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紀》後記


《道紀》後記


從2005年5月,種種紛亂的思緒迫使我將其歸納整理,一直到這一年的12月初,歸納整理有了初步的結果,完成了本書的前九章。在前面的九章寫完之後,本想應該告一段落了,於是就開始在網上尋找發佈的可能,也就是這個時候,我瞭解了什麼是博客。自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1月11日,我陸續在新浪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hang)上發表了《道紀》的前九章。在此之後,曾經寫過一個後記發表在博客上,其中有這樣的段落:

從開始有衝動寫這本書到此時此刻,窗外初夏的第一茬月季花已經變成了05年底入冬後的第一場雪。想不好該寫些什麼作為結束語,也許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們在哲學的環境中長大,我們不自覺地採用著哲學的思維方式,也就是邏輯推理;我們的意識不自覺地以無限的宇宙和無窮的時間為背景。自從將《時間簡史》和老子、孔子相結合以來,我在刻意地改變這些原本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思考方法。“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是我經常用來告誡自己宇宙萬物都存在邊界的警句。而在思維的習慣上,我在試著採用“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方法,也就是道紀的方法。採用這樣的方法,我發現很多以前非常複雜的思維過程變得簡單而且直接有效。有趣的是這篇宣稱將哲學送入歷史的《道紀》所採用的推理方法是邏輯的方法,也就是哲學的方法。但其中的關鍵環節,如孟子的“性本善”、莊子的思辨、“學而時習之”以及“道可道,非常道”卻是採用道紀的方法才得以整理清楚。邏輯推理也許還會有它的用武之地,但它不能用來推導人生。幾個月來,我在逐漸適應道紀的思維方式,“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實在是個簡便、快捷的方法。當然這樣的方法必須基於萬物都有邊界限制的前提,而道、天、地、人在道的層面相通則是這種思維方式所依據的一個重要準則。

在那個後記中,實際上已經開始觸及有關道紀如何應用的問題了,但還說不太清楚。顯然,這樣簡略而模糊的道紀使用方法的陳述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這之後的半年時間,許多朋友在我的博客上就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也有一些朋友在自己的博客上進行了轉載或撰寫評論文章。這些有益的討論創造了一個“如切如磋”的環境,許多原本不清楚的環節也在這些討論中逐漸清晰起來。其中的一些討論是關注道紀這種新思想的應用,是前九章內容的延伸。在這樣的探討之中我完成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並在2006年的6、7月間將這兩章發表在博客上。這兩章以德為主線,從道與德的關係,到認識道的修煉,最終歸結為“玄德”。本書也得以從宇宙觀入手,到最後歸結為可以實踐的方法而完整。在此,我要感謝所有在網上和我交流的朋友。這些交流不僅進一步澄清了許多問題,我也在新的發現中得到了樂趣。

還有一個小問題有必要解釋一下,就是關於《論語》章節的名稱。目前被廣泛認可的形式是將《論語》的二十個部分稱為篇,並以每部分開頭的兩個字作為此篇的名字。比如《論語》的第一部分就稱為《論語·學而》、《論語·學而篇》或《論語·學而第一》,而將每篇之中的段落成為章。我以為《論語》不僅僅是一部言論集,而是一部有著明確的論點、論據,有著明確思維邏輯,前後一貫的論說體,這在本書中有相關的論述。因此在引用《論語》時很有必要說明所引用的話出自原文的什麼位置,而上面幾種章節的分法,只有《論語·學而第一》符合這種要求。為了不至於在引用時由於篇章的名稱而喧賓奪主,因此本書中涉及到《論語》的引用都採用了現今大家習慣的說法,就是將《論語》的二十個部分稱為章,例如《論語·學而第一》就稱為《論語》第一章。這樣一來使得《論語》的引用與《老子》、《時間簡史》的引用保持一致,並不突出,不至於在閱讀的時候因為篇章的名字而分散閱讀的注意力。畢竟,如何給古代典籍的章節命名只是形式上的問題,更好的理解內容才是關鍵。

附在本書後面的《論語》讀書筆記的完成時間比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還要早一些,其寫作的初衷也是在新浪的博客上帖完了《道紀》一至九章之後,同許多朋友進行了討論,其中的許多問題也引發了我進一步的思考,進而整理出來。由於這之中所牽扯的題目可能與“道紀”的論述沒有必然的關聯,而這之中的內容又是“道紀”的延伸,於是,就以附錄的形式呈現於此。

本書得到北京幸運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禹成豪先生的關注,並最終促成出版,在此對禹先生的努力表示感謝。

書已經出版了,網上的討論還在繼續,人生的感悟也沒有停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實際上就是天天學習的機緣,只要我們用心去關注,就自然會“為學日益”。

李航

2006年9月17日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