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去首都開會的?

煮酒觀海


古代人是沒有到首都開會的能力和習慣的。

直到一百年前,幾千年來的交通能力和社會制度決定了古代人除了赴京趕考的學子之外,其他官僚無論職位高低,如果赴京不是去領罪就是被皇帝招去述職。

皇帝決定大事,與朝廷內的近臣商議就足夠了,無法與外放的大臣只能書信溝通,無法及時商議,更不存在去首都開會一說。

~~~~~~~~~~~~~~~~~~~~~~~~~~~~~~~~~~~~~~~~~~~~~~~~·

以江南到長安的距離1千多公里計算,沿途還算安全與平順,一般人騎馬或坐車一天能走一百華里,則從江南道長安單程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期間還不能有下雨、生病、過河等耽擱。

所以,那時的交通手段和行政距離,決定了那時的社會制度必須以高度集權才能管理和控制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土。

~~~~~~~~~~~~~~~~~~~~~~~~~~~~~~~~~~~~~~~~~~~~~~~~~~~~~

而到了近代,隨著交通能力的飛躍時提升,信息傳遞和人員流動的能力都大幅度提高了。

即使近代最開始時,以袁世凱手下那麼強的能力,用假的《盛京日本》新聞糊弄袁世凱也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很快就露餡了。

所以,可以說現代的交通能力、信息通暢時現代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也是進步必須的需求和結果。

~~~~~~~~~~~~~~~~~~~~~~~~~~~~~~~~~~~~~~~~~~~~~~~~~~~

未來,隨著信息更容易擴散和社會生活的更方便參與,社會結構的扁平化趨勢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方式、觀念、能力還會有更多的改變。

適應了這種改變,生活就能變的更好、更幸福。


理得心安


古代不搞這一套,不需要其他地區的大批官員聚集到首都開會。

古代,對待那些封疆大吏們,除非有特殊緣由,否則儘量不召見。

一般來講,一任高級地方官員,都是啟程之前跟皇帝及有關部門見一面,直到卸任之後才前往京城述職。在官員任職期間,皇帝偶爾會派其他大臣前往視察,更多的時候,都是通過御史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員以及官員領地的情況。

每三年,朝廷會搞一次大型的審核,比如在明清兩代稱為“大計”,這樣就基本能夠知道官員及其領地的情況了。

外放的官員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這是法律的硬性規定,違令者輕則責刑,重則褫官,再重則殺。

若有特別被皇帝召見的外官,一路入京,要報備各個驛站,由驛站及時向朝廷報告官員的行程。通常來講,官員啟程時會發付有司衙門訂一段時間,作為行程時間,違例者當然也要罰了,因此,這段時間一般都訂得超長,比如清代吳三桂從雲南進京,朝廷規定的時間便是六個月,幾乎比吳三桂真正用的時間多了一倍(吳三桂走了三個多月)。對於某些較窮的外放小官則更加寬鬆,給足一年時間也是有的。

至於交通方式,愛坐車愛騎馬坐轎坐船,有能耐的話,長翅膀飛到京城都行,只要在時限內就可以。

皇帝每次召見,也不會同時召見太多人。即使巡查到當地,住在行宮,也並非一次性召見當地全部官吏,每次一人或幾人而已。

當然歷史上也有過臨時聚集大批官員“開會”的時候,但絕對不能在京都,全是遠離京畿重地的地方,並且,不許封疆大吏們帶大部隊來,跟隨人數有嚴格限制。

主要是為了防造反。

皇帝是非常忌諱官員們“結黨”的,皇帝希望的是讓所有官員誰都不認識誰才好,絕對不想給他們提供互相接觸的機會。有些文臣武將甚至一輩子沒互相見過面,這樣的事例大有人在。因此,就不用搞什麼把大家聚到一起開會的事了。


純鈞LHGR


自古以來就沒有不想上京的地方官,但古代可沒有高鐵,需要舟車勞頓,離得近的還好,但也要走個幾星期,遠的就崩潰了,要走上好幾個月!

路上幾個月,可能皇帝都換了(開玩笑的),這裡就給大家講一個明史中因為上京考核路程太遠導致的大冤案——空印案。


對不上的賬本

按照明朝規定,每年布政使司(省級行政長官)都要派吏員(會計)到戶部(財政部)報告地方的財政收支情況,如果地方上報財政收支數額與戶部掌握的不符,表冊就要被駁回重做。

這對於河北山東這樣離京師很近的省份還好說,但對於廣州、四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省份來說,哭的心都有了,來回一趟大半年就過去了,還對個什麼帳!誰知道路上這幾個月地方的指出和收入多了還是少了?不然又得返工!

