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城乡居民在交养老保险时会交低档的而不交高档的?应该如何选择?

好运165843037


老百姓的智慧才是真的聪明,进行低档缴费的选择道理很明显!主要在于被社会统筹之后,多交的部分不一定用到自己身上,那么还何苦交高档呢?企业负担也加大了,自己的收入也少了许多,未来还拿不到很多钱,三者算下来,是不是非常不划算?

很多“专家”没有详尽算账,下的结论是太简单粗暴

很多“专家”不算经济账,只是简单的回答:养老保险费缴纳的高低直接影响退休时养老金的多少,缴得高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就高。这谁不知道!但是算算账,发现就是交低档好过交高档。

在很多有单位缴纳社保的情况下,很多单位为员工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当然企业单位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是也有苦衷,也有还利给员工的想法,让大家每个月可以到手工资更多些。

假如是灵活用工者,是没有有单位,需要自己缴纳社保的,那更要选择低档了。否则交钱多,养老金少,你缴纳的钱都被社会统筹给其他人了,自己反而变成了吃亏的。

总结:小心“专家”的话,自己算算账,选择哪个档位来缴纳是最划算的。

来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就会发现社会统筹的奥秘,你被统筹了吗?

我国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高为300%,最低为60%,那么指数在0.6-3之间)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由社保部门公布,其中大致计算方法是=(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一年12月)

3.通过公式分析,得到养老金的内涵规则是:

确实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多缴多得”的原则,就是缴得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但是基础养老金就是社会统筹发挥作用的部门,这才是养老金的大头,主管部门通过全省月平均工资,来进行调节,如果你在此指标之下,那就可以多拿到养老金,如果在之上,那就被统筹了。

总结:社会养老金制度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谁缴纳谁受惠,最终是需要平衡的,这叫社保的相对公平性。

来个案例分析,算算经济账,就明白被统筹了多少了

设定一个案例,按照最低缴费基数和按照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相差多少?差距有多大?其中缴纳额差多少?

张三在江苏工作,工资6000元,公布的月平均工资为4862元。假设缴费15年,单位缴纳19%,个人缴纳8%,60岁退休,公布的计发月数为139。

1.张三按照最低缴费基数60%缴纳养老保险,那么缴费基数=4862×60%=2917.2元。

单位和张三,一共每月缴纳养老保险=(19%+8%)×2917.2=787.64元;

每年要缴纳养老保险费9451元。

基础养老金=(4862+2917.2)÷2×15×1%=583.44元;

个人账户储存额=2917.2×8%×12(月)×15=42007.6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2007.68÷139=302.21元;

每个月领取养老金=583.44+302.21=885.65元;

每年领取养老金总额=885.65×12=10627.8元。

2.张三按照实际工资缴纳养老保险,那么缴费基数=6000元

单位和张三,一共每月缴纳养老保险=(19%+8%)×6000=1620元;

每年要缴纳养老保险费19,440元。

基础养老金==(4862+6000)÷2×15×1%=814.65元;

个人账户储存额=6000×8%×12(月)×15=864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86400÷139=621.58元;

每个月领取养老金=814.65+621.58=1436.23元;

每年领取养老金总额=1436.23×12=17234.8元。

3.做个对比,我们会发现:

  • 两者养老金,每个月差550元,一年下来养老金相差了6607元,差距还是非常大。

  • 但是每月缴纳额,发现差832元,一年下来缴纳额差距9988元,差距也是非常大。

  • 两者一对比,发现现在缴纳额度高,未来还完全没有拿回来,差距大约在1/3,是不是吃亏了。

  • 在此情况下,还没有算这15年的利息增长和再投资获利数,如果算上,差距更大。

  • 这是在有单位缴纳19%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是自己全额缴纳(自由职业),那不是更亏了?

