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新高一實行3+3,意向學醫,傾向臨床醫學八年,都說學醫累,醫生能否說一下感受?

為啥叫張三丰


李醫生是省級三甲醫院的內科醫生,我可以講講我學醫這些年來的感受。

大學期間

記得當時高考的時候考了一個蠻高的分數,當時不知道填什麼專業,對各行各業的行情也不是很瞭解。後面聽人介紹說當醫生不錯,就選擇了本省的醫科大學。

1.在還沒有上大學的時候,就聽人提起大學的生活是有多麼的輕鬆、多麼的閒。上到大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一天少的話可以有4~5節課,多的話可以上到12節課,就連週末也是各種選修課。總的一句話就是課程多。


2.相對於其他非醫學專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課本少則一百幾十頁,多的話可能有兩三百頁。而我們醫學生的課本就不一樣了,少則兩三百頁,多則近千頁。一句話內容多。


實習期間

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實習短的一個月左右,長一點的可能有數個月;可有很多專業的是帶薪實習,條件好一點的還可能包食宿。而我們醫學生的實習則長髮一年,而且還要交一定的實習費用,很多醫院都是不提供住宿條件,所以更別提實習有工資的問題了。實習期間一邊還要適應醫院的系統、熟悉業務、參加各樣的教學查房及小講課等;一邊還要因為實習生的身份還要遭受病人及其家屬的不信任,甚至鄙視;一邊還要因為考研而不斷地學習。

研究生及規培期間

研究生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同步進行。一邊要不斷的收集資料為寫畢業論文做準備;一邊要積極參加各種科研實驗;一邊還要協調好在醫院上班的時間、跟導師出門的時間;一邊還要不定時的加班加點來寫病程、看書;同時還要參加各種技能培訓以及業務學習等。

工作期間



工作期間也是要到各個科室輪轉的,所以對各個科室的常見病多發病都要掌握、熟悉以及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平時的話基本是三四天那樣子就上一次夜班,晚上值班時要看病程、改病程,寫病程、整病歷、夜查房,還有可能要處理病房病人的情況,要是不忙情況下十二點多可以去休息一下,要是忙起來甚至一個晚上都不得睡覺。第二天早上還要交班、查房、談病情籤溝通、開醫囑、寫病程等,一般忙完了都十二點多甚至中午一兩點。



以上均為李醫生學醫之路的真實寫照,雖然學醫之路艱辛無比,但是李醫生堅信: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無怨無悔的勇敢走下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李醫生告訴你


如果有其他選擇,作為醫生其實真的不推薦學醫。

我上高中的時候,老師們都鼓吹大學有多麼好,輕鬆、自由,說的我很是嚮往。高考結束填志願的時候,沒什麼特別感興趣的,就由父母替我做主學醫,填報了臨床醫學(5年,非本碩連讀)。我也沒反對,想想港片裡白衣飄飄的醫生們,覺得也蠻瀟灑的。



誰知道,醫海無涯苦作舟。大學讀書比高中還累,除了經常與小白鼠、青蛙、兔子打交道,做實驗經常飯都吃不了。可憐我纖纖弱質女流,抓只老鼠都戰戰兢兢。學校裡的圖書館是一貫爆滿的,閱覽室是需要搶座位的,如有不慎,會發生踩踏事件的。每到期中期末考試,通宵達旦的也不在話下。總之,學醫實在是太苦!



工作以後,以為終於迎來好日子。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輪轉的日子裡,病歷寫到手痠,手術拉勾到手斷,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每月一看工資卡,吐血三升,溫飽都勉強。如今,新政策出來,不管研究生還是博士生,先規培3年再說。熬到30好幾,存款無,依舊月光族,想要結婚、買房,只能當啃老族!旁人還覺得你工資高到天上,實際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除了工資低,工作強度大,最令人心寒的是,現在的醫療環境真的很差。很多患者對醫生不信任,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投訴你,甚至偷襲你!醫鬧的陰影縈繞在每個醫生的心裡,使得醫生也不得不開始提防患者。結果兩敗俱傷!這樣的日子,壓力太大,當初救死扶傷的宏大志願以及工作的熱情逐漸消耗殆盡。



最後,如果你實在想學醫,也做好了心理建設,不怕苦不怕累,熬過住院醫生,升到主治醫師開始,你每個月發的錢可能能讓你過上溫飽的生活吧!總之,要享福,別幹醫生,要富足,也不要當醫生!