所以這些吏員之間留流行一個潛規則,預先把公章蓋好的空白公文準備好,如果遇到駁回的就在京師重新填寫,省去了來回折騰。這種做法本是不得已之舉,發明者更是可以追溯到元朝!是常年混跡官場中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可咱們的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壓根就沒聽說過!於是當朱元璋聽說此事後,勃然大怒!

“這不是做假賬呢麼!”

“統統給我砍頭!”

從上到下,朱元璋殺了一批官員。其中還包括建文帝的寵臣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一個好官方克勤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後來朱元璋也意識到是自己誤會了,但人死豈能復生,還能讓皇帝償命不成?

所以在古代去首都開會不僅可能升官發財,還可能掉腦袋!


後記:方孝孺帶著悲痛的心情安葬了父親,事後遵照父親生前的安排,師從宋濂繼續學習,後來成為建文帝的肱骨之臣,靖難之役後,因痛罵朱棣謀朝篡位而被誅了十族,亙古未有,忠臣如此!


船伕聊名著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出行變得越來越便利,從最開始的只能選擇離家近的地方步行去上班,到了有自行車可以通過騎行去上班,再到後來的開車上班甚至於現在很多人會選擇的乘坐高鐵跨市上班,交通工具的發展給上班的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現在很多人的家距離工作的地方都比較遠,更不要說有不少的公司會經常派人去外地出差了。



但是好在現在的交通系統已經很完善了,已經很少存在像古代一樣在路上就耽誤個十天半個月的情況。古人沒有像現代社會一樣這麼發達的交通工具,那麼如果古人要去首都開會的話,又會怎麼去呢?而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這個問題討論其實的並不是普通的古人,而是專門指古代的官員。畢竟古代的普通人不會說隨隨便便就上京城開會,即使是某一些產業遍佈全國的商人,他們最多的也是去各地視察,就算是真的讓手下的人彙報,也很少真的會有選擇首都作為開會的地點的現象,但政治會議就不一樣了,這一般都是要在政治中心——也就是在當時的國家首都才能夠開的會議。



對於古代的官員來說,進京開會並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因為古代中國版圖依舊很大了,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被外派到其他地方而非是留在京城裡的,他們不可能經常性的就去首都開個會,畢竟這樣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因而我們現在所以為的官員每日的上朝,基本上也就是在京城留任的官員才需要完成的任務,而且根據官員品級的不同,開會的規定也不一樣。

比如說唐朝就是以五品為一個界限,五品以上的官員每天都需要上朝,而五品以下的官員只需要初一十五去上朝就好,而且古代的官員是有“休沐日”的,這其實就相當於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放假,所以即使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不是一年到頭每天都要上朝的。尤其是有一些朝代並不要求官員天天上朝,甚至於還有皇帝自己都很久都沒有上朝的事情發生,因此古代官員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慘。



而說到這些官員怎麼去都城開會,那就要分成兩個情況來進行分析了,第一就是在京城裡做官的官員,而第二中就是在外地做官的官員。

首先來說第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京城裡做官的官員如何應付“開會”,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雖然說在京城做官的官員確實是比外地的官員要方便很多,但是京城畢竟也是一座城,還是很大的,而古代的京城住宅分佈也是很講究的,官做得越大,距離宮廷的位置也就越近,官越小,距離宮廷越遠,如果說你官做得不是那麼大,為了能夠準時到達“開會地點”,你就要比比你官職大的人早起不少時間。尤其是古代上朝的時間一般都很早,天都沒亮就要爬起來收拾好自己趕去上朝,睡懶覺什麼的簡直就像是在做白日夢。

