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抑郁都是什么样子?

盘你家玻璃


抑郁症在很多人看来是多愁善感感,想得多,思虑深,所以才会表现得郁郁寡欢。他们一定是悲伤的,忧愁的,抑郁症就是悲伤病。

其实不然。得过抑郁的人都知道,真正令人感到绝望痛苦的不是悲伤和忧愁,而是失去了欢乐愉悦,甚至悲伤和忧愁的能力。

1.这是一种空洞的感觉。喜怒哀乐的情绪忽然从人的体内被抽离,如同三魂六魄被吸走一魂一魄,整个人变得麻木,迟钝,空洞和绝望。他们想哭没有力气哭,想笑找不到理由笑,他们就像被石化诅咒的灵魂,人的灵力一寸寸丧失了。

2.这是一种极其疲倦和无力的感觉。疲倦是因为绝大多数抑郁症都有睡眠障碍,他们就像在深夜里守候在老宅里的蜘蛛🕷️,从尘封的房梁里垂挂到黑暗中,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当第一缕阳光照射他们的苍白脸庞,痛苦焦灼感也就达到了高潮。

因为缺少睡眠,抑郁症患者的身体虚弱无力,他们想睡睡不着,精力涣散,因此没有了运动的活力,什么都想不起来,什么都不想做,只希望蜷缩在黑暗里保持一个姿势,直到永远。

这种无力感进一步蔓延,记忆力,学习力,社交,工作效率,全线崩溃了。他们感到无法持续深入地思考,谈吐和记忆,与人交流是极其痛苦和耗费精力的行动。

再往后,由于长期无法控制情绪,无法改善这种无力感,抑郁症病人对自身价值产生质疑,出现自责,自罪和轻身的念头。

3.曾经的激情和梦想烟消云散。因为精力的丧失,抑郁症病人感到曾经很容易办到的事情越来越难做了,曾经很喜欢的事情也变得索然无趣。比如,曾经满大街找美食吃货,没了食欲;本来旅行运动达人,现在一整年足不出室;原本热爱阅读写作,现在封笔不写,买来的书翻了封面就再也读不下去…原来爱好妹子/帅哥,现在看到了也波澜不惊,脑子里一片纯净,成了佛系…

以上,就是兴趣爱好,生命活力,情绪思维的丧失与剥夺,这种状况不一定是悲痛欲绝的,但是比悲痛欲绝更令人感到痛苦。


西双版纳的茶花


答:封闭自己,或者孤立自己,产生自卑情绪,最严重的后果会有轻生的念头。

你要问真正抑郁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持续下去严重的后果会是啥?

我曾经关注一名抑郁症患者,备受精神上的折磨,这样吧我讲一段我关注她的一段故事。

她原先是一名抑郁症受害者,经过为期8个月的治疗她康复了。

在没有治疗期间,她几度想到自杀,但受到家人?朋友等好友的劝解后,她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在此她和他的家人一起陪她到心理咨询所进行康复治疗,经过几个月以后,她康复了。

康复后,她转变成为了一个以心里问题咨询家的自媒体人。浑身充满着正能量。


紫云书生阿虎


01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

他们被泡在无法摆脱的悲伤中,对所有事物的兴趣逐渐衰减。

抑郁症有先天遗传,也有因后天情绪巨变所致。

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控制不住情绪;在人多的地方会感到痛苦和不自在,独自一人更容易陷入情绪黑洞;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睡不着或昏昏欲睡。

重度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幻觉,甚至无故感到身体疼痛,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厌世并厌恶自己,用自残缓解这种痛苦和厌恶,甚至想要结束自己

生命....

他们失去了对一切事物的热情和爱,并且极度厌恶自己。

也有很多人分不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大多数人都有抑郁情绪,而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工作压力大,可能会让你情绪低落,甚至说「累的我抑郁症都出来了」。

但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不会这么说。他们忙于与「糟糕的自己」纠缠,忙于消化来自社会的歧视和误解,困于自我歧视,还要一边努力扼制想要结束生命的冲动。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反复的自我折磨才有可能说出:「我正身处寒冬,我需要你的帮助」。

值得庆幸的是,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抗抑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次治疗尤为重要。

但很多患者经常出现这些情况:

觉得自己没病,只是情绪低落而已;宁愿找心理咨询,也不愿意看专科医生(耻于将这些折磨自己的情绪说出口,羞于再让别人被糟糕的自己拖累);怕副作用不吃药。

但我们感冒了知道去看医生,白血病患者不会因为怕副作用而拒绝吃药,抑郁症也一样。

这个世界很糟糕,但请你向前迈进,哪怕只有一步。

如果你感到怎么都开心不起来,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请你一定要去看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抑郁情绪和抑郁倾向相对来说是最易治愈的阶段。

