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座国家级、五万床位以上的疫情防控巨型医院是否可行?

大雪如涛风如刀


显然不可行

首先,5万床位,医护行政服务,家属等起码15-20万人的规模,这是一座小型城市的标准,那么平常用不用?怎么用都是很大的问题!

其次,如果真的出现新冠肺炎这样的疫情,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也是很有限的,跨区域中间形成更高风险,也不现实!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做到这样的水准呢!

1,每个城市可以建设一座战备医院(大概100床位左右的)平常也可以作为普通一样医院,特殊时期作为专科医院,解决重症患者治疗

2,轻症隔离医院这次的方仓医院就很好,每个城市应该常备500-1000套战备床!

3,核心还在早发现,早隔离,这次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长达20天窗口期,显然是不科学的,应该有更成熟的机制来解决


家具人零玖叁贰


建设一座可移动的组合型医院,一辆房车一间病房,外配检测检验设备,外围只需水电。平时分散在各个地方医院服务,应急时集中服务。少则三五十辆间病房,多则上万辆间病房。以备应急各类灾害。如战争,地震,瘟疫等。


Leiwuan


这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平时多多维护好大型公共场所,楼堂馆宇,甚至是大型停车场,做好配套设施保障,危急时刻,直接转型,全部改成临时医院不好吗?50000个床位的巨型医院生活保障,医疗物资配送和病人控制都是问题。

当前号称亚洲第一大医院的河南郑大第一附属医院集团才勉强超过10000个病床,三个院区,12个院中院,每天看病的人人山人海,交通拥堵,排队时间太长,运行效率不高。

一个单体医院床位50000张,也就是比郑大一附院大5倍不止,病人50000人,家属,医生,护士,配套保障人员,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城市了,运行效率可想而知。

目前的每个城市的三甲医院一两千床位就已经是大医院了,大家去看过病的都是苦不堪言,所以,50000个床位的超大型医院根本是无稽之谈。



电影百老汇


首先说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您是外行,超脱现实了。

您知道一个5万张床的医院,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按人员配备来说,医护技后勤等至少是15-20万的配备。

占地面积方面能容纳5万张床的面积就不好算了,河南郑州的医院是国内(也有说是亚洲)最大的综合医院,也只有1万张床。您可以去看看

所以说,想法可以有,现实不允许啊!


精神心理在线


根本不可行。我们要做的不是建立大医院,而是考虑如何用好存量空间。

五万床位的医院,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体量无疑是一个超级巨无霸,不管从基础设施的硬件配套服务还是医疗技术团队的配备,匹配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一个地区或城市能够承载如此大体量的医院。

号称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州一附院,每天的门诊量突破2万人次,在国内任何医院都比不了,医疗技术人员近万人,全院系统的所有职工一万二千多人,而如此庞大的医院,其床位也不过才7500左右,连一万都达不到,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床位五万张的医院,将是何等规模,维持这样一座医院运行,要配备多少医疗技术人员啊。

另外,建一个超级规模的医院,还会影响医疗资源配置的平衡,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某地建设这样一座医院,那么无疑会对周边城市的医疗资源形成巨大的虹吸作用,好的医疗人材、好的医疗资源等,都会被这座医院抽空,对于其它医院,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院是种伤害。

理想的医院,并非是越大越好,它最关键的还是技术,这才是核心生产力。医院本质上就是服务性质的,它在救治病人的同时,还要体现便民性,把医院分散设立,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百姓,可以满足百姓就近医疗的要求,如果百姓一个普普通通的病都要跑数百公里,那还有什么使得可言。




元芳有看法


建造50000张床位的超大医院可行,但是需要城市能力的强化和时空调整。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体育场和医院配合。体育场规模收纳10000人,在其附近配套医院设备和医护人员3000~5000人。体育场附近的小区宾馆超市饭店菜市场学校车站等配合物资和人员流动。

2.农业大棚和医院配合。郊区建设大棚生产蔬菜,可以临时征用改造并铺设床位,这要看规模,预计最大可以收纳10000到15000人,但是医院设备和人员以及后勤配套有局限,准备时间有点长,后续困难也很多。

