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咱們北方人都有哪些習俗呢?

峰峰燉菜


疫情期間,早上在家吃餃子,中午在家普普通通的做一頓飯,晚上吃湯圓。其他習俗一律不提。


東城半月


時間過的真快,明天就是元宵節快,我是東北人,應該也算是北方人吧,我來說說我們這裡正月十五都有哪些習俗,看看和其它地方的習俗是不是不一樣呢?



小時候記得正月十五都要吃餃子子的,而且要把餃子包得比平時裡吃的餃子大一些,據說正月十五吃的餃子個頭大,這樣家裡養殖的牲畜生下來的小崽個頭就會大。那時候在農村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要養豬、馬、牛、羊等一些動物的,誰家都希望自己家的牲畜生的崽大一些,這樣也好養、好賣。至於說這正月十五包的餃子是不是會影響到這些動物產仔的大小就真的不知道了。


我們這裡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正月十五的傍晚要給逝去的親人送燈,據說這一天給逝去的親人送燈可以給他們帶來光明。多數人家都是要到墳 前送燈的,而且還會燃放鞭炮,還要燒紙,然後把燈點亮放在墳 前。小時候都是用罐頭瓶裡面放一截蠟燭點燃,這樣就不會被風吹滅了。現在社會發展了,送燈也不用蠟燭了,現在都買那種專門的上墳燈了,使用電池和燈泡的那種,外面還有燈罩,特別漂亮。

再有的就是正月十五晚上是要掛燈籠的,據說在燈籠照亮的地方不會有小偷,而且生長的莊稼也不會遭受蟲害。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掛起燈籠,有的人家還會拎著燈籠在菜園或田地裡走一圈,意思是讓菜園或者田地不受蟲害,獲得豐收。

以上是我們這個地方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的習俗,不知道其它地方都有哪些習俗呢,大家可以分享出來讓其他人也瞭解一下。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草原話三農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蒸麵燈,各種小動物的形狀,裡面倒入花生油,在火柴外裹上棉花,像現在的棉棒,插在面燈裡,點燃放在門口。天黑以後一群小夥伴打著燈籠挨家去串門,不害怕,還會得到糖果還有其他零食,很開心。呀會不會暴露年齡😂



墨染的白月光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咱們北方人都有哪些習俗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北方是最熱鬧的日子。有馬秧歌,踩高蹺,扭秧歌,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跳火堆等等習俗。

在西北農村正月十五元宵節最有特色的就是馬秧歌,一般是正月十四就會有的,以前農村人都會養馬,正月十四一大早就會有人騎著插旗子的探馬在街上來回跑,告訴人們馬秧歌表演快開始啦。所以人們急急忙忙吃過早飯就趕緊往街上跑,佔據一個有利地勢之後就等馬秧歌上街表演。先是聽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然後就是鑼鼓聲。接著就能看到一個個裝扮成各種各樣的神話人物的人踩著高蹺走過來,還有自己村子裡有秧歌的都會裝扮好上街的,每走到一戶人家門口或鋪面門口都會放炮迎接,就會在放炮的地方表演,所以一般都會走的很慢。不少等不及的人會跑到最近的地方一直跟著秧歌走,最喜歡的就是最後面的老妖婆,她們以前都是倒騎在毛驢上,打扮的特別誇張有趣,後面還有一到兩個人跟著逗笑。整個秧歌表演的高潮和笑點就是他們幾個啦。馬秧歌從出來到繞著街道走一圈至少要大半天,所以很早就開始準備,轉完也到下午四五點鐘。大人們看看就回家了,孩子們會一直都跟著秧歌直到他們回家卸妝。



還有就是賞花燈猜燈謎啦,一般農村是很少有條件掛燈籠的,賞燈都是去縣城。看完馬秧歌急急忙忙回家吃飯,因為大人們逛一天也很累了,這時候的飯就是煮湯圓吃。然後約上小夥伴們騎上自行車就往縣城趕,到縣城也已經是人山人海啦。存好自行車就開始看燈,縣城裡的燈也是各個單位和政府組織掛的,有燈也有燈謎,一邊看燈一邊猜燈謎,猜中還有獎。興高采烈的看完燈,再拿著中的小禮品,還要騎車回家,一般到家也到十二點左右,正月十五元宵節就算過完了。



孩子們還有最喜歡的就是正月十五跳火堆,在門口生上火,大人小孩們都可以跳,就是不會走路的孩子們也會有大人抱著跳的,跳了之後可以去病強身,還可以辟邪。所以這也是北方人元宵節的習俗之一。


隨著時間的流逝,北方元宵節習俗也有很多的改變。地方不同,習俗也不一樣。你們那裡元宵節都有什麼習俗,這些習俗還熱鬧嗎?


西北藥鄉大姐


我就是北方人,我們是吃湯圓,放鞭炮,小孩冰面上跌冰,上墳送燈,小孩子做燈籠!


彥旭自媒


本人是河北邯鄲農村的,算是北方吧,我們這裡習俗還是挺多的。比如說放煙花(現在不讓放了),吃湯圓,做年燈。還有正月十六烤雜病,就是在大街上燒一把🔥,嘴裡還唸叨著烤哪兒哪兒不疼,現在也不讓烤了吧,現在好多習俗都丟掉了,沒辦法,未來有一個好的環境,該捨棄就得捨棄了!


用戶6385761789


我們北方人給十五有很多節目
一,包餃子
二,吃元宵,有的自己做,我們家都是買現成的


三,放煙花
四,晚上有舞龍舞獅一條街,馬路兩邊掛滿各式各樣的燈,一家人去看燈,逛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f9000b849d2b33e4bf\

風鈴叮噹


吃湯圓,早點起來去(天地堂)上供,這是我這村裡的活動哦。



春天的麥子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龍,其形有九:身似蛇,臉似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而中國自古即以農業立國,風調雨順對於生產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舞龍燈的習俗。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舞龍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樣式,主要有龍燈、布龍等。龍燈也稱"火龍",這是流行最為廣泛的一種龍舞。這種龍由篾竹紮成龍首、龍身、龍尾,上面糊紙,再畫上色彩。龍身有許多節、節數可多可少;但必須是單數。每節中點燃蠟燭;有的地方不點蠟燭,而是用桐油、棉紗或燈草做成的"油捻"。這種油捻燃燒力很持久,龍燈舞動時五光十色,始終不會熄滅。下面裝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龍前還有一人手舉紅色綢珠指揮龍舞。如廣東陽江的《鯉魚化龍》,靈活奇巧,善於變幻,舞龍手身著可開可合的鯉魚皮,觀眾起先看到的是一條條戲水之魚,可隨著明快的樂曲突然一變,魚兒成龍,然後一條口中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象徵"鯉魚跳龍門"之意。布龍也稱"彩龍",主要在白天表演,節中不燃蠟燭,所以表演時騰飛歡躍,好似江海波翻浪湧,氣勢非凡雄偉,別有一功。舞龍時循勢連貫表現巨龍盤旋歡騰,動作非常複雜。有的地方鬧元宵,各路龍燈彙集竟達百餘條,隊伍長達二三華里。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聲聞十里,甚為壯觀。在海外,至今仍有許多華人社團保留著耍龍燈的古老傳統,常為當地節日賽會演出。

踩高蹺、舞獅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小妖孽


正月十五吃餃子,吃元宵,放煙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