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会读孩子读过的书吗?

好奇人生彭琪皓


从共有性来讲,只要是父母已经把教育孩子上升为科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高度了,就一定会有共读的书目,因为这些父母已经对科学育儿有了一个比较宽泛的认知,他们非常清楚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顺序上来讲,可能就要根据各年龄段而有所不同了。

从共读的顺序上看,分年龄段会有所不同

  • 对于10岁前的孩子

大部分给孩子选择的读物都要由父母首先阅览过之后才能放心地给孩子读,这个阶段父母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似乎扮演更多的是把关者、护航者、甄别者。这是由于10岁之前的孩子无论从社会经验还是思维认知都非常有限,对于读物内容的判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是孩子自己无法正确处理的这个角度而考虑的。所以就需要作为法定监护人和教育责任承担者的父母来为其护航。

但这里的护航只是对于那些读物内容不健康的书籍进行剔除,而并不是限制孩子读物所涉猎的范围,也不能只给孩子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读物,除了每年官宣的各年级阅读书目之外,还要引导孩子大范围的阅读,也就是说对于领域是不限制的。只要孩子有点兴趣,就不要干涉。一般父母容易犯的错是,孩子过早涉及了比较深的东西,或者当前还未接触到的学科,又或者干脆和现在的学习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就干涉不让孩子读了,这都是错误的。

父母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个阶段的书籍通常在父母看来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说幼儿的图画书,可能那么大一页就没几个字,大部分是图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孩子独自看,而是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对于图画中的内容展开多角度、多维度的想象和启发,这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比如对于一年级的桥梁书,有注音的书籍,父母都不能一下子甩给孩子自己读,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发现书中的故事其实很小时就给孩子讲过了,但现在是把好看的有大量图画的书改成了有大量汉字注音图画特少的书籍,这个时候孩子是非常不适应的,仍然需要父母陪伴走一段,否则这个阶段是最容易使孩子丧失读书兴趣的时候。

  • 对于10岁以后逐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这个阶段会出现孩子先读,父母需要依然把关而后读或者是父母先读觉得内容不错而转介给孩子读这两种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这两种形式都会比较普遍。这个阶段虽然父母仍然延续了10岁之前的把关者、甄别者、护航者的角色,但度上可以适当地开始放松些了,需要把更多的甄选权利给到孩子。

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从心理上来讲,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权,也发展出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此时他们更需要自己去鉴别书目的内容和适读性,既能提升他们的各项鉴别能力,也能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一定程度上父母放手,由孩子们自己去判定读物的可读性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另一方面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帮助父母转换教育的固有心态,使亲子关系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在10年左右的养育过程中,父母已经习惯了用一种事事过问、亲力亲为的方式来照顾孩子,但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确是要换种养育方式的,父母很难一下子转换这种习惯,所以很多家庭在这个阶段会陡增很多教育问题,大部分都源于父母的角色无法短期内有效转换导致的,根上是父母无法做到放手。使得亲子关系、家庭关系都紧张起来。

对于这个阶段的读物,父母和孩子都要进入到一种彼此讨论、彼此提问的高度了,而不能是之前的单向引导。也就是说对于内容双方都需要同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需要提出自己年龄层考虑的问题让对方知晓,这是一个有效而必要的沟通过程。在沟通中父母需要遵照引导孩子稳定三观的前提来给予孩子建议,但并不是强制认同或者思想上的控制压制。

  • 对于进入高中高年级段或者大学之后的孩子们

对于这些即将成年和已经成年的大孩子们,则很多是孩子读过的书觉得不错,反过来介绍给父母再读的情况会比较多些。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所涉猎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深度已经不是多数父母能够企及的了,无论对于自然的了解,还是人文社会的认知深度,又或者是某一科研领域,他们都会大量涉及,甚至是小众读本,而且他们本身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要比父母快太多了,所以可能会在不同的领域中看到不错的书籍,再转介绍给父母。

但在孩子们看来是宝贝的内容,可能在父母这代看来没有多大兴趣。但父母一定不能用我老了,看这些有啥用啊等托辞来打击孩子的热情。请这个阶段的父母记住:孩子们在给父母介绍某本书时,一定不仅限于介绍书这件事,而是书里所表述的某种理论观点,或者思想精髓,可能这些内容是之前父母从来没有和孩子讨论过的,也可能是在孩子的记忆中父母在这块的认知比较欠缺的,又或者是书中表述的某种心理内容是孩子一直想向父母表达而未说出口的但确实想让父母知晓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读大孩子们推荐的书,也要重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建议,可能那些里面蕴藏的就是孩子曾经的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父母不理解的,那么就借这个机会来重新了解一下孩子吧,也是一个弥补和不留遗憾。


从这三个阶段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即使在读书这一件事上,父母都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而有所角色的变化、内容的变化、做法的变化,所以教育孩子那么多内容,父母群体是有多么不容易啊。从婴幼儿时期的事无巨细到青春期的大胆放手再到成人后的反哺,二十多年间,孩子变化巨大,父母又何尝不是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被迫改变和调整呢,不过,幸运的是每次改变和调整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这就值了!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里的神仙洞


如果你不读孩子读过的书你就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不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读孩子学习的书有些课内阅读题你就没法辅导,不读孩子课外阅读的书你就不了解孩子读的书内容,无法因材施教。因此,必须读孩子读过的书,和孩子共同探讨,指导孩子写出读书心得,以丰富孩子的思想内涵。


猪笼草98710081


姐妹!你不光要读孩子读过的书!你还要吃孩子没吃完的饭,没吃完的雪糕,没喝完的酸奶,孩子没做完的手工作业!



大辣娇


会,还要与他讨论!这样可以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并且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他读的书你不懂,你可以不耻下问,如果你感觉他读的书不太健康,你要正确引导,而不是粗暴干预!

你通过读他的书,了解他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一些他感兴趣的好书推荐给他!也可以通过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指导他的未来职业方向!



阅读点亮人生


会。一个家里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请先努力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有一个好的心态,永远保持学习的能力。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考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人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才能不被变化快速的时代抛下,才能不断进步。

父母优秀,孩子才更优秀。



浅夏天心


别忘了,父母曾经也是孩子

当然要读呀!

读了可以了解自己孩子关注的事物,多一个沟通角度,拉进亲子距离。

读了了解孩子现阶段的眼界和世界观,便于及时给予指点

读孩子的书最好的时机是孩子刚开始读的时候,其次就是现在!

快!读起来!


逗妈讲个故事给你听


一定会,毕竟当今网络社会孩子会的你不一定会,孩子学的东西,你不一定学过,所以为了和孩子能保持正常勾通,孩子会的你一定要会,孩子不会的,你也要多学点


万物佛


我的答案是肯定会,只是每个人因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环境不同,陪同孩子读书的方式和时间也就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我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短,每月只有2到4次见面的机会,和孩子面对面陪读的次数也就少之又少。面对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选择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参与,尤其是陪读,更能加深父子之间的感情。

我的陪读方式就是视频陪读,我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要么我读孩子听,要么孩子读,我来倾听。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方式,但对于我们这些因工作需要而不能面对面陪读的家长来说,岂不是一件很快乐而又意义的事呢!


找个理由去远方


肯定会

读孩子读过的书,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才有可能有教育孩子,影响孩子的机会。


云3136


我会的,和她一起学习,孩子才能更好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