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追求實現政治理想,為何當年又要離開長安?

菩提非樹LW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裡,李白身上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詩仙,是俠客,仗義疏財,遊遍名山大川,喜歡結交朋友,也愛喝酒,頗像武俠小說中的人物。

但是他的志向可不是做個詩人,他真正的理想是做帝王師,濟蒼生,安社稷,成為管仲、樂毅、張良、諸葛亮……這樣的人物。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41歲,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稱讚,唐玄宗看到李白的詩賦後非常欣賞,下詔書請李白入京。

李白此時住在南陵的一個山村裡,接到消息之後非常高興,以為可以大顯身手了,臨行的時候寫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此時的李白可謂是躊躇滿志,可是現實很快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進京後,李白並沒有得到重用,只是被唐玄宗安排了一個翰林院供奉的職位,就是在皇帝身邊寫詩作賦。

這種安排對於一般人可能會很滿足了,但是對於李白這種狂放不羈、志向遠大的人來說,卻是難以忍受的。

那麼,李白離開長安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想大概有3方面原因:

1, 被人排擠

官場是個勾心鬥角的地方,李白卻是個缺乏城府的人,還很叛逆,杜甫有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據說他曾經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再加上皇帝的欣賞,種種做法自然會令其他人不滿和嫉妒,遭人排擠也是難免的。

2, 唐玄宗看出李白缺乏政治才能

李白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但卻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缺乏政治鬥爭的能力,不善於審時度勢,把握局勢。他後來因為參與永王之亂而被貶夜郎,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唐玄宗最初可能是想要重用他,後來可能是看出這一點了,所以只欣賞他的文學才能,沒有對他委以重任。

3, 李白的性格和抱負

李白既有宏大的政治抱負,同時也具有傲岸不羈的性格,他蔑視權貴,視富貴如浮雲,這些綜合因素讓他不甘心做一個“文學弄臣”的角色。再加上官場黑暗,玄宗已經到了老年,縱情聲色,身邊還有不少奸臣,李白在這種環境裡自然待不下去。

正是由於以上3方面的原因,李白在長安待了一年零八個月就被玄宗“賜金放還”,離開了長安。


叔本華哲學智慧


李白離世,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了,可是,李白始終是人們繞不開的話題,如題所說,李白一生追求實現政治理想,為何當年又要離開長安?

話說天寶元年(742),在號稱皇宮“座上賓”的吳筠和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下,朝廷接連下詔召請李白入京。已經四十二歲的李白,終於走進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唐京城長安。此刻,李白一副得志的模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嵩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李白初到長安,太子賓客賀知章一見嘆為“摘仙人”,唐玄宗“降輦步迎”,並且“御可調羹以飯之”,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耀。他躊躇滿志地期待著唐玄宗與他共商國家大計。

唐玄宗大概考察過李白沒有政治才能。在一次非正式宴會上,唐玄宗問李白:“朕與天后任人如何?”意思說,我與則天皇后相比,用人怎麼樣?李白說:“天后選用人,就像小孩子買瓜,不澤香味,只是撿個兒大的、長得肥的挑;而陛下選用人,如同淘沙取金,剖石採玉,選擇的都是精華。”這樣的回答,一聽就是拍馬屁,拍得太直接,以而顯得笨拙。唐玄宗笑著說:“李學士把我說得太好了。”他最終把李自安排在文化部門,供奉翰林。

應該說,唐玄宗對李白的安排是合適的,但李白的內心卻感到越來越失落,他感到懷才不遇。他千辛萬苦來到長安,是想幹一番偉業的,而不是在宮裡寫詩。

作為李白來說,他是帶著盛唐社會薰陶出來的理想主義去敲仕途大門的,但身臨其境後,他看到那些權貴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人格高潔,長安也並非天堂,與自己想像中是兩個世界。唐玄宗似乎永遠不會給他共商國事的機會,而面對當朝權臣的誣陷、排擠,他也毫無還手之力。

事實上,李白一直活在一種誤區裡,自我認識嚴重偏差,他一直把自己的詩才當成了政才。更要命的是,李白的一切慾望和喜怒哀樂都寫在險上,他的性格、氣質、個性與政治格格不入,但他卻認識不到這些。他想喝酒就喝,想使性子就使,竟然敢讓朝廷紅人高力士給他“脫靴”,最終發展到“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地步。唐玄宗只好將他“賜金放還”,讓他還是盡情去寫詩好了。