當這些還打著瞌睡的官員們到了宮廷大門口之後,除了被皇帝特別批准的人以外,坐轎子的要下轎子,騎馬的要下馬,然後步行進入宮廷。不過宮廷也不是隨便就能進的,這是有時間講究的,不到那個時間點門是不會開的,就只能夠在門外候著。這要是夏天還好,冬天和初春就站在那裡都能夠被凍得直哆嗦。

上面說到了古代上朝的時間都很早,因而在這些官員到達宮廷並且被成功放進來時天可能還暗著,一般的官員就只能夠摸黑進宮,而獲得特批的大臣卻能夠提燈,這些能提燈的大臣就成了“香餑餑”,在他們的身邊一般都會圍繞著很多的官員,就是為了蹭一下這點光亮,免得自己因為看不清眼前的道路而發生意外。

說完第一種情況,那就要來說第二種情況了:在外地的官員應該怎麼進京呢?這其實不是簡單兩句話就能夠說得清的,而是要是分成很多種不同的情況來說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

首先要說的就是步行,雖然放在第一個說,但是這並不是在說步行就是古代官員進京的首選,相反,古代的官員很少通過步行的方式進京。除了單獨靠著步行很慢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丟面子。

古代講究士農工商,而做官就是士人的最高追求,古代的讀書人大多清高自負。步行時間很長,中途很耗費精力,而且一路上歷經風塵,人自然會顯得有些憔悴。大多數的人都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頹廢的一面,有身份的讀書人更是如此。並且做了官那就不是一般人了,那是要講究點排面的,步行那多丟面子?因而古代的官員很少有步行進京的。

接下來要說的方式就要比步行高級一點了,那就是騎馬!馬的速度快,而且只需要餵食草料就可以了,是真的物美價廉。但是騎馬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拿最簡單的來說,長時間騎馬很容易會把大腿磨傷,因而除了武將以外,也就只有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上京彙報的官員會選擇騎馬,一般很少有官員會選擇騎馬進京。



說完了比步行高級的騎馬後,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更加高端的馬車了!在很多影視劇之中都能夠看到馬車,而馬車也確實是古代富貴人家常用的代步工具,馬車的車廂能夠遮風擋雨,而且還能供使用者在車內睡覺,偶爾挑起車簾就能夠看到窗外的風景,一路上簡直就像是在旅遊!

接著要說的那就是比馬車還要高級的多的轎子!轎子在古代的交通工具裡的地位就像是現在的勞斯萊斯、法拉利,而且轎子可不是隨便就能坐的,它也是有講究的,《清史稿》之中就很明確的記載了當時對不同等級的官員所能使用的不同種類的轎子的規定,如果說違反了規定的話,是要被判刑的!

古代的路可不像現在的柏油馬路,古代的路很少有平整的,馬車的速度又比較快,顛簸是常有的事情,乘坐馬車有時候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是轎子就不一樣了,本身人就能夠儘可能的避開一些坎坷的地段,而且就算是走不平整的地段,只要不是轎伕故意要折騰轎子上的人,基本上也很難讓轎子上的人覺得顛簸。

上面所說的都是陸地上的交通,這最後要說的就是水上的交通工具——船了,在紅樓的開篇就提到了林黛玉通過水路從姑蘇到了金陵。古代的官員們要上京的話除了選擇陸路之外,有時候也會選擇水路,尤其是在路過一些大江大河的時候,船是他們必須使用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在京城內還是京城外的官員,為了“開個會”,他們都很不容易!不過就像現在的年輕人辛苦上班一樣,這都是為了生活。


夏目歷史君


相比於現在,古代的交通確實很不發達,古人出行的交通方式沒幾種。至於說官員如何去京城辦事,這個要分情況講,京官就不用多說了,他們本身就住在京城裡或京郊一帶 ,古代的京城不像現在的大城市那麼幅員遼闊,所以京官去面聖主要應該就是坐轎子吧,可能也有少數人坐馬車或騎馬去的。

至於地方官員如何進京?首先應該要明確一點,古代的地方官很少需要親自進京開會之類的,很多事可以通過信函、奏摺等方式取得溝通,除非是奉旨進京面聖等事。地方官進京的交通方式,我認為也有幾種情況:

