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进项发票100元,销项发票也是100元,需要缴税吗,注意什么?

袁勇建


这个未必。

首先,增值税并不是一张发票相对另一张发票抵扣,是纳税人按照纳税期限,这一个期限,实现的销项减除可以抵扣的进项计算应缴税款的。

销项是开票收入和发生了纳税义务未开具发票收入为计税依据,然后根据适用税率计算,而进项是同一个期限内取得的可以抵扣的进项。

而且进项抵扣是抵扣进项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并不是抵扣进项发票的价税合计数,因此,如果销项和进项税率不一致,即便是一个月只开了一张销项发票100元,进项发票也是100元,依然会产生应缴税款或者留抵税款。

比如,你是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13%,2019年9月,只开具了一张价税合计100元的发票

那么9月实现的销项税额=〔100÷(1+13%)〕×13%=11.5元

如果9月份,只取得了一张价税合计同样是100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进项发票,其征收率为3%(假设没有上期留抵)

那么进项税额=〔100÷(1+3%)〕×3%

=2.91元

∴本月应缴增值税=11.5-2.91=8.59元

进项抵扣,抵扣的是上游环节缴纳的税款 ,不是抵扣进项发票上的票面总金额。


新税视点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金额一致,是不是需要交税。

不一定。而且就大部分的情况来说,都是需要交税的。

1. 销项票和进项票的组成不同。

我们卖了100元的货,其采购价格大部分情况是低于100元的,假设是60元。那么剩下的40元呢,可能就是其他的进项发票了,比如有出差的,旅客运输发票,住宿费发票,有采购办公用品的发票等等。这些进项发票的计算方法可能是比较复杂的,算出来的进项税额不一定就等于卖货的销项税额。

2. 销项与进项的税率不同。

即使销项来自于卖货,进项都来自于货物的采购,也不一定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因为,同样是采购货物,如果我们的供应商大多数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只能获得3%税率的发票,或者供应商虽然是一般纳税人,但是选择了简易征收,那么我们也获得3%税率的发票,但是客户都是一般纳税人,那就需要开13%税率的发票出去。所以,即使平价卖货,进项税也可能不等于销项税额。

3. 销项与进项的时间不同。

即使卖了100元的货,也是以100元采购的,还有一个期间的问题。比如,我们按月申报,那么需要考虑这个月份当中所有的发票,而不仅仅是这一次的销售。此外,企业是不是有没有开票的收入呢,没有开票的销项也是要算税额的。或者这100元的进项发票是否按时收到抵扣,都是对最终的税额有影响的。

因此,即使是凑巧有进销项相同的发票,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这么巧合,可以进项税额刚好等于销项税额。


财会小童


[困困账坊认为]:需要缴税,在中国18个税种中一项交易不仅仅只是缴纳流转环节的增值税,取得收入的所得税,还包括支持水利建设的水利基金,以及印花税。

一、印花税:

经营活动是当事人双方达成承诺的结果,在讨价还价的周旋中书立凭证的行为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作为支撑,而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也需要一定量的经济基础,所以企业一旦有销售,必然缴纳印花税,也就是在凭证上贴花表达完税标志的行为税。像预购、购销、补偿等的购销合同,再比如加工、修缮、测绘等的加工承揽合同 ...... 涉及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并不是以纸质为要件,而是以双方的行为作支撑,并且这种“行为”不考虑纳税人身份,不打量企业规模。但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9] 13号)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

二、水利基金:

水利建设的专项基金,税率为不含税收入的千分之一,按年征收,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暂免缴纳。而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只要有销售就要为国家作贡献,所以不管你有没有成本票,多少成本票,缴纳都是一项义务。收到的税金,国家财政收入占一半,地方占另一半。印花税则是从2016年1月1日起由国家独占。

三、增值税:

举例一:一家一般纳税人的主要业务是保险服务(6%),当期取得小规模纳税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元,开出销售发票100元,当期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答:①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91元;

②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5.66元;

③增值税差额:5.66 - 2.91=2.75元,所以需要缴纳增值税2.75元。

小结: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要看开出企业的行业和性质,因为那将决定它的税率,以及自己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多少。

举例二:一家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业务是保险服务(3%),当期取得小规模纳税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元,开出销售发票100元,当期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答:因为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增值税的抵扣问题,所以需要缴纳增值税100/1.03*0.03=2.91元;

小结: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位纳税人均要缴纳增值税,同样的成本与销售并不是你不缴纳增值税的依据。

四、企业所得税:

举例三:一家一般纳税人的主要业务是保险服务(6%),当期取得小规模纳税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元,开出销售发票100元,当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答:①销售收入:100/1.06=94.34;