公元744年的一個春天,李白帶著極度的惆悵與悲憤,離開了這個曾讓他魂牽夢繞的帝都。從此,李白再也沒有踏回這塊土地。


千形萬象


說起李白,我們腦海中馬上浮現“偉大浪漫主義詩人”“詩仙”“李杜”,和他的那些千古名篇《靜夜思》《蜀道難》《明堂賦》《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等。

一說到李白和長安,腦海中馬上又是“供奉翰林”“貴妃磨墨”“力士脫靴”“賜金放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那麼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什麼?在當年的長安,真的是讓權貴忌恨,惹得皇帝疏遠,最後落得賜金放還嗎?下面且容我試著為大家一一解讀心中的疑團。

【政治理想】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內容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

趙蕤是當時傑出的道家與縱橫家,他作為李白的老師,把自己的著作《長短經》傾囊相授。那時李白才十五歲。

趙蕤這部集諸子百家學說於一體,涉及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領域,形成涵蓋文韜武略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李白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早年追慕的歷史偶像眾多,清代趙翼在《甌北詩話》中雲:

“青蓮少好學仙,然又慕功名,所企羨者,魯仲連、侯嬴、酈食其、張良、韓信、東方朔等。”

但是,相同的出身讓李白對張良認同感強烈。

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是位沒落的貴族,他的家族五世相韓,後韓為秦所滅,國破族散,流落江湖。李白也是貴族之後,李冰陽《草堂集序》稱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蟬聯王圭組,世為顯著。”

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稱:

“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姓易名。”

李白本人詩中自豪地宣稱:

“我固侯門士,謬登聖主筵。”

張良精通黃老之道,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晚年,不戀權位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

因為推崇張良,李白有“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政治抱負;還是推崇張良,李白又喜歡隱居山林,“仙人撫我頂,結髮授長生”。

一方面要大展宏圖,做君主的輔弼大臣,一方面準備功成名就後,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這就形成了李白理想中出世與入世的完美統一。

【從政經歷】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在做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翰林待詔後,懷著一腔熱血,準備在政治上大展拳腳,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事業。

天寶元年,唐玄宗召李白進宮。皇帝降輦步迎,

“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朝中大臣不勝豔羨。李白前途一片光明。後來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

那麼李白,有沒有政治才幹?

朝見當天,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

還有就是賜金放還後,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通過對政事的分析,併到幽燕的實地觀察,在當時詩人中他最早揭示安史之亂將要發生。

毫無疑問,詩人是有政治才幹的。

為什麼玄宗有才不用,要賜金放還呢?因為李白犯了皇帝的大忌。

【皇家忌諱】

唐梓州刺史於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

“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到了當代,有《中國青年報》1985年7月28日所載兼葭《李白身世之謎》,轉述臺灣學者羅香林認為:李白乃李建成之後。韓維祿1988年撰文《李白“五世為庶”當為李建成玄孫解》論證李白乃唐宗室,李建成玄孫。

持同樣觀點的徐本立1990年發表《李白為李淵五世孫考》也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玄孫。

唐玄宗英明神武,看著眼前的李白,他本能的想到自己的曾祖父在玄武門殺李白曾祖的故事,還有自己的爺爺的兄長李承乾和李泰為爭皇位,打得頭破血流的記憶,李隆基那根敏感的神經,瞬間被繃緊:此人有出眾的才華,不可不用,此人又是罪人遺孽,不可重用。

歷史在這裡下意識地一哆嗦,在長安,李白的仕途已經走到頂了。兩年後,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


流雲飛1981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一見的文學天才。他的才華和他那些驚世駭俗的詩歌我就不多嘴了。就說說李白的政治抱負,眼光,才能。

李白一生基本上是道家思想。我們用莊子的話來形容他:大而無當。他的理想抱負就是當大官,最好是宰相,他以為自己天門一長嘯,就會萬里清風來。他有一種錯覺,就是把自己的文學才華當做了治國安邦的政治才華。他以為只要給我一個梯子,我伸手就能夠著天。所以當朝廷的詔書下來時,他忘記自己已經是人到中年,大聲唱出最二的自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當唐玄宗親自為他調羹,他的自信更是膨脹到了極點,以為自己馬上就能從布衣一躍而為卿相,但是夢想是天上彩虹,夢醒卻是一地雞毛。唐玄宗只給他了一個翰林學士(供奉,待詔),說白了就是一個文工團作詞作曲的工作。無品虛職。這讓他非常失望。後來的事我就不說了。最後的結果就是賜金還山。說句實話,唐玄宗晚年雖然昏庸,但是還是能分辨誰有治國才能誰是政治草包。他欣賞李白的詩歌,但是他也清楚的明白李白在政治上就像莊子文中寫的那棵大樹,看上去枝繁葉茂,但是卻不能做棟樑之才。

