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劇焦一線


聚焦影視內容,深度解析行業


武漢加油 共渡難關

向白衣天使 抗疫英雄們致敬

多少人想“借一寸三九天裡冽冽暖陽,融這茫茫人間刺骨涼”,
多少人在“借一段往日旋律婉轉悠揚,把這不能說的輕輕唱”,

儘管不知這“無邊夜色,到底還要矇住多少人”,

但我們都相信“有一天太陽會升起在某個清晨”。

毛不易在《歌手·當打之年》中演唱的《借》,不禁讓人聯想到此時的疫情。

2月7日晚,新一季《歌手》開播,以周深、袁婭維、毛不易、徐佳瑩、米希亞、蕭敬騰、華晨宇(出場順序)為首發陣容,並新設置奇襲賽制,邀請李佩玲、黃霄雲、劉柏辛擔任奇襲歌手。

新一季的《歌手》將節目主題設定為“當打之年”,節目中邀請的歌手也明顯年輕了許多,似乎有意在挖掘華語樂壇新生代歌手的更多可能性。節目播出後,華晨宇無懸念奪冠,毛不易被奇襲陷入淘汰危機,相關話題發酵之下,《歌手》首場CSM55城收視率達到1.81%,位列當晚同時段首位。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然而,節目首發陣容中“回鍋肉”歌手佔比過半,黃霄雲奇襲毛不易的爭議居高不下,也暴露了節目仍然存在嘉賓缺乏延續性、熱度依賴話題性的發展瓶頸。儘管《歌手》在年輕化的過程中,也將更大的空間放在新生代歌手的原創作品上,但對新生代歌手反叛精神和自我表達的承載和放大,才是《歌手》聚焦新生代更重要的突破點所在。


1

困境中的年輕化

2020年,是《歌手》開唱的第八個年頭。

這檔綜藝界的老面孔既面臨著音綜嚴重同質化的普遍困境,也面臨著自身陣容配置眾口難調,且嘉賓邀請難度越來越大的發展瓶頸。

新一季《歌手》的首發陣容中,華晨宇、蕭敬騰、徐佳瑩、袁婭維四位都是節目的“回鍋肉”。不僅如此,即便《歌手》早在1月4日就官宣了華晨宇為首發陣容之一,但據現場觀眾反映,直到節目錄制當天下午6點,才最終敲定了華晨宇為首發陣容,他在第一期節目中演唱的《寒鴉少年》也是倉促上場。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歌手》將節目的突破點對準了更加年輕的市場。

就上一季而言,62歲的齊豫、56歲的劉歡、47歲的楊坤等,這些華語樂壇的老前輩本身在音樂上的造詣已經足夠強,新人在這個市場上難以突圍。而在新一季中,目前參賽者平均年齡30歲,其中年紀最大的為日本歌手米希亞,42歲,最小的李佩玲為00後,僅20歲,藝人整體較上一季年輕了20歲左右。

在這些歌手中,米希亞的到來讓人頗感意外,這位歌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封神,在日本的地位可以與國內的張惠妹、王菲等天后級歌手相提並論。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可以說,米希亞是一位天生的歌者,她可以橫跨五個八度的音域,歌聲能夠將演唱技巧和自我表達不露痕跡地融合在一起,感染力極強。正因如此,她在現場演唱的《現在好想見你》雖然是日語,卻能讓觀眾落淚。

同樣可以用高音表達訴說感的還有周深,他嗓音裡的空靈感彷彿不屬於人間。第一期節目中,周深演唱了他最有記憶點的歌曲《大魚》,現場確實足夠震撼,但似乎少了一點意外之喜,他嗓音的可能性遠不止此。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相比之下,國內少見的靈魂樂、R&B大陸Diva袁婭維在現場更加放鬆,挑戰她的年輕歌者李佩玲雖然未能成功,但後者聲音中的能量還是讓市場看到年輕力量的崛起之勢。

從目前這個配置來看,《歌手》將部分新生代歌手聚集在一起,讓更年輕的一代向他們發起挑戰,也不失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他們之間的碰撞甚至能緩解當下中國華語流行樂壇新生代藝人嚴重斷層的難點,或許這也是新一季《歌手》的野心。


2

奇襲下的“不可控”與“不可說”

與以往不同,新一季《歌手》新設置了奇襲的環節,有三位神秘歌手在首發歌手演唱的過程中可以隨時發動奇襲,進行1V1挑戰,奇襲成功的歌手有望繼續留在舞臺,而首發歌手中若有人在奇襲中落敗,首發歌手前兩場累計排名的最後一位將被淘汰。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單從賽制來看,奇襲的出其不意能夠增強節目本身緊張刺激的氛圍和可看性。但是,節目的競技屬性一旦被強化,便會存在對抗中的漏洞和不公平。節目過後輿論中最大的爭議點便是黃霄雲奇襲毛不易。

