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夏津民歌


歷史悠久的夏津民歌

夏津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鬥爭中創造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民歌。文化部門曾於1956年、1963年、1979年三次對建國前後在縣境內流傳的民歌進行挖掘和整理,共蒐集到民歌1170多首,經整理和篩選,將其中403首編印成《夏津民歌集》(兩卷)。《德州地區民間歌曲集》(1980年版)選入60首,《山東民間歌曲選》(1982年版)選入6首,《中國民歌集》(1982年版)選入3首。

夏津民歌風格獨特。歌詞風趣幽默、富有故事性、戲劇性;旋律樸實自然,委婉抒情,與人們的語言行腔相吻合;節奏明快、流暢。夏津民歌按其發展、演變,可劃分為傳統民歌(舊民歌)、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三部分。

傳統民歌 其中情歌佔大部分,其次是勞動號子。情歌,多表現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訴說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遭遇。如《盼五更》、《李芳扛活》、《怨情人》、《小蘭花》、《玉美情人》、《對花》、《夜探情人》、《張家二姑娘》等。勞動號子是人們在勞動中為協調動作、活躍情緒所唱,其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形式多是一人領、眾人合。流傳較廣的有《打夯歌》、《天硪號》、《大號》、《小號》、《快號》、《慢號》、《蛤蟆吵灣》、《開舟號》等。此外,以表現生活情趣、抒發個人情懷和讚美大自然為題材的民歌,在傳統民歌中也佔有一定的比重。流傳較廣的有《小寡婦上墳》、《光棍哭妻》、《繡花燈》、《放風箏》、《十雙紅繡鞋》等,在民歌中也佔很大比重。

傳統民歌多是累加雕琢的口頭傳唱,行腔樸實流暢,生活氣息濃厚。其中相當部分內容低級庸俗,如《割韭菜》、《小蘭花》、《摘豆角》等即屬此類,但曲調優美,流傳頗廣。建國後產生的新民歌部分地吸取了其中的精華。

革命歷史民歌 這部分民歌產生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歌詞控訴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反映人民群眾跟著共產黨、八路軍抗戰到底的決心,表現勞苦大眾慶祝翻身解放的喜悅心情等。較著名的有《萬眾一心打鬼子》、《罵蔣匪》、《勸郎抗戰》、《罵王四金牙》、《模範司令員》、《婦女翻身歌》、《婦女識字》、《老百姓鬧翻身》、《蘆溝橋事變》、《送郎參軍》等。

革命歷史民歌的產生,多是採用“舊瓶裝新酒”即舊調填新詞的方式。所謂“舊調填新詞”,一是指用當時傳入夏津縣的陝北新民歌和解放區新民歌以及抗日歌曲的曲調填入新詞;二是指用舊民歌曲調填入新詞。如《打夏津》、《罵王四金牙》、《贖地歌》即分別套用了《三國戰將勇》、《白衣衫》、《蘇武牧羊》的曲調。這部分民歌易學易唱,一經問世便廣為流傳,並在傳唱中不斷得到加工和提高。

新民歌 興起於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舊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是夏津民歌發展史上的高峰,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音調情感,較之以前的民歌都有了質的飛躍。新民歌既保留了傳統民歌的地方色彩,又賦予了新的內容,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由宋雲慶編曲填詞的《四季花開》、《暖小豬》、《王大娘餵雞》,黃聯星編曲填詞的《繡花曲》,張洪印等集體編曲填詞的《四季小唱》,靳祖朝編曲填詞的《樂壞了二哥哥》,宋雲慶、王長嶺、靳祖朝、王榮祥合作的《對花》等,為夏津新民歌的代表作。其中以《四季花開》、《暖小豬》、《王大娘餵雞》影響較大。

《四季花開》、《暖小豬》於1958年問世以後,很快風靡全縣,同年9月3日在山東省躍進歌舞會演中受到音樂界人士的一致好評,獲演出獎和創作獎並出版發行。1958年10月,《四季花開》作為山東省躍進歌舞巡迴演出團的保留節目,還晉京在懷仁堂向黨和國家領導人作了彙報演出。北海艦隊文工團的小歌舞《軍民魚水情》、濟南部隊前衛歌舞團的民族器樂合奏曲《四季花開》,均移植了《四季花開》的主旋律。

1963年在山東省群眾歌舞會演中,《王大娘餵雞》獲演出獎和創作獎,繼而出版發行和灌製唱片。同年,山東電影製片廠將《四季花開》、《王大娘餵雞》、《暖小豬》搬上銀幕。1978年11月和1979年春節期間,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將《王大娘餵雞》、《四季花開》編入“每週一歌”向全省播放。1982年這三首歌曲被編入《山東民間歌曲選》和《中國民歌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