李白的政治眼光也是很差的,晚年投奔永王李璘,好多人都勸阻他,包括他的夫人。他不聽,結果是身陷囹圄,差點丟了命。

李白的政治悲劇告訴我們,認清自己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揚長避短,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用戶秀才行萬里


先來看《新唐書·李白傳》中的記載:

……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植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

意思是:“……因此李白也到了長安。去拜見賀知章,賀知章看到他的文章(《蜀道難》),感嘆說:“李白,你是天上下凡的仙人!”。並且常在玄宗面前說起(李白),玄宗就在金鑾殿召見李白,談論當代的大事,李白於是獻上一篇賦頌。玄宗皇帝賜李白吃的東西,並且並自為他調羹,下詔命他為翰林供奉……玄宗愛他的才華,好幾次召見並設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飲酒,醉了,讓高力士替他脫鞋。高力士平素為朝中顯貴,還替李白脫鞋,把這深深地當作恥辱,於是他就挑剔他詩中的行病,並加以附會,用以把楊貴妃激怒。玄宗皇帝想讓李白當官,楊貴妃是一直從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親近所容忍,愈加桀驁不群,放蕩不羈……李白懇切請求引退還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錦賞賜於他,讓他回去……”

先看文中提到的高力士是何許人也?高力士是唐玄宗最信任的“老奴”,唐玄宗曾言“力士當上,我寢則穩。”意思是說只要高力士在宮中值班,我就可以睡個安穩覺,可見高力士是唐玄宗身邊舉足輕重的人物。李白是一個天才的詩人,但絕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太沒有眼力見了,竟然得罪了唐玄宗身邊這樣一位紅人,可想而知,他在朝中不知得罪了多少大臣權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蔑視權貴,傲岸不群是李白至死不渝的性格。他這樣的性格真的不適合走仕途。寵臣的讒謗,奸佞的排擠接踵而來!李白被賜金放還後寫過一首詩《古風·其三十七》:"群沙穢明珠,眾草凌孤芳。"明珠、孤芳是詩人自比,把高力士、楊貴妃之流比作群沙、眾草,表達出詩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

受到大臣權貴的排擠,是李白離開長安的一個原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唐玄宗對他的態度。

從《新唐書·李白傳》"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帝愛其才,數宴見。"可以看出,唐玄宗一開始對他還是不錯的,仰慕他的才華,讓他做翰林供奉待詔。"翰林供奉是什麼職務呢?"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中有這樣一句詩:"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意思是,以布衣身份待詔于丹墀內廳之側,擔任起草詔書的機要之職。簡單的說,李白沒有正式的官職,還是平頭老百姓一個,先做著一些起草詔書的工作,等待封官。

唐玄宗看中的是他的文學天才,只是想讓李白做一個御用詩人,在宴請、郊遊的時候陪伴自己,寫一些詩文以供娛樂。李白有很高的政治理想追求,他希望能夠輔佐君主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對御用詩人的身份,日漸厭倦,開始縱酒以自昏,玄宗呼之不朝,再加上奸臣的讒謗,唐玄宗開始疏遠他。

李白呈上辭職信,唐玄宗很爽快的批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清朝王琦懷疑李白"曾醉中洩露禁中事機,明皇因是疏之。"意思足李白曾經因為喝醉酒洩露了宮中機密,唐明皇玄宗因此疏遠了他。李白為了宣洩心中的痛苦和矛盾,終曰借酒澆愁,並寫了很多詩文,大發牢騷,有時把宮中機密透露出來,這是唐玄宗不能容忍的,他認為李白已經誤了他的事!所以李白被"賜金放還"是一個必然的結局!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李白曾經兩次到長安,第一次是在開元十八年(730),到長安千方百計拜謁了一些王公大臣,希望進入仕途,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結果沒人賞識他,住了一年,實在呆不下去了,只好離開。

