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初二,一心只想打篮球,说以后要靠打篮球吃饭,学习都荒废掉了,应该怎么办?

用户8759067101274


两种人选择篮球这条路比较适合,一种天赋出众家道殷实,一种天赋异禀矢志不渝。


旅途品生活


用父母身高计算一下孩子的大概身高,然后测测骨龄吧。如果在两米以上,初二开始打球完全不晚;如果在一米九以上,初二开始打球就稍微有点晚了;如果在一米八以上,初二开始打球,他得比其他队员付出多得多的努力才行;如果身高不超过一米八,就好好劝劝改别的项目吧。我是个篮球教练,曾经有个家长领着一个初四(初三没考上高中又复读)的男生来找我,说这个学生非得要打职业篮球,但是孩子他爸刚一米七,他妈一米五多,小孩都十六岁了才一米七多点,并且协调性不好,小腿跟腱短粗,从运动选材来说这个孩子基本跟职业篮球绝缘了,因为骨骼、身材等基础条件与年龄和技战术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为是熟人介绍,一边不能伤孩子自尊心,一边还想告诉他换个项目,可是他非得不听。结果在我队里训练一次,因为觉得练习脚步太辛苦,第二次就不来了。我不想让孩子浪费了青春,家长浪费了金钱以后才醒悟,这条路走不通的,可是家长一味向孩子妥协,满世界给孩子请教练,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小时候一直很矮,到初二才长个子,初三预测了身高才开始正式训练篮球,16岁时就长到一米九了。因为之前一直运动有点底子,加上当时训练刻苦,不但不偷懒还自己加练,后来特招体院院队,现在从事体育老师和篮球教练已经十多年了。初二打球晚不晚,得看自己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


山羊不吃练练豆


我儿子今年初二,身高183厘米,校队主力。第一学期开始沉迷打篮球,因为当时刚代表班取得校冠军。成绩当时下降严重,千人级排四百左右。我批评他,他说他成绩可以放放,因为他要走体育特长生的路。我是这样做的,打球可以,但成绩一定要上去,因为文化知识是一切的基本。否则不能碰篮球,因为打篮球只能余业当爱好,全国能打职业篮球的没几个,路太窄,以后还是要靠文化知识去拼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成绩稳定在200名左右(重点高中280名可上)。


天涯无人不识君


如果孩子非要学习打篮球,不妨让他在假期中学习篮球基本功,如特别出色,可考虑专业打篮球,否则只当业余爱好。我小区是篮球训练基地,每年暑假,有100多少年儿童在这里培训,年龄在8岁至18岁之间,有瘦长高个,也有不少胖墩儿,有男孩,也有女孩,全部集中在一个长48米,宽20多米的铁皮房内,每天早5点半至7点半,下午4点至6点,孩子可任选一个时间段。笔者几乎天天去观看,早晨学习者约70多人,下午约60多人,主要学习运球,单手运球,左右手运球以及投篮基本功。如果孩子身高达标,田径成绩出类拔萃,应变能力敏捷,具有打篮球天赋,可考虑以篮球为专业,如果动作迟缓,百米短跑成绩平平,就应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顺利完成学业才是正事。


岳陽樓記


告诉你的儿子,不能放弃文化课。

但同样的,你也不能放弃他的篮球能。

给孩子文化课一个目标,同样兼顾篮球的训练。

怎么说呢,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不过项目是围棋。

我以前自己超喜欢围棋,很多人告诉我围棋下得好又能如何,当饭吃吗?

