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有多少種做法?有推薦的嗎?

造一南


麵條的做法有很多種

比如拌醬面,湖北熱乾麵

清湯麵,西紅柿雞蛋麵

早餐店的做法一般是準備有一個水鍋,湯鍋和各種的臊子,有牛肉,木耳肉絲,酸菜,牛雜,三鮮,排骨等各種味型的。

在我們湖南地區,麵條主要是用於吃早餐,吃比較多,中晚餐很少吃

而早餐營養的攝入,對於我們人體的營養需求是很重要的。我建議一個非常健康,非常簡單的煮麵方法

用骨頭湯放入鍋中燒開打入雞蛋兩個,等水開了以後再放入麵條放少許鹽,少許生抽等麵條浮上來了,加蔬菜葉出鍋就可以了。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當的辣椒。這樣煮出來的麵條又有動物的營養,又有植物的維生素,所以對於我們人體健康非常好。


用戶2959537360078568


麵條有很多種做法,在這裡我就分享一下我最拿手的一種做法。說到麵條,它是我們家庭必不可缺的一種主食了,它深受很多人的喜歡,尤其是自己手工製作的麵條勁道好吃。我北方人,所以對面食是情有獨鍾。

比如我們在煮麵條時,總會遇到煮出來的麵條馬上會坨,這大大影響了我們的食慾。小編特意請教了麵館老師傅,老師傅教我一招,麵條立馬不一樣,一起看看。

就比如我們在煮麵時,首先要先在鍋里加上適量的清水,然後後面下一步很重要!就是同時加上鹽等到水變沸騰開鍋後再在水裡加上食用油,加入鹽和加油一定要在放麵條之前,否則下出麵條的效果也會不同。在做好上一步時就可以將麵條下入鍋中了,用筷子或者叉子勻速攪拌一下防止麵條沾底。

當面條在鍋中沸騰時,再加入少量的清水,再用筷子攪拌,防止糊鍋。循環幾次,直到麵條熟了即可。麵條熟了盛出來就可以了,這樣麵條就做好了,根根分明一點兒也不坨。

我們在煮麵時想要不坨就一定要記住在煮的過程中加油加鹽,只不過他們的順序不一樣,鹽是在沒有煮前就放到鍋中,而食用油是要等水煮開之後再加,然後下入麵條。

這種方法是不是很簡單呢,大家有沒有學會。再也不用擔心我們在平常煮麵條時擔心它會變坨了,而且這樣煮出來的麵條根根分明,好好吃哦。

以上是自己做面的過程中總結的一點經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黑甲娛


四川人吃麵條喜歡“湯寬、餡多、味厚”。故而四川麵條向來講究湯、臊、味,也就是底湯、臊子和調味。就拿中華十大面條之成都“擔擔麵”來說吧,所謂‘擔擔麵’,是特指過去那種沿街走巷,挑擔叫賣的麵條擔子。其中有在自貢擔擔素面(沒肉臊、澆頭)基礎上添加了豬肉臊,使其麵條細薄、柔韌爽滑、臊子酥香,鹹辣酸甜、香鮮味濃,吃口舒爽而名聲大噪,從眾多擔擔麵中脫穎而出,獨享“擔擔麵”之名。

擔擔麵即需用上等精白麵粉,加蛋清和川鹽,手工擀制切成柳葉麵條;臊子的炒制要用上好肥瘦豬肉,宰成綠豆顆粒,用化豬油、甜麵醬、醬油、川鹽、料酒,炒制到水乾吐油、肉臊香酥、色澤金黃;調味要用成都窩油或中壩口蘑醬油、香辣紅油辣椒、漢源花椒麵、閬中保寧醋、宜賓碎米芽菜,再加白糖、味精、鮮湯;煮麵條時需是不渾湯、不斷節,面撈起要甩乾麵水,輔以豌豆尖,一兩一碗。這便是成都正宗擔擔麵之風味標準。

一碗地道的擔擔麵嚐起來應當是:麵條柔韌滑爽、臊子酥脆香美、吃口辣麻酸甜、芽菜香濃、滋味豐厚。其中敘府芽菜是不可或缺。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豌豆尖,就是取豌豆苗頂端那一小截水嫩嫩的豆苗尖,洗淨了放滾湯裡燙二三秒鐘,趁熱吃個鮮嫩清香。在擔擔麵裡,豌豆尖是墊碗底的寶貝,川人吃麵最愛的就是碗底這點拌和了麻辣調味料的鮮葉子蔬菜。過了季節沒有了豌豆尖,也要用其它的綠葉蔬菜代替,常用的就是青筍尖嫩葉和小白菜心。

