艺术类的,我喜欢静静的做事,不过今年还有个高级证书需要考。人本愚笨不读书不行啊![捂脸]


淡悟4947503966419


2020年重点阅读15本,全年力争20本。

1、中华书局《汉书》

2、中华书局《文选》

3、《第三帝国的兴亡》

4、中华书局《徐霞客游记》

5、《埃及四千年》

6、姚雪垠《李自成》

7、《局外人·鼠疫》



凌塔太守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从问题看出你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那我在2020年对自己的规划是要看42个作家的作品,总共100部。

我给自己的读书的规划是分为中国作家和外国专家。中国的作家包括:阎连科,阿城,余华,陈忠实,贾平凹,莫言,苏童,张爱玲,王安忆,钱钟书,徐泽臣,韩少功,王朔,萧红,白先勇,张洁,汪曾祺,刘震云,阿来,王晓波,路遥。

国外的作家包括:海明威,卡夫卡,福克纳,加缪,马尔克斯,莫迪亚诺,爱丽丝门罗,略萨,多丽丝莱辛,帕慕克,库切,奈保尔,马戈,辛波斯卡,纳丁戈迪默,威廉戈尔丁,菲茨杰拉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茨威格,理查德耶茨。

中外作家共42个,我计划阅读他们的2~3部作品,我简单列举一下他们的主要作品。

例如阎连科的《炸裂志》,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余华的《活着》,莫言的《丰乳肥臀》,钱钟书的《围城》,白先勇的《孽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加缪的《局外人》,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

那么针对这些书呢,我计划在2020年对每一本书做一下自己的点评,以及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也计划在头条里输出一些我自己的观点,计划每一本书计划做三节视频,也欢迎你来观看点评。

其实你如果看我这些选择的书的话,可以看出来我这些书都是倾向于学习写作技巧的。也许其中有些书不适合你,但是我认为都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就是我对你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申强老师


2020马上就要来了,很多朋友都在制定新年的读书计划。这里我也有些选书的个人意见,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从而制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合理的书单。

① 选择一部大部头的书。

所谓大部头,就是至少五六十万字以上的规模,坚持啃下来,不要放弃。最好是社科论著或者是长篇小说〔别跟我杠精说网络小说都是五六百万字起步的,你们知道我指的是那种类型的〕。读过这样的书,才真正的能锻炼你的毅力、耐心、记忆力和连续思考的能力。

② 选择一本外文原著。

不管你懂不懂外语,或者爱好哪门外语,都应该读一本原文原著,而且尽量不要通过做翻译来了解原著的内容,要尽量的从原文的语境去理解原文的意思。在我看来,外语的最大功用并不是工具性的,而是给你一个从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去思考问题的机会。

③ 读一两本经济学相关的通俗读本。

现代世界,大家都渐渐明白了,所谓的工商社会,就是经济学的游戏。虽说我们这个社会的经济实践都不能从经济学的书本上去寻找理论支持,但关于这个游戏运行的常识性知识,还是需要的。

④ 读一本名人传记。

当然不是指那种歌功颂德型的传记。励志成功学的小短文看多了,总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读一读正经的传记,就知道每个人前光鲜亮丽的成功者,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苦难和压力。但看这样的书,并不是要说服自己安享太平、安逸的日子。罗曼·罗兰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这句话就出自罗曼罗兰写的《米开朗基罗传》。

⑤ 关注一下2019年各家媒体所做的年终评比书单。

虽说这样的年底总结总是很机械很形式主义,但毕竟大家都是认真在做的。一年下来,我们总是可以经由这些书单看看思想文化界到底有什么成果,选择一两本适合自己的,认真读上一读,毕竟这是2019年我们这个社会创造的精华,要了解一些。

⑥ 读一本科技方面的通俗科普读物。

可以是科学技术史、可以是现代科普读物、也可以是现代前沿科技的通俗读本。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世界跟过去相比已经变化的太快了,跟20年前,甚至跟10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语了。而这个最大的变量就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退一步说,了解一些科学的基本知识,是这个时代不上当受骗最重要的前提。

