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后不敢开药方该怎么办?

四季青春123


不敢开说明脉诊和舌诊等确定性的诊断手段不熟悉。还停留在问诊的症状组合上面。

问诊只是辅助性的不能断定方向,会让你感觉这个也像那个也像。拿不定主意。


辰锐5


我在药房工作了一阶段,中药调剂,说白了就是中医开完方子我审一遍,没问题就抓药熬药!干了一阶段之后我也敢给亲属开点小方子,嗓子疼有火这些还凑合!我没事也看中医开的方子,也研究,但是我发现虽然咱们这中医岁数大,但是下方子太中规中矩了,她的思路无论什么病,肯定有当归黄芪,调整气血,然后兼顾脾胃,剩下就是针对主要症状,个人感觉不是不对,而是太千篇一律了。而且一些猛药她绝对不敢下,是不是中医越老,胆子越小?很多不明白中医中药的人,总觉得很神秘,觉得中药吃错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不信邪,没事我总自己喝患者多出来的药,就算里面有黑顺片我也不在乎,没那么大的药劲儿,哈哈!中药的药性得弄明白,这样给别人下方子心里就有底了!我这两天嗓子疼,咳嗽有黄痰,非感冒引起的,我吃了三天罗红霉素,不是没有效果,是效果不明显。我合计着,有黄痰肯定是肺内有火,咳嗽嗓子疼也十有八九是火引起的,我又弄了一个银翘解毒丸,吃了两天明显好转,所以我说中药真不错,但是得去辩证,确定病因才好下药!


天道灬流雲


我也是自学中医的,从小身体一直不好看了很多医生,包括中医西医效果也不怎么样。偶然看到邻居家老头经常自己开中药方子。而且效果还可以,于是我也经常买很多中医书看,偶偶也参考一下开小方试试效果。有时效果很好,有时辨证不正确就把药丢了。反正浪费的钱不少。后来我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就找各个老中医去看,然后学他们如何辨证开方,因为每个中医都有他们的特长和弊病,所以我经常琢磨他们的方子,随着时间的积累我的中医水平也有所长进,现在家里人都逐渐接受我开的方子,且效果很好。刚开始家里人都挖苦我说人家上了7年中医大学都不会治病,你不要自作聪明。我心里确实也很难受。不过我想只要我多看多想想我的中医水平会更好的。学中医还有一个好处也许都不知道,没学之前身体不舒服心里就瞎想,主要还是怕死以为得了什么重病,心情高兴不起来,现在了解自己的身体后,什么事都想开了,不会怕了。同时希望看到此文的同样爱好中医的,可以多指点我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师。拜托。


梦游浮云101


自学中医后不敢开方说你不够自信!自信是建立在有充分的医理依据上和大胆偿试的基础上的。我在自学中医的道上是冲破各种压力而逆流前行。最后终于进入中医门内,在中医的哲医海洋畅游淋沥,获得了自我医治及为家人医治,和有缘一往情深对我信任的亲朋医治。记得我第一次开方是我还没自学中医时,照书抄方两个然后并成合方,治疗我非常严重的颈椎病,效果出奇三付三天好了七八层六付全愈,将我看书看电视不到十分钟就昏头转向,行路常有脚走歪的时侯,的所有症状消出一空全轻松快活。全部费只有一百二拾多元,比之前去医院治疗没效果的一千八百元费用少(医去二十多天),从此感觉中医的神奇震憾着我每一根求学中医的神经,从而一边劳作养家一边自学中医,先是搜集亲朋好友们有在医疗界不用和闲置及已改行不从事医务的中医书来阅读。又购买一些古今医案及对《伤寒论》《内经》研读参悟,对六经辩证,营卫气血论等医理诊断及药理终有所悟,在此要特别谢毛以林,李可,胡希恕,冯世纶,王付,曲黎敏,倪海夏,刘力红,罗大伦,黄煌,温成平,姬领会等等及经方讲录里的各位中医大家的医案医理。也感谢生在这个信息便捷年代所带来的获取知识环境。终于经过三年的自学中医在10年正月接下一位81岁的长辈姑婆,(被医院退回抬到家里等待时日)我利用青龙汤加附子等药味共用了五剂服下,终可下地自由行走自如,告别卧床喘息的痛苦,一月后终又可拿上小锄去种无公害的小菜自食了。曾去探视她病期间的亲朋无不惊奇!纷纷询问帮她医治的医生为何人,后知我所为我竞在一月内有二十多位来电或亲至来希望我开方求医,其中有癌症,肌肉无力症,及长期慢性疾病困忧的患者,因我是自学的没有医疗资格证,实为非法行医,只作一些医疗上的建议,善意地解释回绝,只作至亲的范围内开方遣药。曾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好一个用多种药酒及云南喷液都治不好的脚裸脚面肿痛症。曾用葛根汤在两曰内治愈至亲的流感,曾用青蒿鳘甲汤加银柴胡治好一位去省城治不好的怕冷症(在夏季要穿厚衣,手不敢摸触光滑楼梯扶手,不敢开冰箱)。曾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好十年的反复老胃病。等等总之只要你专一爱上中医用哲学观自然全息覌,学好各种辩证方法及药理组方功效,多思多悟,然后敢于承担压力大胆求证自会遣方派药,自会征服疾病。同时要记住上工治末病对患者开导未病思想,同怜患者。相信你至少也会成一个对父母为孝,对儿孙为慈的人者。


