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李逵到底是崇拜宋江,还是忠于宋江?

金生水起190142225


《水浒传》中的李逵,是我们广大劳动者,工人、农民最值得推崇的劳动人民的英雄形象。他出身贫寒,家有一老娘,一个哥哥当長工,所以他要求革命、推翻封建王朝比谁都积极主动。在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纯扑、敦厚、坦率的优秀品质,尤其是鲜明的阶级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李逵“性如烈火”,是扫荡一切不平和邪恶的“黑旋风”,是与统治阶级势不两立的猛将。他要杀尽天下不平人,砍尽天下不平事”。封建王朝的一切法律、秩序,他都从来不放在眼里。

《水浒传》中的宋江,他出身小地主,做过“刀笔小吏”。他在社会上个头矮小,胖而黑,常常受些腌臜气,与平民百姓有一定的接触,所以他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同情劳动人民群众的疾苦,并且“济人贫苦,賬人之急,扶人之困”,得到劳动人民的爱戴。“及时雨”这个绰号就是劳动人民对他的称誉。宋江是本来与统治阶级有矛盾,刺配江州,更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酒醉题“反诗",又闯下大祸,险些丟掉性命,终于被逼上梁山。宋江是梁山好汉一致拥护的领袖。他仁厚仗义,精明练达,与梁山弟兄忠成相爱,又有指挥和组织才能,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分化敌人,壮大革命实力,在劳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保证了对敌斗争的胜利,把农民起义的革命推向高潮。

李逵到底是崇拜宋江还是忠于宋江?

李逵与宋江经戴宗介绍相识于江州,李逵对宋江的义气早有耳闻,崇拜宋江如我们今天有些人崇拜明星一样,相见恨晚。出于义气和崇拜,当戴宗出差到东京,把照顾宋江的任务交给李逵时,他就主动断了酒,“早晚只在牢里伏待宋江,寸步不离”。

在江州劫法场,他第一个赤条条地抡着板斧,从茶楼上跳进军官层层包围着的刑场,砍翻两个刽子手,从敌人刀口下,夺回宋江和戴宗的生命。救梁山好汉表现了,对兄弟的义不容辞,赴湯蹈火,同时更多是坚决和宋王朝对立,忠心耿耿地坚持农民革命的立埸。

李逵嫉悪如仇、打抱不平、充分对阶级弟兄的友爱的一面。如他要杀假李逵,可是当他一听说他家贫困,还有一个老娘,便马上放了他,并给他十两银子。

李逵最信赖和崇拜的是宋江,但是一听说宋江枪了刘太公的女儿,便拿起板斧,要砍倒杏黄旗,并不由分说地要杀了宋江,表现了崇拜和义气是有底线的,革命的大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当他知道冤枉了宋江,便又毫不犹豫地向宋江负荆请罪。这是多么光明磊落的性格。他既忠于梁山起义军的事业,又热爱梁山兄弟和劳动人民。

李逵忠于的是梁山起义军的革命事业,立场坚定不妥协。在招安问题上,他第一个起来反对宋江的招安。他说“招安,招安,招甚乌安!”朝廷派陈太尉往梁山招安时,他便把“皇帝圣旨”“扯的粉碎”。这时李逵对于宋江先前的崇拜全部消失,剩下的是对梁山起义军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宋江招安的愤怒。

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也有盲动鲁莽的一面,往往不讲政策策略,抡起板斧乱放砍一气。如三打祝家庄时,把已经投降梁山的扈家老小几呼杀光,就是有损梁山信义的错误。

李逵对于宋江的信赖是出于崇拜和义气,但这种崇拜和义气,不能侵犯梁起义军革命事业的大义。当宋江侵犯时,李逵便造宋江的反。


用户王者孝


黑旋风李逵莽撞粗鲁,做事不计后果,杀人如麻但秉性格外单纯,但是他最听老大哥宋江的话,《水浒传》中戴宗将李逵介绍给宋江,由于宋江及时雨的好名声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李逵甚是崇拜,见到宋江,简直俯首称臣。

我认为这是李逵对宋江深深的崇拜敬仰之心,由此而引发的忠心和信任。

李逵此人纯朴中显露无知,天真又近乎莽撞,孝心、忠心都是他的优点,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快活潇洒,如此不羁洒脱之人却选择跟在了一个处处顾全名声的宋江身后,宋江一心只想着被朝廷招安,能够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他的眼中水泊梁山就是一个野蛮土匪窝,但是李逵非常不想,他希望宋江夺得江山,那么他就可以活的更恣意潇洒,无拘无束。

这两者认识的差距,目的的天差地别,导致后来李逵被自己一生信任的老大哥宋江一杯毒酒了断了性命,一个草莽汉子一生就此终结。


悦言红楼


李逵从小父亲去世,只有他娘对他好,连他哥哥都欺负他,李逵也只对他娘很孝顺,可以看出李逵这个人很忠厚,依此类推,宋江第一次和李逵见面就给了他10两银子去买酒喝,10两银子想必大家也知道在那个时候有多值钱了,李逵见宋江仁义,对他也好,所以就无条件跟着宋江去了.