结论:如果单位愿意将少交基数部门,折现成工资,交付员工,那么当然按照低档次缴纳划算了!但是按照社保条例,其实企业这样做是违规的。也是因为社保也算过账,如果不进行查处,其实最终都会选择在低位缴纳。

养老保险,确实是一种老年最靠谱的保障,但是如果目前职工工资不高,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实现,那么少缴或者不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经济状况还可以,企业也配合,都拿到自己手中,那么少缴也划算。当然其他方面,如果能多缴还是多缴,这样退休生活会更好一些。

现在国家社保改革,就是将缴费基数降低下,给企业也松松绑,让国家多出点,个人多缴纳点。这才是未来三赢的局面把。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很多城乡居民选择缴纳低档养老保险,而不是高档,一是因为没钱,交不起高档,二是有钱,但是因为不理解,不相信多拿养老金,没动力交高档。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城乡居民可以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着不同的缴费档次,各地标准有高有低,全国最低的缴费档次是每年只需缴纳100元,高档的则有两三千元,一线城市最高档达到9000元,比如北京。

之所以很多城乡居民宁愿每年缴纳一两百块钱,而不是选择缴纳几千元,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经济条件不好,没钱,交不起高档的养老保险。

这种人就属于想交高档养老保险但交不起,虽然她知道高档养老保险以后的养老金更多,但是目前经济条件和能力有限,无力承担高档的养老保险缴费,所以只能选择低档的养老保险。

这是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缴纳比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

二是对居民养老保险,很多人虽然有钱,但不知道、不相信养老金是多缴多得。

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参加缴费是有政府缴费补贴的,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就越高,最低是30元。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他们心里也不相信养老金可以多缴多得。

这就导致很多城乡居民手里有足够的钱,可以选择高档养老保险缴费,以后多领取养老金,但他们没理解,没动力缴纳高档。

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多管齐下,通过多种措施来促进城乡居民来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

一是提高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档次,2019年开始,很多地方将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档次从每年100元提高到了200元。

2,要多多宣传,向居民讲清楚养老金是多缴多得,让他们了解和相信

比如像河北省就推出了这种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计算表,你选择什么样的缴费档次,以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一目了然。



根据测算表可以清楚的知道,缴费15年,选择每年缴纳100元以后养老金只有122元,每年缴费3000元,以后养老金有441元,高低立现,十分清楚。

这有利于让他们有比较稳定的预期,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选择高缴费。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思之想之


为什么不少城乡居民在交养老保险时会交低档的而不交高档的?应该如何选择?

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是新型农村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统称。我就拿其中的新农保来举例说明吧。

1、新农保在绝大多部地区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参保的。举个例子说,假如一个户口上有五口只,那么这五口人选择当地最高档1000元,那么就是5000元/年,要知道,这还仅是养老保险的费用,还没算上医疗保险呢。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宁愿选择低档。

2、由于政策执行的不十分理想,有些家庭明明有人外出打工,在外省已经交纳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向村里提供了在外地缴费的证明,可是村里仍然要求必须交纳,否则全家都无法缴费。这种重复缴费,但却无法重复享受待遇,等于交了也白交,你还会选择交高档么?

3、由于新农保中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占养老金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来源于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来源于政/府补助,不论选择高档还是低档交费,基础养老金是一样的,只要缴了就给的。所以,大多数人也只愿意选择低档交费。

其实,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就以上的原因,就让人选择的时候,宁愿选择低档而非高档了。


老王观职场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对问题看法是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群收入不高,以最少的钱能得到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何乐而不为呢?经过我反复计算,缴费最少的回本时间是最短的,意味着拿回成本以后,就可以赚国家的钱了。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却不高,意味着自己养老金仅仅比基础养老金高一点点,以后养老得不到保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2018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8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年满60周岁,并且缴费满15年,自己个人账户储蓄额(包括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与银行利息)除以139个月(计发月数)。

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高是上海1010元,北京800元,天津307元,江苏148元,广东170元,海南178元,河南103元,黑龙江90元等等。

我们以河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做一个表格缴费15年,60周岁以后多少年收回自己缴费的钱。

通过表格计算得出缴费越低,收回自己缴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用,时间越少,每高一个档次,收回自己缴纳的钱时间就会多几个月,缴费最低档200元1.8年就收回成本了,而缴费5000元需要7.8年收回自己的缴纳的保险费,到68岁开始赚国家的钱。

其实像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1000元到9000元,上海是500元到5300元,基础养老金越高最低缴费标准也越高,但是这两城市缴费最低档拿回自己缴纳的保险费,时间更短,粗略计算一下半年就回本了。要是我是北京上海户口毫不犹豫直接最高档,反正不亏本。

