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食品安全已经深入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千家万户,但这并不是近几年才存在,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可见食品安全是一个多大的问题。

从一些古代的文章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西周人的饮食已经比较的丰富多彩了,当时虽然还处于青铜时期,但是种植一些生活基本所需的瓜果梨桃,蔬菜水果还是可以的,有丰富多样的粮食作物,有蔬菜有水果,可以通过当时人民经历出来的一些保存方式去保存,比如在太阳下晾晒,放入冰层中保鲜,还有酿造,腌制之类的手段都可以延长保质期。

在西周的宫廷,王室享用的食品更是花样繁多,御厨更是得将这些珍馐美味做出细致的规划分类,安排好多人对他们进行分别保管,比如“庖人”、“烹人”、“膳夫”、“浆人”等等职位,这些都是为了保存食材而设立,从这可以看出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人就已经明白了食物的分类,对事物认识已经相当清楚,对食材的管理相当清晰。

一日三餐,西周时期的人民就已经对着三餐有了明确的规划,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口味已经进行了区分,也已经在不但的摸索中探究出了调节食物口感的方法,比如他们懂得将水果泡在蜂蜜中可以是的水果口感更好,保质期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延长。再比如他们的酱等腌制技术,将肉类等食品首先进行风干,然后再加入盐再浸泡到酒里腌制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些食用的调味品。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这些不仅仅可以看出对于平时入口的东西口味的挑剔,还可以看出他们在每一步中对于食品安全的谨慎,他们研究出来的那些保存方法,比如酱,这些都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让他们可以更持久的存放,与此同时尽量的增加食用的舒适度。因为要考虑到平时食用的食品味道品质,所以就有了孔子的“沽酒市脯不食”的说法。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饮食的洁净及卫生是传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可以说是中国饮食安全的第一人,孔子认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贻而锅,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材和加工的选择

“沽酒市脯”这个词的含义主要就是指那种在市场上售卖的东西,因为当时的工艺限制当时的酒都是粮酒,都是由粮食加工而成的,这种技术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必须严格把控粮食的品种,必须严格监控水质,要想造出好酒来,必须得是

优良的粮食,纯净的水质。

西周的人使用的肉分成两种,分为鲜肉和干肉。而且当时的酿酒是归国家统一规划的。当时的王室贵族的酒都是由专门的部门监管的,有专业的管理部门,专业的酿造部门和专业的供应部门,以及制造部门,所以当时的酒的质量都是有保证的。

但是到了东周时期随着当时奴隶社会的崩溃,奴隶们有了自己的权力,都成了自由民众和手工业者,酿酒也由国家统一管理渐渐的转到了民间,不仅仅是当时的各路诸侯有了自己酿酒的权力,在民间也有了自己开酒店的权利,在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酒层出不穷,这时候这些酒的质量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根据古书记载,当时的人们不是自己酿的酒都不喝,不是自己制作的脯,不知道是什么肉,都不吃。可以看出人们不去街市上的酒馆里喝酒吃肉主要是因为怕东西不干净,对原材料不放心,人们会考虑他用的肉是否是健康的动物,他们用的粮食是不是正常的谷物。

所以,古书也有记载“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水果不熟,不粥于市。”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不食用从市场买来的东西,不食用生的水果蔬菜,因为不熟的食物吃了是会伤人的。只有每时每刻都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才能达到用吃来养人的地步。这跟“沽酒市脯不食”是一个意思。

对食品颜色和味道的的选择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提到“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已经将食物的色和味跟食物的新鲜联系在了一起,周朝的礼仪十分复杂,关于食品方面的当然也不在少数。

在一些王室的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会有祭天的环节,那就会有一些动物被当作祭品被杀掉,而祭祀的时间不会很短,一般会在三天左右且不会少于三天,那么这些祭品在这三天的风吹日晒里就可能会发生变质,发出难闻的味道,色泽也会变得难看。当时的人也意识到了祭肉摆放时间的过长会导致肉类本身质量的变化,经过风吹日晒,这些肉类祭品已经严重变质不能再被食用。

当时的人们为了长时间的保存肉类,开始不断摸索,后来周人掌握了冰藏得方法,用冬季的冰来个祭肉致冷,从而达到肉类保鲜的目的,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这种手艺,王宫里也专门设立了凌人的职位来掌管冰政,管理有关制冰藏冰的一切有关大小适宜,而这些冰的一大部分都在夏季的食物保鲜当中被用去。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已经注意到温度是影响食物变质问题的一大原因,而基于当时的人民思想祭肉也不能坏,所以就有了一系列确保肉类食品安全的方式比如用冰去降温冷藏。

从古文典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肉类摆放时间过于长久的时候,就会腐败变质发出腐臭的味道,这就是不干净的东西,祭祀给神灵就是对神的不尊重,是一种亵渎,神灵必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祭品,当然也就不会庇佑这些祭祀的人,所以变质腐败的东西一律丢弃。

失饪不食,是指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生熟程度,火候没有达到制作这种食物的标准,该大火的火候不到,该小火的火势太大,这种半生不熟的东西无论是在色泽还是在味道上都不能被接受。

相反,孔子乐于接受简单但是不失干净的食物,有一种盛在瓦器中的美食,曾经深受孔子的喜爱,原因就是这是一种难得的洁净的美味,而且在这种美味中也含有黎民百姓对于贤人的敬仰和尊重所以孔子很喜欢这种美味。

食品和调味品的搭配以及荤素的搭配

在人们基本上都明白了食物的养生价值之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饮食习惯也就越来越多的开始被人们所追求,开始追求食物的精细程度,不仅将就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也开始追求食物和调味品的搭配。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就拿食物蘸的酱来说,周朝人的习惯中特别重视食物和酱的搭配。在西周的宫廷也设立了专门的只为来掌管,以便能够在进食的时候可以使用恰当的酱,宴席上吃什么样的肉就一定要按规定使用什么样的酱,孔子也是主张“不得其酱不食。”食肉时不搭配上适当的酱更是会影响到饮食的感觉。

这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当时的肉的来源,其中很多都是来自野生动物,不搭配合适的酱,肉性温凉寒热不定,容易吃坏肚子。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犹如一条璀璨的星河,而这种优秀的饮食文化就是这条长河中最璀璨的繁星之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物产丰富,的大物种,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也因食物种类而不同。

比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到这样一句话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

“其民乐好处而乳食”;中央者,“其民杂食”。到了周朝,其实中华民族的发展已经到了一种经济发达,政通人和的地步,饮食文化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这个朝代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逸。

“沽酒市脯不食”:古人如何看待食品安全?入手西周,看古人想法

在这种平稳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才有精力有能力去追求饮食的更高境界,比如去

提升它的文化感和安全感,所以才会有这一系列的冠以食品安全的问题,透过这些古人的生活经验看当时的社会,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周朝人的社会痕迹。

更主要的是可以看出周朝人无处不在的智慧以及其暗藏在饮食和食品文化中的生活哲理,和中国主流饮食文化中的文明元素,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中华传统饮食中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