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戰爭”也是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這個寒假您的孩子有哪些成長故事?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這個假期,我讓他明白“為什麼讀書”“以後該做什麼樣的人”及平時的衛生習慣。疫情當前救你性命的只有醫護人員,讀書是為了漲知識,考上大學 ,學一門可以服務社會的本領。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次疫情,讓很多人反思


閱讀思考行動


一大早,孩子突然跑進房間,大聲喊:“爸爸,我昨晚做了個夢!”

今天已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第十六天,“戰疫”仍在進行。

十歲的孩子已經從“憋壞了”到逐漸適應。不就是做夢嗎,有必要這麼一驚一乍嗎?我睡眼惺忪,打著哈欠。

“你猜我夢見了誰?”孩子推著我的手,異常興奮。

我問她你夢見了誰?她掰著手指頭說:

“我夢見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還有李文亮,還有好多全副武裝的醫生!他們來救我!”孩子說得很認真,很激動,很有力!

孩子從來沒有和我這樣認真地說過一件事,而且是關於夢。我緊張地摸了摸她的額頭,沒有發熱。

她拿開我的手繼續說:

“我被困在了一個山洞裡,那裡好多的蝙蝠,還有穿山甲、老鼠、蟑螂,它們朝我冷笑,說來吃我,來吃我!我嚇壞了,到處躲,但根本沒有藏身之處。我就向它們求饒,說我從來沒有碰過你們,你們幹嘛這樣!它們根本不聽,說最可怕的就是你們人類,我們很多同類都已經成為你們的美食!我們要你們付出代價!然後,它們就把滿身的病毒噴向了我……”

孩子說到這裡哭了起來。看來她的夢境無比清晰,撞擊她的心靈。我把她緊緊摟在懷裡,問她後來怎麼樣了。

她說她得病了,發熱不退,身體痠痛。所有人都不來看她,連要好的同學朋友都不來了,還有平時要好的人也要斷交了。孩子說著陷入了更深的悲傷,小身體一陣抽泣。

“後來呢?”我邊安慰邊輕聲問她。

“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還有好多醫護人員,他們在我無助的時候來了!”回答時,孩子的情緒振奮了起來,眼睛裡閃現了光。

我知道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幾天孩子也跟著大人關注疫情,她一定也在心裡想得很多,這也是一份難得的感悟。“所以,你的病治好了,對嗎?”我鼓勵著孩子,給他信心。

她拉我走到窗臺邊,窗臺上的花盆裡,去年冬天栽下的月季花,已經長出了嫩嫩的新芽。孩子說:

“是的,經過他們艱苦的努力,病毒被控制住了!我還看到了鍾南山爺爺皺紋裡的汗珠,看到了李蘭娟奶奶燦爛的微笑呢!”孩子說著,開心地笑了!

“哦,對了,我還夢見自己獲得了治病的藥!”孩子興奮得幾乎跳了起來,彷彿她可以馬上驅散病毒。

我的情緒隨之歡快而欣喜,孩子在長大,她的心正變得更善良。她用她獨特的俏皮向我比了個勝利的手勢,跑進了自己的房間,說要把這個夢記錄下來。

我當然支持,最後緊追著去問了她一個問題:“整個夢境裡,爸爸媽媽去哪裡了?”

孩子頭也沒回地說:“你們都在網絡上隔離去了!”我一聽懵在原地,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這就是我的孩子成長的故事,裡面有很多感動,令我回味。


經世濟民


老爸,從過年前因為疫情忙的馬不停蹄,他是個醫生。

過年那一天,打破了我們家多年一來過年準時一家人整整齊齊吃團圓飯的傳統,弟弟妹妹平時跟餓死鬼一樣見到飯就撲上去,但那一天,他們安安靜靜的等候在飯桌上,時不時向門口張望。

妹妹和弟弟過年期間,沒有打架,按時看網課,寫作業,這種情形只有爸爸在家的時候才會出現,沒有人管他們。




一角度


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我所有的原定計劃都被迫取消了,每天和孩子被“迫”待在家裡,哪裡都去不了。

看著孩子寫作業,偶爾也避免不了一場雞飛狗跳,但更多的是快樂!