其实是缴费越多与缴费最低档拿到手的差距没有拉开距离,缴费高一档养老钱也没有多多少,反而缴费还多了,话说你有脑袋瓜子,中国老百姓脑袋就笨吗?谁都会算算经济帐,再说了除了北京上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几十上百块钱增长,网友们真没有看到那个地方有这样的魄力,这样的财力普惠老百姓。

建议有关部门,可以按比例增加基础养老金,缴费高档次的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这样缴费的老百姓才有积极性。提高对缴费高档次补贴标准,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缴费7000元,补贴100元,我就想说内蒙古的汉子们能缴费高档次吗?例如10%补贴标准,缴费7000元,补贴700元,那肯定有吸引力。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钱进行资本运作,例如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国家实行记账利率,记账利率高达7-8%,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的是三年银行定期利率目前给的是2.75%。

无论缴费多少,个人账户里的钱收益甚少,不能拉开与缴费低档的差距。拉不开差距,意味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一句空话!

总结: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从2009年开始,2012实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两个保险合并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算下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已经十一年了,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1992开始,目前已经28年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在不停的改革中成长,相信在未来十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会迎来更大的改革,如果到时自己缴费少了,像我上文说的,国家实行记账利率,那就亏大了,缴费越多越划算,到时个人账户里的钱也会越来越多,不会侧重于国家基础养老金,那到那时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再是一句空话。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文子说社保


楼主您好,为什么不少城乡居民在交养老保险时会交低档而不交高档的呢?应如何选择?这个问题首先,交低档的就意味着你的缴费总额相对来说比较少,那么你今后办理退休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也是比较少的。如果说你选择一个较高的档次来缴纳这个社保待遇,那么你所获得的养老金待遇也是比较高的。

但是无论你选择低档缴费,还是选择高档缴费,累计缴费年限都是能够正常计算的,在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以上,那么就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很多人选择低档消费也是为了凑够这样的一个累计缴费年限,又要让自己的一个缴费压力最小化,所以说选择一个最低档缴费。

但毕竟最低档缴费,所获得的退休金待遇相对来说也是一个最低水平。那么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比如说自己退休以后想要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只能够在自己的这个缴费档次,还有就是累计参保年限上做文章,只有通过较高的一个缴费档次和较长的一个累计缴费年限,才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社保小达人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选择低档次而不选择高档次,你会错过什么待遇?

现在不少城乡居民在参加养老保险的时候,往往选择最低档次缴费。最低档次缴费是多少呢?100元一年。当然各个地方并不相同,有的地方是200元,有的地方是1000元。很多参保居民觉得钱还是放自己手里实在,又不亏本,是这样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什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14年国家合并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养老保险,而建立的统一城乡的养老保险新体制。

它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有也有一份养老金待遇。我们要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大体系。

2018年,被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4亿,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4.19亿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是5.24亿人。


缴费档次低的会失去什么?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这样的,每年缴费100元档次,待遇会是最低的。而且很多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不能够享受得到。

第一,参保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职工养老保险并不一样,个人缴费国家是有补贴的。比如个人按照100元档次缴费,国家补贴30元,进入个人账户里的钱数不是100元,而是130元。未来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我们就会按照相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计算。

国家补贴的标准是缴费档次越高,补贴越高。一般补贴档次是30元到100元,但是一些省市将有关档次提高至300多元。比如宁夏自治区按照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河南省按照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上海市按照3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575元。

第二,养老保险稳定、增值快。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财方式都是将这笔钱存银行。目前的银行利率也就在3%~4%之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收益,也是有政府统一运作的,普遍在4%~5%以上。

国家正在推动各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中央财政代管。2017年中央财政代管的基金收益是5.3%,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委托管理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是5.23%。目前,委托中央代管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到位9000多亿元。

实际上,存在自己手里最大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很有可能会拿去用掉。这样就攒不到养老金了。