感激变成崇拜然后就忠心耿耿


电影彩精段片


李逵因乐于赌博当然更需喜欢金钱,因宋江能给他钱而结识宋江喜欢宋江,崇拜宋江。要问《水浒传》李逵是崇拜宋江,还是忠于宋江,其实崇拜和忠于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多数是没有崇拜就没有忠于,所以说李逵首先是崇拜宋江,因为宋江能给与一些贫困之人解决临时困难、或能帮助堕入困境之人解困,所以有扶危济困的及时雨江湖美名。李逵因社会地位低下,又好赌自然贫困,早就仰幕宋江及时雨美名,一见面就能轻意得到宋江不少银雨,当然内心就产生崇拜感,而宋江在未上梁山前,由于他的江湖名声影响力,无形之中已成江湖头领,当然上梁山后更是名正言顺的集团和江湖头领,李逵自然更是忠于宋江的,所以李逵即十分祟拜宋江,也十分忠于宋江,在李逵长期的言论和行动中确实证明对宋江的忠心。


老夫常谈


崇拜和忠诚,其实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区别,原因意外几点。

第一:崇拜宋江,毕竟宋江的忠情大家都很佩服,梁山上108条好汉,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崇拜宋江的,毕竟宋江有情有义,为朋友两肋插刀,李逵也不例外。

第二: 忠诚宋江,其实李逵是不佩服任何人的,它只忠诚宋江哥哥,也只听宋江的,从李逵对待自己母亲的孝顺上就可以看到,他五大三粗没有心眼,很多人都拿他逗乐,只有宋江从来没有。

第三:最后,宋江知道朝廷要对付他们的时候,自己临死前还带着李逵,就怕这个傻兄弟闯下什么祸端,不如和自己一起去阴曹地府,所以说宋江也是很喜欢这位兄弟的,他老实憨厚,没有心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酒电影


李逵既崇拜宋江,也忠于宋江。

李逵崇拜宋江的仗义疏财,人称及时雨宋公明,公道而贤明。也因此,由崇拜而至于忠诚于宋江。他为宋江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但不是愚忠,若知道宋江干坏事,也敢与宋江拼命。


南宫外史


李逵对宋江来说,既有崇拜又有忠诚,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气,对于李逵来说如雷贯耳,这决定了李逵的崇拜,见面之后,见宋江平易近人,出手大方,李逵对宋江,由崇拜发展到忠诚,甘心情愿的做宋江的小弟,甚至甘心为宋江去死。

这是因为李逵头脑简单而决定的,只要认准了,会一条道走到黑,其实,李逵反对招安,以他的智商,并没有考虑什么造反大业,只是感觉招了安,没有在梁山自由痛快而已。


柳生飘雪


李逵可以说是在《水浒传》中最没有心机的人了。他的耿直,单纯,武功高强注定了在电视剧中留下浓厚的一笔。

至于作者提的李逵是忠于宋江,还是崇拜宋江。我感觉两者没有区别。只需知道一点即可。李逵是不会背叛宋江的。

在水浒传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出。只要宋江提出来的事情,李逵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别人反对宋江的意见,他都跟别人发火,甚至是出手打架。可见对宋江是多么的信服啊。

所以说。不管是崇拜,还是忠义,二者没有任何的区别。


90后影视狂魔


李逵形象认识的演变和金圣叹的“误导”

——分享有趣和观点 散打三国与水浒(69)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水浒人物,对李逵是比较推崇的,在108人中把他列入九位上上人物之中,称“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读罢这句评语,恐怕十个里头有九个会表示疑惑:李逵啥时候又“天真烂漫”了?

且看一段描写:

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抡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众头领撇了车轮担仗,一行人尽跟了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 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这就是李逵厮杀时候的模样——不分皂白,只管砍杀。活脱一个滥杀无辜的狠人嘛!这,又哪点儿是“天真烂漫”了?

