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1】喪偶老人,雖然子女孝順,但是內心孤獨

羅大爺68歲那年,老伴兒因病去世了。

羅大爺和老伴兒有一個獨子。後事處理完,羅大爺長時間從這件事中走不出來。

老伴兒比他小一歲。倆人從認識到離別,一起走過了40多個年頭。原本兒子還準備著再過幾年,跟老倆慶祝“金婚”,好好熱鬧熱鬧。但是那一天,最終也沒有到來。

兒子對老人一直都很好,兒媳婦也特別懂得孝敬。母親生前的時候,孩子們就經常陪伴、看望老人。父母剛退休那幾年,想著怕老人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不適應,一到節假日,兒子就舉家帶口,拉上老人們一起出去玩,一是放鬆,更多的也是想讓老人心情更舒暢。

母親去世之後,兒子兒媳回家的頻率更頻繁。岳父岳母家都很知情達理,知道女婿家這種情況,一直跟他們講:

“有時間多陪陪你爸,我們這邊來不來看的吧,都沒事。有時間跟你爸說說,沒事也接過來到我們這邊住住。我們都是同齡人,比跟你們年輕人有話聊。”

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每次兒子聽到這些話都特別感動,特別欣慰。兒媳一家人能做到這樣、說出這些話,做女婿的還能說什麼?這是自己的幸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兩邊老人都舒心,好好孝敬老人。

老伴兒去世後的頭幾年,羅大爺幾乎不見笑容,天天在家裡無所事事,經常捧著相冊,從跟老伴兒結婚那個時候的“簡陋”照片、到後來兒子兒媳的“豪華”結婚照、到一家人出去遊玩的合影……每張照片都端詳半天。其實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從父親的行為上,兒子可以看出父親對母親的思念和眷戀,對一個完整家庭的渴望,更能體會到父親內心的孤獨。雖然經常回來跟老父親聊聊天、說說話,但也經常是無話題可聊,沒話找話。

【2】打開內心,老人打算“續絃”

有時候我們經常說:只有時間,是治療心病唯一的藥方。對於羅大爺來講,也只能通過時間,慢慢消解內心的苦悶和孤獨。

羅大爺內心何嘗不知道,兒子兒媳回來這麼頻繁,無非是想讓他快點從陰影中走出來。失去母親,兒子心裡一定不好受,還要強裝著笑臉陪他聊一些“無聊”的話題。

所以,這些年裡,羅大爺也在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事實已經如此,人得往前看,得把心打開,不然不僅讓自己難受,也讓孩子們看著難受。

有一天晚上,兒子兒媳陪著羅大爺吃完飯。羅大爺對著孩子們說:

“兒子,我有些想法想跟你們商量商量。閨女,你也不是外人,跟女兒一樣,也聽聽,幫我拿拿主意。

你媽這也走了五、六年了。這些年心裡挺難受的,我知道你們也難受,而且還老過來陪著我,我心裡特別感動。閨女,包括咱們親家公親家母,真是大好人!我們之間有時候會通電話聊幾句,等你們回去看望他們的時候,也替我再好好感謝感謝他們。”

聽完父親說的這些話,兒子心裡也挺感動。但是聽來聽去,這有什麼可商量的?

兒媳婦跟兒子的感覺是一樣的,先把話接過來了:

“爸,看你說的。沒事,我們來看看你還不是應該的?我爸媽那邊,也經常惦記著讓你過去一塊多呆呆,也交待我們多過來陪陪你。咱們都是一家子,不用那麼客氣。”

這麼遮來遮去的說了幾句,最後還是羅大爺憋不住,說出了他的想法:

“我想啊,我想再找個老伴兒,就是跟你們商量商量。如果你們覺得不合適,我也就不考慮了。

我是這麼琢磨的,這些年我一直在想,你媽希望我過成什麼樣子?希望咱家過成什麼樣子?我想,肯定還是希望咱們都高高興興、健健康康的。

我為啥猶豫?像我這麼大年紀的人了,你說再結婚是不是不太合適,對不住你媽?但是我又覺得特別的孤單、孤獨,家裡總少個人,少了期盼。”

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聽到老人吐真言,孩子們才明白老人為啥“扭扭捏捏”。兒子能理解,那個年代過來的人,說再娶個媳婦,好像都是很特別的事情。

但是老人既然提出來了,肯定不是可有可無的想法,肯定希望得到孩子的支持。至於老人說的“孩子們覺得不合適就不考慮”,無非是老父親緩和的一個說法而已。

【3】兒子提出兩個條件,老人再婚

考慮了一下,兒子對羅大爺說:

“爸,這個想法,我贊同。

我覺得,你說的是對的。我媽走了這件事兒,跟你今後的生活怎麼過,是兩件事兒。我們都希望你能好好的,再娶這件事兒,對你來講是件好事。我們都希望你的日子能過的高興一點,相信我媽也會這麼考慮。但是,我有倆條件:

一個是我不會喊她媽,叫阿姨吧,我想你也能諒解。

另一個,可能我想多了。現在這個社會上,有時候後媽分財產的事兒還挺多,我就直說,我不想你們老倆辛苦的財產,最後被別人分走了。我不是貪你和我媽什麼,但是咱家的東西,我希望還是保留在咱們手裡。

有一點你放心。就算你再娶了,我們一樣好好對她。”