第二次是天寶元年(742),唐玄宗看了他的詩文,很欣賞他的才華,召他進宮。這是李白一生中最好的一次政治機會。然而僅僅過了兩年,李白就被“賜金放還”,再一次在極度失望中離開長安。

題主所指的應該是第二次。這一次受挫的主要原因還是李白自己定位不準,一心想做大官,又沒表現出足夠的政治才能。在沒被重用的情況下恣意縱酒,盡情表現自己的痛苦和不滿,無論是心態還是狂放不羈的性格都與宮廷和官場格格不入,導致在朝廷很難立足,再次鎩羽而歸。

01

李白這個人,寫詩毫無疑問是不世出的天才,但在政治上很天真,可以說根本不是那塊料。這一點,我們從他在“安史之亂”中入李璘幕府這件事上很清楚地看出來。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跑到廬山隱居起來。至德二年(757),永王李璘路過九江,派親信韋子春上山邀請李白加入自己的幕府。李白很高興地答應了,他在《贈韋秘書子春》一詩中說:“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在他看來,他這一次出山,是要去做平定天下的大事的。但事實證明,他想得太浪漫、太天真了。他對當時複雜的政治局勢和李璘這個人一無所知,在錯誤的時間,跟了錯誤的人,稀裡糊塗就做了叛黨。

李璘是唐玄宗的第十六子,玄宗在逃往成都的路上,採用宰相房琯的建議,實行諸王分鎮,就是讓各個皇子各自負責一塊區域,招兵買馬,發展力量。當時李璘執掌兩湖、雲貴、兩廣、江西等地的軍政大權,勢力非常大。

而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即位以後,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李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把權力都集中在自己手裡。這樣,就跟李璘發生了矛盾。李亨要李璘交出兵權,到成都去陪伴玄宗。

而李璘也是有野心的人,他正想著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可能還有稱霸一方的想法,於是拒不服從詔令,同時積極部署,準備佔領廣陵。

這樣一來性質就變了,成了謀反。而李璘本人又是一個庸碌無能的人,手下的將領都看出來他成不了事,還沒開戰就一鬨而散,各自逃走了。只有李白還在傻傻地寫詩歌頌李璘,把他比作滅吳的功臣西晉大將王濬,甚至秦皇漢武,幻想著“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完全就是糊塗蟲一個,沒有一點政治眼光和頭腦。

02

但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卻很大,對自己的定位很高。他的理想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管仲和晏嬰是春秋時期最傑出的兩個宰相,李白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就是像他們一樣輔佐天子,使天下一統,四海昇平。甚至還要像姜太公那樣,成為帝王的老師。

唐玄宗之所以召他進宮,應該是聽說他的名氣,也看了他的一些詩文。玄宗是一個很看重詩才的皇帝,在這方面的眼光非常獨到,著名宰相李泌就是因為七歲時的一首《詠方圓動靜》詩而被玄宗看中,後來重點培養,並委以重任的。

李白的詩想象新奇、才華橫溢,在當地獨步天下,文章也寫得很好,但他從來沒在自己的詩文中表現過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才能。因此唐玄宗雖然給了他很高的禮遇,但並沒有給他安排具體的職務,而是讓他在翰林院做詩文供奉,類似於現在的作協。

據李陽冰的《草堂集序》記載,李白在翰林院,玄宗經常“問以國政,潛草詔誥”,也就是經常向他諮詢一些重大的朝政問題,讓他起草一些重要的公文。但是我們從李白的詩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抱負雖然很遠大,但從來也沒看見他對政治有什麼獨到、高明的見解,可見他對政治其實沒什麼研究,根本說不出什麼象樣的觀點來。也許是因為這樣,玄宗一直也沒給他什麼機會在政治上一展身手。

對於李白來說,翰林供奉根本不是他所想要的角色,跟他“一生欲報主,百代期榮親”的想法相差太遠。而且,在長安宮,沒有人認為他有“經濟之才”,都覺得他喜歡吹大牛,不自量力,“聞餘大言皆冷笑”,把他看成一個笑話。

李白的失意就此產生。

李白的性格孤傲、倔強,他決不肯調整自己的目標、打磨自己的稜角,來適應別人安排給他的角色。於是,借酒澆愁、借酒渲洩就成為他必然的選擇。杜甫寫他:“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正是他這種生活狀態的寫照。《舊唐書文苑列傳》寫他“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甚至有時皇上召他,他都喝得爛醉,需要派人到酒館裡去找他。