小时候上历史课听老师讲水浒,除了对打虎英雄武松无限崇拜外,也觉得李逵“是条好汉”,尽管有些莫名其妙:也许因他也是打虎英雄,或因那句“黑旋风三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哭”体现出的威风?

后来批林批孔、评水浒,因为他坚决反对招安、不做投降派!特别是扯皇帝诏书、打钦差,怒吼出“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按老师说法算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农民起义的正确路线”,于是在老师引导下倒真的觉得“他是个‘革命意志坚定不移’的英雄”了。


再后来的现在,就越来越觉得这家伙“不像个英雄好汉”了。

你看他一出场,因卖唱女打扰了他正要卖弄“胸中许多豪杰的事务”的兴头,就把人额头戳伤,后来赌场赖账,和船上讨鱼时的野蛮,以及杀死沧州府那四岁可爱的小衙内……这些都让人越看越觉得此人的粗俗、残忍。


为啥对他形象的评价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我觉得是因为时代进步了,人们一般不会再受啥“阶级斗争”口号的蛊惑、不会简单凭啥“阶级”啦、“G命”与否啦去评判一个人是“好人”、“坏人”了,更多的还是按是不是符合公序良俗(甚至合不合理合法)——即不知不觉会以现代的人文伦理道德去评判了,哪怕他是古人。怪不得有人要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哟!


好在他总算还有两大特点,就是:1、不恃强凌弱(戳伤卖唱女那是小概率意外突发事件),在江州虽有恶名,却也醉酒后不去找烦人麻烦,而是和同事——和他一样的小劳子扯皮、打架;2、霸凌妇女。听到说宋江强抢民女,就敢于唯一一次的跑回山寨去翻脸要和老大决裂。

所以说人性复杂。李逵虽狠虽恶,倒也是有一点“正义的底线”的。

从这个角度看他倒也该归入好人范畴里的。


还是回到主题吧——对宋江他当然是崇拜咯,五体投地那种。

原先他只是个临时工狱警,收入不高,再加好赌,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突然从天上掉下个及时雨哥哥一甩手就送相当于现在三四千块钱的一锭大银子——这份豪阔可说一下就买住了他的心,从此他就下定决心跟定这个老大了,甚至连命都可以交给。


在宋江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笼络的手段,后来看这小弟表现的贴心贴肝儿,也就渐渐把他当做了心腹。

而他呢,跟到这位老大吃香喝辣,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他的反对招安和因抢民女事件和老大翻脸,纯属本能——即他内心深处那种追求自由/散漫生活,和必须坚守的“忠孝义”的道德底线。

从这点看,他是个单纯或曰简单的,表里如一的人,也许这就是金圣叹评他“天真烂漫”吧?

我想金更多是从作者的描写手法上做这个评价的。金明显不喜那种“城府深”的人,而喜欢李逵、阮小七这种表里如一的人,所以就把他两个都归入了上上人物。



林武师de文散打


看过《水浒》的人不会陌生,对李逵的描写,达到极至。李逵属多重性格的人,他既有憨直与淳朴的一面,又有蛮不讲理,缺乏理性,粗野豪爽的一面;既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行侠丈义,又有嗜酒成性滥杀无辜的恶习。因为,宋江所代表的信仰也是李逵的信念,所以他唯宋江馬首恩瞻,对宋江佩服的五体投地。在梁山唯宋江令才能是从。在梁山,李逵还是出了名的孝子。

了解了真实的李逵后,我们可以更清楚李逵为什么胆敢砍倒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李逵对宋江那是佩服加敬仰,对自己母亲即孝顺又温存。他砍掉梁山替天行道大旗,这是他性格暴躁,有真性情也。梁山英雄好汉就如同现在的顶级黑社会。李逵只不过是梁山第一个撕开这种假面具的人。替天行道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李逵的气忿也深刻的揭开了这一幕。

李逵这个人物也是內心很矛盾的,他既有坚定的造反精神,砍倒忠义旗也有两种原因,一是误恨宋江强占民女,二是往昔对宋江搞招安的不满和愤恨。反对宋江招安的政治路线,且在个人感情上又忠于宋江。以至于处在前后两难无奈的境地。《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活生生的刻化出李逵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个人感情上,李逵是有所忠于宋江的,在反抗大宋封建统治阶级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李逵大都还是忠于自已的信念的!只不过大事所qi,他是不干心于宋江招安的投降路线的!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