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人们都认识到传染病的严重性。

所以尽量不出门,或者少出门。

“宁波一男子出门买菜,15秒被传染”的信息,让很多人心里有些恐慌。

甚至有不少人不敢出门买菜了。

其实,不出门,甚至少出门的观念是对的。

减少接触外人的机会,就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少出门或者不出门,我们的饮食该怎么办?

在有限的食物中,我们怎样才能吃的健康呢?

今天就来聊一聊疫情期间的饮食问题。

说起吃,还是要说一说吃的原则。

饮食有什么原则?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吃的目的是给身体补充能量,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所以一定要吃的健康。吃的健康包括以下几方面:吃的营养均衡。吃的食物多样化,不要出现慢性食物过敏。尽量不吃有害的食物。

怎么吃才能营养均衡?

人体需要的营养包括三大营养成份: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三大营养成份都是人体需求的基本物质。在人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1、构成人体的组织和器官;

2、构成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

3、供给热能。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0~1.2 g/kg。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之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则利用率较低。
二、脂肪的主要功能

脂类包括: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1、甘油三酯(脂肪)作用包括:

(1)作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2)维持正常体温(3)保护体内器官;(4)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5)构成细胞膜;(6)合成人体重要物质;(7)参与胆固醇的代谢;(8)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E等,同时还可促进它们在肠道的吸收。

主要来源是:(1)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2)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2、磷脂作用包括:

(1)提供热能;(2)构成细胞膜;(3)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顺利通过细胞膜;(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主要来自于蛋黄、动物肝脏、大豆、麦胚、花生等。
3、固醇类作用包括:

(1)构成细胞膜;(2)合成人体重要的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动物脑、肝、肾、蛋类、肉类、奶类等。
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
1、贮存和提供能量;

2、是机体的构成成分;

3、节约蛋白质;

4、抗生酮作用;

5、提供膳食纤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提供热量占总热能的60%~65%。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果糖来自水果、蜂蜜等;蔗糖来自甘蔗、甜类、蜂蜜等;乳糖来自奶及奶制品等;海藻糖来自食用蘑菇等;淀粉来自薯类、豆类、谷类;纤维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等)中;半纤维素来自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饮食中三大营养物质都不少。荤素搭配。一顿饭中需要有肉类、蔬菜和蛋白。平时也需要吃点水果。

怎样吃才会保持食物多样性?

经常吃单一的食物,尤其是经常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容易出现慢性食物过敏。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慢性食物过敏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皮肤问题,皮疹,瘙痒,湿疹等。还可以导致身体出现一些肠道问题,比如胃肠道炎症,腹痛、腹泻等问题。

食物多样性是指食物原料的多样,以及食物类别的多样。

食物的原料应当在15种以上,而且不包括调味品。如果做不到,无论如何,也应当在10种以上。

这些食品应当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奶类以及少量鱼肉类。 早上,一片面包,一碗牛奶燕麦粥,还有一只咸鸭蛋;上午一个橘子和一把开心果等。

不吃哪些有害物质?

1、不吃致炎性食物。从中医上来说,不宜吃容易上火的食物,比如烧烤、油炸食物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出现口腔溃疡、咽喉炎、牙龈炎等问题。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同时,油炸食物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少吃含防腐剂、添加剂的食物。虽然防腐剂和添加剂是食品级的,对身体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

3、少吃高脂肪食物。尤其是对于血脂偏高的人群来说,控制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的食物摄入。

4、少吃腌制食品。因为这些食物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疫情期间少出门,我们该吃什么?

5、少吃加工的肉类。因为加工的肉类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strong>不出门或少出门的时候,虽然食材有限。但是也要注意尽量做好营养均衡、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同时少吃或者不吃有害物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