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旁邊再放一個蜂箱會自然分蜂嗎?

藕斷絲連3401388


蜂箱旁邊放一個蜂箱會自然分蜂嗎?會、當然會自然分蜂,因為蜜蜂分蜂與外面是否有箱子是沒有關係的!蜜蜂分蜂主要是在蜂群夠強大時產生分蜂,這是大自然中各物種的一種延續法則,保證著該物種能傳承發展壯大。另一種原因是蜂群營房的空間不夠,蜂群蜜粉充足,蜜蜂增長快迫使蜂群分蜂。


至於自然分蜂的蜜蜂會不會飛入傍邊的箱子?不會、絕對不會!因為我們在實際養蜂中沒有見過蜜蜂分蜂飛入傍邊的蜂箱。也瞭解到蜜蜂的習性,蜜蜂是靠信息素與氣味集群的,蜂群過於相近會造成信息素和氣味混亂。在自然界蜂群與蜂群之間一般不會在傍邊做巢窩。蜜蜂分蜂時一般都會在100米內能掛靠陰涼的地方結團,20多分鐘左右之後再飛離,然後往早已經有偵察蜂選好的地方營巢。如果將蜂箱放置在蜂群外100米以外的話,應可以視為在誘蜂了。


蜜香世家


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原理

對於蜜蜂發生自然分蜂來說,一般要滿足的條件是蜂王物質不足、蜂群內過於擁擠、蜂群內儲蜜多三個條件,從這三個條件來看,其實裡面並沒有涉及到蜂群外面是不是放蜂箱,所以我們在一個蜂群的外面放一個蜂箱,對於蜂群是不是會發生自然分蜂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第一:蜂王物質不足

由於一個蜂群是不是會發生分蜂受到蜂王物質的影響,如果蜂群群勢不足,則蜂王物質還能充斥整個蜂群,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蜂群中的工蜂受到蜂王物質影響,並不會產生分蜂情緒,但是如果一個蜂群過大,蜂王物質難以控制整個蜂群,則蜂群中不受蜂王物質影響的蜜蜂就會建造王臺和雄蜂房,準備分蜂。

第二:蜂群內過於擁擠

蜂群內過於擁擠主要是蜂群中有較多的剩餘蜜蜂,這些蜜蜂在蜂群中沒有事情可做,而蜜蜂過多又造成了蜂群中巢溫過高,導致這些閒置下來的蜜蜂就開始培育雄蜂,進而建造王臺,開始準備分蜂。

第三:蜂群中有足夠的儲蜜

對於蜂群中儲蜜過多來說,這裡面產生的影響是兩個,一個是為分蜂的蜜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儲備,二是大量的蜂蜜在蜂群中造成蜂群中超溫過高,引發蜜蜂分蜂情緒,閒置下來的蜜蜂培育雄蜂,建造王臺,為分蜂做準備。

蜂箱旁邊放空蜂箱為什麼可以收捕分蜂團?

如果我們在一群蜜蜂的蜂箱旁邊放了一個空的蜂箱,雖然說這個蜂箱是不會導致蜂群進行自然分蜂的,但是我們這個蜂箱會有較大可能收到蜂群的分蜂團。如果蜂群發生了自然分蜂,一般是蜂群先要尋找新的住址,而這個住址一般在蜜蜂的活動範圍,而我們放在蜂群旁邊的蜂箱是在蜂群活動範圍之內的,所以在我們的蜂群發生分蜂的時候,住址偵察蜂很容易就會發現這個蜂箱,只要這個蜂箱處理得好,通常蜜蜂會選擇居住,除非找到更好的居住點,所以我們的蜂群如果沒有采用人工分蜂,而是採用讓蜜蜂自然分蜂的話,這是可能收捕到蜂群的分蜂團的。

蜂箱放在蜂群的哪個位置好?

如果我們想要在蜂群胖放一個空的蜂箱來收捕分蜂團,那麼最好的位置是哪裡呢?根據蜂部落的觀察,一般在蜂群蜜蜂飛行路線上的蜂箱更加容易收捕到分蜂團,而且在蜜蜂飛行路線前方30米左右的位置概率更大,如果我們墊高蜂箱一米左右,收捕到的概率更高,甚至有可能在分蜂的時候蜜蜂直接入住。


蜂部落


蜜蜂自然分蜂是蜜蜂長期生存選擇的本能,是蜜蜂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的形式。蜂箱旁邊再放一個蜂箱既不可能引誘蜂群發生自然分蜂,也阻止不了蜂群發生自然分蜂。