原料:機制麵條(手擀麵更佳)500克、去皮肥瘦豬肉250克、化豬油100克、肉骨湯400克、紅油辣椒30克、宜賓碎芽菜75克、油酥花生碎末50克、窩油或口蘑醬油80克、味精3克、蔥花35克、川鹽2克、料酒15克、香醋15克、豌豆尖或青葉子菜適量;

製作:1.豬肉洗淨,剁成綠豆大小的碎粒,炒鍋燒熱,下化豬油燒熱,放入肉粒炒散、出幹水氣,放料酒、川鹽、甜麵醬、醬油炒至酥香、色金黃,即成面臊。

2.將醬油、味精、芽菜末、蔥花、紅油辣椒、很少量醋、少許肉骨湯將調味料調勻、分別放入10個麵碗中(1兩/碗)。

3.鍋中清水燒開後、下麵條煮熟(稍硬、不宜過軟),將豌豆尖入鍋稍燙斷生,分別放進碗中墊底,再撈起麵條抖盡面水、放入碗中澆上肉臊、撒上花生碎末即可。

風味:鹹鮮香辣、臊子酥香、麵條滑爽、滋味濃厚。

提醒:肉臊不宜剁茸,否則成肉渣;麵條用醋宜少不宜多、以吃不出酸味為好,否則其味道則變成酸辣面了。

正宗爆料 權威解讀 持續關注 有你好看的!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主編 川菜文化人 美食作家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 江湖饕客·向東 2018.06.05成都


江湖饕客向東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麵條做法,在全世界多達幾千種。光我國就有1200餘種。

按照咱北方人的口味,推薦還是咱瀋陽的西塔大冷麵吧。

麵條的做法和種類歷史悠久,世界各地對面條都有不同的理解,。

記得有一部前幾年的紀錄片叫“麵條之路”,介紹了許多國家如何做面和吃麵的故事,古今中外介紹的比較全面,讓人們對面的歷史有所瞭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麵條的歷史要最追溯到2500年前,絲綢之路國家出土了一樣文物,就是陶碗與麵條。

1500年前的意大利西西里島,是歐洲意大利麵的發源地。古籍裡記載,西西里人生產一種叫“伊特利亞”的食物,其狀如絲,正是意大利麵的雛形;“伊斯塔亨”是伊朗古代的一種手切面,並進行風乾,供遠行的人攜帶,這些都是國外面條的古代名稱。

根據2000年前我國漢代史集記載,我們能瞭解到麵條在我國的發展史。

2000年前的新疆地區,出土的文物顯示,當時人們用手搓的方式,製作一種麵食,其長短不齊,粗細不均,現代名稱“拉條子”。

世界上面條種類幾千種,日本,意大利,韓國等國家對面食情有獨鍾。

日本的料理風靡世界,日式拉麵口味Q彈麵湯濃郁,一家日本的米其林三星拉麵館,只有六個座位,需要排長隊,但日本人也願意花幾個小時享受一碗麵的快樂。在日本,主要麵條種類有味增湯底的北海道札幌拉麵;豚骨湯底的福岡博多拉麵;混合湯底的福島喜多方拉麵。

意大利麵在西方正餐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在意大利,面的種類繁多,按面的形狀分主要有細面,通心粉,帕斯塔,蝴蝶粉,千層粉等。按照醬料的分類有常見有紅醬,肉醬,海鮮醬,起司醬等。

韓國面的種類主要有泡麵,炸醬麵,涼麵,拉麵等。這裡說說韓國炸醬麵,韓國的炸醬麵的醬料較多,味道以鹹香為主,廣受韓國民眾喜愛。韓國涼麵,我國叫冷麵,以酸甜口味為主,在夏季特別受人們喜愛。

