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上映與2009年的澳大利亞電影,豆瓣上有超過30萬人標註看過,

評分高達8.9分,超過97%的劇情片和95%的動畫片。這部影片曾獲得2009年法國昂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

《瑪麗和馬克思》講述了小女孩瑪麗和她的筆友馬克思之間的故事。瑪麗是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8歲小女孩,她頭上長了一塊胎記,所以同學們嘲笑她,不願意跟她一起玩。瑪麗的母親愛酗酒、父親專注於製作標本,他們都沒有給予瑪麗足夠的重視和關愛。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瑪麗給在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寫了一封信。馬克思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中年男人。雖說已經中年,但馬克思在很多方面仍與瑪麗有著共同之處。於是,這兩個相差36歲的人,跨越半個地球成為了筆友。

這部電影拍攝歷經5年,可謂是一部匠心之作,單從故事內容方面不足以完全解讀出這部電影的魅力。所以,今天我將結合電影的敘事結構來深度解讀這部電影。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瑪麗和馬克思》這部電影在敘事結構上採用了雙時空的敘事結構:分別是瑪麗生活的澳大利亞和馬克思生活的美國。電影在剪輯時,巧妙地把兩個時空銜接起來,在展示主人公生活的同時,完成了影片節奏的統一。

一般來說,每部電影都有它展現情節的結構與載體,在《瑪麗和馬克思》中,導演用到了雙時空的敘事結構。一個時空是瑪麗生活的澳大利亞,另一個時空是馬克思生活的美國。兩個時空並沒有主要和次要之分,比重相差無幾,互相交織。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時空一:瑪麗生活的澳大利亞,以黃灰色調為主

電影的前半部分,鏡頭集中於寫信者身上。也就是說,當瑪麗在寫信時,電影鏡頭集中於瑪麗的生活。

以瑪麗第二次給馬克思寫信為例,瑪麗在寫的同時會讀出自己的內容,影片在瑪麗的自述中推進。在信中,瑪麗不僅會寫自己近期發生的事,也會把自己的夢想寫進去。

當瑪麗告訴馬克思自己被同學欺負時,電影則向我們展示同學把瑪麗正在吃的三明治搶去,然後扔進去了垃圾桶。這個同學還嘲笑瑪麗頭上的胎記,嘲笑瑪麗衣服上外套上沒有紐扣,只能用夾子把衣服夾住。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時空二:馬克思生活的紐約市,以黑白色調為主

同樣,馬克思在給瑪麗回信時,電影鏡頭就集中於馬克思的生活。

馬克思第一次給瑪麗回信前,他經過長時間的心理掙扎,電影旁白說馬克思凝視了窗外長達18個小時,最終才決定給瑪麗回信。回信的過程只有短短几十秒,寫完信後的馬克思拿起信重新讀。

電影在馬克思的自述中推進,馬克思讀到哪一句,鏡頭就切換到對應的情節。

導演在切換時空時,還設置了一個細節——瑪麗生活的時空和馬克思生活的時候色調是不同的。瑪麗生活的時空色調是一種膠片黃,而馬克思生活的時空是黑白色調。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那麼導演是通過什麼方式讓兩個時空直接的故事巧妙銜接的呢?導演用到了“信件”這種富有情懷的媒介。影片以主角讀信或寫信為載體,展開信件敘述者所經歷的事情或者他的想法。

這對忘年交對對方的幫助與感情令我動容。還記得小學剛接觸英語的時候,我總是很希望能夠擁有一個英語國家的筆友。這樣我就能想英語書裡的小朋友一樣,給相隔半個地球的筆友寫信。

《瑪麗和馬克思》雖然是一部以講述友誼為主的影片,但除了交朋友,影片還有一個 令人動容的地方。那就是它還講到了人與自己和解。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瑪麗和馬克思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們愛看同樣的動畫片,他們都愛吃巧克力和奶酪。但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那麼好的朋友,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人群中的弱勢。他們因為自身的原因,經常會遭到周圍人的嘲笑和欺辱,他們被孤立,與環境格格不入。他們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比任何人都懂對方的感受。

幸運的是,在對方的關心、陪伴、開導之下,他們最終都與自己和解。

就像馬克思在信中跟瑪麗所說:

我原諒你,因為你並非完人,你有缺陷,我也有,全人類都有。我小時候想成為任何了,除了我自己。伯納德·海茲霍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包括缺點及一切。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接納。然而,我們能選擇自己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其實,馬克思原諒的並不僅僅是瑪麗,更是他自己。

《瑪麗和馬克思》:從敘事結構來解讀這部友誼經典之作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