用户95867799354


诊断准确就大胆开处方,我是自学的,不少人吃了都好转并且痊愈,没失过手,只見过无效的,更有很多奇难杂症手到病除,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要准确,学好中医学基础知识,弄清“风寒暑湿燥火”(谓六淫),“虚实寒热阴阳表里”(谓八纲”,濒胡脉学白话解要记熟弄懂,如“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相互争……”,如“()手()脉一盛,便是内伤饮食证”,这句你来答,背熟嚼透汤头歌,如“参苓白术片扁豆陈,淮山甘草砂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又如“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保中脏,虚劳腹痛……”,又有“補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歸身……”还有药理……,还有……,在有人指引下,学起来会成瘾的……


蒌佬


关于你所提出的问题,我很有兴趣来回答。因为我不是医生,就是人们常说的医学专业的门外汉,但我很自信的告诉你,我是个中医自学爱好者,而且还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好多人开了好多处方,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过啥问题呀?你肯定会感到惊奇的,这也就是我今天要真正回答你所提问题的原因。

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你选择那一行,那一门专业,首先必须是你要热爱这一门专业,。一句名言警句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你选择自学了中医这门学科,就充分说明你也很热爱中医学,也想把这门学科学好。但我不明白的是你学中医的功底到底有多深,都学了那些知识,怎么不敢开药呢?

下面我谈谈我的理解和我自学中医的方法,我首先从《本草纲目》学习开始,深入了解中草药的特性。后来又学习《皇帝内经》,死记硬背了中药的十九畏十八反,对中草药的药性进行对比总结,分清楚那些草药是治疗脑部疾病的,那些草药是治疗肠胃疾病的,那些草药是治疗关节疾患的等等。经过大量的对比,你再可以去新华书店购买一些专家学术性的医学论文,以及他们所探讨的医学验方,深思熟虑的探讨他们所开处方草药的克数,特别像《药心赋》里面的处方,必须死记硬背才行。如果你对比记得汤头多了,你还怕给人不敢开药吗?悟性,悟性很重要,如果没有悟性,亦或者你的悟性太差,你想自学中医那也太难了,不敢开药也算正常了。





丝路花雨182336177


自学中医后先为自己开药方,观其疗效;临床上诊疗疾病不敢开药方,是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差错。自学中医后自已确认方药对症随证处方,以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大药房配方中药,药剂师会审核处方的。一般不会存在医疗问题。药食同源,以法统方,掌握升、降、沉、浮;四气五味的中药配方,针对脏腑经络用药配伍对症下药绝对不会有错。


华启唐123


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中医理论和中草药运用还是有不同的,建议去抓药实践一年。

中医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中药,一个是中医理论。中药实际上是一种经验科学,它不是受中医理论指导,而是指导中医理论的。如果拿出一种新的草药,怎么辨认它的凉,热,五行?基本上所有的中药都是先能治病,然后才被归纳到中医理论去的(除去一些巫术性的中药)。所以我不否认中药的作用。但是中药的复方是不是真的起作用,我就不能确定,这个放在理论里谈。

中医理论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这个基础本身就是一个以哲学为指导的基础,是不能检验的。这个理论的建立有历史基础,因为阴阳学说成立为早,五行学说成为为晚,基本融合成型在战国到汉这一段时间,这也是黄帝内经等著作出土的时候。

这个理论非常有弹性,能解释所有的现象,能预言一些现象(比方说开方子),但是这个预言是含糊的,不准确的,必须以自己的经验为指导的。以医生经验不同,所做的预言也不一样。实际上说,中医理论必须依靠医生个人的经验来控制其弹性,而做出比较可靠的预言出来。所以,实际上中医的应用是个人经验和书本理论两个结合起来的。

而且中医理论因为太具有弹性而不可证伪。就好象以前说肾,西医的肾就是肾,可以看的见,摸的到,用仪器检测的,而中医的肾就大而化之了,肾者,水也,中医的肾,是一个概念性的,而非实物的东西,所以内肾,外肾不分。

由于中医理论的应用非常依靠于医生自己的素质,所以这样说来,任何一个医生都不能做出一个绝对让所有中医信服的预言出来。

  

但是话说回来,中医理论要以中药为基础,所以它毕竟也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有对的地方,有错的地方。但是问题在于,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它对,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它错。

以上也是我看到的一篇,我认为比较好的诠释中医的文章,故在这转载一下。


慧泽惠


学中医必须要精通各种药材的物理性质和真假的分辨,还要精通五行相学和经络学,要懂得药物的毒性分解法和配搭法,还要懂得运用西药及矿物质的利用。万物都是药,就看你本人的天智如何。


用户3469653868022


中医为什么没落?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随便一个文盲半文盲,就敢自学中医,学了就觉得自己可以开方治病!入行门槛也太低了!连对生命对人体最基本的敬畏都没有!三代务农的农民,忽然说自己家有祖传秘方,第二天就开始看病了!这在农村比比皆是!随便一个下岗职工,各种走投无路以后,忽然说自己参透了中医的精髓,挂了保健按摩的牌子,穿个马褂就开张营业给人诊脉了,也没人管!为什么正规中医学院科班出身的中医被人诋毁?为什么一说考执业证就一群喷子如丧考批?因为他们考不进医学院,他们没本事考证,不营造这种高手在民间谬论,就断了他们的活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