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在農村普遍嗎?

大王村小衛





山東範哥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首先我就是留守婦女,在家帶孩子已經三年了,我身邊也有很多像我一樣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所以像這種情況還是很普遍的 說實話如果可以誰也不願意自己在家帶娃,但經濟條件不允許總得有一個人要出去賺錢,都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可又有幾個父母願意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離開他。



小豬仔奔奔


在農村來講,應該是普遍的,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留守婦女,我老公三兄弟,他是最小的,大嫂的孩子我公公婆婆都帶大了,然後到我們小孩時,他們都已經老了,帶不動了,有什麼辦法呢?只能自己帶啦!那隻能是一個出去掙錢,一個在家帶孩子。


夢幻alice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留守婦女不是很多。我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90後,我們村也是一個有著5000多人口的大村,裡面的人都是老齡化的人,年輕人都出去了,也就是很多年輕人出去買房了,就是現在年輕人回家也是回城裡,所以村裡並不是很多,至於小孩嗎,也是3歲以前沒上學的寶寶,家裡老人照顧看,年輕人出去上班,等到小孩上了學,年輕人就在自己籍貫的市裡帶小孩上學。


二妞巖巖


留守兒童在村裡幾乎有小孩子的都是,婦女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現在在農村種地的人太少了,基本上都是讓承包商給承包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出去打工,往往是正月出去,臘月才回來。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才選擇在老家創業,酸甜苦辣自己扛,加油(ง •̀_•́)ง


琴子和蛇


在江浙滬等發達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相對比較少見,就算夫妻雙雙都外出打工做生意,也會在附近更發達的城市,加上現在交通非常便利,近的每天都能回家,遠的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都能回家,相對來說留守兒童比較少。而那些貧困省份的留守兒童現象就比較嚴重。就拿我來說,我是江蘇人,我家附件物流公司很多,好多外地人,包括安徽,山東,黑龍江等地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年也就回去一次,相信其他地方也有大量的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有些外來夫妻會把自己的小孩一起帶出來生活,過年了在一起回去,說句心裡話,這樣的小孩也算挺幸福的,雖然背井離鄉,但好在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不會缺少父愛和母愛。所以我覺得現在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還是普遍存在的,畢竟中國目前還不是發達國家,希望國家越來越好,國家富強了,老百姓有錢了,那麼也就不用外出打工了,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也會慢慢變少了。


林林爸爸


這是在農村很普遍的現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像我的河北老家那邊過完年就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就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了而且去的都遠像北京打工居多,那邊工資高待遇好.再加上農村彩禮,蓋房需要很多錢父母的提前準備的,父母一年在家就是過年那幾天。


河南河北


就我跑遍的我縣農村,留守兒童還是比較多的,許多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上了年紀的老人比較多,多數在家照看孫子和種植口糧。年輕的夫妻大多都外出務工,因為農村自然條件差,土地裡也種不出金疙瘩,務工成為唯一增收的途徑。其中,有年輕人在家的,基本上是家裡今年有重要事,不能外出務工,而當這些事情都解決了之後,他們還是會選擇外出。都是為了生活,不得已而為之。


半夜聽搖滾


社會中地區的不平衡的發展,許多的農民到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去打工,但孩子又無法跟著走,就留下了一部分孩子在家中.這部分孩子我們稱為留守兒童.學校要求對這部分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

那些是留守兒童,充分了解“留守兒童”自身、代管人及其父母的基本情況,瞭解每個流動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流動留守兒童相關信息.

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絕大多數是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長期缺少父母的監護和教育,加之監護人管理不到位,祖輩們的嘮叨,部分留守兒童出現了學習成績下降、自卑孤僻,不合群,說謊等,因此行為上出現偏差、和作出和學生相違背的行為也是常有的事.

其次對在校留守兒童給予特別關注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幫扶上對其總是予以優先照顧,多獻上一份愛心,想方設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讓他們與正常的兒童一樣健康茁壯成長.如在住宿生安排方面,留守兒童優先;在青春諮詢方面,留守兒童優先;在貧困生資助方面,留守兒童優先;在學習輔導方面,留守兒童優先……通過家訪、電話聯繫、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第三組織各種活動,這些孩子大多數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往往對孩子寵愛至極,生活中的大小事幾乎全部包辦,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勞動觀念淡漠,勞動技能欠缺,生活處理能力低下.為了增強留守兒童的勞動觀念,培養勞動技能,我們設計了“我有一雙巧巧手”勞動技能大賽.通過競賽,展示孩子基本勞動技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

結合班級自身情況積極開展以“愛心傳遞”為主題的班隊會,並充分發揮板報宣傳作用,積極關注其中流動留守兒童的可能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問題,伸出溫暖的雙手,通過正面引導,逐步化解孩子們心理上的諸多問題,讓他們逐步學會理解父母的艱難,學會對父母感恩. 給父母寫一封信本是我班開展了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一封信的活動,要求所有“留守兒童”為在外的父母寫一封信,信的內容及要求都有具體規定,就內容而言,可根據自己的實際任選,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裡話,向父母回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完後,都把信寄到遠方的父母親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把寫得好的書信,在班裡讀給學生聽,同時我們還要求“留守兒童”要經常用書信的形式與父母聯繫.我們也希望家長也要給孩子回信,用書信架起親自溝通的橋樑.


桂安哥哥


很普遍,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我就來自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