其一,京城周邊城市的地方官應該會選擇馬車,然後走的是驛道,畢竟驛道安全性高,途中還有驛站可以休息,驛站裡還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員。如果是年輕的武官,也可能騎馬進京,簡單省事。

其二,遠離京城的地方官進京,在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很可能就是選擇走水路或者是水路和馬車等交通方式都用,畢竟有些城市沒在水路沿線邊上。走水路要平穩的多,不會像長途馬車或騎馬那麼累,而且也比較快。


歷史守望者


古代的交通沒有我們現在這麼發達,但是自秦朝建立郡縣制度以來,中央政府和地方的交流就越來越頻繁了,這種交流在時間上因為使用不同的交通公工具可能會有不同。關於古代人怎麼到首都開會,我想要明確幾個問題。

第一,古代那個時候的會議會比較少,而且中央朝廷會議只有京官才參加,而且是有品次的人才能參加,這些京官往往住在京城,離中樞比較近的地方,不然的話他們就趕不上朝會了。

第二,地方官員是不用到中央去開會的,但是地方官員會定期到都城去報道接受考核,比如明朝就規定:縣官每三年要到吏部報道,接受考核,這些官員會提前很早就從所在地出發,大多數應該會選擇馬車之類的。

第三,古代有科舉制度,一般在本省首府也就是省會參加考試通過之後才會到京都參加考試,至於到首都去參加考試的方式肯定也因為家庭條件不同而採取不同的交通方式了。

古人的交通方式無非就是走路、騎馬、馬車、船等等,時間肯定會比較長,距離遠的肯定就要早點出發了。

另外,古代的條件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差,官方為了加強各地的溝通,也都有驛站等住宿歇腳的地方。比如我們杜牧的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講的就是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千里想送的場景。



長青大俠在線上


最近在看一本書,寫的是關於一些有

確切的史料作為佐證的歷史大事。

剛看一點了一點,但也足以回答你這個問題。

書中提到:春秋時期,即韓趙魏韓趙魏三國未分晉之後,各國之間的道路是很坎坷的,根絕歷史殘留的文件記載:孔子周遊各國之始,第一次離開路過前往齊國時,路上花了三月有餘。然而等過了幾十年後,瀕臨戰國時期,再次從魯國前往齊國只用了十天不到。

由此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由於各國之間的征伐,路已經很重要了。

中間不知,且說唐朝,長安城內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條,東西向大街十四條,其中通南面三門東西六門的“六街”... 各街路面皆中間高、兩側低,兩側並建有寬2.5米左右的排水溝。

由此可見,在哪個年代,道路也是很發達的,再備以牛馬車來回首都也是很方便的。

至於為什麼有人看電視說進一次京要走好幾個月,要知道現在的大多是清朝劇,幅員遼闊,就現在從廣州到北京坐高鐵都要七八個小時


鳴心


古代官員上班比起我們今天的官員們那要辛苦百倍千倍。當時沒有什麼現代的交通工具,也沒有現代通訊手段,所以,什麼事情都需要官員們親力親為,而這最辛苦的事情莫過於趕路了。



在古代,地方官要進京,一般來說是坐官船或者走驛道。當然,不趕時間的話,能坐官船的絕不走驛道。因為坐船平穩,而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那都比較顛騰。所以,很多地方官員奉詔進京一般都要提前一兩個月出發,主要還是因為行船太慢。

比起地方官員的折騰而言,其實最辛苦的還是京官。因為地方官員進京可能兩三年才一次,而京官上朝那可是五天就一次的。皇帝和官員們上早朝的是固定的,上午五點,稱之為點卯。



皇帝不上朝,官員們會擔憂,可是皇帝太勤政了,官員們會累得夠嗆。以清朝為例,康雍乾三代皇帝都非常勤政,所以大臣們大多晚上是沒有多少工夫睡覺的。皇帝只有冬天住在紫禁城裡,一般到了三月份就會搬進園子裡去了。

可官員的家大都在北京城裡,要去圓明園上朝,這一路得一兩個時辰。而且官員們還不能遲到,遲到的話輕則罰俸,重則打板子。所以很多官員凌晨一點就得出發。可是天還沒亮,北京城外連個燈都沒有,只能是幾個官員約著打一個燈籠,或者去蹭燈。還有官員因為摸黑上朝掉河裡淹死的呢。