當然,為什麼這麼累,我還在醫療崗位上幹著呢?

還不是因為當你幫到人,救了人後滿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嗎!

如何抉擇,還是你自己做主!


歡喜殿


別學了,很多人都是從醫生自身角度出發,我說說從醫生家屬的角度出發吧,我媽是一三甲醫院醫生,在我童年裡就是缺失的,因為太忙了,孩子睡得還早,除了早上吃早餐看一眼,其他時候都去工作,有時候即使有假期,回家躺著就睡覺。凌晨兩三點一個電話就把你叫過去,有一次還是下暴雨,五六歲孩子晚上自己醒了,發現爸媽都走了,還害怕,後來去大廳八電視打開看著電視睡的。這經歷我腦子裡一直記著。

現在我媽五十來歲,終於熬成主任了,累得要死,感覺身體狀態跟同齡的其他職業沒法比,因為醫院人手不夠,一週兩次門診,偶爾週末還輪到她,一次就一兩百個患者,飯也吃不好,頭髮只能靠染,要不基本都白了。


打的頭快爆了


前天我值班24,晚上九點開始,一個腳骨折的,一個玩滑板大腿骨折(姑娘你玩點啥不好),一個闌尾炎,一個腸梗阻截了兩米腸子的,中毒性休克全程大劑量升壓藥,一個為情所困給了自己一刀的(一直拉著我的手說我是不是很賤啊大夫),凌晨六點半才躺了一個小時,回到家喝了碗粥就開始睡,下午睡醒還覺得自己站不穩


大蔥21160565342


孩子喜歡學醫,先說學醫好不好,可以100%肯定,學醫好。

治病救人的那種成就感,任何其他行業無法比擬。

有多少老太太出院就站在病房門口不走,等著我過來,提出和我擁抱一下再回家,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太太都喜歡擁抱。

聽著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病人說自己是他的再生父母,那種感覺不知道怎麼說,複雜。

當完全拯救了一個人於水火,就拯救了一個家庭,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到自己面前喊著阿姨,孩子的孩子喊著奶奶,那種感覺沒法說。

因為學醫,上學的時候,就強化自己的體能鍛鍊,同宿舍的同學都知道,我每天睡前是30個俯臥撐,80個硬臥起坐。體育課的800米,是以別人50米的速度跑完。170斤的病人,可以直接拎起來。現在就算我想打誰,可以一拳把人打翻在地。學習上就不說了,複習的時候,買生辣椒是為了晚上困的時候吃,多少次看書的時候,聽見外面鳥叫,回頭看窗外,天亮了。高中時候就沒用多少時間學習,玩著玩著就高考上大學了。大學的學習時間是高中的多少倍。只有多付出,才能掌握的比別人深厚。

別的不說,這些年,夜班沒死過人。要知道心血管科,病人都是炸彈隨時爆,比消防隊員救火還要急得多。因為我清楚,白天還有同事可以做幫手,晚上夜班只有自己,夜裡我是病區一層樓唯一的神。多少次已經垂危的病人夜裡要走,死神就在病人床邊,唯一能與死神抗衡的只有我,用盡種種手段,讓病人活到天亮。並非所有醫生都能照顧到病人各種可能風險,他們下班回家了,自己夜班就徹底過一遍手,發現問題及時封殺,晚上下的臨時醫囑,他們第二天就變成了長期醫囑了。

長時間這樣下去就一個結果,我自己被累殘了。心律失常早搏,病人拿著800次的報告來看病,抽屜裡放著我3000次的報告。平時血壓很好,變成血壓110/100,你要是有過這個血壓數,就知道腦袋灌血特別多什麼滋味了。

很多次夜班早上洗臉,低頭,洗手池裡一幅梅花圖,鼻子不自主的出血,飛濺在洗手池裡。我明白了,醫院吸血鬼在吸我的血了,再這麼幹下去,我就累死了,必須離開放手了。

然後,到一家小醫院,每週只出一天門診,病房有特殊重病人,我過去看看。做這些就當是自己做慈善事業了。其他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潛心讀書、研究。

