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伊利股份:什麼價位值得搞一搞?


在《2019年投資總結》裡,我曾經提過,2019年是一個好年景,我的收益率達到50%+,其中貢獻利潤最多的股票都是消費股,包括伊利股份、格力電器和五糧液。

談談伊利股份:什麼價位值得搞一搞?

我為什麼這麼喜愛搞消費股呢?首先,消費股生意模式簡單,也很好跟蹤,在現實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投資2C類消費股,相對於2B(比如康得新)、2G(比如東方園林)類股票,踩雷的概率要小一些。

其次,消費股週期性比較弱,在熊市具有明顯的防禦屬性,特別是其中的品牌消費龍頭,受益於消費升級,呈現出明顯的強者恆強格局,這類股票業績增長穩健、現金流充沛,是穿越牛熊的理想標的。

最後,從美股等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消費板塊也是長牛股的聚集地,股神巴菲特的愛股可口可樂就是這種長牛消費股。

個人看法,伊利股份可以稱作是中國的可口可樂。下面我分三點簡單談一談:


1、伊利是真正的消費長牛股

我對伊利股份的認識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最初是通過公司的產品知道這家公司。隨著伊利產品線的豐富,個人比較喜歡喝伊利的低溫酸奶“暢輕”和褐色炭燒酸奶“帕瑞緹”。

但是我真正認識到伊利的厲害,是伊利做常溫酸奶安慕希之後。光明的常溫酸奶莫斯利安大火之後,伊利迅速跟進,推出常溫酸奶安慕希。憑藉強大的營銷能力和渠道優勢,伊利把安慕希從7億元做到200億元,成為超級大單品。

談談伊利股份:什麼價位值得搞一搞?


從投資的角度看,伊利股份也是不折不扣的消費長牛股。上市20多年來,伊利的股價漲了200多倍。價投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每一次調整都是上車機會。”這句話對於伊利、格力、茅臺這樣的長牛消費股來說是比較適用的。

大消費非常適合逆向投資,特別是當這隻消費股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時候,會砸出一箇中長期買點。比如,2008年伊利遇到三聚氰胺事件,一度被ST;2012年貴州茅臺遇到塑化劑事件,市盈率一度低到10倍。之後伊利漲了30多倍,茅臺漲了10倍。

個人非常認同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一句話,“從歷史上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行業投資較好的買入點,特別是那些沒有直接捲入安全事故或者牽涉程度較淺的行業龍頭企業,更有可能是建倉良機。”


2、伊利2020年業績預測

目前來看,伊利的業績基本上明牌了。按照伊利股權激勵修正方案的承諾,從2019-2023年,伊利要做到以下幾點:

(1)未來5年扣非淨利潤年化增長不低於8.2%;

(2)未來5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

(3)未來5年現金分紅比例不低於70%。

談談伊利股份:什麼價位值得搞一搞?


從過去幾年的業績完成情況來看,伊利達成這三條承諾的問題不大。

第一條,淨利潤增長不低於8.2%,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1.5%,其中Q3扣淨利潤增長19.6%,大超市場預期。伊利管理層為了完成股權激勵承諾非常拼,稍微壓縮一下營銷費用就能把業績搞上去。

第二條,伊利過去5年的ROE都在23%+以上,完成不低於20%的目標太輕鬆了。按照芒格說的,股票的長期收益率接近於其ROE,如果立足長線持股,伊利是一個不錯的可選標的。

第三條,未來5年現金分紅比例不低於70%,我覺得這一條對於外資、機構等長線資金吸引力非常大。高瓴資本入主格力以後,承諾格力分紅率不低於50%,這個是格力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2018年,伊利的現金分紅比例分別為64.42%、70.91%、66.07%,因此公司將2019-2023年分紅比例明確為不低於70%,對於長線投資者算是一個不錯的利好。

綜合來看,我覺得今年伊利維持10%左右的業績增長問題不大,今年乳品行業的競爭壓力趨緩,作為行業龍頭的伊利有望繼續釋放業績。

三、伊利的合理估值

去年10月份,當伊利跌到27元(對應23倍動態PE)的時候,公眾號裡有小夥伴問我,目前的伊利股份還可以搞嗎?我當時比較貪心,回答說等便宜一點再搞。目前來看,伊利很難出現20倍動態PE這樣的便宜機會了。

原因有兩點:

第一,外資猛搞消費白馬,格力股價不斷創新高,美的快被買斷貨了,伊利也很受外資青睞,在這個背景下,消費白馬的估值和國際接軌是必然的,美股可口可樂這種消費股,雖然業績增速緩慢,但是長期PE能維持在30倍左右。

第二,除非出現2018年那樣的大熊行情或食品安全事件,否則伊利出現20倍動態PE(對應價格近24元)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談談伊利股份:什麼價位值得搞一搞?


2020年伊利的估值怎麼估算?假設伊利2019年業績增長12%,2020年增10%,那麼伊利目前的市值(2000億)對應2019年的動態PE是28倍,對應2020年的動態PE是25倍。

按照2019年業績增12%算,給伊利25倍PE,對應的價格是29.5元。個人以為,低於這個價格,可以分批搞一搞。特別強調一下,以上推算比較主觀,也存在假設條件,僅供大家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