02

好好爱自己,别在网上瞎测试

前阵子,发小给我发来一个抑郁测试题,她的测试结果是中度抑郁,但这些测试题好像有些随意。

该测试共25道题,每题按答案(0-10分)不同得分,25题按分数相加,高于20分则为抑郁。而题目却有:「你感到过无助吗?」这类含糊的,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问题。

大部分人很难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很多有抑郁情绪的小伙伴,更多选择在网上搜索「抑郁症测试题」自行诊断。

而一些对抑郁症了解不深,且非医疗/心理机构的网站四处搜集的一些「测试题」,就不负责任地发布到网上。

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甚至会误导一部分有抑郁情绪的人,误以为自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而更加郁郁寡欢。

除了亲人朋友耐心的陪伴和爱,抑郁症患者想要走出这个深渊,能靠的只有你自己。

《无心法师》作者尼罗,她在微博上分享的日常一如她的作品文风——辛辣幽默,有一天却突然「铁汉柔情」:

「你眼前的灰暗和绝望,都是虚假的幻象,是疾病蒙蔽了你的心灵和眼睛....我知道你很累,你一步都走不动了,走不动你扶墙走,你什么都不要想,你爬也要爬到医院去,你要恨它。」

毁了你的是它,不是你自己,你要恨它,输谁也不能输它手里。

03

如何对待你周围的抑郁症患者

我国对抑郁症这一块长久以来的空白和缺口,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往往会认为患者是「想多了、心眼小、不够坚强,矫情」。

说:「不是吧,你这种天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人会得抑郁症?」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而抑郁症种类繁多,「微笑抑郁症」就是很广泛的一种。

演员乔任梁在自杀之前,无时无刻不挂着笑容,一直以阳光、开朗的形象示人。他们知道自己患有抑郁,不愿向人倾诉,习惯将低落的情绪隐藏起来,负面情绪长时间没有宣泄,越积越多,最终爆发。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以下是知乎用户「中意」整理的一些对待抑郁症患者的做法,如果你有抑郁症的朋友或亲人,可以看下去:

事实上我们不能帮我们的朋友处理抑郁。

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他觉得跟你相处时,他处在抑郁状态是可以的,是被接纳和允许的。

亲友的错误的支持和批判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比如说拉着他们出去:走,跟我出去玩一下,活动活动透透气就好了,闷在家里不行的。

还有人可能会说:你就是想太多,想那么多干嘛。

你说有些话的时候,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错误的理解、表达和支持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可怕的是会让他觉得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理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

试着说——

没事的,你继续说。

我在听着。

我理解。

我就在这儿。

要知道沉默可能有令人震惊的康复作用。只要坐着,如果可以的话请抱着他。在这一刻,就坐在那儿,这个举措带来的巨大能量会让你惊讶。

还有一些明确支持你的朋友的做法:多去拜访你的朋友,跟他一起坐会儿。看看电视,或者看个电影。安静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好。如果他一定要谈论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认真听。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做你能做的任何事吧。如果你觉得你不是能帮助他的最佳人选,诚实面对自己,也诚实面对你的朋友。然后原谅你自己,感激自己对朋友的关怀。」

你眼前的灰暗和绝望都是假象,热情和爱都一定会再有,请你再坚持一下。


扒少爷


抑郁症作为典型的心理疾病,持续性心理低落,社交回避,自罪感严重,自我评价极低,有明显的躯体反应(嗜睡,失眠,肢体僵化,胸闷,头痛,血压变化),常常有自杀和解脱的念头,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缓慢丧失(实际是意念决定身体),害怕接触他人,喜欢黑暗,持续恐惧,无助,自责等症状。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明显表现症状。

抑郁最明显和典型症状是情绪持续性低落,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己无法和外界变化共和,反而一直压沉,像一块石头并且是吸水的那种,坠入水中,沉闷闷,本来有些缝隙,能透气,偏偏入了水,沉沉的,潮潮的,闷闷的。好像怎么也出不来那口气,窒息感严重。

社交回避,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慢慢不愿意和熟人接触,只愿意自己呆在黑暗和狭簇的小屋子,慢慢封闭。然后感觉时间停滞,好像一切都不再运转。

一层黑幕慢慢从还算明亮的脑海中降下,光亮逐渐失去,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经常睁眼到四点左右才睡一小会。有时间点,三四点甚至到凌晨才能小睡一会。