這樣的表現,當然會引起朝廷上下各種非議,他顯然已不適合繼續留在宮中。

這一點,無論是玄宗,還是李白本人,應該都意識到了。最後的離開,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玄宗給了他一個體面的臺階,“賜金放還”,給了他一筆錢,客客氣氣地把他打發走了。

李白第二次長安之行的失意,其實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有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值與唐玄宗對他的定位的落差造成的,也是必然的。對李白來說,這是一次痛苦的經歷,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卻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因為它在某種意義上造就了“詩仙”李白,也為後世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和故事。


讀史雜識


前言

“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杖劍去國,辭親遠遊。”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帶著他“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政治抱負“杖劍”而出蜀地。

二入長安,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他接到唐玄宗的一紙詔書,時隔18年之久,才終於等來了一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此時的李白40有餘,迎來人生最為輝煌的一刻。他“仰天大笑出門去”,然而他沒有想到,入朝不出三年,便不得不悻然離長安而去。

這是為何?筆者將從三個方面和大家略做探討。

1、“開元盛世”已過,朝政日漸腐敗,李白心灰意冷

唐玄宗在位44年,前29年,在其勵精圖治下,唐朝進入有史以來最強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這時的唐朝富庶有餘,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片祥和之狀。杜甫有詩云: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而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這一規律用在唐玄宗身上甚為貼合。後期的玄宗被早先的盛世衝昏了頭腦,被眼前的清平所矇蔽,變得荒淫驕縱,整天沉溺於歌舞酒色,導致朝政荒廢,內部混亂,一時以宰相李林甫為首的小人當道,賢才受屈。

正在這個時候,李白奉詔來了,儘管被認命翰林供奉,職位卑微(後面詳述),但卻依然寫出大量詩詞來為玄宗歌功頌德,以表達感恩之情,在其位謀其職,異常賣力,也十分得意。

而緊接著發生一件事,卻徹底激怒了李白。唐玄宗有一個特別嗜好——鬥雞,當時有小孩善於鬥雞而得到唐玄宗“金帛之賜”,民間又有歌謠唱道“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李白目睹了這一現象,他痛恨不已,賦詩道: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他沒有想到,曾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如今社會風氣竟如此敗壞。眼見朝廷內部腐敗日趨明顯,李白痛心之餘卻又無能為力,於是,有了初步離開的念頭。

2、李白雖供奉翰林,但官職卑微,亦不見升遷重用

李白於天寶初(公元742年)入長安,任翰林供奉。

據學者考證,翰林供奉為差遣之職而無官品,是沒有薪水的,異於翰林學士。

見宋代葉夢得《石林燕語》:

“唐翰林院,本內供奉藝能技術雜居之所,以詞臣侍書詔其間,乃藝能之一爾。開元以前,猶未有學士之稱,或曰翰林待詔,或曰翰林供奉,如李太白猶稱供奉。”

可以看出,李白當時所在職位,不過為皇帝打雜,比如聽候皇帝下詔,為其起草文書,在皇帝宴遊之餘作些詩文助興等等。

當然,李白起初為能伴唐玄宗左右而引以為豪,比如他說“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璋紫綬來相趨”。

而入長安第二年,為了贏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正當他們賞牡丹之時,李白即興寫出著名的《清平調三首》,其中有詩云: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渾然不知,他的遠大政治抱負竟是在日復一日助力皇帝的享樂中化為了泡影,他所得意的政治前途的曙光也在這樣的場合裡漸漸暗淡了下去。

他開始懷疑,皇帝能任用他,不過是借他的那些詩文來供自己享樂罷了。長安三載,未能重用,他所能施展的不過是酒後之餘借雅興吟詩作賦消愁解悶。

於是,李白進一步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

3、李白不受拘束,恃才傲物,受人之讒,逐漸被玄宗疏遠

“李白性嗜酒,志不拘檢。”

又有杜甫詩云: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可見,李白不僅是個酒鬼,不僅是賀知章口中的“謫仙人”,而且恃才傲物、無拘無束。

