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规模化蛋鸡场建设布局

鸡场建设布局在选择好养殖场的建场地址后,就开始进入对整个鸡场的建设布局环节,合理的鸡场布局有助于实现高效的养殖效益,降低后续投资费用。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一、养鸡场规模

养鸡场规模大小由投资建设的资金能力,防疫技术,道路运输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因素决定。因此,鸡场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需要和可能性。

规模化蛋鸡场一般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大型养鸡场是指饲养数量大于20万只的鸡场;中型养鸡场是指饲养数量小于20万只而大于5万只的鸡场;小型养鸡场是指饲养规模小于5万只。

二、养鸡场总体布置的原则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养鸡场总体布置原则养鸡场建设的总体布局原则应体现在以下4点。

1.利于生产 鸡场的总体布置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按照生产过程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来规划和布置建筑物,达到有利于生产,便于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利于防疫 养鸡场鸡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时,容易发生和流行鸡的疾病,要保证正常的生产,必须将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到首要位置。一方面在整体布置上应着重考虑鸡场的性质、鸡体本身的抵抗力、地形条件、主导风向等,合理布置建筑物,满足其防疫距离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

3.利于运输 规模化养鸡场日常的蛋、禽、饲料、鸡粪及生产和生活用品的运输任务非常繁忙,在建筑物和道路布局上应考虑生产流程的内部联系和对外联系的连续性,尽量使运输路线方便、简捷、不重复、不迂回。

4.利于生活管理 规模化养鸡场在总体布局上应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做到既分隔又联系,位置要适中,环境安静,不受鸡场的空气污染和噪声干扰,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同时又便于生活、管理。

三、养鸡场的具体分区

鸡场按功能分区,一般分为5个区即职工生活区、生产管理区、鸡群饲养区、粪污处理区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一)鸡场功能分区方案

1.职工生活区,包括食堂、宿舍、门卫值班室等

2.生产管理区,包括办公室、技术室、验室、接待室、财务室、饲料加工车间、蛋库、 兽医室、消毒更衣室、锅炉房、供电房、车库等。生产管理区位置适中,便于连接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

4.鸡群饲养区,包括育雏舍、育成鸡舍和成鸡舍等。

根据鸡群特征和自然抗病能力,应把雏鸡舍、育成舍依次放在蛋鸡舍的上风向或侧风向,以便减少雏鸡和育成鸡的发病率。

5.粪污处理区、堆粪场、焚烧室等污秽处理设施应布置在远离鸡舍的下风向地段。

(二)鸡场功能分区布置方案

规模化养鸡场总体布置的重点是生产区的布置,它反映了养鸡场布置的特点,综合考虑了鸡场的发展、主要环境因素及整体防疫的可行性等因素,下面分别叙述生产区总平面设计的原理和要求。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四、生产区鸡舍布置

鸡舍布置形式即鸡舍的布置一般根据地形条件、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而定。随着现代建筑学的发展,鸡舍的形式也呈现多种格局。目前国内常用的鸡舍排列主要为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形式。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1.单列式 鸡舍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成单列,且一栋鸡舍设一个工作间或饲料存放间和粪池。

2.双列式 鸡舍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成双列,其特点是:当鸡舍栋数较多时,排成双列式可以缩短纵向深度,布置集中,供料路线两列公用,电网、管网布置路线短,管理方便,能节省投资和运转费用。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五、鸡舍的朝向选择