②销售成本:100/1.03=97.09;

③差额为负=94.34-97.09=-2.75,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举例四:一家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业务是保险服务(3%),当期取得小规模纳税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元,开出销售发票100元,当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答:①销售收入:100/1.063=97.09;

②销售成本:100/1.03=97.09;

③差额为负=97.09-97.09=0,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小结:无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都不在利润表中体现,所以当取得发票时要进行换算,不含税额才为企业的收入与成本,当高税率的企业给低税率的企业开具发票时,就有可能存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综上所述:企业纳不纳税考量的因素很多,不能简单理解为“进项等于销项”就不纳税,行业的差异,税率的选择,企业的行为(出口退税,不仅不纳税,进项还给退)都有可能缴纳税款!

(第 28次磕头,跪求各位点赞、关注 )


困困账坊


非请自来。

进项发票100元,销项发票也是100元,是否需要缴税?皆有可能。

谈及进项发票,相对而言,是针对一般纳税人企业提出的问题。当期应纳税额=当期进项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这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式中,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两者共同影响应纳税额。

简单来说,当期销项税额大于当期进项税额,两者之差为正数,当期需要缴纳税款;相反,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差为负数,当期无须需要缴纳税款,并形成留抵税额。

是否需要缴税,取决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孰大孰小,这是总体原则。本题中,进项税发票100元,销项发票100元,并不表明当期进项税额与当期销项税额各为多少,可能存在三种情形:第一种、前者小于后者;第二种、两者相等;第三种、前者大于后者。

第一种情形需要缴税,后两种情形当期无须缴税,好复杂!增值税税则繁杂,计算当然复杂。增值税的适用税率、进项税额抵扣规则、计税方法、税收优惠等都影响进项税额及销项税额的计算,我们分别简单说说。

【适用税率】

增值税税率有几档,分别是13%、9%(农产品符合条件还可按10%抵扣)、6%及零税率,比如传统的销售货物、劳务适用税率为13%,销售服务适用税率为6%。发票的金额相等,税率不同,相应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不相同,比如,购进技术服务,金额为100元,进项税额为100*6%=6元,而销售100元的货物,按13%计算的销项税额为13元,应纳税额为13-6=7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无特殊说明,条件与此相同)的情况下,相同金额的发票,购销商品(广义的商品,下同)不同,购进业务适用的税率低于销售业务所适用的税率时,进项税额小于销项税额,应纳税额为正,需要缴纳增值税。

【抵扣规则】

根据上述,购销业务,同种商品,税率相同,金额一致时,不用缴纳增值税。但是,除了税率影响外,进项税额抵扣也是重要的因素。如前述的当期进项税额,并非是当期进项税额的全部,仅是可以抵扣的部分。我们知道,对进项税额来说,存在不可抵扣情形的部分,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常见的不得抵扣情形包括购进商品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简易计税项目等。

一般纳税人通常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征税,同时还可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税,尤其是在全面营改增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的很多,如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劳务派遣等。

本题中,假设购进商品100元用于简易计税项目,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即当期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零;销售商品100元,通常情况下都会产生销项税额,显然应纳税额大于零,需要缴纳增值税。

可见,即使是同种商品购销金额相同,购进业务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完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将会小于销项税额,应纳税额将为正数,准备缴纳税款吧。反之,无须纳税,不难理解。

【税收优惠】

单凭进项发票及销售发票,判断纳税与否,确实不能保证,因为如果能享受税收优惠的,可能不仅不用缴税,还可退税。出口退税估计有所耳闻,符合条件的退口零税率,还可按规定退还相应的进项税额。这是一个层次。

另外,如果以服务为主营业务,本题基本无须纳税,因为服务业适用税率为6%,即销项税额最多为6元,而购进业务可抵扣进项税额最低也是6元。

谈到服务业,不得不提减税降费措施,现在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还可以适用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结合这点考虑,需要纳税的可能性更小。

【综合结论】

综上述,鉴于增值税复杂的计税规则,本题所描述的进项发票100元,销项发票100元,税额计算存在多种可能性,纳税与否都有可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龙门账


可能存在4种主要情况

我们先看增值税缴纳金额计算公式

当期增值税缴纳金额=当期销售额*对应增值税税率-当期认证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认证的进项金额*对应的增值税税率)。

通过上面公式,可以推导出4种主要情况:

