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你們當地有什麼習俗?

風過頭髮亂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川南地區有吃湯元,送年,耍龍燈,偷青的風俗。


正月十五吃湯元,寓意春節過年圓圓滿滿的結束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要舉行送年儀式,每家每戶的屋子都要點燃蠟燭,把電燈打開,還要放鞭炮,把年送走,等到臘月三十除夕再迎接新年。送年儀式結束以後,我們就要去看龍燈表演。


我們小朋友也要去湊熱鬧,跟著耍龍燈的大人跑來跑去,我們也要買一些煙花,撻炮,鞭炮,地耗子。看見人群多的地方,就用地耗子點燃甩在地上,如果不注意,有時候地耗子會沿著腿腳往褲襠裡鑽,把褲子燒得像麻布。我鄰居家的張二爺,身強力壯,每年都要參加龍燈表演,當張二爺正集中精力表演龍燈的時候,沒注意,一個地耗子就鑽進張二爺的褲襠裡去了,一會兒,仔細一看,張二爺的褲子被燒了一個窟窿,屁股都露了半邊出來,引來眾人圍觀,人們見狀,鬨堂大笑,我們幾個小孩不懂事,看見了,嘻嘻哈哈的笑得不得了,還上前去摸張二爺的屁股,張二爺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哈哈的說,燒的好,把我的晦氣燒掉了,我要發財了,今年我要走運了,謝謝朋友們,謝謝小夥伴們。看龍燈,燒花炮,放地耗子,既刺激又好玩,是耍龍燈的一個特色。




……

看完龍燈表演,晚上十二點左右,準備去左鄰右舍的菜園裡採青(偷青)。我和小夥伴兒們聚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採青的問題,一般在前幾天就要看好哪家菠菜長得好,哪家蒜苗長得好,哪家的芹菜長得好,哪家的紅蘿蔔長得好?哪家的青菜長得好?怎麼採青?……這些我通通都要和小夥伴們商量合計,最後拍板定案。

我是六0後,那時候我才十一二歲,膽子非帶大,不怕鬼,不怕神,小夥伴們推薦我當採青領隊長,我就跺在墳前廟後,給小夥伴們壯膽,給小夥伴們站崗放哨。


當然,採青也要遵守有關規則。我會給小夥伴們講得清清楚楚,要文明採青,每人採青的重量不能超過五公斤,不準賤踏毀壞菜園。採青的時候只能憑藉自然的月光,不準帶電筒,不準打火把,不準說話,不準擦火柴……不準嘻哈大笑,動作要輕,動作要快。採蒜苗一定要採十二根,十二代表一年十二個月,採一根,兩根,三根,四根,五根……十二根。如果其中哪一根採斷了,就說明哪一個月的運氣不好,採蒜苗的時候都一定要仔細小心。小夥伴們怕運氣不好,就小心翼翼的拔蒜苗,另外芹菜,菠菜,大白菜也會採摘的,採青一定要有青菜,青和親偕音,傳說不採不親越採越親,比喻鄰里關係和睦。


最後,我會把小夥伴們採青的數量進行公平公正的分配,然後我要把每一個小夥伴平安的送回家,有的小夥伴父母為了感謝我,還給我煮元宵(湯元)吃,還會送我幾顆火炮糖。

……

這事兒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而今回憶起來非常好玩。現在我已經在大城市居住了,但是我的故鄉農村至今仍然傳承著元宵節晚上耍龍燈和採青(偷青)等的風俗。


幸福在這裡出發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我們老家是甘肅天水,臨近平涼,定西,隴南幾市,這幾市基本都是有相同的民俗講究。正月十五泛稱小年,這天過後真正意外著年結束了。

正月十五這天跟大年三十一樣,清晨起來放鞭炮,赴廟會,廟會一般都是本廟人演節目,抱括秦腔摺子戲,舞猴,尤舞,高抬馬社火,近年又增加了歌曲,廣場舞蹈。及乎家家人都去,一片沸騰的歡樂節日。最具獨特的習俗稱【正月十五耍面來】,就是用蕎麥麵,秋糧面蒸麵燈,生俏面象,晚上在燈,生俏面窩窩裡添上清油,棉花擰上燈芯,院中間先點幾燈獻天燈,再在灶神點燈,然後點著生俏燈,孩子們揣上燈屋子轉,院子裡轉,老人們傳說是明心燈,照亮每個人新的一年,眼明心明,做事明明白白。真正說明年過完了,院孑裡高掛的紅燈也取了,安心動農耕田了。其中十五蒸麵燈,去世了老人的家庭三年不蒸麵燈,鄰居親房晚上送上面燈,替主家點燃後主家再行習俗。

意思還是十五玩花燈一說。

上圖為老家人面作蒸麵燈和點燈樣扳幾則。


文筆緣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描繪出一副人民喜氣洋洋歡天喜地載歌載舞的喜慶畫卷。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元宵節那種“鬧”的氣氛漸漸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廣場的燈展和歡快的秧歌。每到正月十五,人人在家相聚,品嚐各種餡的元宵,甜甜的,香香的,淡淡的水果味,五仁的,什錦的,嚼起來粘粘的,滑滑的,浸人心脾。到夜晚,一輪圓月掛在夜空,大街小巷,華燈齊放,大樓上,商業街五彩繽紛,好看極了。人們三三兩兩湧上廣場,觀花燈,猜謎語,看扭秧歌,劃漢船,再買上一串糖葫蘆,,酸酸甜甜真好吃。遠處鞕炮震天響,煙花滿天舞。小販的吆喝聲,人們的歡笑聲,扭秧歌的鑼鼓聲,交織成一副盛世歡歌的景象。現在一切都變好了,但是,我仍然懷念留在我心中的兒時的元宵節。