夏天如此,冬天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大臣們四點必須到值廬。北京的冬天那可是凍死狗的節奏,而且皇帝御門聽政,大臣們都得跪在乾清門外的廣場上,皇帝在門洞裡坐著。上朝的時間一般看事情的多少,如果事情太多,一兩個時辰也是有的。所以,大臣們上朝前都是全副武裝,嘴裡還得含片人參來提氣。


傅斯鴻


在古代,官員按照“上班地點”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還有“外任”:京官外放)。

京官就是在京城上班的官員,包括京城“六部”的官員和京師附近的地方官。

以清朝為例:清朝皇帝給京城官員開會,就是“御門聽政”制度。地點在乾清門的門洞裡,而不是在金碧輝煌的金鑾殿。電視劇中演的百官在“金鑾殿”中和皇帝開會,還三跪九叩高呼萬歲,還跟皇帝在朝堂上爭論,這都是虛構的。只有“三節兩壽”等節日的時候,皇帝才在太和殿,接受官員上表慶賀。

真實的上早朝(御門聽政),每天(具體頻率,就看皇帝了)拂曉到奉天門(太和門)參加朝會。官員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別輪流覲見,等前面的官員彙報完走了以後,後面的官員才能上前奏事。而皇帝真正和大臣商議國事的地方,是內閣和軍機處。

清朝時,六部官員和在京的四品以上地方官,都能上朝。不過,沒事的話,也可以不上朝。

地方官就不需要去京城開會。

古代交通不便,官員在外放之前,跟皇帝見一次面就行了。此後,一直到任期結束前,官員有事和皇帝溝通的話,就是靠“書信”了,不用回京開會。在清朝時期,有了密摺奏事制度,督撫等地方大員可以將“所見所聞”通過“密摺”上奏皇帝。這個“密摺”內容,不侷限於軍國大事,就算是結頭巷議、民俗風情,都可以跟皇帝說一說。

而放外任的京官和欽差,在整個外放期間,也不會跑回京城。一般情況下,直到差事辦完,或者任期時間到了,才會回京。

最後,官員出行,首選坐馬車和船,比較輕鬆。次選騎馬,文官和年老的武官一般不會選擇騎馬。轎子是不適合出遠門的,一般沒人坐轎子回京城。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古代地方官還沒有陷入文山會海,也沒有技術條件開電話網絡會議,在自己的任職地點把自己的分內之事做好就可以。

開會是京官的事,那叫做上朝,會議精神自有專門機構傳達,按照重要程度給你快速或慢速送到地方上,你老老實實照做便是。

做地方官的這一輩子沒有特殊問題意外情況,除了當年考取功名時要過殿試那關,那段人生必須要在京城度過,其餘的人生只有奉詔才可入京,很大概率是進入皇帝考察視野,要給你升升官或找你的茬問罪幹掉你。級別不到封疆大吏的檔次,皇帝才懶得見你呢。不用說入京,就連離開自己的任職地點,也必須先打報告請事假病假。

在皇帝的統治思維和制度設計裡,你地方官就不應該結交京官,有這種想法和實踐的地方官一定心裡有鬼,要麼是想勾連造反,要麼是想跑部錢進,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地方官要是非經奉詔,擅自入京,管你見誰不見誰,輕者判你擅離職守,褫奪官位,重者跟武將入京一個待遇,視同造反,腦袋不保。

在京的官員就不一樣了,到了一定官階,你必須上朝面聖,不想見皇帝也不行。

在唐代,五品京官必須上早朝(監察御史類的低階官員也在此列),九品以上的每逢初一十五上大朝。

明代和清代,四品以上的京官必須上早朝。

從制度方面看起來,地方官似乎被杜絕了相互結交、跑官要官的可能性,但在實際上,大家都有變通之策,那就是駐京辦。

駐京辦的作用從古代到近代都很重要,送禮行賄、打聽風聲,沒有比這個部門更能擔當了。

漢代時,駐京辦是制度化的一種機構設置,各地藩王和郡必須要有駐京辦,藩王的駐京辦叫做國邸,郡守的叫做郡邸,考核地方官政績、選送地方人才、上傳下達,連辦公帶住宿,職能全面,享受國家財政撥款。

唐代時,州級別以上的地方政府也都要向京城派出駐京辦,但駐京辦工作人員和各種開支中央政府不再負擔,改由地方政府自行負擔。中書省將每天的政策內容等需要讓地方上知道的文件統一編成朝報,公開發布,各地駐京辦就做成手抄報,彙編後再通過驛路系統往回傳達。頭腦靈活的駐京辦主任,還在手抄報裡夾帶地方官需要的私貨信息,儘量使地方官能從手抄報中得到更多對個人升遷有益的提示。


到了明代,朝廷看出了地方上設置駐京辦的壞處,取消了這種機構設置,改設“通政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駐京辦機構只好轉入地下,改為民間會館的形式,但實際上仍然充當了駐京辦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