运动身体支配意愿丧失,感觉别人很奇怪,别人感觉自己更奇怪,有些很简单的事情自己确无法做成,比如起床,拿个东西,甚至挪动身体从这边到那边,也就是几米距离,但是无法做到。越做不到越觉得自己没用,越做不到,恶性循环。

自责,感觉自己很没用,活着没意思,对不起别人,自我评价非常低,无法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自己会觉得世界没有意义和价值。

这种情况时间持续两周以上,甚至经年累月。

抑郁病大部分是能够痊愈的,只不过有些患者过不去。甚至自杀。名人和现实中不少,在我的咨询过程中也有的悄然离去。真希望能从新找到生命密码,开启新的欲望阀门,从新感受生命不同的意义和感受。



大桌子


很多人在来医院就诊时也不是直接讲述自己有抑郁情绪,而是先和医生描述自己身体上的不适,比如最近心烦,容易发火,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看见人多就紧张,乏力,出汗,食欲不佳,心慌等等;或许病人已经在综合医院就诊多次,仍没有躯体疾病的证据,而病情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恰恰是因为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识,没有意识到这些表现更符合焦虑抑郁的诊断;而在就诊后经过医生的询问,病人存在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丧失这些抑郁障碍的核心表现,只是因为其他不适主诉更直接的影响患者,才导致核心症状被掩盖。

一个抑郁障碍病人的真实体验

在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有些病人是能够描述自己的感受的,比如告诉医生自己在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不好,也说不上有什么原因,可能不是一两件事情,是很多事情积累在一起才导致那样的情况;有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事后还非常后悔;情绪特别低落,一天到晚就没有高兴的时候,脑子跟锈住了一样,一点都不转了,一片空白;有时还觉得自己记性不好,做什么事都好忘;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做什么也不成功,跟废人一样,谁都比自己强;自我评价低,能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经常会感觉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整天度日如年,曾经有过想死的念头等等。

在我国抑郁障碍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低于50%患者到精神科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否能够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治疗存在很大差异,低于15%患者接受系统规范的抗抑郁治疗,从而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多数病人还是因为病情反复而导致症状迁延不愈;30-40%对首次接受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无反应,一方面可能因为身体差异不同,代谢类型不同,导致药物发挥疗效失败,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诊断不明确,没有对症治疗所致;60-70%经首次治疗不能达到痊愈状态,始终间断服药只会让疾病病程延长;此外,20%的病人两年后仍未康复,10%的病人经多种抗抑郁治疗干预仍处于抑郁状态,这些病人最终成为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患者。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①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② 5-HT拮抗/再摄取抑制剂(SMA):药理特点是既能抑制5-HT的再摄取,又能拮抗5-HT受体:代表药有曲唑酮;

③ NE及DA再摄取抑制剂(NDRI):药理特点是自身对多巴胺有一定的回收抑制作用,而代谢产物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回收抑制作用。代表药:安非他酮;

④ 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药理特点是既抑制5-HT的回收,又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回收,还有轻度抑制多巴胺再摄取的作用。代表药物:文拉法新;

⑤ 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SRI),药理特点是有较强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目前仅有的药物:瑞波西汀

⑥ NE和5-HT选择性拮抗剂(NaSSA),药理特点是并不直接抑制5-HT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是阻断肾上腺素能自身受体和5-HT受体。代表药:米氮平

这些新型抗抑郁药物有什么特点?

1. 疗效与经典抗抑郁药相当

2. 副反应较少,特别是较少抗胆碱能副反应

3. 比较安全,对于心脏没有明显毒性,即使超量也不会致命

4.急性副反应较少,病人易接受,即使长程治疗也较少出现副反应

5.剂量调整少,用药可一步到位

6.无需实验室监测血药浓度

7. 服药方便,往往每天只要服药一次,服药依从性较好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够给您提供帮助,感谢关注。


精神知多少


1:抑郁指的是情绪低落,心情不好,不开心,没有愉快感,悲观,是人的各种情绪的一种。。。是人正常的情绪中的一种。。。抑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2:抑郁症是抑郁情绪显著而持久的一种状态(症状)名称。。。抑郁跟抑郁症不是一回事,朋友们不要混扰了。。。一个人抑郁了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抑郁达到一定程度和持续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诊断为抑郁症。这个需要专业机构才有这个资质和能力。。。注意:不要抑郁了就说得了抑郁症。