笑走人生46663626


感謝網友"蘇凱2"等邀請答題。



我們屬山西南部的運城(與臨汾市合稱為晉南),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與湯圓有區別哦,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晚上和大部分地方習俗一樣的全家出門觀花燈,放焰火。




白天習俗活動就是從正月十三就陸續開始鬧社火了,正月十五達到高潮,我們當地叫"鬧熱鬧"。因為地處黃河流域的晉南是人類最早生存的地方之一,上古"堯,舜,禹"皆源於此地,文化積澱十分深厚。所以民間社火除了傳統的扭秧歌,踩高蹺,劃旱船等項目外,還有許多的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項目,極具特色! "非物質文化遺產"稷山高臺花鼓。




"非物質文化遺產"稷山高蹺走獸。




"非物質文化遺產"萬榮抬閣




"非物質文化遺產"絳縣飛龍。



地方特色-永濟背冰亮膘。


正月十五"打威風"-臨汾威風鑼鼓。



最後歡迎大家正月十五到山西晉南來"甜甜蜜蜜吃元宵,熱熱鬧鬧看社火"!


悠然自得風清揚


你好!我是合眾君,很高興能夠解答你的問題!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我們當地有什麼習俗?下面就讓我這位土生土長的潮汕人為你講講吧!潮汕的元宵節,它的地位僅次於春節,從明天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節啦!

潮汕元宵習俗——吊喜燈

由於潮汕這邊的方言“燈”與“丁”同音,潮汕人認為“點燈”等於“添丁”的意思。元宵這一天,人們都會提著燈籠,備齊紙錢香燭茶點,在鄉中神廟參拜各位神明,然後回來時掛在家裡的門前和床頭,這就叫做“吊喜燈”。如果在去年元宵節後有生了男孩,家裡人需要挑一對紅燈籠,寫上孩子的姓名,掛在鄉中神廟的燈架上,象徵著家中添了丁並接受大家的祝福。

潮汕元宵習俗——做丁桌

在去年元宵節後生男孩除了掛了紅燈籠以外還要設宴請客,慶自己家出丁了!一般會以多個方桌拼起來邀親朋好友坐在兩邊吃飯。

潮汕元宵習俗——猜燈謎

潮汕元宵這天除了路邊都會有小攤高掛燈籠售賣,在廟會中,人們會在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題,讓大家一起圍猜,猜中有紅包、小禮品等獎品;潮汕的謎題有文字、圖畫、印章、實物,非常豐富!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疑問或者習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很高興為大家解答!


廣汽豐田汕頭合眾店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日。

我國古代的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日必逢滿月,叫做“望”。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寓意全年圓圓滿滿!

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裡,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成為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皆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圓幸福,年年歡聚。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回應的人眾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就出現過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舞獅子,又稱“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引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踩高蹺的人往往裝扮戲曲摺子,身著戲裝,濃妝豔抹,且歌且舞。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新年年味還未散去,元宵節就熱熱鬧鬧地來啦!金子在此祝福大家團團圓圓過元宵,也提醒各位無論是親朋相聚的狂歡還是漫步街頭獨賞傳統文化,都要時刻注意身邊的安全問題,保護環境,遵守秩序。


喬海波日記


正月十五元宵節習俗:

1.吃元宵。

我們這裡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吃元宵有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2.放孔明燈。

元宵節放孔明燈也是我們這裡的習俗,傳說放孔明燈能將願望上達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筆在白紙燈上書寫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願,並燃放鞭炮助長孔明燈升高的氣勢。

3.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舞龍燈,是一個重要的傳統文化活動之一,每至年末歲尾,或重大節日節氣,都要歡歡喜喜耍龍燈,以祈求神龍降瑞,保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業興旺。





易心向上


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在我們地方是傳統的新春佳節,人們相互拜年祝福新年。元宵節則標誌著春節實質性的結束,因而特別隆重。從正月十三開始,在幾個傳統鄉鎮如磐安鎮、安遠鎮表演傳統社火表演,最吸引人的是高臺表演。找幼兒扮演歷史人物,放置在特製的腳手架上,高大約5米,用車拉著沿主街道一路行走,觀者如潮。直至正月十四日中午開始,由縣政府主持,全縣秧歌社火集中在縣城主街道上展演,稱得上是人山人海,為全縣一項盛事。十五日元宵節,縣城所有燈光全部打開,行道樹上張燈結綵,在新廣場另有燈謎活動,人們一邊觀賞燈光秀,一邊猜燈謎,不失為一間雅事。


換殼的王耀


首先會吃湯圓

其次會有猜燈謎的活動

熱鬧一點的地方會有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的活動表演


大布丁吉祥


我們這裡有些鄉鎮有遊大龍,非常熱鬧,家家戶戶都要參與,隆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