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生活的农村,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有什么习俗吗?

农友君


元宵节是继新年之后,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我们农村过元宵节的习俗是,女人不能动剪刀,不能做针线活,中午包水饺吃,晚上炒一桌丰盛的菜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赏月吃元宵,欢声笑语庆团圆。热闹的气氛不压于春节的那顿年夜饭。因为元宵佳节之后,浓浓的年味就此结束。

吃过晚饭之后,开始放鞭炮,家里的女主人点燃明香,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每隔一米左右的距离插一柱,俗称”散香”,灶王爷面前和天地神仙也要上香,大门口屋门口两旁跟过年一样也要上香,家里所有的房间的灯都亮开,真可谓灯火通明。我小时候,母亲都是提着马灯,照照猪圈,猪长的快,不生病;照照鸡窝,鸡不生病,产蛋多 。然后照照我和弟弟妹妹们的眼睛,寓意眼睛明亮看四方,照照耳朵听力好,照照嘴巴口甜会说话,照照脚走路快不摔跤,照照手,手巧干活麻利。然后我们姐弟五人每人拿一把(每把十根)父亲买的”刺刺筋”,高高兴兴的来到村头的场院里,观看村里的壮小伙放”轮花”。

现在元宵节,看花灯,放烟花,踩高跷,舞龙灯,村里组织了秧歌队,锣鼓队,元宵节晚上在村里的广场上集体上演,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小小的山村成了欢乐的海洋。


落英乡间


这一天,村里格外热闹,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赶庙会、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唱大戏等等。晚上每家每户都在神像前、院子里、门前门后、大树上,摆挂满点燃的灯盏,街口巷尾、街门上都挂满五颜六色的各式灯笼。孩童打着灯笼嬉戏,我们村有闻名全县踩高跷队,即便青年大都进城务工,对高跷队有影响,依然红红火火。在村里庙会上唱戏,卖各种小吃,是最热闹的地方,村里还要放“起火”,也就是烟火和鞭炮。交相辉映,异彩纷呈,我们村称之为“闹元宵”。

我们在城里工作的人,尽可能赶回家闹元宵节,过这个最热闹的小年。





心若止水168804448


在老家过元宵节,非常期待。

正月十五这天大清早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祭祖,忙完后在餐厅吃妈妈做好的芝麻白糖陷的大元宵,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再加三个圆圆的白鸡蛋,吃的人都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完后请妈爸上车到集镇上的古寺庙焚香许愿。

每逢年节,庙会就请戏班子唱大戏,人山人海。妈爸和她们的朋友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海阔天空的说着论着。

最高兴热闹的是晩上,天黑后也不知怎的,各种花灯纷纷聚集到街布上,耍狮子的,舞龙灯的,踩高跷的,敲锣打鼓,人声鼎沸,各种小吃摆满了街面,大人们肩扛着孩子,前挤后踊。

在一块空阔地上,正燃放着各色烟花,美丽的图案把正月十五的夜空装扮的五彩斑斓。

最热闹的高峰是庙中的菩萨,坐在宽敞的轿子中,由十六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彪悍大汉抬着,鸣锣开道,十几位护法贴身紧随,燃放的大铳声震如雷,惊天动地,街上的人群很快被吸引,人流如潮,整个街市形如人的海洋,灯火辉煌,人潮如滚动着的热流。人们整夜狂欢,直到天明。

元宵节,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人们尽情的放松自己。今天以后,人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我喜欢这样的狂欢,这样的沸腾,这样的五彩缤纷,这种年味,梦寐以求。






平安行者3


“初一的旺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是灯的世界,灯的海洋。

每到十五元霄节,各家各户都会把自家糊的灯挂在门口,炫耀自家婆娘的心灵手巧。颜分五色,形有各样。白菜灯、兔子灯、猪羊灯等,凡是农村出产的各种庄稼,喂养的各种动物的造型,都被纳入了灯的样式。活灵活现,形象逼真。谁家的灯做得大,做得精致,都会赢得大家的好评。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键在个“闹”字。

到了十五,人们没有了初一的禁忌。可以放开手脚热闹一番。

动静最大的是威风锣鼓。各村的人们会打着彩旗,敲着锣鼓,扭着秧歌,踩着高翘,放着三眼铳,排着队伍,到乡政府广场去汇演。

这是最热闹的时刻。炮声锣鼓声震天价响。彩旗飘带迎风飞扬。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秧歌队踩着锣鼓点,扭得花团锦簇。三眼铳的声响震耳欲聋,人们不由地捂上了耳朵。