罗桂田心理咨询


早期 抑郁情绪 不开心 各种不爽。轻度 心理出现扭曲,偶尔失眠,耳鸣。中度,躯体症状出现,腹部不适为主,身体莫名不爽,心理扭曲严重。重度:生不如死。


精神食堂青蛙


家和子贵访谈:如何疗愈抑郁症

主持人: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网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家和子贵的李幸福老师为大家讲解抑郁症疗愈的相关知识。

李老师,你好,据目前情况来看,全国抑郁症的发病趋势非常严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兴福老师:是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达到8%点多,还有人统计,成年的抑郁症据说能到2个亿多。所以说,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已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主持人:李老师,您认为国人之所以大面积地患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李兴福老师:我想是这样的,抑郁症的产生,我认为和我们文化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民族,这种文化掩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基因里边。但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学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输,就没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是,那么西方的文化和我们血液基因里边的文化相抵触,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相抵触。比方说,现在大城市那些培训的,场面搞得热热闹闹,都是美国的心理学行为科学改头换面的那一套,实际上不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心理咨询解决不了抑郁问题,而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又那么快,旧的问题没有消除,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于是,她就心里发生冲突。这样,有心理问题者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时间久了,持续下去,于是就抑郁了,基本上是这样的。这是成人方面的情况。

那么,儿童这部分,也是说明传统文化没有普及,他没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产生抑郁,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和刚才讲的成人是一样。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或者有抑郁情绪,你会看到这个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从小到大和孩子说的话都是比较错误荒谬的,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没有听到几句正确的话。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弱,家长说的话假如是错误的,他就不能及时辨别。他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家长说的话进行一个自我的解释定义,于是,把这样的语言句子定义完之后就存储到大脑,大脑有个机制,一般存储好之后就不易删除了。如果类似这样错谬的信息,在孩子大脑里边存了200条,咱们假设了,我们的孩子带着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后闯入到成人的社会里边和人沟通,和同学老师沟通起来,就会相互矛盾就会产生激烈地冲突,无法互相接纳融合,这个冲突,有的孩子会用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却不说,然后藏在内心里边,时间久了,然后,他就会抑郁。

换句话说,按理说他们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时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因为他小时候定义的这些错误信念时时会干扰他,让他无法来接受正确的信息或者是新鲜的事物,它无法在心里头来规范这些个信念,于是,就和周围的人无法进行思想的那种融合,继而发生冲突。那种自然的行为一旦跟不上,就会大大地落伍,然后,他在班里那么就会被边缘化,回到家里,家长又不懂他,回家还是抑郁,学校家里都抑郁,时间久了,他就会辍学。这是李老师我对青少年抑郁研究的一个基本的认知观点。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现今社会,抑郁症问题已经是令社会家庭极其头疼的一件事情,它的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现在社会,由于人们的生存压力大,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小抑郁。那么,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可以说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严重的有时甚至要使用药物。那么,您认为目前社会上的这些抑郁治疗方法,它真的能够起到作用吗?

李兴福老师: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特别是比较躁狂这种,他肯定是要用药物。年龄大的患者砸家具,还会伤人,那你不用药物来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药物它只能起个缓解作用。就是说,这个药物服进去了之后,它起个舒缓的作用,暂时就把它那种躁狂的情绪,那种不开心感觉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说,厂家在研究这些药的时候,就没有向你保证说这个能根治抑郁症。所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抑郁患者就是在医院住的时间长,回来要长期服药但却不能根治,而这药物对人体还有害,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咨询,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治愈。我刚才前面讲了,心理咨询师学的都是欧美的那一套,我们国人的骨子里是排斥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他排斥,因为他你看他咨询完了,他没有改变,它改变不了,实际上他内心是在排斥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体系。这样,心理咨询还是帮不到抑郁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抑郁症的问题?

李兴福老师: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了抑郁症患者,比方说孩子中学抑郁了,首先我们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抑郁的,问问我们的家庭环境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平时对他的价值观的教育是否正确,这个你要彻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于错误的信息太多导致的。你要能这样这点的话,我想这个问题就已解决一大半了。现在很多得抑郁症的青少年不从家庭根源上来解决是没办法治愈的。也就是说它是怎么得病,我不知道,我们就怪罪他,不学习就怪罪他;不上学就怪罪他;砸家具,就怪罪他;玩手机,就怪罪他。这样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层面上,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严重的还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医院,医院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医院他也不解决你信念的问题,他只解决你抑郁舒缓问题,让你不发作而已。

依我之见,孩子之所得抑郁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他大脑的信念体系出了问题,也就是它容纳的信念和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来接轨,沟通不了,于是他就会抑郁。当然了,还有一些是突发事件引起的,比方说女孩遭到性侵,类似这样的恶性突发的事件,也算一种,但大多数就是孩子大脑储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这些信念已经定义在大脑里边,换句话说,它已经存储到细胞的记忆当中。我们家长首先要下来把孩子送到课堂上来学习。当然了,有的孩子是不乐意的,十个抑郁症患者当中可能有两三个需要动员,只要他能来学习,消除细胞中的有害记忆,我想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解了这么多疗愈抑郁症方面的知识,实在是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屏幕下方的公众号,我们会有更多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

李兴福老师:谢谢!


