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這場座談會上有3大看點 中醫藥發揮大作用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這場座談會上有3大看點 中醫藥發揮大作用

2月8日下午,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座談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進行了解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科主任楊麗就消化道傳播知識進行了科普,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主任何成詩就中西結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情況做了介紹。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張濤主持。

看點一: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氣溶膠的傳播有一定的條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表示,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已於2月4日發佈,作為普通人的日常防範措施,需注意的以下幾個事項。

一是高溫、75%酒精、含氯消毒劑等多種方式可滅活病毒!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30分鐘),大部分消毒劑(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可有效滅活病毒。

二是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目前所見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特別注意,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傳播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但是這一點尚未確定。雖然氣溶膠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但氣溶膠產生有一定條件,一般在醫院ICU內因為患者使用呼吸機和其他呼吸治療操作而容易產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傳染病需要負壓病房),其他環境一般沒有氣溶膠微粒,請大家不要擔心。

三是感染後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發熱、乏力、乾咳。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大多數多為3-7 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所以,普通人出現發熱,需要到醫院發熱門診檢查。如果有乏力、咳嗽,也需要看醫生。

需要強調的是,出現發熱以及呼吸道症狀的市民朋友們,請及時到就近醫院就診。到達醫院時,請主動走發熱門診的通道,一定要與其他通道的病人分開,避免交叉感染。這也是每個市民的責任。

四是感染後在痰、血液、糞便都可檢測出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體外如果不能獲得營養,很快會死亡,但痰液等或提供一定營養會延長其存活時間。因此,建議大家預防交叉感染,不要隨意吐痰、不要亂扔分泌物廢棄物。

五是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加之人群普遍易感,所以感染者主要通過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同時在醫療措施幫助下度過“難關”。因此自己不要亂用藥物。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抗菌藥物必須在醫師醫囑下使用,以預防和治療繼發了的細菌感染。所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狀態是維持免疫力正常的關鍵。

看點二:

消化道傳播有待明確

建議大家適當關注,但不必恐慌

近日來,大家對消化道傳播作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傳播途徑高度關注。就目前研究來看,不排除新冠肺炎存在消化道的傳播。開春以後,逐漸進入消化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科主任楊麗就消化道傳播的相關知識進行普及。

消化道傳播是指患者或者隱性感染者的消化道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隨著糞便排出體外,經過生活接觸汙染了手、水、食物、食具等,易感者在進食時,病原體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造成感染的過程。主要症狀是腹瀉和嘔吐。常見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甲肝、感染性腹瀉病以及各種腸道寄生蟲病等。

日常生活中消化道傳播的常見途徑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一是患者或病毒攜帶者上廁所後不洗手汙染餐具或飲具,接觸的人可能會被傳染;二是病毒隨糞便排出後,沾染食物或水源,如農村直接拿排洩物做肥料或直接排入河道等,進食被汙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被傳染;三是蒼蠅、蟑螂、老鼠等接觸了病人或攜帶者的排洩物又接觸食物或者飲用水,進食這樣的食物或水也可能被感染。

那麼如何預防呢?對普通群眾來說,預防消化道傳播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強手衛生。手不要到處亂摸,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區域;從公共場所返回、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肥皂(香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其次是加強食品衛生。食物、飲水要充分加熱,不要吃生的食物和飲用生水,所有食物要煮熟、水要煮開、餐具要消毒,器具要生熟分開並及時清洗等;瓜果蔬菜食用前,應充分清洗乾淨;第三是不要與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外出穿的鞋儘量與居室隔離,並噴灑酒精消毒;第四需要強調的是衛生間的清潔衛生。我們應該在用完廁所後及時沖水,沖水時蓋上馬桶蓋。馬桶、坐便器等可用巴氏消毒液等消毒,並清潔洗臉檯、衛生間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的地方,衛生間注意通風,不能自然通風就用排氣扇通風。

除了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各社區、小區、鄉村還要注意環境衛生,要搞好滅蛆、滅蠅、滅蟑螂、滅鼠工作,避免病毒的傳播。

對於農村地區,除了上述的預防措施,還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一是使用旱廁的地方,需要定期對廁所進行消毒,避免糞便汙染附近水源或者蔬菜等。二是應加強水源管理,避免使用井水等作為直接水源。三是應避免使用糞便直接澆灌施肥蔬菜。

目前,最新的官方指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顯示,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有待明確。建議大家對新冠肺炎的消化道傳播適當關注,但不必恐慌。

看點三:

截止2月7日24時,全省確診病例363例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主任何成詩說:“這次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醫稱之為‘瘟疫’。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同樣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月29日,我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痊癒出院,這例病例中醫藥全程參與治療。截止2月7日24時,全省確診病例363例,其中就有313例在用中醫藥治療,療效是肯定的。在其他地方,北京最先治癒出院的兩例以及武漢定點醫院的不少病人都是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癒出院的。中醫在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減少激素用量、減輕併發症等方面具有療效。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一方面積極推進中醫藥全面參與病例救治,還成立了中醫藥科技攻關組,加強中醫藥療效的評價與收集,推進中醫藥防控藥品研發。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除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外,我們還應該運用中醫‘治未病’理念,加強預防干預。疫情期間,要避免熬夜,規律作息,清淡飲食,戒菸戒酒;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活動,適當鍛鍊,增強體質,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同時,可以根據中醫師處方,服用中藥湯劑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也組織專家論證了。對感染患者,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中西醫結合治療。


大眾健康報記者 楊琳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這場座談會上有3大看點 中醫藥發揮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