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前因後果

古往今來,聽說過不少有關於勸諫納諫的故事。進諫,固然是臣子的事情,但是採取納諫,在於君王的決斷。臣子能否納諫,是考驗一個君王風度和智慧的重要途徑。臣子善於納諫,輔助君王有佳,會使國家變得興盛。反之,剛愎自用的君王往往失得民心,甚至滅國的後果。

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心,忠言逆耳利於行”。


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前因後果


《召公諫厲王弭謗》就講述了一個關於臣子勸諫失敗的故事。左丘明用明快簡短的筆調,講述了召穆公勸諫周厲王不要用高壓的手段甚至殺戮來阻止百姓的批評,但是周厲王不聽勸,落得被百姓放逐的下場。為什麼這個周厲王這麼的叛逆,又為什麼引起國人暴動,導致本該死的是周厲王的兒子,最後死的卻是召公的兒子?周厲王既然這麼暴虐無道不聽勸諫,召公又是持著怎樣的心態看著自己的親生兒子活活被打死?



第一點,周厲王為什麼不聽勸。

據《史記》記載,周厲王是西周第十位君主,他一直被認為是夏朝夏桀的翻版,商朝商紂王之後的第三個暴君。因為其父親周夷王為人軟弱,優柔寡斷,所以西周傳到周厲王手中時,就已經衰落。這在一度程度上,讓周厲王吸取了父親的教訓,堅定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不能軟弱無能,雖然周厲王沒有像自己父親那般,反而變得十分暴虐無道,毫無人性可言。

“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

這位榮夷公是周厲王卿士,很會理財但人品不太好。周厲王恰巧也是一位貪財之人,兩個愛財人士走到一起會撞出怎樣的火花,大家可想而知。榮夷公向周厲王推行自己的“專利法”,周厲王看了之後,喜歡的不行,收繳荒田,侵吞百姓財產,壟斷山林川澤的收益,斷取百姓生活來源。這兩人割韭菜割的不亦樂乎,其他人肯定看不下去,大夫芮良夫站出來了,對榮夷公的“專利法”開口就是:“王室其將卑乎!”周厲王收財收的欣喜若狂,突然知道自己的臣子非但不支持,還在一旁說王朝就要衰落了,擱誰誰都不高興。周厲王不僅沒有悔過並懲罰自己的“盟友”,還派衛國巫師來監視百姓,監督那些說閒話的人,如果有發表意見的,衛巫就去周厲王那打小報告,隨之厲王就會殺了這些人,所以就有了“厲王止謗”這一說法。周厲王可謂壓制輿論第一人,不尊重輿論不尊重百姓,即使你是統治者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君主也難逃被打壓的命運。


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前因後果


第二點,召穆公的胸懷

周厲王因為大力推行了榮夷公的“專利法”,讓百姓利益受損,前者芮良夫用“王室其將卑乎”來警告自己的大王,而後召穆公見勸諫失敗,也跟著進宮勸周厲王說:“百姓們已經忍受不了您的暴政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不聽,仍然叛逆的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確的,榮夷公說的是可行的,召穆公你們都是在阻止我更好的治理國家。最後周厲王管到什麼地步呢,國人道路兩旁以目相視不敢多說一句話。

<strong>止謗,這是忠臣召穆公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他對周厲王說了很多道理舉了很多例子,勸諫厲王不能壓制百姓的言論,應該像治水那樣疏導百姓的言論,讓百姓暢所欲言,周厲王應該擇善而從,改正自己的失誤,實現百姓的最大意願。

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但是沒有任何作用,周厲王就是不聽勸諫,我行我素,和榮夷公臭味相狼狽為奸,反而派更多道貌岸然的巫師來監控他們的一言一行,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勸諫。

三年後,百姓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怒和苦楚,引發國人暴動。周厲王見勢頭不對,趕緊逃走,國人抓不到周厲王,變把矛盾的箭頭指向周厲王的兒子——<strong>太子靜。

恰巧這個時候太子靜在召公家避難,這個召公也是個忠臣。換個角度,如果是我,自己的大王不聽我的勸諫,和姦臣狼狽為奸使百姓利益受損,肯定也是暴脾氣參與國人起義運動。但是召公沒有,他不僅讓太子靜躲在自己家中,還在國人威逼利誘交出太子靜之時,忍痛割愛犧牲了自己的兒子,說:“服飾國君之人,遇到危險不應該有仇恨,有仇恨也不應該生氣,更何況侍奉的是大王!”

因為國人們沒見過太子靜的樣貌,看到召公的兒子後,群情激憤,把他活活地打死。喪子之痛,培養一個孩子成長是多麼的不容易花了多大的心血,召公卻選擇了國家選擇了自己的大王,這是一個怎樣的胸懷。

可憐的周厲王被趕到彘,最後鬱鬱寡歡而死。後來召公和周公讓一直躲在後面的太子靜請出來,立太子靜為王,就是後來的周宣王。兩人輔佐他治理國家,恢復了西周的國力和威望,周宣王便成了西周的中興之主,總算是沒有讓周朝徹底的敗在自己父親的手裡。


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前因後果


第三點,引申典故。

召公止謗作為一個臣子勸諫失敗的故事,那麼<strong>“水亦載舟,亦能覆舟”就是個成功的鮮明例子。這是荀子在《哀公》篇中,記載了孔子與魯哀公講述的一段話。在兩人交談之中,孔子告訴魯哀公,統治者如船,百姓們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一夜之間風雲突變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這就是一個統治者身邊需要一個忠臣賢臣的重要性,能時刻提醒自己的言行舉止,告訴自己百姓真正的民心民聲,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這才是一位英明統治者需要做到的。就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之間的故事一樣,魏徵就如李世民的鏡子一般,作為一名諫官敢言他人不敢之言。其實作為一位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皇帝,喜歡的肯定都是好聽讚美的話,這是包括現在我們都是喜歡的。但是突然在聽到自己的臣子說真話頂撞自己,心中肯定有所不適。一位有作為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賢良有佳的女人,李世民的妻子長孫皇后對他說,君主英明,臣子也英明,現在魏徵如此直言,正說明您的正直影響了他,我為何不祝賀您得到一個說真話的臣子而高興呢?李世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日後更加開明愛民,君臣一心,開創了貞觀之治。

魏徵病逝後,李世民有段對魏徵的高度評價: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已去,吾失一鏡矣。”


召公諫厲王止謗的前因後果


總而言之,不管是召穆公舍子救主,還是以人為鏡,這都向我們擺明了一個事實,一個人在交友中也好,社會上也好,還是在其他什麼地方,對於讚美自己阿諛奉承的都要警惕,因為這些指揮讓自己,滿於現狀認為自己目前不需要更加努力更加奮鬥。反之,我們更應該感謝那些說出我們缺點的人,讓我們清楚自己的不足。


文獻:《史記》《國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