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说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兄弟的尸体中踏入帝王的殿堂的?

叶落红尘80


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有两处共同点。第一平民出身、征战天下,消灭群雄建立江山。第一建立江山不久,就诛杀了帮其打下江山建立基业的开国猛将功臣。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说刘邦和朱元璋是从替他打下江山,建立辉煌帝业,立下赫赫功勋的兄弟尸体上登上皇位。历史上大半名将功臣都难逃一将功成万骨枯,含冤怀恨刀下亡的悲惨宿命凄凉结局。


小龙女5505


中华历史数千年朝代更迭,在我国历史上不杀功臣的皇帝屈指可数!很多人说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兄弟的尸体中踏入帝王殿堂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咱们先来说说刘邦。

刘邦以泗水亭长为起点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的,起兵时带领几个好兄弟一起征战四方,得了天下后开始和吕后一起密谋诛杀开国功臣以保障自己的皇权不被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所威胁!说白了就是内心不够自信,和秦始皇没得比,秦始皇统一六国靠的是来自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自信心,他不怕开国功臣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朱元璋杀开国功臣的原因在于自己的继承人无法驾驭那些元老以及骄兵悍将,朱元璋的儿子朱标生性仁慈没有朱元璋那股狠劲,一旦继位肯定不是那些元老级大臣的对手!所以老朱不得不给儿子清理道路!可使他没想到的是他所做的一切却便宜了他最不喜欢的儿子朱棣!

刘邦和朱元璋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好杀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的皇帝,所以很多人说他们是从兄弟尸体中走向帝王殿堂的!





凌风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刘邦和朱元璋的共通点在哪里。

1.都是草根皇帝

2.文化水平都不高

3.最重要的一点,两人建国以后都杀功臣。

咱们先说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没有身世背景的草根皇帝,但刘邦年轻的时候,按照现在的东北话来说是个相当讲究的人,换来的就是很多兄弟的跟随并助他完成大业,所以刘邦登基以后,按照之前的跟兄弟们许下的诺言,分封了很多的异姓王,但是当刘邦年老之后性格就变得多疑起来,他怕异姓王过于强大后会造反,也是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他开始一步步清理不属于自己家族的异姓王。

他先后除掉了(这里只说被杀掉的)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信、淮南王英布。虽然刘邦杀了这么多他认为是有威胁的人,但是在刘邦死后,西汉也没有太过安宁,因为汉景帝时期又发生了刘姓宗室诸侯王的“七王之乱”,最后这次叛乱由当时的大将周亚夫平定。

再说朱元璋,朱元璋建国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刘邦,因为除了自己,上一个草根皇帝就是刘邦,于是乎他的做法和想法就和刘邦非常相近了,同样是多疑,害怕权臣造反,为了江山永固。再说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枉杀千人不错漏一人。拿当时的两大功臣来说,一个是胡惟庸,一个是蓝玉。胡惟庸一案,当朝宰相胡惟庸被诛九族,后被牵连处死的有李善长、陆仲亨、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还有胡惟庸其党羽,胡惟庸案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蓝玉案,不仅诛杀了蓝玉一门,而且大肆屠戮功臣名将,因蓝玉案被屠戮者达1.5万余人,连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冯胜、王弼等都受牵连而死。

通过两人以上事迹可以说明,两人为了巩固皇权,稳固江山,都大肆屠戮为自己打天下的兄弟和功臣。


老于和小叨叨


其实不仅是刘邦和朱元璋,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哪个开国帝王不是从兄弟的尸体中踏入帝王殿堂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帝王。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先是大封功臣,赐免死金牌,而后又广开杀戮,“洪武四大案”加起来至少有十万人头落地,这其中包含众多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更是不乏曾经被赐予免死金牌的人,但是在皇权面前,所谓兄弟情、免死金牌都是浮云,朱元璋随手一挥即烟消云散。