第三,养老金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待遇。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全额补贴的待遇。全国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是88元每月,各个地方会在中国家标准基础之上进行额外补贴。不过受各地财力的影响很大。黑龙江省只有90元每月;河南、湖南、湖北、吉林、云南是103元每月;北京市达到了800元每月,而上海市则是1010元每月。基础养老金基本上人人相同,全国普遍的标准在100~120元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它是关系参保人退休待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人说参保居民每月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就可以满足了,但是仅凭每年100元的缴费是做不到的。想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差不多退休60岁的时候个人账户要有5.6万元,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400元,再加上100元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就能领取500元了。

差不多按照2500元档次缴费,15年就可以领取这样的养老金待遇。毕竟人生的劳动力阶段有30到40年,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可以做到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我们去世的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家人可以继承的,也就不存在亏本的可能。如果我们比较长寿,将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取完毕了,国家也不会降低我们的退休待遇,会有国家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保证我们的待遇不变。一般活到75岁以后,都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国家待遇了。

结论

所以,按照较高档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过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对重大疾病和变故不强的问题,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创新方法允许在参保人群在迫切的时候提取个人账户的部分余额,以做应急使用。这样大家参保时可能会更放心,积极性也会更高。


暖心人社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选择低档不选高档,你会错过什么?


第一,参保补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职工养老保险并不一样,个人缴费国家是有补贴的。比如个人按照100元档次缴费,国家补贴30元,进入个人账户里的钱数不是100元,而是130元。未来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我们就会按照相应的个人账户余额计算。

国家补贴的标准是缴费档次越高,补贴越高。一般补贴档次是30元到100元,但是一些省市将有关档次提高至300多元。比如宁夏自治区按照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河南省按照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上海市按照3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575元。

第二,养老保险稳定、增值快。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财方式都是将这笔钱存银行。目前的银行利率也就在3%~4%之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收益,也是有政府统一运作的,普遍在4%~5%以上。

国家正在推动各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中央财政代管。2017年中央财政代管的基金收益是5.3%,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委托管理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是5.23%。目前,委托中央代管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到位9000多亿元。

实际上,存在自己手里最大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很有可能会拿去用掉。这样就攒不到养老金了。

第三,养老金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待遇。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全额补贴的待遇。全国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是88元每月,各个地方会在中国家标准基础之上进行额外补贴。不过受各地财力的影响很大。黑龙江省只有90元每月;河南、湖南、湖北、吉林、云南是103元每月;北京市达到了800元每月,而上海市则是1010元每月。基础养老金基本上人人相同,全国普遍的标准在100~120元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它是关系参保人退休待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人说参保居民每月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就可以满足了,但是仅凭每年100元的缴费是做不到的。想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差不多退休60岁的时候个人账户要有5.6万元,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400元,再加上100元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就能领取500元了。

差不多按照2500元档次缴费,15年就可以领取这样的养老金待遇。毕竟人生的劳动力阶段有30到40年,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可以做到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我们去世的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家人可以继承的,也就不存在亏本的可能。如果我们比较长寿,将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取完毕了,国家也不会降低我们的退休待遇,会有国家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保证我们的待遇不变。一般活到75岁以后,都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国家待遇了


郑懋君


我们当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在2012年7月1日启动的,当时已满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破天荒领取到了第一笔养老金。按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凡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都应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时,县政府给下达的任务目标是参保率要达到95%以上。

作为名社保工作人员,本以为任务很好完成,因为政策实在太宽松、太实惠了,100元至1000元、1500元、3000元十三个缴费档次随便选,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还可以继承。这样只挣不赔的买卖上哪儿找去,老百姓太容易接受了吧。

但参保缴费工作却出乎意料,老百姓根本不积极,不得已各乡镇普采取了是说服动员、不参不行的带有强迫意味的措施。

那么城乡居民为什么选择低档缴费呢?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感觉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宣传不到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收缴有阶段性,各地大体上都是在每年的7月至10月,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城乡居民外出打工不在家,家里留守的尽是些老弱病残疾人员,这个时候你就是天天广播,天天进村入户,能有多大效果?而我们的保险费收缴又是一阵风,10月底一过,再没人关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所以宣传还有好多死角,有相当一部分城乡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好处,缴低档次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甚至有点迫不得已。

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普遍低。

城乡居民面临着诸多压力,子女教育、健康医疗、房贷等等让他们生活艰辛。打工不固定,种地不挣钱,钱来的不易,他们花的时候也很小心,能省点就省点。

三是年龄小的不接受。

基本上35岁以下的,每年缴100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也就是为了应付,都期盼有了固定职业或经济条件宽裕了,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没有过多的考虑如何选择档次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是待遇偏低,没有吸引力。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普遍不高,大多数地方每月只有100多元,单靠养老金维持不了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没有吸引力。

如何选择档次缴费呢?