蜂群的新老交替,並不像其它動物那樣由老蜂王直接禪位於新蜂王,而是在新蜂王羽化岀房前夕,老蜂王帶領半數左右的子民,飽餐一頓後,飛離原巢重新開疆闢土建立新的王國,把原巢留給即將岀房的新蜂王。這就是養蜂人常常說的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在外界蜜源植物大量流蜜的情況下,蜂王積極產卵,巢內食物充足,大量新蜂源源不斷羽化出房。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和積累,造成巢內蜜多蜂多,蜂群擁擠不堪,哺育蜂哺育能力嚴重過剩。當蜂王信息素不能威懾和控制整個蜂群的時候,工蜂就會造雄蜂、築王臺,產生分蜂熱,準備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一般發生在分蜂季節的晴朗日子,久雨初晴尤為多見,分蜂群會在蜂場附近樹枝等處結團作短暫停留 ,待偵查蜂尋找到新的築巢地點,便遷徙到新址。蜂群結團之際, 要及時收捕分蜂團,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家店,待蜂團再次起飛就難收捕了。

自然分蜂群選擇的新巢地址,一般在蜂群的日常採集範圍內,但選擇旁邊的蜂箱概率極小。大量的實踐證明,蜂場開闊地前方300米左右,放置誘蜂箱成功率較高,不僅可以收穫本場分蜂群,還能收捕外界蜂群。

蜂箱旁邊再放一個蜂箱,對蜂群自然分蜂不構成任何的影響,蜂群也不會選擇入住,對蜜蜂養殖沒有任何意義。


蜂語語


蜂箱旁邊放了一個蜂箱不會造成自然分蜂,但如果蜂箱位置合適可以收留自然分蜂群,能不費勁的收回飛逃蜂。

當蜂群發展到一定程度,蜂王不足以控制蜂群,蜜粉源充足,正處於蜂群繁殖旺盛時期,蜂群就可能會發生自然分蜂。出現自然分蜂是蜂群內部的事情,跟外面是否有空蜂箱相沒有關係的,不會因為外面有空蜂箱蜂群就會出現自然分蜂。



但如果在蜂箱附近擺放一個空蜂箱,可以收捕自然分蜂飛逃蜂群,減少逃蜂的損失。

蜂群發生分蜂飛逃時,偵查蜂會四處尋找可以作為新蜂巢的地方。如果準備的空蜂箱被偵查蜂看中,就會引領逃蜂群進入蜂箱裡,成為一個新的蜂群。這樣就不用人去費心的收蜂了,也不會因為沒收回逃蜂而造成損失。在逃蜂容易發生的季節,有經驗的養蜂人會把空蜂箱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收留飛逃的蜂群。

怎樣才能利用空蜂箱收捕飛逃的蜂群?

一,要在有可能發生逃蜂的季節,準備空蜂箱。

蜂群什麼時候發生分蜂飛逃是有季節性的,只有在容易發生逃蜂的時候,放空蜂箱才可能收回逃蜂。一般在春夏蜂群發展旺盛時逃蜂比較多,可以準備空蜂箱收蜂。如果是秋末,入冬,早春時候,大多數地方都沒有逃蜂現象的,如果把空蜂箱還放在外面遭受日曬雨淋,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根據自己的蜂群狀態和氣候條件,覺得可能要發生逃蜂的,為了防止逃蜂就準備一個空蜂箱,這樣才有用。
二,空蜂箱不要放在蜂箱的旁邊。

自然分蜂飛逃時,飛逃蜂先飛到蜂箱附近200米左右的範圍處結團,然後再開始尋找新蜂巢。飛逃蜂不會直接跑入旁邊的蜂箱,與原蜂群捱得太近,蜂群的氣息會互相干擾。逃出去的蜂會竭力與原蜂群劃清界限,儘可能走遠一點。要知道分蜂飛逃主要是為了擴大采集範圍,去開創新的機會。如果空蜂箱捱得太近,逃蜂就不會接受的。

空蜂箱最好與原蜂箱離開一兩百米左右,放在地理位置好,不受到其他蜂群干擾,蜜蜂可能喜歡的地方。空蜂箱一定要認真的蓋好沙蓋覆布,巢門也關小一點,能做到讓蜜蜂進去就滿意,這樣逃蜂群才會選擇空蜂箱作為作為新蜂巢。