鸡舍朝向选择应适应当地的地理纬度、地段环境、局部气候特征及建筑用地条件等多种因素,保证鸡舍所处环境符合要求。

1. 鸡舍朝向和日照 鸡舍的朝向不同,日照效果不一样,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上所接收的太阳辐射差异很大。目前,鸡舍建筑多为狭长形,长度比跨度大得多,一般为8∶1~15∶1。在冬季为争取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应将纵墙面对着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方向;夏季炎热地区的鸡舍应尽量避免太阳辐射热导致余热剧增,宜将鸡舍纵墙避开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方向。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2. 鸡舍朝向和通风 气象部门所提供的风向玫瑰图,表示某一地区的风向和风向频率。风向吹向中心,图中最长的线段是当地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即主导风向。风向玫瑰图可用不同的线形表示出全年风频、夏季风频和冬季风频。鸡舍朝向和鸡舍布置与主导风向有密切关系,主导风向可直接影响冬季鸡舍的热量损耗和夏季鸡舍的舍内和场区通风。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3.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养鸡场必须通过机械通风将有害气体排至舍外,换进新鲜空气,以调节鸡舍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再由自然风将污秽气体排出场区,保证场区内及时补充到洁净空气,防止相邻鸡舍相互污染和疫病传染。自然通风仅适合于养殖规模较小、饲养密度较低的养殖场。必须指出,在分析和确定鸡舍朝向时,有时诸因素之间往往相互矛盾,不能同时满足,这就要求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地形等特点,抓住主要因素,兼顾其他因素加以确定。

六、鸡舍间距的设定

鸡舍间距养鸡场中的鸡舍是成组排列的,鸡舍间有一定的距离要求。距离过大,就会占地太多,浪费土地,同时也增加道路和管线长度,不方便管理;距离太小,又会影响日照、通风、防疫及防火。因此,鸡舍间距必须从为鸡群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出发,根据下述诸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

1. 日照间距要求 当前国内的规模化养鸡场对日照已无具体要求,鸡舍间的间距主要从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提高鸡舍的环境质量出发,保持最佳的防疫间距和光照间距。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紫外线,预防鸡病的发生和传染。同时亦可保持鸡舍纵墙和周围地面干燥,以减少蚊蝇滋生的可能。冬季特别是寒冷地区,借助于日照可以提高舍内温度。鸡舍的日照标准设计。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鸡舍间距按下式计算:

L=L1+L2,L1=H/tgh式中:

H——鸡舍檐高;

h——太阳高度角;

L1——前排鸡舍后檐到后排鸡舍运动场的距离;

L2——后排鸡舍运动场的宽度。

没有运动场则L2=0在计算公式中,太阳高度角h,在我国计算建筑物日照间距时,是以冬至日中午(11~13时)两小时为日照时间标准,并将其作为计算日照间距的依据。根据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和冬至日中午阳光能照到后排底层鸡舍墙脚的要求,可以算出鸡舍的日照距离。经计算,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鸡舍建筑的日照间距为L=(1~2)H。

2.通风间距要求 气流经过鸡舍建筑,其背风面形成涡流,流场紊乱,难以对后排鸡舍纵墙产生风压,造成后排鸡舍通风不良。因此,应尽量减少漩涡区的范围。一般风向入射角(鸡舍朝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为30°~60°时,既可减少鸡舍距离,又可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通常自然通风的鸡舍间距等于或大于5倍鸡舍檐高,机械通风的鸡舍间距等于或大于3倍鸡舍檐高较为适宜。

3.防疫间距要求 防疫间距和通风间距的确定有密切关系。防疫要求前栋鸡舍内排出的有害气体、粉尘微粒和病菌不能进入后排鸡舍,就是要求后排鸡舍布置在前排鸡舍背风面涡流区之外的适当距离。对自然通风鸡舍取等于或大于5倍鸡舍檐高为宜。对于机械通风的密闭式鸡舍,由于相邻鸡舍进气口和排气口都是相对布置,鸡舍排出的有害气体等相互影响较小,所以取3倍鸡舍檐高的防疫距离就可以满足要求。

4.防火间距 为了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必须留有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即一栋建筑物起火,对面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不会起火的距离。防火间距不少于10米。综上分析,自然通风鸡舍间距取5倍鸡舍檐高以上,机械通风鸡舍间距取3倍鸡舍檐高以上,即可满足日用、通风、防疫和防火要求。但是,在确定鸡舍间距的诸多因素中,防疫间距极为重要,所以,鸡舍间距通常只考虑满足鸡舍的防疫间距。

养殖蛋鸡700天,这样的蛋鸡场,建设关键技术 续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