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受助渡難關的她 用實際行動感恩

90後護士黃翔,是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女孩子,與同齡女孩子相比,她又多了一份成熟。黃翔的家庭不富裕,父親的下崗更是加重了生活的拮据。從小到大的學費,都來自於國家的資助。雖然生活不易,但全家一直心懷感恩。 “要記住,是國家幫助了我們,等你長大了一定也要回報國家。”這句是她懂事以來,聽得最多的一句父母教誨。

黃翔:受助渡難關的她  用實際行動感恩


汶川地震時,黃翔看到無數的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救死扶傷。原本不知道如何表達感恩的她,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從那個時候起,她就暗暗立誓要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在前線。後來,她真的如願成為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並一直兢兢業業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在醫院黨委發出號召時,身為SICU護士的她毫不猶豫報了名,“家裡最困難的時候是國家幫助了我們,也是國家幫我圓了白衣天使的夢,我終於可以報恩了。”

臥病在床的父親也關注著疫情的新聞,一直囑咐黃翔,“如果需要你去前線,你就去,千萬不要因為我退縮哈!”她知道,去前線不僅僅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的職責所在,對於一家人來說,更是用實際行動對國家的幫助作回報。這既是在完成自己的夢想,更是在代表全家圓夢。

接到正式出發的通知,家裡人都沒有多餘的話,只是反覆交代“你放心地去工作,不用有任何顧慮,國家需要你,你就要百分之百的盡力。”

黃翔:受助渡難關的她  用實際行動感恩


帶著安心和堅定,黃翔便踏上了去往一線的征程。到了武漢之後,沒有時間留給她調整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忙碌的工作暫告段落時,懂事的她都會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問候家人,“爸爸今天情況咋樣?吃藥沒有?”。“沒事哈,放心!”她清楚其實家裡的情況並不像說的那麼好,但她更明白這是家裡人在幫她寬心,讓她能全心全力地投入戰鬥。

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無數個“黃翔”激情的燃燒下,定能驅趕病疫,再見陽光和煦,重回人間四月天。

李詩敏 成都日報記者 餘星雨 供圖 市三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