空蜂箱不僅能收留自己的逃蜂群,也可以收捕其他地方的逃蜂。

逃蜂發生後,蜂群先結團,偵查蜂會四處尋找可以容身的新蜂巢,有的偵察蜂可能會飛兩三公里遠尋找。所以其他地方的偵察蜂也會發現準備好的空蜂箱,只要能讓偵察蜂注意到,能讓偵察蜂滿意,就會把逃蜂群都引來。

為了使空蜂箱吸引力更大,裡面可以放一些空巢脾,不需要什麼蜜粉,以免引來盜蜂。空巢脾有蜜蜂熟悉的氣味,很容易吸引蜜蜂來,也讓偵察蜂更加滿意,逃蜂來了可以直接入住,發展起來也更快。當然巢脾要防治發黴長蟲,要注意更換晾曬處理,避免發黴發爛。

所以明白了嗎?空蜂箱只能收捕逃蜂群,並不會造成自然分蜂,也並不是只能收捕自己的蜂群。空蜂箱不要擺在蜂箱旁邊,要選擇蜜蜂喜歡容易發現而且有適當距離的地方,這樣收蜂才容易成功。


追花精靈


這個問題有兩個題意。

1.蜂箱旁邊再放一個蜂箱會不會引起蜜蜂自然分蜂?答案是不會的!

2.如果你問得是旁邊蜜蜂自然分蜂出來的蜂會不會鑽到旁邊的蜂箱裡?答案也是不會。

下面給出原因:

引起蜜蜂自然分蜂的原因有3種情況。

1、到了分蜂季,蜂箱空間沒有及時調整。致使蜂巢空間狹窄,蜜蜂封蓋子脾多,沒有需要工蜂吐漿和哺育的蟲卵脾。蜜蜂過度擁擠,勞動力嚴重剩餘。此時不管蜜蜂弱勢如何,只要處在分蜂季,都會導致蜜蜂分蜂。

2、也是在分蜂季,沒有及時檢查蜂群情況。群勢壯大,蜂王信息素封閉,蜜蜂築造新的王臺。新王快出房前,就會使蜜蜂發生分蜂。

3、蜂王變老或殘疾。這種情況也會致使蜜蜂維護出新的蜂王,如果老王產卵力還能維持蜂群發展,會迫使處女王發生分蜂。(如果處女王產卵力跟不上蜂群需要,就會發生母女蜂王同巢,但過一段時間,老蜂王會被拋棄)。

以上就是蜜蜂自然分蜂的全部原因。

再說,分蜂出來的蜜蜂為什麼不會使用旁邊的蜂箱。

那是因為,蜜蜂為了保護種族不會近親繁殖。它們分蜂出來都會飛的很遠。而它們辨認蜂巢的所在,靠的是蜂箱的方位所在。放在旁邊就相當於一個方位,它們更不會選擇。

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全部答案,望採納。

我是90後,三代養蜂人。感謝您的認真閱讀,我會分享更多養蜂知識,歡迎關注點贊。有補充或者異議,請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謝謝!


三代蜂農說蜂蜜


不實現的,除非不會飛高的王有可能!但是分蜂卻是老王出去,除非同時出兩個處女王多次分蜂。因為處女飛不高,就會選擇落腳處團結。還是人工分蜂穩定可控,用塊大隔板在中間脾之間分開。王臺一邊,老王一邊,各開巢門,老王邊巢門裝上防跑片,防止處女王出交尾回來進入老王邊。上面放沙網或布蓋住,不能讓工蜂從上面過去,不能互通。等處女王交尾產卵後,老王邊提到新箱,再到好位置放好。或者王臺期就將老王那提到新箱,王臺邊留在原處。




榮華蜂蜜


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也是不付合蜜蜂習性的。蜜蜂發生分蜂行為,完全是有蜂王的蜂王吻質起著一定作用的,因為蜂王的蜂王吻質大量減少,使工蜂失衡了強群的控制能力,才造成分蜂的。

蜂王吻質的來源主要還是來自工蜂對蜂王飼餵蜂王漿的次數決定的,蜂王只有獲取到大量工蜂供給的蜂王漿後,才能使身體各個器管充分發育,在各個器管充分發育後,才能分泌出更多的蜂王吻質,工蜂通過接觸蜂王外體,和在飼餵蜂王時才能得到蜂王吻質的傳遞,起到控制蜂群的強大和不分蜂。

蜂群的分蜂原因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應該是每位養蜂人應該是都知道的大道理後,才能夠養好蜂的基礎。