亞洲,歐洲和美洲等其他國家人民也不乏對面條的喜愛。

中國是世界上面條工藝最發達的國家,種類有1200餘種,各地吃麵條的傳統不盡相同。

我國人民喜愛麵食,大街小巷麵館星羅棋佈,吃麵已經融入到人們的骨子裡邊。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人們吃麵的習慣多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老北京炸醬麵。來北京不吃上一碗炸醬麵可以說是相當遺憾。北京雜醬麵肉醬香甜,配料豐富,麵條軟硬適中,歷史悠久,非常適合旅遊人士品嚐。
  1. 山西刀削麵。山西刀削麵是以大刀,快速手切面團下鍋,配以各種醬料和配菜,口味較硬,不適合老年人食用。
  2. 蘭州拉麵。蘭州拉麵麵館在北方較多,湯麵,炒麵,燴麵都有,製作方法多樣,是人們喜歡的快餐小吃之一。
  3. 陝西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是幹拌麵,在西安可以吃到正宗的biangbiang面,醬料香辣,配以蔬菜,番茄炒蛋,滷肉,滷蛋等,非常美味。
  4. 四川成都擔擔麵。擔擔麵要吃到正宗的 口味,一定要來成都吃,最好要吃街邊的蒼蠅館子。擔擔麵在成都是論兩賣的,以香辣為主,秘製醬料配以細面,口味獨特,大眾喜聞樂見。
  5. 重慶小面。與擔擔麵不同,重慶小面這幾年遍佈全國,加盟店分佈廣泛,是這幾年著名的網紅小吃。
  6. 東北朝鮮冷麵。
    在東北,冷麵還是比較流行的。冷麵源於朝鮮,面質較硬,可以做冷湯麵,也可以燒烤。在東北夜市,可以看到許多烤冷麵的小攤,烤冷麵配以特製醬料,口味獨特。
  7. 湖北武漢熱乾麵。麻辣鮮香為主的武漢熱乾麵,寄託的是武漢人的豪情,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祝武漢早日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以上只是眾多面條中比較大眾的種類,還有許多,比如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河南燴麵,鎮江鍋蓋面等。

另外,連鎖麵館由於其口味穩定,單品味道突出也廣受大眾喜愛,比如李先生,西貝莜麵村等。

總之,麵條歷史悠久,種類幾千種,各地文化不同,對如何吃麵條的理解不同,自己喜歡就好。

我是東北人,也特愛吃麵,比較喜歡瀋陽西塔幹拌冷麵。歡迎到東北來!


END


灡天白雲


麵條的做實在是太多了 牛肉拉麵 餄烙面 刀削麵 炸醬麵

扯麵

重慶小面

武漢熱乾麵

岐山臊子面

新疆拉條子

幹拌麵

炒麵

擔擔麵

蔥油拌麵

蒸滷麵

手擀麵

油潑面

雞絲涼麵

排骨麵

打滷麵


開著著拖拉機去私奔


麵條的做法太多了,一般家裡可以做湯的炒的,幹拌的,我推薦做幹拌的,幹拌的比較省事,第一步活面,然後做成麵條或者面片拉條子都可以,第二步碗裡放辣椒麵芝士蔥花蒜末花椒粉鹽少許雞味精少許,然後倒入熱油熗鍋,在加醋生抽少許雪碧,攪勻倒在年上面,絕對吃的乾乾淨淨。




libaifenxiang


您好,我是紅色冰雨。

麵條的歷史

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麵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成為老少皆宜的美食。

麵條的種類

我常我常用的幾種做麵條的方法:

1,西紅柿雞蛋麵

2,牛肉麵

3,炒麵

4,香菇白菜面。

尾聲:麵條是一種製作便捷,營養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美食。製作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是以不同的食材搭配以煮或者炒為主。其中南方把麵條當早餐為主,北方把麵條當主食。


紅色冰雨


麵食是北方人的最愛,特別是麵條,成了平時餐桌上的主角。

麵條有許多種做法:打滷麵、炸醬麵、清湯麵、陽春麵、涼拌麵、炒麵、蒸麵等多種做法

,比較著名的有:蘭州拉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河南燴麵、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等。

除白麵麵條外還有用其它麵粉做的麵條如:蕎麵麵條、雜麵麵條、五顏六色的蔬菜汁麵條等

今天做兩種我們當地都愛吃的特色美食,

武安拽面和沙洺炒麵

武安拽面:先準備和麵,做好拽面第一步得會和麵。準備500克麵粉、250克涼水(冬天用溫水)、10克鹽。

先把鹽加入水中化開,再慢慢倒入麵粉中,邊倒邊攪拌,攪拌均勻沒有乾麵粉了,再揉成麵糰,用保鮮膜蓋住,醒半個小時。

滷子:五花肉切成小放塊,土豆切成小塊,豆角掰成小段,西紅柿切成小塊,豆腐切成小塊,木耳切碎,蔥薑蒜、花椒大料適量。

起鍋加入油燒熱,放入肉丁翻炒,加入蔥薑蒜花椒大料翻炒,加入料酒,醬油,老抽,少許鹽,一點點糖翻炒。然後把切好的菜放入鍋裡一起翻炒,再加入沒過菜的開水,把菜煮熟,再加點鹽,味精。滷子就好了。

