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被隔離了是什麼樣的感受?

分分愛兒童內衣定製


沒有親身感觸,不敢枉下斷言,惟願世界和平。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堅守在常青藤上


成為一個病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成為一個被隔離的病患更是糟糕透頂。所以他們的感受大抵是這樣的:

一、自卑

一個被隔離的病人的形成,可能是因為患有傳染疾病,在這種情況下,他會成為了一個傳染源,會因為自己患病感到羞愧,會為可能給大家帶來危險和不便帶來自卑,似乎患病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實際上他也只是受害者而已。

二、孤獨

被隔離後就會有一定的限制措施,就像困獸一樣被困於醫院或某個固定區域之中,無法正常與人接觸,也無法開展正常活動。被隔離的孤獨感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重,當所有人都排斥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勢必是孤獨的。

三、焦急

被關在籠子裡的鳥渴望著藍天,被關進屋子裡的人也渴望自由。被隔離的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走出去,早一秒是一秒,所以他的內心是焦躁的,他渴望自由,渴望健康,渴望回到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渴望成為像以前一樣的自由人。


楊大兔子


一旦疑似或被傳染了病毒。一經發現肯定是被隔離,這是對病人和其他人的一種保護措施,被單獨隔離的人,肯定日子是不好過的。要耐得住寂寞,克服恐慌的情緒,今後的半個月或治療中都要一個人待著。可能你會思念親人,想念你的親朋好友,但是,沒有辦法,為了讓更多人有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被隔離的人只能委曲求全,聽從隔離的安排,積極配合治療。



雨化晨露


古往今來,當疫情來臨時,指望老天賜福,或者是解藥立刻出現,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在疫情解除之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隔離,無論是病患,亦或是尚未被感染的人。

現在除了捨生忘死,奮戰在前線的那些醫生、官兵、醫療物質生產者、志願者等勇士們,其他人差不多都處於隔離狀態。因此,與常人相比,也許,病患更多的是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面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期盼解藥的問世。

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與古代相比,現代對疫情的管控已經是十分有效了。畢竟現代人多,交通快捷,而這些都意外著人傳人的速度更快。

從最近的治癒曲線圖上,發現自2月1日開始,治癒、死亡人數曲線不再重疊,治癒曲線快速上穿死亡曲線。由此可見,就治癒率而言,拐點大概率已然出現。除了醫療資源緊張的湖北省,其他城市的治癒率幾乎接近100%。所以,如果能得到及時救治,其實沒有必要過度擔心,患者們一定要有戰勝病毒的信心。

藉此文,我也有話要對那些病患說。

如果覺得害怕,那麼請想想那些日夜守護在你們身邊的白衣天使們。他們何嘗不害怕,何嘗不想離開,但是他們留下了,只因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天職。

如果覺得委屈,那就請想想和你們一樣被隔離在家的同胞們。說實話,當看見你們曬出的盒飯,竟然不由得一陣羨慕。好歹你們還有葷有素有水果,在下因為沒有口罩,居家隔離半月有餘,早就是葷素全無,幸購得方便麵數箱。每日是方便麵兩吃,中午煮麵,晚上泡麵。這不,也一樣過著嗎?也沒覺得有什麼委屈啊。

疫情當前,我們要多想想國家的難處,此時更需要大家同心協力,自我隔離,儘量減少外出,儘量阻斷病毒的傳播。如此,國家才能集聚全國之力,更好更快地支持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湖北。

隔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毛主席有句話說得好,戰略上要藐視它,戰術上要重視它。所以,此時此刻,我們唯有堅定必勝的信念,相信政府,堅持禁足,想必那一日已不遠矣。


讀春秋思無忌


應該沒有人是希望被隔離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得了傳染性較強的疾病需要被隔離也是不得已。要說被隔離人的感受,我想成人和孩子應該是不一樣的。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是一個幾歲的孩子在隔離空間裡透過玻璃對著外面的護士求抱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立馬就覺得鼻頭一酸,心裡一緊,眼淚止不住地滾落下來,這個孩子可能並不真正理解發生了什麼,但是他想求安慰的眼神和哭聲能讓人馬上能體會到他的害怕和無助,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無法坦然面對,很希望能透過屏幕和一切障礙給他一個大大的溫暖的擁抱。成年人因為心智各方面都很成熟,在因疾病而被隔離的時候應該能更理性地對待。說實話,我有想過,如果是我被隔離,如果因為我一個人的離去能保證家人的安全,我會欣然接受。做了父母的人應該能夠理解,我們是為了家人孩子可以做任何事的,區區隔離難不倒我們,只要家人安全健康。特別痛心因疫情而不得不暫時分開的家庭,希望這場疫情快點過去,一切恢復正常。


桔子在奧地利



霞光一丈


心理素質好的能堅持七天吧,心理素質一般的我都不敢想。尤其是武漢,整個城市焦慮恐慌。多做心理暗示,多少管點用。其實這個現狀,我們網友談論什麼也顯得很蒼白。只有管好自己不給國家添麻煩了。但是你們一定要心理也健康啊,彆扭曲,別抑鬱。心理關也是很恐怖的。


我是霸波奔你是笨波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0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f5d9797a9784f4bbd1bc2255eebb8eb\

我是大崔


沒有經歷其實談不上感同身受,也就談不上發言。

但是就這個問題而言,我突然覺得內心強大真不是說說的。關鍵時刻(比如被感染病毒並隔離),內心的狀態比身體感染上病毒這件事更重要!

多數人會恐懼、害怕、擔憂、焦慮、不安…… 這個時候內在低能量的情緒,不僅不利於驅走疫毒和恢復健康,反而會降低身體本身的抗病自愈能力。

我想只有少數人(那些經歷過大苦大難、軍人等心理素質強、以及真正平時內修心靈的人)會相對淡定、勇敢面對並接納,配合醫生,相信相信的力量!



妮子說養生


只能是或生或死的感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a2000d85e43253493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