广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寒喧声,喊赞声,一片嘈杂。

正月十五吃蛾儿、吃元宵。一般到了十五,也是雨水节前后。预示着春天到了,各种冬蛰的昆虫即将登场。人们会用白面包裹玉米面,蒸出蝴蝶状的食物敬天敬地敬月亮。

到了晚上,天上皎洁的月亮,地上五彩的灯光,交相辉映,成了光的世界。

人们会在院中烧香摆供祭月。这时候,是小孩子的天下。他们成群结队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去“偷”供品。谓之“偷春”。谁偷得多,谁今年的运气就旺。

过了十五,人们就需要准备春耕了。耕地离不开牛。人们会在这一天敬献马王爷,希望他能率领他的牛骡驴马,更好地为人服务。虽不隆重,但也势在必行。

吃元霄,逛花灯,也是十五晚上必定的项目。吃罢元宵,人们三三两两地走上街头,看灯观月,欣赏夜景。大姑娘,小伙子也趁机偷偷约会。这也另有一番风景。

总而言之,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这一带农村中最热闹最红火的节日。


草田张


我们当地过正月十五(无霄节)仅次于春节的。

一般在12:00前,用水饺先对财神和保家仙上供……鞭炮齐鸣后乃丰盛的午餐。

伴随着优扬的曲子,品尝着美味佳肴和美酒飘香,家家户户过着喜气祥和的元霄节。

正月十五这天一般有秧歌舞等。习俗重点是晚上的燃放鞭炮和礼花、为财神上香上供、挂大红灯笼、所有房间灯火通明、去红灯、吃“元霄”、看灯、猜灯迷……


gzj6068


农村过元宵节还是很热闹的,比城市里要好,我们这里有这些习俗:

1、元宵节吗,晚上一定要吃元宵的,还要吃水饺。

2、元宵节这几天当地都会有民间的舞狮子,踩高跷,游花车的习惯。

3、元宵节晚上都会上灯,在家门口,家里的窗台上,灶台上,家具上等,都会放自己做的白菜灯,胡萝卜灯。也有为了省事直接去集市上买的。

4、元宵节晚上还会放烟花🎆,到规定的地方放,那情形很壮观!

5、元宵节晚上还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我也放过,但是没有飞起来。这个习俗不提倡,怕引起火灾。

6、十六早晨还有踩青的习俗,就是拿着十五晚上吃剩的水饺,早晨去麦田里烤着吃,这就叫踩青,说是能去病,不脚疼,哈哈~~就是个习俗,不能去病的。

你们当地还有什么习俗?




迷您影视客栈


在你生活的农村,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有什么习俗吗?


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发现农民对这一个节日还是比较重视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和农村文化有很大关系的节日,我们也总是要做好多的准备工作,重要程度绝对不亚于春节。

那么你们的元宵节都是怎么过得呢?只记得作者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五都会拿出自己用纸糊的灯笼,然后用买的蜡烛,点着放进去,就可以提着灯笼去串门了,有调皮一点的孩子,往往还没有过完元宵,灯笼就被烧了几个,真的是童年有趣的记忆。


在这一天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例如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放天灯,划旱船。各地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在我生活的北方,基本就没有吃元宵的习俗,但是经常有舞龙,踩高跷。就是现在农村中火起来的农村社火,比较有看头,还是传统文化呢。


马上就快到元宵节了,不知道你们当地有没有准备什么活动呢,我们这里每年都有社火可以看,只不过每年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还没有看过的你,一定会喜欢看的。欢迎就要评论,说出你们当地元宵节的习俗,关注我了解更多农村趣事。


农事小助手


謝邀回答 年初一,月十五,从初一到十五,算是新一年的春节结束,从正月十六开始,就投入工作和学习了。俗语说:过了十五、六,耕的耕,读的读。元宵节当天,家家张灯结彩,灯发辉辉。用稻草编织的扦着香火的龙灯,挨家挨户舞耍庆贺后,到族村外的池塘边祈福倒灯。年过完了,新的征程开始了。


杨致运


我俩人都是城市的现在住农村,我们这里很简单?自古以來30(除惜夜)的火(指家里要烧大火來年才火红)15的灯(指元宵夜灯越多越亮才好)元宵将近到時多安些各种色采的灯就行了!


花开富贵123488


记得小时候哀家爱护舞狮子要包红包说是保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