面醒好了,開始繞面(就是用手抓住一塊麵的兩頭,拉長,然後上下顛,再把面兩頭繞在一起,再拉開,再顛。反覆多次,直到面不粘手了,拉開的面粗細均勻了,就好了),這個既是力氣活也是技術話,想學會得多練。

把繞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擀成半公分厚,15公分寬的麵餅,再切成1公分寬的條,兩手捏住麵條的兩頭往兩面拽,拽成薄薄的麵條下入開水鍋裡煮熟撈入碗裡,澆上滷子,一碗武安拽面就好了。

沙洺炒麵:把做武安拽面繞好的麵糰,放在面板上,搓成長條,兩手捏住兩頭往兩邊拉,然後再雙著一手抓住面頭,一手的食指勾住面再拉,反覆多次。勾成細細的圓麵條,當地人管這叫勾面,下入開水鍋裡煮熟撈出,過涼水備用。

有肉絲炒麵,有雞蛋炒麵

肉絲炒麵:起鍋加入油,油熱放入瘦肉絲(用料酒、澱粉、鹽抓勻)翻炒,加蔥姜,在加入醬油,老抽把肉炒熟,加入木耳絲,青椒絲,蔥頭絲翻炒,加入過冷水的面翻炒,加入少許高湯,加入鹽,味精翻勻,加入蒜末出鍋裝盤。

雞蛋炒麵:起鍋加入油,油熱加入雞蛋(打一個雞蛋加入鹽攪勻),滑散炒熟盛出備用。

鍋里加入油,油熱放入切成塊的西紅柿,豆芽,青菜放入鍋裡炒熟加入過冷水的麵條翻炒,加入醬油,高湯,鹽,味精炒勻出鍋裝盤,把炒熟的雞蛋蓋在上面OK。










陳三姐


麵條的做法太多了,給您推薦一種我們四川小眾的地方特色麵條做法------滑肉面。

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份量哦

1.材料:裡脊肉(80克),雞蛋(60克),蘑菇(60克),胡蘿蔔(80克),萵筍葉(30克),洋蔥(60克)(蔬菜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調換哦),大蒜(3克),小蔥(適量),鹽(5克),菜籽油(10克),澱粉(30克),麵條(200克)

2.裡脊肉切片,加澱粉,雞蛋,鹽醃製(澱粉要包裹住肉片)

3.一個鍋燒水煮麵

4.另一鍋中倒油,先把蒜和洋蔥炒香,再放入蘑菇和胡蘿蔔炒一下,加入1200毫升清水,把蘑菇和胡蘿蔔煮熟後下肉片,待肉片煮至浮起,再下萵筍葉,鹽,煮一分鐘關火。

5.麵條煮好,挑入碗裡,把煮好的滑肉湯淋入碗中,放入蔥花,一碗好吃又美味的滑肉面就做好了。

這款麵條不分地域,大人小孩都適宜,可以試試哦[靈光一閃]






宸媽營養膳食


麵條,是我們北方人非常愛吃的主食。像:燴麵,拌麵,涼麵,滷麵,熱乾麵,刀削麵,擔擔麵,等等,太多了。

但我認為最好吃的要數開封的拉麵。開封拉麵需要澆滷,而且沒有湯麵條湯需要另盛出來。作為一種傳統的市井美食,無論拉麵館的硬件設施是否簡陋,麵條的製作工藝都頗為講究,拉麵師傅的手藝決定了面是否美味。揉麵,拉麵,打滷,每道程序都馬虎不得。拉出的面要細如髮絲,滷汁分葷素兩類,葷的,有冬瓜羊肉,冬瓜雞丁等;素的以番茄雞蛋為主。在面上澆上滷汁後,再配上木耳,黃花菜等配菜,這樣,一碗美味的開封拉麵才算製作完成。下班沒事,約上三五好友,來上幾瓶冰鎮啤酒,下上幾碗拉麵。侃侃大山,美~~~東大街那有個長友拉麵,汴京公園城牆那也有一家拉麵,忘記叫什麼名字了,沒有嘗過的朋友,可以去品嚐品嚐,味道地道的很!!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頭條號~汴梁小付,我會盡我所能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