女兒今年8歲半了,上小學三年級,作業挺多的,很多時間都用來寫作業,上輔導班了。

但是今年這個寒假因疫情特殊情況,她停止了輔導班,培訓班,也沒有帶她出去遊玩。

每天,寫完作業休息的時候她也會跟著我一起看看當天關於疫情的報道,也會問我很多關於疫情的情況……

她喜歡做飯,一有閒暇時間她就跑去做飯了,現在做飯她承包了[我想靜靜]飯菜的鹹淡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鍛鍊。

突然間發現她長大了,變得懂事,會體貼人了!我倒是越來越懶了[呲牙]

時間過得真快!

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一個小不點,轉眼間她已經學會自己做飯了,希望她健健康康的長大!不奢求她出人頭地,只求她平平安安[玫瑰]








傾聽秘密


我的女兒是成都一舞蹈隊團長。成都有五百多家商演隊伍,而我女兒的隊伍應該在前幾名罷,因李百清等名演員都與我女員照個相,什麼大S丶小S丶蘇有朋丶趙微丶林心如等的話題,經常在我面前展現。她非常刻苦,原已是學的舞蹈系,一年很少與她見面,見面談話也很少。因為她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已經成了(用她的話說)工作狂。她所接的商演不僅在成都周邊地區,而且國外也聘請她的舞蹈隊。她是出生於85年,屬牛,一生勤勞肯幹。在疫情前,演出節目,幾乎每月都排滿了,但出了疫情,她只有放棄二至三個月,現在在家帶孫兒,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家不出門,就是對戰勝疫情的支持。我不出門丶她不出門,各自在家堅守崗位,注意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不聚會丶不聚餐,在家認真學習。〉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對國家的支持。


微笑中的陽光


首先,這次“防疫戰役”發生在春節期間,本來歡天喜地的準備過年,但看到一條條“戰役前線”發來的信息,整個人都鬱悶了,窩在家裡的這十幾天中,讓我和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因為我經常不在家,所以,和孩子還是有隔閡的,但這次“防疫戰役”,讓我和孩子的感情更深了一步。

正月初十以後,雖然我兒子還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但老師在微信群裡,還是佈置了一些打卡作業,背古詩、講故事、學兒歌、成語接龍……,這讓我從沒教過孩子學習的我,頭疼無比,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在媒體平臺上看的,家長為了孩子做作業,暴跳如雷、一度崩潰的那種心裡,雖然我看的時候還哈哈大笑,但我深深體會到了那種無助和無奈。

在教孩子成語接龍的時候,我寫了十個成語,我讀五個,孩子接五個,五個成語,二十個字,我教了整整一天,但還是沒記住,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非常嚴重,甚至影響孩子以後學習的問題,他在跟我學習的過程中,非常不認真,小動作不斷,還偶爾走神,讓我這暴脾氣忍無可忍,一巴掌過去,他的小臉上,五個通紅的手指印,甚至還把我寫的本子扔在他身上,讓他滾一邊去,看著他流著眼淚,無辜的表情,我崩潰了。

兒子被老媽帶去了她的房間,我當然也少不了來罵,還捱了老媽兩下。躺在床上,我慢慢撫平自己情緒,我開始考慮孩子為什麼在學習中會出現走神、小動作、不認真這些問題,考慮我教孩子的方法和放式。

到了晚上,吃過晚飯,我又把兒子叫到床前,但是,我又發現了一個新問題,他看我的眼神有些躲閃,身體也有些微微發抖,我意識到了我的錯誤,我不該打孩子,不該大聲吼他,我平復的心裡滿是愧疚。

我用輕鬆的語氣安撫著這個被我打怕了的小心靈。

“豆豆,放鬆,爸爸不打你,但是你要認真學習,爸爸也不會罵你,但你要聽話,不要做小動作,爸爸打你罵你都不對……”。

十多分鐘後,兒子在我的安撫下,對我也沒有了防備,慢慢的走到我跟前跟我說“爸爸,你別打我,我好好學”。我的心裡真的是五味陳雜。

接下來兩個小時,我不斷的和他重複著成語,雖然中間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我還是忍了下來,看著兒子努力的想著和表情,我忍不住笑了,兒子也跟著笑,中午,兒子記住了,但是我沒有讓他拍視頻交作業,我讓他睡覺,但是兒子指了指電視,我看了一下手機,十點多了,只能告訴他,到了睡覺時間了,要睡覺了,明天作業交了,可以看一個小時電視,還有,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想想今天學的成語。

