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背後的「圈地大戰」,靠送課“狂攬”1000W學生

肺炎背後的「圈地大戰」,靠送課“狂攬”1000W學生

肺炎背後的「圈地大戰」,靠送課“狂攬”1000W學生

最近,釘釘 App 攤上大事了。短短几天時間,釘釘在 App store 中 1 星差評大量湧入,在華為應用商城的軟件評分,甚至直接被拉低到 1.4 分。

打開評論區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延期開學,學校們選擇通過釘釘來線上教學。

這可讓“祖國的花朵”們炸了毛,蜂擁至應用商城狂打一星,拼命 diss:

良心軟件,我愛學習

肺炎背後的「圈地大戰」,靠送課“狂攬”1000W學生

(一星差評)神仙軟件!

每天按時打卡,還能給老師在線刷禮物,真開心!(一星差評)

……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據釘釘官方消息,全國有 20 多個省、超 1 萬所大中小學、500 萬學生通過釘釘直播在家上課。

大量的用戶湧入,固然讓釘釘評分下滑到“垃圾軟件”一檔,但卻也順勢登上App榜首,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了。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實際上,自從宣佈延期開學以來,大量教育機構都開始加入這場“在家上課”的混戰中。

像作業幫、猿輔導這樣的線上補課機構,紛紛宣佈捐贈海量免費課程;

以新東方為代表的線下補課機構,也開始接入線上“雲課堂”,讓上萬老師、幾十萬學生抱起手機電腦,網上上課……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圖片來自億歐

目前看來,這種捐贈在線課程的效果非常好,給平臺們引來了一大波流量。

「猿輔導」免費直播課程開課第一天,就有 500 萬人同時在線,直接把服務器卡死;「作業幫」春季免費直播課的累計報名人數也在 2 月 5 日突破了千萬,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這場熱鬧的“送課潮”一方面表現出教育行業對疫情的

關注與共克時難的態度,但另一方面也讓我聯想到,“疫情期間這麼多機構爭相亮相,像極了去年暑假砸錢搞招生大賽的樣子”。

教育平臺免費送課背後的秘密

教育平臺們的這波操作,單純地是想在疫情中做公益,然後給學生們提供福利嘛?我研究了一下,事實並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1)學生在家有多閒,家長有多急?

因為疫情,不僅我們在家閒出屁,學生們也都因不能出門而延遲開學。寒假作業早就寫完了,剩下的就是無聊的狂歡。

有閒到在紙上畫心形方陣的,有拍十幾條畫畫、跳舞視頻的,有學廣場舞還跟著老媽一起跳的,還有在家用同學醜照剪愛情公寓片頭曲的……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還有的初中生甚至在班級群裡玩起了你畫我猜,成語接龍……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對孩子延遲開學期間,在家“放羊”、荒廢學業的情況,很多家長都表示擔憂。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好學生表示,對於學校延期的心情並不是很好,因為自己怕成績下滑……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顯然,疫情導致的延遲開學,無法去上課也不能出門,讓學生們有了大把大把空閒在家的時間。中小學生的時間盈餘,正是教育平臺盯上的送課機會。

2)在線平臺為何敢瘋狂送課?

線上教育平臺提供的是補習服務,上課時間都是在週一到週五的晚上或者在週末白天,正常情況下,各大平臺搶佔的是
學生的課外時間。

比如「跟誰學」的引流課程或者輕服務小課,一般是都從晚上 8 點開始的。(正常直播課程一般是在週末進行。)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像「跟誰學」一樣,很多線上平臺的老師們都是在晚上才給學生上網課,每個老師一天可能只需要上 1~2 節課,他們白天都有大量的時間。

教育原有的補課服務,主要集中在中小學生的非學校上課時間,是教育平臺可以瘋狂送課的關鍵。

網課平臺有大量的資源盈餘(老師的時間)。對於平臺來說,在疫情期間送課,不過是簡單盤活手裡的資源。

你會發現,現在很多線上教育平臺贈送的免費課程,一般不會在晚上開課。因為,平臺需要利用資源盈餘搶佔學生的時間盈餘。錦上添花的是,平臺還能利用這波免費課培養用戶白天上課的習慣。 從「作業幫」的課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它的免費課程的安排確實都在白天,最晚也在下午 4 點之前就結束了。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作業幫免費課程安排

即便「猿輔導」的課表中會有晚上的課程安排,但是這些課程基本都在週末的晚上,周內晚上的課程一般是跟疫情防範相關,這樣就不需要打亂平臺老師的正常的補課服務時間。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猿輔導」的課表