刘邦虽然不算是真正的布衣出身,但也是身处社会底层,没有一帮兄弟的拼命辅佐,与项羽之争谁赢谁输真的很难说,但刘邦与吕后合作,也是一口气杀掉众家兄弟,唯一算得上例外当属萧何了,他以自毁名节消除刘邦杀心,勉强算是善终了,但整体而言,刘邦还是毫不留情的杀掉了自己的兄弟。


文史并蒂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两个皇帝都是草根出身,在天下大乱之时,揭竿而起。靠着兄弟门的支持一步步登上皇帝的宝座。

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兄弟们自然而然都当上大官了,朝政上基本也被他们把控着。后面朱元璋和刘邦也开始担心,哪一天自己去世之后,这些人功高震主,自己的后世之君镇不住他们,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政变。对他们而言,最简单最保险的方法,便是除掉这些对自己王朝有威胁的功臣。这也就是后来朱元璋比较出名蓝田事件,刘邦的韩信之冤了。




我是西红柿炒番茄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皇帝在荣登大位后,为了巩固自身份统治,或者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对跟自己一块打天下的兄弟们极尽迫害,真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汉高祖刘邦

刘邦称帝时已年近半百,刘邦称帝时论功行赏,封了不少异姓王,但这些异姓王爷的结局大都是极其悲惨的。

1.燕王臧荼 被刘邦以谋反罪消灭。

2.淮阴侯韩信 刘邦称帝后,有人污蔑韩信意欲谋反,刘邦于是把韩信抓起来,爵位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同时软禁起来。五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韩信扔不放心,又将他处死于长安宫,并且株连三族。

3.淮南王英布 英布自知自己也不能幸免,起兵反叛,最后也被刘邦镇压。

还有许多功臣要么被逼反叛,要么被残忍杀害,少有能安享晚年的。

明太祖朱元璋

比起刘邦,朱元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胡惟庸之案,蓝玉之案,“火烧庆功楼”,杀掉了大量的开国元勋。

1.刘伯温

刘伯温在朱元璋最落魄时就在辅佐他,帮助朱元璋从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穷小子,一步步走上皇帝宝座。

朱元璋登基后对刘伯温的猜忌日益严重,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刘伯温吃了御医开的药后病情加重,最后病逝。

后来很多人说刘伯温的死是胡惟庸的加害,但没有皇帝的默许,胡惟庸是没有胆子杀害一个开国功臣的。

2.蓝玉

蓝玉本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武将集团统领,是未来朱标继承大位后的政治班底。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太子早逝,黄孙继位。

害怕年幼的皇孙无法镇不住蓝玉,于是朱元璋就以谋反的罪名将蓝玉杀害,同时大肆杀害名将,被牵连杀害的多达一万五千人。而大量武将的被杀为之后朱棣谋反,朝廷无人可用埋下伏笔。


不知道起什么好


要从两位各自的性格特点分析,毕竟帝王注重的是统一与稳固的地位

刘邦:沛县起兵后,刘邦遭遇了造反以来第一次大危机雍齿叛变,大本营丰邑失守。为了夺回丰邑,刘邦决定投奔景驹。临走之前,他特意安排二哥刘仲、审食其留在家中照顾太公,自己带上小弟刘交,和萧何、曹参一块儿去见景驹。无奈秦军来得太突然,这次投奔行动被迫终止,刘邦只好顺势改投项梁。项梁立了楚怀王后,刘邦奉命西征。取南阳,进入武关;战蓝田,终至灞上。这一系列交战,刘交都全程参与,其间受封文信君。接下来,楚汉之争,刘交继续追随三哥。不管是灭秦还是亡楚,刘氏兄弟中只有刘交一直陪着刘邦。刘交备受他三哥的信任,主要负责传达刘邦所下的各种指令,而事关机密的研究讨论会也总少不了他。征战七年,刘邦的卧室只有两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一个是卢绾,另一个就是刘交(交与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