半夜起來,發現兒子在說夢話,還在說成語,我睡不著了,我是不是應該不再出去外面打工了,在家多陪著孩子。

今天早上起來,兒子還沒穿衣服,我和兒子在被窩裡把昨天學的成語又重新複習了一遍,兒子接的很熟練,起床後,我把他的視頻作業發到了微信群裡,兒子看著視頻,滿滿的自豪,我鼓勵了他兩句,讓他去看電視去了。

教育孩子,真的是很重要的事,這是孩子一輩子的事情。短短的一個晚上,我也想明白了,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發火,不要打孩子罵孩子,孩子教不會,也許是自己的方法和方式不對,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孩子會更好的接收和接納,要讓孩子把你當朋友。

這就是“防疫戰役”期間,我兒子的成長故事,也是我的成長故事。



修羅天使雨


這一次疫情是我這幾年中跟孩子在一起最長的一段時間,不僅讓我彌補了長時間虧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讓我深有體會,陪伴孩子是多麼重要。

從兩件小事說起吧。

一、孩子對父親的稱呼。

以前下了班回到家,聽見孩子叫我爸爸,一開始總是很親切,玩一會就感覺沒什麼,在到晚上快睡覺時,有時候我自己都沒感覺到,我都不怎麼理睬孩子了了,只讓孩子自顧自的去玩。

現在每天每時每刻陪伴著孩子,才發現,有時孩子會交叫錯我的稱呼,孩子看著我明明心裡想叫“爸爸”,卻會習慣性的喊成“媽媽”,當我察覺到的時候,覺得心都愧疚死了。

這是孩子對母親形成了依賴,父親沒有經常陪伴孩子造成的呀!

二、孩子的粘性。

以前孩子剛開始總會粘著我玩,玩了一會,看到我在忙或是敷衍,就自顧自去玩,我也就習慣了,以為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粘人,有自己其他想玩的就離開了。

可現在才發現,這是大錯特錯。現在陪孩子玩,孩子粘性特別高,而且有我的陪伴,可以讓孩子非常專注於一件事情,認真做,認真實踐,不再是以前我理解的“三分鐘熱度”,當我陪孩子持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孩子對我的強烈依賴感,孩子的參與感,孩子的專一度等等,由此可見,孩子的粘性可以引導去培養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總結:這些天我是感悟頗深,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其他瑣碎小事,都讓我對做父親有了其他感受。“防疫戰爭”還未結束,陪伴孩子的時間也遠遠為結束,不僅這段時間,還有以後的幾十年甚至更長遠,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趁著這段時間,多多陪伴孩子,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做孩子心中他/她最貼心,最溫暖,最能依靠的爸爸媽媽💑🙇✊


七叔講故事


特殊的寒假表現總得來說不錯.

每天在家,一開始都還能自覺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寒假作業完成得較認真,閱讀也完成得很好,且有不懂的問題能也會詢問,會幫家裡做家務,能較好地安排自己學習、玩遊戲的時間.後來就有點不主動了,批評時鴻鑌也有點不虛心接受,這一點希望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能儘快改正.

新的學期開始了,希望他能有所進步,感謝老師的辛勞和付出!


湘村大寶


這是一場硬仗,因為國人心繫一起,共同面對在鼠年春節前夕來到的新型肺炎病毒,一切讓人猝不及防,看到每天感染刷新的數字生活慢得小心翼翼。

我們從未知慢慢的瞭解病毒感染力強大,聽從安排,不出門,勤洗手,消毒,做到一切防護措施,最最重要,帶好口罩,為自己也是為別人。

當孩子問到,那麼容易被傳染,那些醫生和護士為什麼不怕呢?我們時常說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就是來保護我們的啊。“哦”孩子好像明白一樣,他們好厲害,長大了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去保護我們。

除了一線的醫生和護士,還有千千萬萬站在一線的人,有軍人有農民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家人一家親,那裡有需要,那裡就有愛的奉獻。




五妖五六


‘機會’?我不敢苟同!

要說現在的孩子,我們不妨看看日本,看日本的教育,看日本孩子的成長。

都說少年強國強,捫心自問,我們的少年強嗎?至於說這次災難對於他們的成長,我覺得遠遠小於對災難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