這樣,自己就不用那麼累那麼熬了。

再回首,已生華髮。


曹惠君醫生


老哥,我當年也這麼想,哪都能吃飯,我以前一直以為醫生一星期只上兩天班,門診那兩天,後來才知道門診是度假去的,住院部才是真的累,一個手術,通宵十幾小時,人都站廢了,以前學醫時候覺得苦,大四有一學期跟打仗一樣,連續3個月天天晚上1點睡,早上6點就急的睡不著,中午飯定外賣在教室吃,我還算好,聽說上一屆有人一天只睡三小時,現在縣醫院都只招研究生了5年本科3年研究生,還有醫院幾年專培,額,我說句實話,我現在都在看法律專業書了,準備沒事考一個有點退路,現在醫療環境,哎。。。不過你學醫也行,至少了解自己身體健康,我媽當初就這樣想的,再不行畢業考公務員或者當老師也是個出路


人到中年難為


你好,我是一所醫學院校的老師,我的學生中有臨床八年制、有5+3+3的臨床碩博還有做基礎研究的碩博研究生。(沒辦法,通識課老師的通病。)我談談我對我們學校臨床八年制學生的印象吧。

第一,分數高、課程多、學習累、壓力大。分數高,他們的高考入學分數都很高,在全國都屬於前10%(這麼說略顯保守,有的學生是狀元。不過由於最近的輿論環境等等綜合原因,狀元越來越少了,嘆氣。)課程多,比一般專業多個30%左右吧。大一大二在唸通識課的時候,是與一般專業大學生差不多的。進入到專業課學習,就進入了“教科書等身”的階段。課程多的結果就是,考試多。期末的時候,其他專業的學生都早早考完,早早回家;留守到最後的,也就是醫學院的學生了。考試考到天荒地老,老師們監考的壓力也大(笑哭),醫學生的考試結束時間,決定了學校官方的假期開始時間。學習累,不僅是因為課程多,還因為同學們都非常優秀。優秀的學生,都有著優秀的學習習慣,或者具有過人天賦;也有的既有優秀的學習習慣,還搭配過人的學習天賦,即使不是考試周,學院的自習室都是人滿為患;到了考試周,通宵自習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很難懶散,也很難自我放棄。壓力大,是指我校臨床八年制不能掛科。如果有一門課不及格,就意味著你只能拿到碩士學位。這樣的培養制度,就決定了從踏入臨床八年制的那一天起,每一門課,都必須及格。當然,有的人也力不從心,如果有科目真的無法及格,基本上學生自己就選擇轉專業了。八年內不能有一門課行差踏錯,這樣的心理壓力,也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吧。所以,我們的八年制只要順利畢業,在我們老師心中,就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第二,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硬,情商智商高。這不是自誇。首先,經歷了上面我描述的嚴苛的培養模式,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在專業能力方面都是佼佼者。(不排名!我們不排名!都是第一名!一個寵溺學生老師的心聲)而且,在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不限於臨床八年制)都有機會得到海外臨床的機會,臨床八年制的海外臨床經歷更是達到了百分之百。因此,我們的畢業生有些在國內拿到博士學位的時候,就通過了美國的資格考試(對,就是《北京愛上西雅圖》裡某吳考了很久都沒有考過的那個考試)。這也是與他們的海外臨床經歷有關的。綜合素質過硬,是因為學校在有些課程設置上,對外語能力要求很高。這也是我校傳統。同時,學校與哈佛、牛津等知名高校,都有合作項目。交流機會不僅僅是臨床八年制必選的海外臨床,還有其他交流學習機會。曾經我校開國際教育研討會,請了海內外專家,同聲傳譯是由我們的老教授(博導)帶著臨床八年制的學生完成的。因為會議涉及到很多醫學專業名詞,外請的同傳不一定能精準完成傳達。當然了,我們的那位教授水平也非常資深,就是講中文都可能帶點口音,但是英文卻標準到可以去播報外語新聞(微笑)。智商情商高,是因為在培養過程中,十分重視醫學人文教育。寫到這兒有點兒像招生簡章。每年暑假,都會組織學生深入老區(尤其是曾經爆發嚴重疫情,但是又被我院控制住的地區,更像簡章了怎麼辦,教務處給我打錢)、基層醫療組織,進行社會實踐。群眾路線,我們一早就在踐行。學醫是為了什麼?每年回來,學生們都會用自己的感受給出生動感人的答案。

第三,未來可期。這四個字,我打出來,其實略感沉重。現在的規培制度,對醫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現在依舊存在的醫患矛盾,也深深困擾著我們。還有,醫生的待遇問題,青年醫生猝死的新聞,也不是第一起。面對這些複雜的情況,為什麼我還要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呢?