其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比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抗风险度高,更优惠。职工养老保险自己缴费的话,如果未到退休年龄就身故的,将来只退个人账户部分,大部分将留给统筹基金,也就是说有大部分钱就白缴了。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可继承,还可享受政府缴费补贴,既无风险,更优惠。

所以,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最高档次缴费,缴得多,政府补贴也多,将来的养老金就多。


温馨社保


虽然这个问题回答的人比较多,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观点。不少人之所以会选择交低档而不交高档,主要还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建立的背景概况。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从2014年才开始建立起来的,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即国发(2014)8号文件,将原来农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建立新的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为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其他城乡居民。那为什么有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了还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呢?这主要是根据社保法关于“广覆盖、多层次”的要求建立的。虽然现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允许没有工作的城乡居民参保,但是由于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比较高,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对于部分无工作、无就业的人员的参保缴费比较困难,达不到“广覆盖”的要求,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参保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最低每年缴费100元,这是绝大多数人都能交得起的,这就能够达到“广覆盖”的目标。

第二,城乡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认知度不足。

很多农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认知度、理解度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都是在村社干部的动员下不情愿缴纳的,由于村社干部都是熟人、朋友甚至是亲戚,所以如果拒绝了面子上过不去。村社干部在动员时,也不是从政策的角度,从多缴多得你,长缴长得角度去宣传,而是从支持、帮忙的角度去宣传,这样即使大家有一千个不愿意,但是看在村社干部的面子上,才勉强同意按照最低标准去缴纳。加之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现在为止推广宣传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基本上还没有按照正常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而办理退休的人员,大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感受还不深,认知度是比较差的。如果同一个村的人,有几个已经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拿到比较高的待遇的人来做示范,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按照高档标准去缴纳。

第三,按照最低缴费和最高缴费的养老金计算。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我采取举例计算的方式,通过最低缴费和最高缴费来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否划算。假如按照最低每年缴费100元,2019年办理退休,缴费15年个人账户为1500元,国家每年补助30元,15年为450元,国家补助和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那么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1950元。都是按照60岁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2019年全国大多数地方在120元左右,我们这里按照120元来计算,这是由财政全额发放的,只要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领取年龄都有,不分缴费档次高低都是一样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由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个月,那么按照每年100元缴费的,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为195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4元,每月个人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134元,每年为1608元,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每年缴费100元来计算,不到一年时间就把自己全部缴纳15年的1500元全部收回,以后都是白领净赚的。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缴费,每人每年缴费2000元,政府补助140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3210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31元,加上基础养老金的120元,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51元,每年为4212元,需要将近8年才能收回自己缴纳的费用。

第四,通过举例计算,原来按照最低缴费的原因在这里。

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按照每年缴费100元,缴费15年每月的养老金为134元,一年为1608元,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自己缴纳的成本;而按照每年缴纳2000元来计算,每月养老金为231元,一年为4212元,需要将近8年才能收回成本。从投资的回收期来分析,无疑按照最低每年缴费100元是最划算的,因为赚取的是什么钱呢?国家发放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因为这个基础养老金是不分缴费档次高低都是一样的,所以造成缴费档次越高,回收本金的周期就更长,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按照高档缴费的确不划算;但是如果从每月领取养老金高低的角度来分析,缴费越高养老金水平就会越高,毕竟投入和产出始终是成正比的。我们需要的是养老金来养老,按照每年缴纳100元,每月领取的134元显然是达不到养老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多缴多得、长缴长得”,不来的付出哪来的收获呢?


帮兄爱唱歌


交100和交1000差距不大,当然交100,你看1000多交IO倍还不是和交100差不多,应该多给点奖励,才会有人多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