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縣樟子鬆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初冬的寒風,帶著絲絲冷意吹拂在龍江大地上。在丘陵漫崗的龍江縣,鬱鬱蔥蔥的紅松林、樟子松和紅松嫁接後的松果林還有明春待放的各種果樹,被寒冷凝固成一幅五顏六色的油畫。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林吃林”,如今這個縣的農民們正在把舊俗理念提檔升級,讓林上林下都長出貨真價實的“金銀財寶”來……

日前,記者來到了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在合眾林下經濟合作社裡,理事長史雲濤正在儲藏松塔的倉庫內,晾曬剛剛打下來的松塔,200多平方米的庫內,堆滿了足足有半尺高的“體態肥碩”的松塔,空氣中彌散著松香。史雲濤隨手扒開一枚,一個個松子爭先恐後地跳了出來,松子仁都是粒大肉厚,放在嘴裡一嚼,滿嘴的清香。“今年松子產量大、質量好,真沒想到,樟子松嫁接紅松,還能生出來‘金疙瘩’來。”史雲濤笑呵呵地說。

坐上史雲濤剛買不久的越野吉普,到他承包嫁接的紅松堅果林。鬱鬱蔥蔥的3000畝林子,目及所至,個個都有待長的松果,少則六七枚,多則十餘枚。龍江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鳳吉摸著這些松果說,明年長成的松果成色還會好於今年。

魯河鄉22萬畝耕地只有4.5萬畝是平地,由於沙化、荒漠化,常年乾旱少雨,年降雨量僅300毫米左右。為了改變環境,魯河鄉開始大面積植樹造林,首栽的是抗旱耐寒的樟子松。由於看不到經濟效益,百姓積極性不高。2005年,在省林業廳的指導下,鄉里開始嘗試用樟子松嫁接紅松,正常情況下一棵紅松要生長30年才能結出松塔,而經嫁接的紅松六七年就可以結出松塔,豐果期可達150年。如今,全鄉有1.3萬畝樟子松與紅松進行了嫁接,嫁接的紅松果林2010年陸續結實,這兩年有4000畝進入豐果期。

史雲濤告訴記者,今年有470多畝的堅果林進入豐果期,最多的一棵樹上結出40枚松塔來;平均每枚塔產籽二三兩。這幾天,史雲濤正忙著給松塔熟加工,塑封之後,在網上銷售,一枚松塔能賣到20元錢左右。

魯河村農戶劉秀萍看到自家玉米的收入,後悔不如今春多嫁接些紅松了。玉米掉價後,她家種的玉米每畝純收入才200元,不及松果效益的三分之一。劉秀萍是村裡第一批樟子松嫁接紅松的農戶,這兩年,每畝平均純收入都在七八百元左右。她告訴記者,嫁接後的紅松成活率在85%以上。

嫁接後,每年春天進行1次修剪,結果實時給樹做支架預防風害就行,投入人力、物力都很少,比種大田效益好得多。

魯河鄉鄉長王月雷說,這兩年鄉里調結構轉方式,鼓勵農民種植經濟林,真金白銀裝鼓了農民的腰包。農民們打趣地說,抬頭摘的是林上結出的‘金’疙瘩,低頭挖的是林下長出的‘千年’參。繁榮村過去是縣裡有名的貧困村,現在退耕還林,栽植樟子松嫁接紅松人均5畝,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4300元,增加到去年的10320元,提高了2.4倍。

魯河鄉1.3萬畝嫁接的紅松果林5年之後全部進入豐產期,年增加產值至少在一個億以上。藉助紅松果的豐果期,魯河鄉還延長紅松果的產業鏈條,今年新推出的松針粉大米,銷售前景看好,現在一斤松針粉大米批發價達到了17元。

樟子松嫁接紅松不僅給魯河鄉帶來了鉅變,濟沁河鄉的陳興玉也帶著480多戶農民,分享著林上林下經濟帶給他們的幸福生活。

2008年陳興玉建立了興玉果業合作社,在1.625萬畝林地上種植山杏嫁接甜仁杏、梨等,僅野生杏仁一年可產兩萬斤。合作社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一年盈利1400萬。在合作社記者見到了陳興玉,他指著合作社前一片果樹林說:“這片林子就是今春農戶串地後種的果樹。這幾天,又有好幾戶農戶找我要加入合作社。”為了增加林下收益,陳興玉又在果樹林下面種植了黃芪、桔梗、蒼朮等中草藥。

近年來,龍江縣全力推進樟子松嫁接紅松、山杏嫁接甜仁杏、寒地果樹等技術。僅紅松堅果林已在魯河鄉、山泉鎮、龍興鎮等鄉鎮發展到20120畝,進入豐果期的有6000多畝。生態經濟林正成為該縣新的支柱產業。

記者從省林業廳瞭解到,全世界只有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有紅松堅果林。我省地方林業現有紅松林面積是157萬畝,其中,紅松嫁接果林約13.5萬畝,2014年紅松籽產量約1100噸。

近年來,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紅松產品以及衍生品價格一直飆升,目前,紅松種子的價格達到每公斤四五十元。牡丹江、伊春、鶴崗、七臺河等地開始對紅松產品進行深加工,已經研發出紅松籽仁、開口紅松籽、紅松籽油、紅松果仁蛋白肽等系列產品,產品出口美國、日本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龍江縣樟子松嫁接紅松第一鄉——魯河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