1.不交税的情形

(1)进项和销项的增值税税率相同,且进项税当月进行了认证抵扣。

(2)进项平均税率高于销项税率。

2.缴纳增值税

(1)当期进项平均税率低于销项税率

例如,问题中销项税率都是13%,购进货物90万元,税率13%,购进服务10万,税率6%,全部认证抵扣当月应缴税。

(2)当期进项税额没有完全抵扣

例如,当初销项税额100万,进项税额是100万,当初只认证抵扣了90万,有10万没有进行认证抵扣,当期应纳税额就是10万。


老杨会计


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价税合计都是100元(或者是N元),是否需要缴税,主要受到纳税人身份、取得发票的类型、计税办法、税优政策、税率(征收率)五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作为普及型的文章,给大家做详细分析,希望通过此文的分析让大家“举一反三”,了解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主要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现实工作中,还是具体的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了销售时,通常情况下有纳税人义务且或有实缴税金。包括税和费两种,具体税费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费、印花税等,且实际缴税费情况受到的因素相对复杂。同时,题中“销项和进项”的表述,与增值税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重点分析增值税。

一、纳税人身份的影响

一)、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进项”发票100元,开具销项发票100元,可以理解为小规模纳税人“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价税合计同为N元。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决定其不得抵扣增值税,增值税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适用征收率。因此,在不考虑税优政策时,小规模纳税人必然缴税。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其中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1+征收率)=N÷(1+3%)=100÷(1+3%)=97.09元;

增值税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适用征收率=N÷(1+3%)×3%=97.09×3%=2.91元。

二)、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例仅仅考虑身份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文分别分析。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单一纳税人身份因素分析如下:

1、纯理论分析

从纯理论角度看(更象是一种幻想),一般纳税人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当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价税合计都是100元(N元),那么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亦相等,那么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0元。

2、现实情况并非理论

现实工作中,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上期留底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并且,本期销项税额和本期进项税额一定不由销项发票和进项发票单一价税合计决定。因此,现实工作中,相同的价税合计,其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大概率不相等。

业务单一,且业务量很少的纳税人,每个纳税周期取得的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税率也是相同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或为0。这样的情况,在“小企业”群中出现是可能的。

3、小结

销项发票和进项发票的价税合计相等,理论上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或相等;但现实工作中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并不相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看下面的分析。

二、税率的影响

增值税纳税人的申报周期一般分为月报和季报两种,但无论是什么申报周期,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都是累加本月或者本季度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同时,同一增值税纳税人同一时期取得的进项发票累计进项税额,和相同“金额”的销售发票累加的销项税额不一定相等。

也就是说,相同的价税合计,由于税率的不一致,其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一般情况下是不相等的。也就造成了相同的价税合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不一定等于0。

例如:

一般纳税人某纳税期销项发票的组成为:A×(1+13%)+B×(1+9%)+C×(1+3%)=N;

一般纳税人同期取得的进项发票的组成为:α×(1+13%)+β×(1+9%)=N。

那么进项税额=α×13+β×+9%;销项税额=A×13%+B×9%+C×3%。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或要缴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考虑上期留底,需要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考虑上期留底,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列图表:

三、取得的发票类型

取得的发票类型,无论是普票还是专票,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都没有影响。本文仅介绍发票类型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影响。

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通常(不包括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过路过桥普票)不得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不包括适宜简易办法征收、非应税项目、自用消费品)可作为进项税额用于增值税抵扣。

为了方便比对,所有专票和普票取数选择极端一一对应且相等的情况,仅突出取得发票形式为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时候,其增值税不能用于进项税额的抵扣。进项发票是普票的,其实际进项税额为0;当一般纳税人开具的销项发票是普票的,其应税项目对应的税率具备唯一性,销项税额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样。“100元”相同价税合计,应取得的发票类型不得抵扣,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也不尽相同。

四、计税办法

目前征管法规定了两种增值税计税办法:简易计税办法和一般计税办法。通常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办法;一般纳税人通常情况下采取一般计税办法,特殊情况一般纳税人必须或者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

一般纳税人适宜简易计税办法的范围概括为三大类:自产的特殊货物、特定的营改增服务项目、国税总局规定的特殊血液和生物制品。本文篇幅的关系,重点突出的是:一般纳税人适宜简易办法征税的项目,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亦不得用于抵扣。

例如题中所述的“100元”销项发票,选择3%简易计税办法,其取得“100元”进项发票,不得用做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如图:

五、税优政策

1、普惠性税优政策

2019年实施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优政策,广大纳税人都能享受到该税优政策的实惠。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或可以享受增值税暂免优惠,而一般纳税人却一定不能享受该优惠政策。同时取得“100元”的“进项”发票和开具“100元”销项发票的纳税人,是否能享受优惠政策,其实际缴纳的税金也不仅相同。


同时,即使同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不同纳税人,其申报期内的销售额是否超过30万元,直接决定各自能否享受小微企业税优政策,其相同的“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也不能说明其应纳税额一定相同。

再说,即使同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发票种类不同,也决定是否能享受税优政策的结果。是否享受税优政策,直接影响相同价税合计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的实缴税金的金额。

2、出口退(免)税

按照相关出口退(免)税政策,即使同是一般纳税人身份,须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纳税人才能享受退(免)税政策。

根据相关出口退(免)税政策,即使同为相关部门准予退(免)税的纳税人,因适用退(免)税的环节不一样,其实际退(免)税的结果也不一样!

