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人注意享受美食沒負擔!中醫教你解決“消化不良”

齊齊哈爾人注意享受美食沒負擔!中醫教你解決“消化不良”

過年期間,各種親友聚會、年節小吃和零嘴吃個不停,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聚餐或連續節日,有些人容易因心情放鬆而大吃大喝、飲食沒有節制,造成腹脹、不舒服,也就是中醫講的「食積」、西醫所謂的「消化不良」;遇到食積如何緩解?又如何避免食積?來聽聽達人林育誠中醫師怎麼說。


關於食積

中醫講的「食積」類似西醫所說的「消化不良」,即在某一段時間突然吃進過多食物或水分,或是進食的速度過快、沒有細嚼慢嚥,食物積在腸胃中無法消化,就會產生食積。


症狀:腹部或脹、或悶、或痛,甚至伴隨有噯氣(氣從腹部往上走、從口中呼出的氣,類似打嗝,但聲音較小)、吞酸(很酸的液體從腹部逆行而上,食道會有很酸的感覺,等同胃食道逆流)、口吐酸水、噁心、打呃(打飽嗝)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有嘔吐、腹瀉等症狀,緊接著還會有食慾不振、厭食、口臭、精神萎靡等。


如果經常性的暴飲暴食,或飲食積滯,日後就算吃得不多,也會有進食後動輒腹脹的問題,甚至容易造成慢性胃病、胃食道逆流、火燒心等疾病。


預防食積飲食法

齊齊哈爾人注意享受美食沒負擔!中醫教你解決“消化不良”

相信不少人有過因食積造成的腹脹難受經驗,中醫師林育誠提出一些飲食前相關注意事項,供讀者參考。


POINT 1 三餐定時定量

很多人一忙起來便忘了吃飯,一忙完時感覺到肚子餓便大吃大喝,這樣一來很容易傷害脾胃;切忌暴飲暴食或有一頓沒一頓。


POINT 2 減緩進食速度

越餓時越要細嚼慢嚥,進食速度放得越慢,進到胃的食物才容易迅速消化吸收,空腹太久,如果一下子吃進太多食物,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POINT 3 進食8分飽即止

吃正餐時,預留水果及點心的食量;而吃點心及水果時,則預留下一頓正餐的食量。如果有喝湯的打算,吃主食及配菜時則要預留湯的位置﹔皆吃到8分飽就停。


POINT 4 難消化的食物淺嘗即止

鍋巴、方便麵等較難消化的澱粉類食物,以及汽水、豆製品等容易引起腹脹的食物,都應該慢飲慢食,適量就好。另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吃冰淇淋、奶酪等乳製品也需儘量節制,以免引起不適。


POINT 5 餐後適度運動

很多人飽食後便懶懶地坐著不想動,殊不知人如果經常坐著不動,會促使新陳代謝變慢,腹內食物消化緩慢,因此,餐後約40分鐘,可散步半小時,有助消化,但切忌劇烈運動,譬如跑步,否則容易招致反效果。


中醫教泡:消積茶

材料山楂:助消化,特別是肉類的積聚

麥芽:健脾、消食

神曲:用於食積不消、腹部脹悶

萊菔子:行氣(讓氣在體內正常運行)、消脹

做法:以上材料每種各1錢,加1碗半的水,煎煮至剩碗的8分滿時,即可倒出飲用。


中醫教泡:消脹順氣茶

材料乾燥玫瑰:寬胸(讓心情寬鬆開朗)、理氣(調理身體裡的氣,使其不鬱結)、開鬱(解開鬱悶)

決明子:幫助排便、消除水腫、降腹壓及血壓

陳皮:行氣、健脾

做法:以上各1小撮(約1個大拇指的分量),衝入熱開水800c.c.,浸泡約3分鐘即可飲用。

(看齊整理自生活小妙招小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