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如何防控鼠疫、天花、疟疾等疫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灾荒以及旧政权的不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遭受各类疫病的侵袭,国家缺医少药,民众体质羸弱,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考验着党的领导水平和应变能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肆虐

新中国成立之初, 各类疫病丛生,当时我国的疫病主要包括甲类烈性传染病、乙类寄生虫病以及乙类其他传染病。

鼠疫、霍乱和天花是三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鼠疫高发态势得到遏制,但1950年至1954年,全国 8个省(区)仍有6868人感染鼠疫,死亡率为33.02%。同样得到遏制的,还有霍乱,但各地仍有散在病例爆发。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在1950年至1954年间,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血吸虫病、钩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是旧中国就存在的五大寄生虫传染病。据不完全统计,到新中国成立时,血吸虫病在江苏、浙江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共348个县市流行,平均每年有1万人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约为1%。疟疾在我国25个省、市的1829个县、市流行,据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估计,当时我国每年疟疾患者在3000万人以上。

列入乙类的其他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麻疹等17种。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很高。从地区来看,北京流行最严重的几种乙类传染病为麻疹、猩红热、白喉等;上海流行的主要包括伤寒、白喉、麻疹等。其他地区和其他传染病在当时也呈高发态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如何防控鼠疫、天花、疟疾等疫病?

组建中央防疫总队

面对严峻疫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分别整合和利用医疗卫生、组织、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治资源,为快捷高效防控疫病作出努力。

新中国初期,全国医疗卫生政治资源参差不齐、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整合措施。

第一,对军民医疗卫生政治资源的整合。在1950年春季卫生防疫工作中,政府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以联名的形式, 发布了《关于开展军民春季防疫工作给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队的指示》,强调军队的卫生工作人员,除作好部队的防疫工作外,应就地参加政府领导下的人民防疫工作。

为防控察北鼠疫等重大疫病,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于1950年3月组建了中央防疫总队。防疫总队下辖的6个大队中,既有军委卫生部的人员,也有东北、华北的联合防疫人员,同时还有地方政府、地方军区和医科大学(医学院)的成员,他们组成流动的医疗分队,成为新政权防控疫病的应急举措。

第二,对中西医疗卫生政治资源的整合。中西医在治疗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别。新中国诞生时,这两种资源功效的发挥都不到位。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中央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整合中西医疗卫生资源指明了方向。

整合的具体举措,除了“争取和团结全国一切新老中西卫生人员”外,还要继续完成“中医科学化”和“西医中国化”的改造任务。此外,培养兼修中西两种卫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整合中西医药重点。会后,卫生部要求各地开办进修学校或进修班, 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诊疗技术等西医知识理论,列为中医进修的课程。

第三,对公私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新中国刚成立时,医疗资源的公私关系复杂。针对卫生事业中不平衡的公私关系,我国进行了大力整合。

一方面,迅速摸清底细,及时制定政策。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央各卫生防疫大队注意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还专门从北大医学院调出一批学生,加以短期训练后,派往各地配合开展卫生调查和检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卫生部及时制定了《关于调整医药卫生事业中公私关系的决定》,对卫生资源的公私关系进行了规范和整合。

另一方面,科学分类, 促进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互助合作。根据所有权性质,将当时的医疗卫生机构划分为公立、 私立、合作和公私合办四种形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实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不得有所歧视。具体而言,私立或半私立的医疗机构组织起来,接受改造,同时承担卫生防疫和战勤任务。作为回报,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免纳工商业税。

完成红十字会等行业组织改组

新中国成立前,卫生领域已存在中国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行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如何使这些既有组织资源扬长避短,是执政党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1950年3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向中央人民政府反映了改组要求。同年8月,改组红十字会的协商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新会章和新的会长与理事名单,并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此后,红十字会各地分会的改组工作顺利完成。其他行业组织也与中国红十字会一样,在改组改造基础上,成了党和政府防控疫病的得力助手。

同时,健全和发展专业卫生组织。专业卫生组织主要包括防疫检疫、妇幼保健、医学科研等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在防疫站建设方面,1950年,中央及地方防疫站为61个,到1956年增至1260余个,增长了近20倍。各种传染病的专业防治所(站),由1950年的30所增至1956年的600余所,增长了近20倍。这些防疫站所的建立,都是中国共产党整合既有资源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基层卫生组织。经过努力,到1956年,全国各县(旗)都建立了卫生院或医院。群众创办的卫生组织也有了快速发展,联合诊所由1950年的803所增至1956年的5.1万余所,联合妇幼保健站建立了600 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约1万个保健站。

这些基层卫生组织, 是在人员设备紧缺的条件下,由执政党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起来的。例如,在成立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时,卫生部就强调要“就地取材”,即在农村抽调乡村小学教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乡村妇联干部等方面人员,在经过初级卫生训练后,根据“就近原则”,将他们整合成为基层卫生组织的“基干队伍”,同时要求他们在原岗位“不脱离生产”。

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学校培养、动员城市卫生人员下基层、训练失业卫生人员、组织开业医务人员定期服务等整合措施,解决基层卫生组织的人员紧缺问题, 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疫病防控方面,还注重发挥卫生行政组织和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 新政权成立后一个月,中央人民政府便成立了卫生部,随后又陆续在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四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和东北、华北人民政府设立了卫生部。在人民团体的整合上,1952年,刘少奇在相关报告的批语中,专门叮嘱:各级政府的妇幼卫生机构应与妇联密切合作,并依靠她们去开展工作,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亦和妇联商议选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如何防控鼠疫、天花、疟疾等疫病?

种痘一律免费

在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级政府都不宽裕,但党和政府还是想法设法,保证防疫资金到位。

1950年10月,政务院在《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种痘应一律免费,不得向受种人收取任何费用。痘苗、人工、卫生材料等费,均应由各级政府负担。

面对医药卫生人才资源的紧缺状况,主要采取了如下整合措施:

一是抽调与重组。将原来处于不同部门的人员抽调出来, 分配到新的岗位上,发挥其领导和带头作用。比如,中央防疫总队就是政府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从东北大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抽调4个防疫队组合而成的。

二是改造与训练。对那些旧有医务人员、旧式产婆和防疫知识匮乏的中医人员,采取了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和业务训练的办法,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比如,在1950年的秋季种痘运动中,河北省通县等地发动地方中西医,训练小学教员、妇女干部、文教工作者来开展种痘运动。

三是培养与教育。1950年至1957年,全国高等医药学校共毕业学生2.6万人,相当于解放前69年毕业生总和的 1.4倍多;1957年,全国中级医学校170余所,毕业学生10余万人,党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得以快速壮大。

除上述方面外,中共还对与疫病防控相关的信息、国际、 制度、规章等方面政治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各类疫病肆虐,内外压力重重, 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经验并不丰富,但在危机面前能够临危不乱,在借鉴老革命根据地经验和学习苏联经验基础上, 成功整合政治资源防控了疫病,赢得了民心,为中国共产党应对类似突发性危机事件提供了借鉴。

内容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作者王冠中,内容有删减。

【栏目指导】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内容整理】汪祥波

【党史精读栏目主持人】李强 张丽红

【作者】 汪祥波

【来源】 党史精读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