因此,题中所说的相同的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在退(免)税的影响下,实际缴税情况也不会一样,更不能直接判断“不用缴税”。

六、综述

纳税人取得的进项发票和开具的销项发票价税合计相等,理论上存在不用缴税的情况。现实工作中,纳税人的实际应缴纳的税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述5种主要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决定实际应缴纳的税款正负方向,在做具体税负规划时,切不可武断做出结论。财税工作,应以数据化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


顺通财税段贤明


这个不一定的。因为进、销项适用的税率可能不一样。

例如,进项发票100元,适用13%税率,进项税额就是11.50元;销项发票也是100元,但是销项适用6%的税率,销项税额就是5.66元。单从这一次交易来看,销项减进项后是负数,行成期末留抵税额,不用交增值税。

其实,题主这么问,意义不大。因为计算增值税并不是按照每一笔交易来一一对应的,总是把所有的销项合计,再把所有的进项合计,最后销项减进项,计算当期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且有些货物的流转并不会在购进当期就完成进货、加工、销售的全流程。所以,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税收之家


增值税的缴纳,有一整套的算法,是否要交税?需要交多少税?那是要按照税法来看一下企业发生的税务行为以及取得的发票情况,综合来申报缴纳,并不是简简单单看发票。

当然发票是我们当中的依据之一,就是除了发票之外,还有很多会影响到增值税。

有些销售可能是不开票的,它也要是缴纳增值税税的,还有些可能是视同销售。还在税法上,那肯定也是要交销项税。另外有一些进项它可能是不能抵扣的,那这个时候你就算拿了进项发票也没用,比如用于员工福利支出。

一些费用他可能并不需要专用发票也能抵扣,比如火车票飞机票。

还有现在有些加计抵减扣除扣除的政策啊,同样100块钱,它可能还有使用加计扣除。

总之,增值税是个非常复杂的计算,影响因素非常多。

如果没有其他事项的影响,进项和销项发票都是100块,而且税率一样的话,那可以不用缴纳增值税。但通常企业并不是这种比较纯粹的情况,因为企业里面总还是有一些情况,比如涉及到上面说的进项税要转出、不开票销售、视同销售等等情况。


财税闲谈


进项销项金额都是100块,看似净现金流为0,其实非如此。

发票金额通常我们把它理解为还包含了增值税销售金额。供应商拿过来的发票,自己对外开具的发票,在多数情况下税率都是一致的。

光知道发票金额是无法判定到底要不要缴税的,不交税、缴税、待抵扣税金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长期必交增值税

如果公司正常经营,总体的销项税额长期小于进项税额,那公司还搞什么经营呢,多收一点发票,多向外开出点发票,就可以无风险套利,把管辖的税务局给掏空。

短期,开办期,待抵扣增值税

短期内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是完全可能存在的,比如说公司处于初创开办期,购买了大量的电脑,办公桌椅以及生产用的设备,购置价款当中的进项税都是可以抵扣的。

有钱的商人创办企业的时候,大手笔买下一栋房子作为办公楼,其进项税就可以供公司抵扣好几年。


考试我们可以一笔业务对应一笔业务,但是实际当中,公司运营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销项相对比较简单,进项相对比较复杂,包括主营相关的采购发票,水、电餐、餐费、打车费等等发票,购置房产的发票。

正常经营必交增值税

设置增值税进行流转,流转到最后不停的从税务局掏钱,那是不可能的。

肯定是企业掏钱,只不过最近几年掏钱的比例在下降。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不断的发布,可累坏了企业的会计,乐开花了企业的老板。


尤其是对于服务业来说,销项金额比较多,进项比较比较少,办公楼都是租的,进项税票的大头在购置电脑打印机以及各种出旅费发票。


财经奥迪特


交,按照6%点算。销项100元✖️1.03✖️6%=6.18元。附加税:6.18✖️12%=0.7416元。企业所得税:超过300万利润交25%。100元忽略不计。个税100元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你的进项100是不够的。超过它,最好120,或者1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