我没有放弃过围棋,当然,我虽然读书不好,但也考了大专,也不算兜底吧。

后来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还经历了创业的失败,32岁,你猜我现在的职业是什么?围棋教育机构的围棋老师。

我现在很开心能成为一名围棋老师,在创业失败后能够开始人生的新篇章,这得益于,我从未放弃这个曾经在别人眼里毫无价值的东西。

如果问我现在年收入多少,我年收入现在20万,明年排课再多一些,可以到25万吧。往后3年能够带顶级班的学生,收入会更高。虽然在上海我这个收入不算什么,但也算衣食无忧吧。

所以不要小看任何的事情,哪怕一个兴趣爱好


羊毛狐狸


这个年纪,说实话身高不在一米85都不要练了,职业的话身高这个天赋还是比较重要,当然也是绝对,你可以带他去更专业的地方去训练和学习,他要是能坚持说明他还是不错的。听你问的这个问题感觉就是小孩自己喜欢平时都是自己打着玩。一是小孩可能也只是一时兴起,二是这个年纪也开始比较专业的训练有点晚。我高中的梦想去也是打职业,后来变成一个野球酱油王


向往悠哉的日子


篮球特别看身体天赋,我是初二才开始训练打球,那是因为学习确实没有兴趣,只能赌博式走体育道路。由于身高还可以(1米95)天赋还可以,悟性还可以,差不多用了5年艰苦训练,从市队到省队最后特招进入大学,现在也从事篮球训练工作。我想说的是,这条路太不好走了,你要具备身体天赋,运动天赋,体育人脉,体育智商,情商,意志力,遇到好教练的运气,抗挫折能力,没有遇到严重伤病的运气,到专业队遇到好队友,不要被人欺负(只有训练刻苦,打球好才不容易被人欺负),当你真从事这项运动的时候,就发现那才是累,体力训练,脚步训练,力量训练,技术训练,背战术等等,那真是一刻也不能偷懒,队友之间也是竞争关系,你一松口气,你就掉队了。初二如果要去走体育道路,一定要评估好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要有能进入专业学校训练的人脉,推荐去试训一下,教练还考察看一下有没有发展,前提骨龄你也要测一下,如果只能长个1米8多,如果你不是从小学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那除非你真是天才,短短2年就学会篮球里面的知识,不然很难能打出来,打的好的很多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参加比赛,技术经验都很丰富了。我自己的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现在也是小学生在校队和体校之间来回训练,我心里都是没有底的,竞争太厉害了。我还是一直强调让孩子认真学习,如果他到初中真学不下去了,他起码也受过8年左右篮球训练,到时在靠他自己去拼搏争取一下。所以以成材率来讲,体育没有读书高,但是如果你确实具备体育天赋,那以后从事体育相关工作也不错的。所以对于想当运动员的孩子们,你们最好有机会去体验一下运动员枯燥的训练生活,这种机械式的重复生活,你到底能不能坚持下来,如果能,还有天赋的话,读书确实读不上去,可以赌一把。但凡学习成绩还可以的,天赋不是那种万里挑一的,劝你还是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篮球作为爱好,以后业余比赛机会多的是。


天天巡山的大王247


作为一名篮球特长生,曾经的想法和你儿子的很相似,我想可以谈谈我对这件事的个人看法。

第一,万万不可放弃学业!目前走篮球这条路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得仍不成熟,靠职业想吃一辈子是不可能的。虽说现在就算打不了职业,如果打得好的话仍可以靠打野球或则进入一个稳定的单位。但随着年龄增大,打野球的收入会越来越少,在单位中也只能拿一份稳定的工资再无发展可言。在与许多篮球前辈交流时,他们告诫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不可放弃学业,就算想投入篮球领域,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二,谨慎入行。爱好和职业完全是两码事。在篮球领域,可以说天赋决定了你的上限,并不是谁都适合走专业篮球和职业篮球这条道路,爱好是无法支撑你走得更远。这么多年,其实看到很多家长盲目让孩子练球,以为孩子对篮球感兴趣就能够打得好,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很多孩子长年训练,但水平不高,不要说打职业,靠篮球特长进入一所高校都很困难。在篮球领域,天赋很重要,当然这个天赋绝对不仅仅局限于身高。所以,家长一定要谨慎评估孩子的自身情况,不要轻易让孩子走篮球这条道路。