汉六年,韩信被刘邦诱捕,楚国被一分为二。原楚国的淮西之地,包括薛郡、东海郡、彭城郡三十六个城统统被划归新楚国,刘交被封为新楚王。

刘邦的大哥死得早,大嫂与他的关系闹得很僵,刘邦功成名就伟业初定,开始分封宗族内亲,兄弟和侄子被一一封为诸侯王,只有大哥的儿子被冷落。太公专为此事找刘邦,刘邦说,我不是忘了(某非敢忘封之也),而是因为这孩子的母亲不是位长者(为其母不长者)。一直拖到高帝七年十月,才封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羮颉侯”。什么是“羮颉”呢?其实就是铲子刮锅的声音,很上不得台面。

刘邦的二哥刘仲是太公的最爱,所以当初投奔景驹的时候,刘邦才会安排刘仲留守照顾太公。高帝六年,代王韩信(韩王信)叛变,投降匈奴,刘仲遂被封为新一任代王。

刘仲其实是一个老实巴交只想挣点小钱的人,要说政治才干,远不及刘邦。代国(王都在今山西太原)与匈奴接壤,常遭侵扰。终于,高帝八年,刘仲见坚守无望,竟弃国而逃,抄小道跑回了洛阳。刘邦很无语啊,即便是自家兄弟,但毕竟是弃国逃亡的重大过失,所以只好将刘仲降为郃阳侯。

尽管代王刘仲在汉史上无足轻重,可他却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儿子,那就是吴王刘濞。高帝十一年,黥布叛乱,东并荆国,杀荆王刘贾,西击楚地,逼迫楚王刘交逃到薛地。


此时的刘濞刚刚二十岁,身强力壮,以骑将的身份随刘邦平定叛乱,立下战功。刘邦给他打出不错的印象分。由于被杀的荆王刘贾没有后人,黥布被搞定后,刘邦心中着实忧虑,吴郡、会稽郡民风彪悍,若是没有一个年轻能干的刘姓诸侯王来镇守,这块地方恐怕会事故频发。刘邦本想任命自己的儿子,但身为皇太子的刘盈,年纪太小无法兼任,庶长子刘肥另有任命,其他儿子更是年幼。思前想后,重任最终落到了年富力强的刘濞身上。

随即,刘濞被正式任命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册封完后,刘邦将刘濞召来,本想交代几句,却猛然发现他面有反相。刘邦吓得不轻,心中后悔得不得了,无奈木已成舟,既然已经封了,自然不便再改。于是他用手指着侄子刘濞的背说,五十年后东南地区将有人叛乱,难道会是你吗?你记着,天下同姓是一家,千万别惦记着谋反!刘濞毫无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赶紧一边叩头一边说:不敢不敢。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刘邦说这话,真真假假虚幻得很,他怎么可能看得出刘濞面有反相?如果他真会看相,怎么没看出吕后会杀他三个儿子?怎么没看出吕后会残害戚夫人?相面之说,大概多半是后人添油加醋的杰作


影视通天下


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是汉、明的建立者,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两人都是草根底层出生,最后在一些朋友、部下的帮助下坐上了龙椅。

刘邦的兄弟朋友张良,萧何,韩信,樊哙等,朱元璋的同乡徐达、汤和,李善长等很多人,但最后得到善终的寥寥几人。

在前期,这些同乡,朋友,兄弟们拼死拼活帮他们打江山,后来他们坐上皇位后则把这些人杀的杀,囚禁的囚禁,狡兔死,走狗烹,所以说是在兄弟的尸体上登上帝位的。


斑凤


首先他们都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一没有权力,二没有财富。有的就是一帮愿意跟随他的好兄弟。在成长路上很大因素需要他们帮助。这容易造成后期阶层不分。其次,皇上需要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治天下还是需要文人。而之前武将容易成长为骄兵悍将是不稳定因素。


乔巴视频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穷苦出生,算是地地道道的草根逆袭皇帝。

他们自觉得天下不容易,所以,君临天下后都屠戮功臣。

这可能是以为的从兄弟战友尸体踏过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