3.政府建设的连片公租房和医院配合。预计最大可以收纳10000人以上,其配套完善应付自如,人员定向控制预防诊治以及生活物资储备有保障,医护人员也有时间做准备和轮休。同样一些小区也可以参考作为后备以进一步扩容。

4.公园与医院配合。城市公园有很多,但是前期准备时间长,各方力量介入需要准备。预计最大可以收纳15000到20000人,从空间上讲的确可行。

5.像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一样开辟新医院。最大5000人,事前事中事后都很费钱费力费时。

6.城市车站,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等协调腾出空间,就地处置,预计最大10000人以上,城市不同,不一而论。各方力量可以利用交通便利迅速介入。

7.学校宾馆文化馆等中小型公共空间合计可以腾空10000人以上的空间加以利用,但是容易分散医护力量。空间利用有一定弊端,需要慎重考虑。

以上空间充分利用可以容纳70000多人,当然具体城市具体对待。需要关注的是城市空间的拓展,能力的展现,人员的部署,资源的调配,预案的储备等等吧,的确是费钱费时费力的,也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相信他们吧,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加油!武汉!


大懒虫1984


这个方案肯定是行不通,而且没有那个必要。

我开始设想一下,健一些方舱式的病房,可移动的可以当个货车拉走,也可以集中在火车上。这些方程集中在全国比几个比较级重要的交通要道,比如沈阳郑州武汉,或者长沙等等。遇到有紧急情况,可以在一天之内到达任何一个省会城市。或者比较大的一二线城市。

但是想了一下,平时用不着,还是有些浪费,如果能平时也把它利用上,见一些例如移动医院似的东西,或者是平时出租给某些医院。那样会节省很大的一部分资金。

但还有他的缺点就是平时很占地方需要维护等等,还是显得有些浪费。

后来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说法,觉得征用一些比较大的条件,合适的宾馆是最可行的方案。

因为他们有些设施都符合医院的条件,比如床。被褥等等,卫生间上下水等。只要把一些相应的医用设备搬进去就可以用了。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必须是租用式的征用,要给他们相应的一些补偿。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宾馆都是同意的。当然要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比如被褥等东西都是损耗性的,以后就不能再用了。可能也会把墙面污染,以后会需要重新装修。这些费用都应该考虑到里面去。

细算一下还是会节省很多资金,特别是不会浪费。说的明白一点,有许多钱还是让国人自己赚了,总比浪费了要好得多。


夕阳无限好3439


建议每座城市在效区建立1~3座5千个病床的专用隔离医院,城区人口300~500万城市设一个,500~1000万城市设2个,1000万以上城市设3个。

平时这个医院可作为城市物流仓储中心,租给阿里巴巴菜鸟丶京东丶顺丰的大仓库使用。

疫情来临时,紧急改用医院,把装备丶医疗器械丶床位等拉进来就可以,相信一周时间可以完成功能切换!

条件:与城市的交通要便捷,建2条快速公路。

按每床100平米建筑面积规划,医院5千张病床需50万平米建筑面积,每平米投资2千元,总投资10亿元即可。中国40个大城市,建80个这类大的功能性医院,总投资800亿元。也不浪费,租给物流公司能收回投资。

(不含医疗设备投资)。


塞班班


无痴!一、5万个床位的巨型医院,包括医务、后勤、市改配套、社会服务等人员在内,可是上20万人啊!这相当于一个小城市,需至少建15个以上大门,交通、后勤等咱保障?二、5万个床位的巨型医院,相当于一个大城市全部医院床位数的总和。难道让全市人民都到一个医院去诊疗?三、5万个床位的巨型医院,需占地上万亩,内部咱运行?难道院内开公共汽车或有轨电车?四、应急防控型医院有特殊要求,5万个床位的巨型医院,至少需投入1000亿元之巨(含庞大的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投入),但平时基本无用,这巨量投入和资产咱维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