蜂群的分蜂是工蜂和蜂王之間相互產生了失衡後,它們之間是相互起著制約而產生了變化,才發生的分蜂。也就是工蜂對蜂王飼餵的蜂王漿減少,使蜂王分泌的蜂王吻質減少後,工蜂開始起造王臺,如果要是蜂王有充足的蜂王吻質供應工蜂,再大的群勢也不會分蜂,就象原意可以達到二十多框,子脾達到十五六框都不會分蜂。這主要是與工蜂的基因和蜂王能分泌大量蜂王吻質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關於蜜蜂的分蜂與放的空箱子是無任何關係牽連的,也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

關於蜜蜂的分蜂,完全與它的基因能不能維持強群有關,那些一二框蜂就分蜂的蜂群完全是它的基因控制著工蜂,使工蜂對蜂王飼餵蜂王漿減少,使蜂王吻質減少迫使工蜂造王臺後才引起的分蜂,這種蜂群是沒有任何利用價直的,應該淘汰這種蜂王。

所以不管是什麼蜂種,在選擇王種時應該先考慮能不能維持強群后,再考慮產量,二者都有優勢後才是最好的王種,也是減少分蜂和產量高的主要因素。






純正農家蜂蜜


蜂箱旁邊再放一個蜂箱會自然分蜂嗎?根據阿杰的試驗,原蜂箱旁再放一個蜂箱不會誘發原箱蜜蜂自然分蜂。如果想要蜜蜂自然分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自然分蜂的條件

一、外界有蜜粉源。外界有蜜有粉才有可能誘發自然分蜂,要注意的是有蜜源沒粉源時會誘發分蜂,但是有粉源沒蜜源就不可能誘發自然分蜂。

二、蜂王產卵能力。蜂王產卵能力直接影響蜂群的大小,如果蜜蜂的數量增長趨於停滯或衰減,說明已達到了蜂王的產卵極限。蜜蜂為了繁衍,會在外界有蜜粉源的時候自然進行分蜂。

達到自然分蜂條件後,有幾率誘到原箱的分蜂群

阿杰認為,如果原箱蜜蜂所在位置很適合蜜蜂居住,經常有尋巢蜂活動,那麼這位置不一定可以誘到原箱的分蜂群,但是一年之內總能誘到一兩群野蜂。如果是兩蜂箱相距遠點,原箱分蜂群進誘蜂箱的幾率會大點。

總結

原蜂箱旁再放一個蜂箱不會誘發原箱蜜蜂自然分蜂,但是達到了自然分蜂條件後有幾率誘到原箱的分蜂群。如果原箱位置經常風吹日曬,在相隔不遠處有理想位置並放一個蜂箱,也有很大幾率能誘到原箱的分蜂群或原箱的蜂群整群遷入這個蜂箱內。



農家阿杰


分蜂群出逃往往會飛向遠處,養蜂人可以在蜂群還未自然分蜂之前,在蜂箱旁擺放另一個蜂箱,再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消除蜂群分蜂熱

自然分蜂群往往會飛逃的原因,這個與工蜂的職能有關係,工蜂當中的偵查蜂會長期進行尋找新巢穴的地方,當蜂群出現自然分蜂之後,這些偵查蜂會帶領分蜂群前往新居所,所以,這也是分蜂群總是飛逃到遠方的原因。

養蜂人為了預防分蜂群飛逃,可以採用人工分蜂的方法,幫助蜂群消除分蜂熱,將蜂群內的帶蜂巢脾調入到新蜂箱內,將新蜂箱擺放在原蜂箱附件,有利於養蜂人處理蜂群回蜂的問題。


蜂友會


你好,自然分蜂是有多種原因的,跟你放置一個空蜂箱無關。對意蜂而言:第一種是你原群裡面的蜂王老化了,產仔進度緩慢,工作蜂會自己製造自然王臺。來淘汰箱裡的老王,等自然王要出房了,老王就會形成分蜂帶上一部分蜜蜂出逃。它出逃的路線沒有規則,但肯定一點的是覺對不會飛到你放置的空箱裡面。另一種原因就是箱裡面飼料不足,蜂王也會帶蜂出逃分蜂。還有一個原因是箱裡蜂蟎太重,蜂王也會帶蜂出逃。你放置空箱只能人工分蜂,先人工培育蜂王,蜂王十六天出房,在出房提前三天,在有王壯群蜂箱提取二匹要出巢的封蓋仔匹,一張蜜匹。把要出房的王臺頭向下放置在仔匹上,就可以分蜂了,但是人工分蜂外界條件要好,花粉花蜜充足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