聽完兒子的意見,羅大爺特別高興。一是得到了孩子的支持,這是他最擔心的事兒。另一個,孩子的考慮是對的,畢竟讓孩子再喊一個媽,讓孩子不舒服。關於財產,一定會傳到孩子手裡。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應不應該的問題,更何況,兒子這麼孝順。

後來,經人介紹,羅大爺娶了個後老伴兒,日子過的慢慢完整起來。

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羅大爺娶的這個後老伴兒也是晚年喪偶,有兩個孩子,早成家分出去過,跟他們來往不多。

羅大爺的兒子、兒媳還是一如既往,經常過來看望老人的。對這個繼母也很尊重,要說感情,肯定不深,但是為父親帶來了生活上的充實和精神上的滿足。就衝著這一點,善待老人也是應該的。

【4】孩子為繼母養老

共同生活了七、八年的時間,羅大爺走了,兒子兒媳把後事處理的妥妥當當的,也如當初答應父親的,不管繼母有沒有自己的孩子,該照顧她的,兒子依然做的很好。

有一天晚上兒子回到父親家,說看看繼母。剛進家門一看,後母的兩個孩子也在。大家寒暄了幾句,這倆孩子就走了。

兒子沒多問什麼,就是看望一下這個陪著父親走完最後一程的老人。繼母先說話了:

“孩子,剛才我那倆孩子過來,一是過來看看我,另外也是想跟我商量一下,我後面生活怎麼辦的事情。”

兒子一聽,問道:

“阿姨,你是怎麼考慮的?”

兒子知道繼母家有倆孩子,當初羅大爺“徵婚”的時候,自己也幫助父親“考察”過。繼母的倆孩子平時對她的關照不太多,所以老人有了想再婚的想法,這才跟羅大爺走到一塊兒。

繼母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我覺得你們家,或者說咱們家挺好。

我和你爸走到一塊兒之後,我覺得咱們這個家比我的好多了。我還是倆孩子,都不怎麼管我,你們就你一個,沒事就往家跑來看望我們,我心裡感覺特別暖和。

我不知道這麼說合適不合適,我想在這裡住一段時間。你爸生前對我挺好,我們過的就那麼幾年,但是那是我好久好久都沒有過的感覺,是個完整的家的感覺。

你爸跟我結婚之前,跟我提過兩個條件:一個是讓你喊我‘阿姨’,一個是財產都留給你。這倆條件,我全答應。你爸跟你說過吧?

孩子,我不賴上你們家,如果覺得不合適,我就搬走,沒事。”

兒子聽到這些話,自己當初給父親提出的兩個條件,父親“原封不動”的當做他自己的條件,跟阿姨提了。能深切的體會到,父親充分考慮到了自己的感受。父親肯定擔心,萬一後媽和兒子之間因為這倆條件產生什麼不愉快,所以把條件自己“扛”下來說了。

這些年相處,兒子覺得繼母的為人挺不錯,對父親、對自己都很好。加上之前承諾父親的,兒子應承了下來。

當然,他也不擔心未來繼母、甚至繼母的家人來分家產的事情。

繼母:你爸走了房子我想繼續住。繼子:你住著,我養你,房子歸我

父親在跟繼母結婚之後沒多久,就寫了一份遺囑。這裡不細說,撿兩條重要的說一下:

……在本人(羅xx,身份證號xxx)去世之後,將位於xxx、我名下的房產(房產證號xxx)中屬於我的份額和我繼承下來的份額,由xxx(我的兒子,身份證號xxx)全部繼承。

……在我去世之後,如果xxx(本人現任配偶,身份證號xxx)仍願意居住在位於xxx的房子,保留她的居住權。

【5】結語

這是一個關於老年人晚年再婚的事情。

現在不像之前,老年人再婚的事情也沒有那麼多的“不好意思”。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晚年生活的權利。

但是,在現實中,晚年再婚通常會面臨一些來自於子女的阻礙。有情感上不願意接受的原因,當然,還有很多是擔心家庭財產“外流”的問題。

通過這個事情,跟大家分享幾個知識點:

1.晚年再婚,確實可能面臨財產“外流”的風險

這是很多家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拿上面這個事情舉例,羅大爺走的早,如果他娶的這個後老伴兒想要分他們家的財產,按照法定繼承,屬於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有權利分割。

就算是她沒有這個意思,假如百年了,她的倆孩子又可以分。關係越來越遠,但是參與分割的人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分散。

所以,兒子在父親結婚之前的顧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羅大爺是個明白人,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寫了一份遺囑給到兒子。

另外一點,可以看出羅大爺是個重情義的人。雖然後老伴兒就陪了自己幾年,但是依然考慮到了對她的“報答”——自己走後,如果繼續打算居住,可以保留讓她居住的權利。

對於再婚家庭,對於婚前財產的保全和傳承,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裡,我們不假想人心的好與壞。羅大爺採取的是一個特別好的做法——生前訂立一份遺囑,打消孩子的顧慮。

2.再說說這份遺囑的寫法

這份遺囑僅僅是舉個例子,關於書寫規範,有一些嚴格的要求。就這個例子來說:

  • 信息表達必須要準確、唯一。
  • 財產份額必須要標定清楚,繼承方式必須要寫明確。
  • 遺囑可以附加生效的條件。

另外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提示:遺囑,不是“寫”對了就有效,還需要有訂立全過程的證據,兩類內容加一起,才構成一份完整的、合法有效的遺囑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