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桃林镇构建三个“1+1”防控体系:守好自家门 管好自家人

中国江苏网2月9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孙登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东海县桃林镇不断积累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推行属地防控+“守门之战”、村庄防控+“红绿灯”、群防群控+“最后一米”。从而确保疫情防控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

桃林镇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是连云港市镇域面积第一大镇。防控工作面广量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该镇重点抓好属地防控、村庄防控和群防群控三个层面。

一个卡口抓好属地防控。该镇重点把好山东省郯城县与江苏新沂市、东海县与桃林接壤的7个出入口。做到“三个严格”即严格每一个入镇关口。在310国道、牛桃路、桃新路设立检查点,对检测体温异常的行人及时做好隔离、登记和报告,并第一时间报送县;严格每一次出行安全,暂时关闭通往新沂、郯城和东海的汽车道路,村民如果外出跨县、跨省的,必须到镇里开据证明手续方可出行;严格检查每一名过路人.在各出入口防控检测点,拦截车辆,劝返疫区车辆人员,应急处理紧急情况,移送疑似人员,全面登记检查信息;坚持“逢车必问、问必测温、重点排查、异常隔离”,24小时全天候守好桃林大门,严防疫情输入。坚决打赢“守门之战”,全力以赴坚守生命防线。

一张路条抓好村庄防控。推行“红绿灯”管制。“红灯”守住管控底线,“绿灯”畅通应急通道。在21个行政村推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临时通行证明》和《居民临时通行证明》(村民称为路条),并把相关防控知识打印在证明纸上,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村民外出在镇里活动的需到村委会开路条,凭路条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并在卡口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如外出人员姓名、家庭住址、目的、日期等信息。没有路条的禁止通行,对外村的人员一律劝返,实现了层层把控,严防死守。同时倡导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由村民或者村干部代买,减少村民外出次数,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风险。“绿灯”畅通应急通道。针对部分村民返城、就医、防控物资保障、消防急救等需求,经卡口核实后迅速放行,确保卡口不“卡死”。

最后一米抓好群防群控。24小时全链接值守。完善由镇村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参加的值守制度,24小时全链接值守。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作用,组织“党员中心户”包片、包户、包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让广大基层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感召力。确保白+黑、五+二全天候全链接24小时值守在村卡口,织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