⑦ 如果可能,就读两本党史国史吧。

不用多说,这几年你会发现,好像知道一些过去的事还是有好处的。

可能有读者觉得我说的少了,这七个内容少则七本,多则十本。一年下来平均一个月都读不了一本书。但据人民日报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阅读量只有4.67本,而我给大家的建议已经是超出一倍,有些跃进的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读书不在以量取胜,而是要能启发我们思考,提升知识的水平。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以为,这种道理指的是积累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读书的数量。那种以读的书的数量来显摆、炫耀的人,显然已误入歧途,不值得提倡。

这是一张让我很有感触的照片。在战争的废墟中,这几个人还在淡定的寻找自己读物。稍带恶意的看,很多人就会说,X也不是这么装的,都这个时候了干点什么不好,还去翻那几页破纸,能顶什么用。

我想说的是,读书有很多种类型,要读自己感兴趣的,要读必须要学习的知识,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读书是为自己而读。花的是自己的时间,费的是自己的脑力,千万别是为了攀比或者所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去读书,更别为了别人的闲言碎语而不读。

对于认为做不到的各位,我想说,想要认真的做计划,真切的完成计划,其实也不难。

打开你的手机,查看一下你的手机屏幕平均每天点亮的时间,然后将它压缩10%,那读完这7-10本书的时间就完全有了。最重要的是,你舍不舍得放下手机,你有没有这个意志,到时间能放下手机,打开书本。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一下〔也许你们会有不同意见〕,不要总是在电商打折时再清空你的书单购物车。我自己的经验,我们是绝对不会认真对待一本核算下来只有三四折的图书的。而且一下子来一堆书,就更加不知道如何是好,从哪里开始了。计划也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最后,祝大家2020一切顺利~


远源流畅


本人即将奔五,在19年底报考了广州财经大学的金融管理专业,这个超长春节假期正是学习的好时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加油]



LeiMB


不去硬性规定读多少本书,因为有些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阅读。我的想法是:充分利用好附近的几家图书馆和豆瓣网等渠道,获得好书资源(重点看人文类经典书籍、经济学、心理学等);工作日争取每天10:00-11:00看书一小时;周末至少一天全部用来读书。写读书笔记。定期复盘,调整优化自己的读书计划。


感悟生命


作为一名食品专业的大学教师,本年度,我的读书计划为:中药配伍炮制专业书籍10部左右,果蔬保鲜专业书籍10部左右,调味食品专业书籍10部左右,国外期刊权威论文1000~1200篇左右。此外,订购《中国经营报》全年,订购《中国国家地理》全年。多读书,才有自信;多读书,才更充实;多读书,才跟上时代;多读书,才跟上梦想。这也是我要求所有研究生都要具备的一种习惯。


easterntriumph


本人文化不高爱好广泛,苦于生计缺少时间,没什么读书计划。以前看了一大堆书基本都淡忘了,别人谈起来也熟悉,要自己说又一片空白。

带着手机有着头条,五花八门极具魅力。不求甚解时时浏览,了解概略抓住主旨,当作人生信条处世规则,做正直人。行万里路通世界情,就当作读书了。同时尽量完成头条悟空的提问,对几幅对联,交往头条朋友。


4KKK


关于读书2020年的计划其实也是自己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营养大餐,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只要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学习都会有自己的计划。我的读书计划就是从平时的点滴学习开始,生活每天忙忙碌碌时间稍纵即逝闲散时间有限抓住有限的时间机会,在手机上电脑里包括听广播看电视等工具里学习知识营养丰富读书学习渠道。当然有时间的话到读书馆图书大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传媒交流中心文联出版社创作室等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认真学习一下。通读全书自己喜欢的小说作品,世界名著经典著作等,内容丰富但有针对性尤其对自己喜欢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等进行细读。同时要加强读书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有的放矢多读好书,使自己的人生因读书2020年更加充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好起来。



军旅诗人作家摄影家


想把孔子,老子的文言文代表作翻译成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还有想把明理悟道的古代哲学书籍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边读边写上自己的理解,古代叫注疏,现在叫读书笔记,就这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