相傳李白在宮中讓皇帝親信官宦高力士幫他脫靴子,還讓楊貴妃幫他磨墨,雖是傳聞,卻能反應出李白傲慢以及目中無人的性格特點。

也正因如此,他受到“同列之讒”。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

“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

張垍等人“讒惑英主心”,李白“恩疏佞臣計”,逐漸被唐玄宗疏遠。 李白是性情中人,“樂則飲酒助興,哀則飲酒消愁”,這樣的性情卻不適合為官輔政。

而他自己這時也已有出走的打算。在送別賀知章是他說: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綜述

綜上三點,李白離開長安,離開他夢寐以求的地方,彷彿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儘管他離開之後,又常有思返之志。但此時此刻,他已難以施展遠大抱負了。

於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春,李白向朝廷遞上了離職單,唐玄宗也無心挽留,在憂慮和失望中,44歲的他離開了長安。


苔花文軒


大家新年好,小阿蠻來回答。


這個問題分幾個部分來說。


第一,李白怎麼進的長安和他為什麼會離開長安?


李白進長安的是在公元742年,這一年李白多少歲呢?李白已經42歲了。由於玉真公主還有賀知章的交口稱讚,另外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歌之後非常欽慕,李白就進了朝廷。進朝廷之後,唐玄宗雖然很賞識他,但是並沒有給他一個實權的官職給他做,而只是讓他供奉翰林。

什麼是供奉翰林?說白了就是一個御用文人,就是給皇上寫寫詩,陪他娛樂的角色,在皇帝有宴請的時候,李白就跟著,然後來寫詩。這不是李白的政治理想。那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什麼?下面第二點怎麼會想起來討論?



好,那李白為什麼會離開長安?


首先從李白這這一方面來說,李白進了朝廷,當了供奉翰林,做的事情只是一個御用文人,陪玩的,陪吃的,陪喝的,寫寫詩,只是這樣的一個官職。這樣對李白來說是一種侮辱,他不樂意幹,所以他就走了。


另一方面從唐玄宗來看,唐玄宗對李白的評價其實是很低的。在唐玄宗看來,第一,當時政治非常清明,非常強盛,他不需要李白有多大的能力,唐玄宗本人他都不想管,他都交給李林甫去管理了。再說李白他就不是能夠當宰相的人,沒有這種能力。唐玄宗評價李白:非廊廟器也。


再有一點,李白當了供奉翰林之後,咱們都知道了,他對楊貴妃,高力士,李林甫都沒放在眼裡。這樣就把當朝有權勢的人都給得罪光了。得罪光之後,這樣一個攤子給唐玄宗,他怎麼處理呢?是不是?所以唐玄宗不管是認為李白有沒有治國的才能,肯定是不能把李白留在朝廷了。


也就是說李白離開長安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自身的。另一方面和當時的朝廷局面是有關係的。



第二點,咱們就來看一看李白他有什麼樣的政治理想。


用李白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


他就是想當管仲,想當晏子那樣的人,能夠輔佐皇帝,能夠來治理國家的宰相級別的人。


我們只要讀一讀李白的詩就能知道。李白這個人是非常複雜的。他除了想做宰相,還想當劍客,還想當道士,還想當神仙。總之李白就是一個特別浪漫,特別愛幻想的一個人,可以這麼說吧,只要覺得他認為是什麼好的,他就想要什麼,這麼一個人。


也就是說,李白所謂遠大的政治抱負,其實只是他的浪漫情懷而已,在他讀了書之後的自視甚高,是虛幻的,非現實的。


另一方面,李白的性格決定了他在政治上肯定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的。



前面怎麼已經介紹過了,他在供奉翰林的時候,發現皇帝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御用文人而已,沒有讓他來治理國家。所以他就覺得很不甘心,所以他就很放縱,天子呼來不上船,像這樣鋒芒外露的性格,是不可能在政治上有作為的。


而且之後,李白離開長安之後,也是一肚子的怨氣。一直抱怨。像這樣情緒化,不懂得收斂自己情緒的人,怎麼可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甚至包括到最後他參加永王李麟的幕府,也是對政治形勢的判斷是有錯誤的。有幻想的。


咱們可以對比一下李白的那些偶像,管仲,張良,諸葛亮這些人,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目標跟性格?