科学教育法


什么才是真正的抑郁?

在抑郁症患者中,很多人都徘徊在“是不是抑郁症”的问题上煎熬着,甚至有的人觉得自己只是抑郁情绪而已。

当听到有人对你说「我得了抑郁症」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

TA心情不好?TA压力太大?TA想得太多?还是「哦,我也有点抑郁」?

关于抑郁症的科普太多了,看得人眼花缭乱,有的人错把一时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画上了等号,不是小看抑郁症的威力,伤了朋友的心,就是高估了自己的「病情」,把自己吓得不轻。

人们对抑郁症患者有一种固有的认知:「他们看待世界是悲观的」。仿佛他们的带着一个有色眼镜看待世界,把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蒙上的灰尘。

那么「抑郁有好处吗」?

或许还真有!

如果你有接触抑郁的朋友,或者作为心理咨询师接触过抑郁的来访者,你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时,显得有些夸张,仿佛一丁点小事令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负面感受。

那么,“抑郁症”和“抑郁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

抑郁症核心症状:

第一,情绪低落,完全处在悲伤中,任何事情都带不来快乐。

第二,兴趣减退,尤其是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一点兴趣也没有。

第三,身体疲乏,哪怕一天无所事事,依然感到四肢疲软无力。

正常的情绪低落与抑郁症之间的区别在于两点:

第一是严重程度。

正常的心情低落和抑郁症最大的区别就是看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有没有受到损害。

一般来说抑郁症中度以上,病人的学习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会严重下降。但一个人心情不好,在能力损害上并不大。

第二是持续时间。

持续两周的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症症状。

对轻度抑郁症的病情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呢?

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都应在生活中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患者在患病期间一定要不要过于急躁,不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感到着急,同时在治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

当患者再继续进行工作时,不妨将繁琐的工作分解成若干的小部分,并且可以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应“逞能”,避免因完不成工作而导致心灰意冷。

一旦患有抑郁症,即使患者的病情较轻,那么患者也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应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在患病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同时,我们说对于抑郁症,很多时候我们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也可以自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调节。

当一个人对你说出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时候,TA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简单地用自己的抑郁情绪去和对方的疾病类比,可能会令TA感到愤怒,因为这样的回应,像是在说「你只是一时间心情不好,没啥大不了的,我也会这样啊」,又像是在暗示你不想听TA诉苦。

抑郁症需要身边人的陪伴,而高质量的陪伴,源自真正的理解。


Andy


“这人看起来这么开心,怎么会抑郁?”

不要以一个人开不开心来判断ta是不是抑郁患者,这两者不能划上等号,有种现象叫微笑抑郁,他们并没有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不像大家想的整天瘫在床上萎靡不振,而是看起来很正常,但他们笑容下面藏着更深的孤独和抑郁。

“我没什么伤心事,不会抑郁的”

调查中有些轻度抑郁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抑郁了,其实抑郁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也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情绪管理机能出了问题,大脑中无法分泌出活力因子。任何人都可能陷入这种状态,关键在于能否提前找到蛛丝马迹。


那么真正的抑郁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在这8000个样本中我们发现了抑郁患者最常有的4种表现:

“觉得没意思”

我倒没有不快乐,而是觉得失去活力,朋友叫我去吃饭、聚会,能躲就躲,懒得交际。也没有啥兴趣爱好,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不专注,强迫思维”

做事情没法集中注意力,老是强迫自己想些不好的事情,越控制越停不下,很烦躁。

“无缘无故感到累”

做事提不起精神,虽然没做什么但就是累,很想躺着坐着发呆就是不想动。

“觉得自己没用”

觉得好空虚好没价值感,不想动又加深了没用感。偶尔很打鸡血,然后就陷入更大的空虚中。

抑郁越来越年轻化,未满18岁的抑郁比例位居第二。

一方面是因为青春期,情绪波动大;

一方面对外界认识还不全,可能把小问题放大。

所以,各位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们请留意好家里小弟小妹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