一方面因為這個職業週期長、狀態好,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

週期長,是指醫生這個職業的生命週期長於一般職業。老話說,醫生越來越吃香;我看來就是,醫生需要終身學習,可以一直跟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不會掉隊。當然,別的職業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只是醫生尤甚。而且醫生,作為個體的不可替代性也很強。因為經驗越豐富的臨床醫生,越有價值。狀態好,是因為醫生必須堅持學習,堅持在體力勞動的同時,腦力勞動。這種始終在學習的狀態,有利於保持精神上的“青春永駐”。

另一方面,是從醫療行業來分析。人口老齡化是全球問題,人口質量以及生活水平,也與醫療行業休慼相關。因此,選擇醫療行業,是選擇了未來五十年內不會失業的狀態。人工智能的發展只會有利於臨床決策(診斷、用藥等),但是不會替代臨床醫生。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你畢業之後改行,經歷瞭如此嚴格的精英式培養,轉行做其他行業,也會十分優秀。

現狀是有些不夠樂觀;只是其他行業也有弊端,之所以醫學行業的問題凸顯,大概也是因為流量大(厚著臉皮說,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所以大家都比較關注。但是從另一面講,現在大家如此關注行業中的問題,證明醫療行業面臨著其他行業不具備的整改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在您的孩子畢業時,我相信,醫療行業的前景會比現在更好。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經驗分享,希望能幫助到您和孩子。感謝閱讀。


喝奶茶不長胖


別學,很痛苦。我現在31歲,夜晚的生活就是看書。再看看我的床就知道條件不咋地了。我也想吃雞,但是條件不允許啊。得學習。



巴巴拉扒拉


雖然我不是學醫的,但是我身邊有很多同學,都是學醫的,當然我分享的經驗都是二手的經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學醫確實時間長,而且所學的科目眾多,考察的特別頻繁,給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要比一般的文史類的學生的壓力要大許多,但是其實和一些類似於計算機專業或者是傾向於科研類的專業相比,他們的壓力其實是類似的。

壓力這個東西在每個學科都有,但是還是主要要看學生自己的興趣,如果自己的興趣點在那裡的話,那無所謂,什麼壓力不壓力的,可能越有壓力越有動力,但是如果真的是為了討生活混口飯吃的話,學醫如果你能把這段壓力頂下來的話,後期的發展可能會更好一點。



而且就像你的這種學習8年,那就是本碩連讀,如果能進入到一個本碩連讀的學校其實是比較不錯。至少以後的工作其實是有保障的,我們現在這個國家因為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所以以後醫生的這個缺口會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吃香,還有一就是醫生這個職業也是比較有後續發展的,無所謂,什麼中年危機。



不要聽信社會上那些關於醫生,特別苦特別累,那麼我白天白加黑,5+2什麼的,其實你走上社會去看一看,哪一行業都是特別累的,沒有特別輕鬆的,如果有特別輕鬆的,那一定是賺不到什麼錢的,而且醫生現在那福利待遇,還有國家各方面的政策保障都是比較好的,如果孩子真有這方面的興趣,我們應該全力的去支持他。


宇宙最好老師


小孩和家長都願意小孩學醫,並且想讀臨床八年制。說明學醫對整個家庭還是有吸引力的。下面提一點意見供參考。

今年的新高一3+3,如果要想學醫的話,必須要同時選物理和化學。那麼就要求考生數學物理,化學的分數都比較高,將來才會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數。

魔都的考生想上8年制。一般來說,排名要在全市的1300名左右才有希望。一般來說,一年兩個醫學院一個招40名,另一個招50-60名。整個魔都八年制的學生不會超過150名。如果願意到外地去學八年制那麼名額,也是非常有限的,全部加起來不超過10名。這樣看起來想學臨床醫學八年制,對考生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

至於學業,由於要學習八年課程比較多,學習是比較辛苦和比較累的,而且要取得好的績點那麼就需要努力認真的學習。不過,學醫總體來說,對智力的要求,不是特別高,只要認真學習,基本上沒有學不懂學不會的情況。不像有的科目不會就是不會再努力,再用功也學不會。

至於畢業以後到了醫院裡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這是非常好理解的。因為隨著人們對生命健康的要求的不斷提高,對醫生的治療的技術和要求也是不斷增加的,即使你不學醫,日常的健康保健知識,也是不斷在增加和變化的,因此醫生需要終身學習是非常好理解的。

如果對學醫的費用還有疑問可以參考我其他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