黃霄雲是一個典型的技術流歌手,而毛不易則屬於偏民謠的抒情型唱作歌手。兩人風格的巨大差異,給了黃霄雲在《歌手》舞臺上更大的優勢。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如果拋開與毛不易的1V1,黃霄雲翻唱五月天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有張力、有熱情,帶著少年的篤定和迸發的生命力,歌曲過半從柔和空靈到飽滿渾厚的轉換也有更豐富的層次感。

相比之下,毛不易的歌大多都不適合華麗的舞臺和華麗的編曲。他的特色在於娓娓道來,是耳邊的呢喃和訴說,在漫無邊際的黑夜裡,在孤寂一人的沉默裡,在無處言說的壓抑裡,釋放著撫慰人心的力量。

正因如此,在舞臺衝擊力上,毛不易確實很難贏。但更讓人意難平的還在音樂的較量之外,黃霄雲在毛不易還未開唱就選擇奇襲似乎早有預謀,在節目中坦言兩人風格的差異更加深了這種心機感,節目播出時還未開唱,好評就已經刷上熱搜,靠營銷博眼球也敗壞了路人緣。這也是節目播出後“全網心疼毛不易”的關鍵所在。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儘管黃霄雲贏了舞臺,但毛不易卻勝在舞臺之外。

毛不易的歌核心在詞,他的詞,總是有一種食煙火氣的細膩,又包裹著超脫世俗的抗爭。正如《借》這首歌,點睛之處在於“借我平凡一生”。但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沒有任何奢求的願望,卻要用“借”完成,難掩悲涼,而當下疫情的大環境又給了這首歌新的詮釋。

從這一點來看,即使毛不易在《歌手》“一輪遊”,也不會影響他歌曲的個人表達和傳唱空間,但《歌手》可能存在的“暗操作”則在拉低節目的觀感,至少在新生代歌手的較量上,《歌手》可以做的更磊落和坦蕩。


3

尊重新生代的“反叛”與自我表達

目前來看,新一季《歌手》的首發陣容有足夠的看點,但節目將聚光燈打在新生代的歌手之上,更應該關注這些新生代藝人自己的表達,以及他們可能對華語樂壇帶來的可能性。

節目開場,華晨宇率先表明了自己不想再翻唱歌曲的態度,幾位歌手在第一期節目中也大多選擇了自己的原創歌曲。將翻唱的比例降低之後,《歌手》給了新生代原創歌曲更大的機會,意味著新一代的創作人、音樂人能夠在這個舞臺上表達自我。

第一期節目中,華晨宇演唱了自己的歌曲《寒鴉少年》,延續了他以往現場強烈的個人風格和表現力。燈光打在他身上的那一刻,他便成了歌曲中的人,邁著玩世不恭甚至略顯輕佻的步伐,不屑“生旦淨醜”的態度,即使是困獸,也要向暴戾迎擊,然後迴歸平靜,溫暖的嗓音和恰到好處的一抹光亮直抵人心,給再度出發的自己更堅定的力量。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和華晨宇的張弛有度不同,蕭敬騰用《皮囊》點燃全場。《皮囊》這首歌確實很適合現場,從前段的鋪陳到“我開始燒”的爆點,很容易讓觀眾跟著搖擺,但真正可貴的是這首歌曲帶著搖滾精神內核的反叛,批駁現實中對豔俗皮囊的過度追捧。

年輕了20歲的《歌手》,決定來一場“反叛表達”

相比之下,華晨宇和蕭敬騰的舞臺是燃炸的,而毛不易則屬於沉默的批判者。在他的訴說裡有希望,也有希望到來之前的掙扎。糾纏在兩者之間的,便是他的歌中沉鬱的諷刺。這種暗含的諷刺和他綿長的曲風給他的歌曲注入強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環境下總有不同的味道。

如果說華晨宇用《寒鴉少年》表達不能讓自我被馴服,蕭敬騰用《皮囊》警示對膚淺的盲目崇拜,那麼,毛不易的《借》就是在用嚮往平凡表達世事艱難。

這種難得的批判是新生代歌手在與世界的碰撞中最珍貴的東西。畢竟我們都無法否認的是,每一次時代交迭的契機出現,都是因為反叛精神露出了矛頭。而對新生代獨特性的放大,才是《歌手》真正的突破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