從教育平臺的商業邏輯來看,周內晚上這個時間的課程以及週末白天的課程,他們應該不會免費提供,不然對之前付費的用戶來說並不公平。

另外你會發現,這些平臺提供的免費課程,課程內容一般比較基礎,大部分沒有提供助教助學、老師點評、一對一的答疑等服務。

比如作業幫會特別註明:“春季免費課程內容為校內知識點學習……無法提供輔導老師 1 對 1 答疑服務”等信息。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看到這裡,相信你應該明白教育平臺免費送課程底層邏輯了吧:

平臺要搶佔學生的時間盈餘,家長、學生需要課程資源。

這次送課的本質,說白就是學生、家長的時間盈餘,與平臺的資源盈餘之間的等價交換,誰也不虧嘛。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教育平臺送課後的''隱患''

雖然熱度很高,但特殊時期、特殊政策引來的流量,能否成功轉化也是個問題。

為了摸清楚平臺的賣課套路,我特意去了最近熱度比較高的都在用的「作業幫」「猿輔導」和「學而思」體驗了一番,還真發現了一些秘密。

1) 免費課強背書,創造美好願景,增強用戶信任

從「作業幫」 App 首頁,進入領取免費課程界面,課程介紹部分特別介紹了上課老師是“北京資深一線名師”,不僅有北大高材生,還有幫人考進清北的老師……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看到免費的公益課都用這麼好的老師,估計大部分家長的潛意識裡,都產生了對這個平臺的第一印象:師資很強。

腦洞更大一點的家長,甚至已經開始幻想自己的孩子跟著老師考進清北,走上人生巔峰了……不知不覺間,

平臺已經成功獲取了家長的信任,為進一步轉化用戶做了鋪墊。

2)公眾號推送低價課,用價格吸引用戶

報名成功後,系統提示我關注公眾號領取資料。如果你現在不領也沒關係,「學而思」的課程開頭、「作業幫」的課程的結尾處,都會提醒你關注公眾號領取資料。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關注後,我收到了 2 條文字推送和 1 張圖片。識別二維碼,跳出來一個僅需 3 元的名師直播課程包。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還有 100 來天就高考了,現在卻因為疫情無法正常上課;3 塊錢現在頂多能坐個公交車,在這裡卻能買 8 節直播課+ 10 套逆襲資料,而且還是「高考 100 天特訓營」。

真便宜!而且這個平臺師資好像還不錯,買個試試?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也許有的家長會覺得“便宜沒好貨”,而選擇不去購買,但這個價格,應該能攻破不少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防線了。

有了第一次購買,再用“配套、連續、升級學習”為名一步步轉化更多消費,可容易多了。

3)利用差異化,吸引用戶下單

當我走完流程,進入課程頁面準備聽課時,卻發現了這個頁面上有一個醒目的“特別說明”,上面的紅點在提醒我:它很重要。

打開一看,是一份對於“加油站計劃”課程與付費直播課區別的聲明。

這份聲明,看上去主旨是「說明兩份課程的不同」,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通篇看下來,估計用戶腦子裡只有一件事:

付費課程的內容和服務,都比免費課程好的多。

肺炎背后的「圈地大战」,靠送课“狂揽”1000W学生

通過這種差異化的對比,讓用戶產生心理暗示“付費課程更優質”,從而吸引大家下單。對於一些上過免費課、體驗不錯,建立了一定品牌信任度的用戶,這一招尤其有效。

而且,無論你有沒有看過,這個說明上的紅點提示,都不會消失。這種醒目程度,已經不能算作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示了哇……

其實比起我們之前扒的《教育界“李佳琦”年薪百萬,直播賣課套路讓人眼紅!》,作業幫的這些賣課套路還不算啥,猿輔導、學而思等平臺更是幾乎沒有後續的轉化套路。

或許這些平臺,更多的是想在這個過程中獲取一波流量(畢竟在線教育平臺的獲客成本已經高達千元),通過內容讓家長和學生感受到在線教育的價值,同時培養大家在線學習的習慣吧。

結語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平臺免費送課“葫蘆裡賣的藥”其實還挺純粹的,就是「資源盈餘」跟家長學生之間「時間盈餘」的交換。

雖然“價值交換”聽上去很冷冰冰,但疫情造成了學生家長對網課的需求,而平臺恰好解決了這一需求,大家都享受到了福利,最終依舊達成了做公益的目的。

送課大比拼確實是“有利可圖”,但依舊不建議平臺盲目送課。

畢竟,同中小學生那樣的時間盈餘,並非是每個人都有的。

· 演 · 講 · 實 · 錄

你身邊有小學生上網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