第三,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在以前,学体育和练体育的大多是穷人家的孩子,但这几年的趋势正好相反,学篮球练篮球的大多家庭较为富裕。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特长现在往往成为上大学甚至找工作的通行证。所以,目前来说篮球这个领域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远比许多家长想象中要难很多,而且其中培养孩子的费用也会很高。而且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除非你的孩子特别优秀,否则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

最后,说下个人的建议。可以让孩子继续打篮球,但不要落下文化课程,更不建议去体校或者篮球学校。目前学校篮球的氛围也不错,比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尝试让孩子参加校队给孩子一个展现的平台。如果孩子在学校中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我相信会有教练主动找上门来,那时再选择进入篮球这个领域也不迟。


哈哈还吃


首先说一下,靠篮球吃饭是很多男孩子的梦想,但能够实现的寥寥无几,除开身体天赋,外部因素也很多。

先说说目前当职业球员的一般途径,一般就是十岁左右,身体天赋较好,被当地体校教练发现,然后基本放弃学习,专业练球,然后再一次次比赛中被省队,专业队发现,抽调。风险有很多,比如身高没长到预期,训练中受伤,训练老不开窍,成绩打不出来,都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再说,专业训练非常辛苦,没有坚强的意志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而一旦放弃学业,意味着出路就很窄,因此,家长很少支持学生放弃学业专业训练,并且,想一下一年能进入专业队的也就十几个人,每个CBA队伍里每年也就抽调两三个人进一队,因此这个难度一点也不次于考清华北大。

说完了难度,再说说因人而异的情况,如果您的孩子天赋迥异,而且非常热爱篮球,可以去专业的机构试一下,一定要选择好,因为大多数培训机构以兴趣培养为主,有兴趣来我们这里试一下就行,哈哈。

说说我们的情况,我们也是考虑到了孩子专业的不确定性,所以采取业余专业训练的模式,分开兴趣和专业训练的孩子,去年姚明改革了国家队海选后,我们一次入选了三个孩子进了国家队集训,担任主力的13岁,201,专业训练两年,从一开始没次训练完都哭着吐,到现在成为小球星,真的吃了不少苦。我很反对的是学习不行了,就去练球吧,把练球的孩子都当成了什么?目前我们专业训练的孩子有近一百人,球打得好的恰恰都是文化课成绩也不错的。如果孩子有天赋,又喜欢篮球,建议尝试下专业训练,绝对不能放弃学业,等篮球有了成绩也不迟您的孩子是什么情况呢?


青莲体育


支持他。而且是要全力的支持他。我看了很多回答,很多都是否定态度,我就来点不一样的吧。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个点:你说儿子是“初二”,初二正好是青春期。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使他会说一些过激的话,如果家长应对不好,会最终演变成过激的行为~也就是大家都要否定他去打篮球的原因。青春期的男孩,荷尔蒙分泌上升,急需排泄渠道,在篮球场上挥汗如土正是非常好的排解。学校为啥在初高中频繁举办篮球赛事,难道仅仅是为了选拔国家队?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知道你会不会反驳我。当孩子自主的提出:我要全力打篮球,乃至荒废学业。这是孩子在篮球上获得了成就感后,继而对自己人生的一个简单规划。这是好现象,不要担心这个规划不好甚至很糟糕,至少是你孩子对自我认识的一个初步尝试。请你相信,这种尝试会在中学里不断的重复出现。比如他听了一场音乐会后,会励志要做个艺人;在参加了一个科普活动后,又励志要自我发明做个科学家。请不要断然否定他,擅自评论他的梦想。给予支持,肯定的态度不会让他偏离轨道太远,只会让他变得更加自信!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篮球,支持他,鼓励他,在帮助他深入学习的同时,也不忘提醒他,理论知识对于篮球场上同样很重要。在球场比赛的只有10个队员,但我们有很多很多人在通过我们的财力物力和知识支持着10个人。不管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希望你成为自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