歷史上這些偉大的人,他們都是喜怒不形於色,都是能夠很好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能夠處理君臣關係的。在面對複雜的政治鬥爭形勢的時候,能夠保持很冷靜,很清醒的判斷。這是能力之外的東西,用咱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



李白的情商是很低的。


這個不需要掩飾什麼。李白很有才華,沒錯,但是他的情商是低的,什麼是情商呢?簡單說就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麼能夠處理好?而不是很尖銳的,很情緒化的,很容易激動發怒這樣的人。


這是我個人觀點,歡迎討論交流。



小阿蠻


開場白

李白說:“吾平生喜好詩與酒,崇尚浪漫,追求自由的生活,何談政治理想。再說誤入長安並非所願,是非之地還是不宜久留。”

話說天寶初年,李白南遊到會稽,和友人吳筠相聚並一同入京到了長安,也正好去拜見了好友賀知章,二人吟詩作賦好不痛快。賀見李白的詩非同一般,於是沒隔多久就在唐玄宗面前提起李白。唐玄宗很快下令徵召李白進宮,入職為官。李白當時就蒙圈,心想為啥官?我都沒有心理準備,但畢竟是聖旨,抗旨是死罪,於是入宮在金鑾殿見到了唐玄宗。唐玄宗讓李白待詔翰林,雖然只是個候補位置,但卻如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隨從一般,隨叫隨到。

上述是唐玄宗與李白的相識經過,下文才是重點。

李白進宮吃香喝辣為什麼要離開長安?

說法很多,有好事者傳說李白與楊貴妃有曖昧,被唐玄宗得知;也有人說李白惹了自認為一向高貴的太監——高力士,只因替李白脫鞋而當作恥辱,故在楊貴妃面前挑撥離間,阻礙李白升職;還有人說李白愛喝酒,常常喝醉胡言亂語,唐玄宗怕李白洩密,於是被迫離開長安。

眾說紛紜啊!

李白說:“吾冤啊!楊貴人是唐玄宗專寵,吾不敢有非分之想,況且她23,吾42,年齡不合適。吾是生性愛喝酒,醉了吟詩作賦,但從不胡言亂語。倒是那廝高力士太監,給俺脫只鞋怎麼啦!怎麼啦!你就活該當太監!”

原來李白是被迫離開長安,但他沒想到會敗在一隻鞋上。

李白曾陪唐玄宗飲酒,醉了,讓高力士替他脫鞋,高力士認為你李白只是一詩人而已,也配我給你脫鞋,就這樣故意挑李白詩中的毛病來激怒楊貴妃。本來李白得到唐玄宗的賞識,要賜李白一官半職,這下好了,楊貴妃再三阻撓,李白自己難被唐玄宗親近所容忍,於是懇求還山,唐玄宗也沒多留,賜金放還,辭退了李白。


詩驀詩書畫


李白是個非常有才氣而又傲氣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拼盡全力終於獲得皇帝的賞識,得以入宮供奉翰林,一時間聖人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可以說是獲得了無上的榮寵,照理說他也該滿足了。


但是隻要弄清楚李白在翰林院具體做了什麼,你就會理解他為什麼要離開長安了。待詔翰林,李白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在唐玄宗有需要的時候為他寫詩文,供以娛樂。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心懷天下、滿腹抱負的人,只能去寫文章供人取樂,這樣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他心裡難免產生懷才不遇、有志難舒的憤懣之感。


《松窗錄》中寫了李白待詔的一件故事。講的是有一年宮中牡丹花開,唐玄宗帶著貴妃往沉香亭畔賞花。玄宗找了包括李龜年在內的梨園子弟作曲唱歌,他說:“觀賞名花,面對愛妃,怎麼能用舊曲舊詞唱呢?”於是命人宣召李白進宮寫詞。李白揮筆寫成了《清平調》三章,“雲想衣裳花想容”,詞是好詞,但是也就僅限於此。


類似的故事不在少數,試想一下,待詔的李白日夜渴望皇帝召見,委以家國大任,但每次的緊急傳喚,都只是為了寫詩這樣的事,他作何感想。


面對盛世大唐,李白想做的不只是留下一首好詩,他更渴望的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可惜玄宗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那他只能是憤而離開長安,遊歷四方,到山水之中排遣自己的苦悶。


安史之亂後,永王藉機起兵,年近六十的李白壯心不死,熱血投營,仍是渴望建功立業,只可惜他再一次認錯了主。

不管怎樣,都可以看到,李白不是真的想要離開長安,只是長安不需要自己,這才黯然離開,他的熱血報國之心從未變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