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中有"一聲炮響"的描述,這"炮響"是怎麼回事?

旁敲側擊991


因為馮夢龍老先生是在打嘴炮,當不得真的。與“一聲炮響”的遭遇相類似的,還有“紙上談兵”。



馮夢龍是明末的小說家。他的最具文學價值的作品,其實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而《東周列國志》只是他創作的一系列通俗歷史演義(小說)中的一部。


請大家注意,與《三國志》不同,《東周列國志》不是史書,而是小說,類似於《三國演義》吧。通俗小說作家,在我國曆史上,一直不受重視。這個傳統,從漢代就開始了。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曾說: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可見,在官家和正統知識分子的眼中,《東周列國志》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這也帶來了點好處,使得小說家們可以信馬由韁,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胡編亂造”了。無意之中,不就是放開手腳、解放思想了嗎?



《東周列國志》的時代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在戰鬥中肯定沒有火炮。所以,書中的“一聲炮響”之說,肯定是沒有依據的臆造。當時,兩軍對壘,發起衝鋒時,是擂戰鼓、揮戰旗,戰罷鳴金收兵,就是敲鑼啦。戰國末年的荀子說過:


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不過,明末清初的人們,當然知道一聲炮響,然後大軍衝鋒的含義。所以,馮夢龍用一聲炮響為號,大家接受起來毫無問題。加上他特意用白話文寫作,更是贏得了普通百姓的喜愛。


通俗小說,本來就是為下里巴人服務的嘛。為普羅大眾服務的文學作品,理應傳承下來。不過,在我們津津樂道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這是一本小說,不能算是真正的史書。



與一聲炮響的情形類似,後世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括紙上談兵,也是演義。不是說情節上不對,而是說,當時根本還沒有紙張呀。


司馬遷這個歷史學家,就不敢亂說。《史記》中的記載如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不知,您看出區別沒有?司馬遷這個歷史學家寫實,馮夢龍這個小說家務虛,這就是最大的分別。不過,說趙括紙上談兵很形象,反而更加深入人心嘍。


怎麼樣?如何讀歷史,如何讀小說,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了吧。


俚言雜談


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受邀回答這個問題

《東國列國志》第七回:孔文嘉居中,蔡、衛左右營,離隔不到三里。立寨甫畢,喘息未定,忽聞寨後一聲炮響,火光接天,車聲震耳。

第四十五回:孟明教軍士從左右兩旁,爬山越溪,尋個出路……,右邊隔溪一聲炮響,山谷俱應,又豎起大將胥嬰的旗號。

第四十九回:當下一聲炮響,車如水,馬如龍,簇擁士會同壽餘入晉去了。

《東周列國志》中有“一聲炮響”的描寫還有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首先肯定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火藥還未發明,絕對不會有現代意義上的火炮出現。那為什麼還會多次出現“一聲炮響”呢,可能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者馮夢龍是明代文學家,那時己有火藥槍炮的出現,作者可能不自覺的將自已時代的場景帶入到小說中。

二是為了渲染戰鬥場景。這種描寫手法在明清文學家所寫的小說中較為常用。

三是在古代戰爭中,兩軍對壘或偷襲時,常常金鼓齊鳴,用於鼓舞己方士氣,震攝敵人。“也有可能長期以來,以訛傳訛,金鼓齊鳴便成了“一聲炮響”

我是文領域創作者,歡迎討厭!


一棹春風一葉舟


古梁鏞解答。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火藥和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同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這是我國古代先進文化的代表,《東周列國志》為明代馮夢龍所著的一部古典小說,單單看書名的話,很多人會認為《東周列國志》是一部記載東周時期各諸侯國的史書,其實不然。

那麼,對於《東周列國志》中所記載的“一聲炮響”這種描述,古梁鏞認為其為作者借鑑當時其它小說文字描寫,好比現在作者寫古代的故事,用上汽車這樣的詞語。

下面詳細分析。

中國四大發明之火藥發展史

火藥具體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這個沒有明確的記載,因為火藥最早出現在煉丹師手中,他們為了煉製出可以長生不老的丹藥,在藥材中加入硫磺、硝石,但是火藥配方第一次被明確記載,是在隋朝。

據《太平廣記》記載,隋初,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一次他去拜訪一個煉丹名師,晚上住在道觀,半夜聽見老道士的丹爐中動靜很大,他們馬上起床去看,遠遠看到一股紫煙穿爐而過,隨後丹爐大火,還差點因此燒了房子。

而在另一本道教書籍《真元妙道要略》記載,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屋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



也就是說,在很早的時候,煉丹師就已經掌握了火藥的簡單配方,但是關於火藥配方的精確記載,則出現在唐朝。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所以說,在東周時期,是不會出現“炮”這種物品的。



《東周列國志》作者及主要內容簡介

《東周列國志》為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為歷史題材小說,眾所周知,明清小說是我國文化歷史上碩果頗豐的一個時期,大才子馮夢龍所著《東周列國志》,描述了西周末年( 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 春秋、 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非常豐富,作者馮夢龍為了創作這部作品,從《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有個特點,就是各國主要寫各國自己的歷史,對於其它國家的歷史記載的非常少,著名的史書《左氏春秋》就是典型代表。

因此,《東周列國志》是明代人以春秋時期歷史為基礎,進而創作的一部長篇白話小說。



《東周列國志》部分內容節選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

二將方在壁壘之上,指手畫腳,忽聽連珠炮響,城上遍插鄭國旗號,公子呂全裝披掛,倚著城樓外檻,高聲叫曰:“多賴三位將軍氣力,寡君已得戴城,多多致謝!"

這一段出現了“連珠炮響”這個詞語,很明顯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東周時期火藥沒有發明出來,更談不上“連珠炮”這種火器。

立寨甫畢,喘息未定,忽聞寨後一聲炮響,火光接天,車聲震耳。諜者報:“鄭兵到了!"孔父嘉大怒,手持方天畫戟,登車迎敵。

這裡出現了“一聲炮響”這個詞語,同時配以“火光連天、車聲震耳”,很明顯這個炮具有發放信號的作用,但是在《三國演義》中,三國現場是遵循“擂鼓進軍,鳴金收兵”這種戰場軍事調度,《水滸傳》裡面同樣如此,其它明清小說如《隋唐演義》《說唐傳》《興唐傳》同樣如此。

可見馮夢龍用“一聲炮響”作為進軍信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明清時代,小說家的思想有了非常大的飛躍,想象力更加豐富,如隋唐系列,有手持800斤雙錘的李元霸,手持400斤鳳翅鎦金钂的宇文成都,手持300斤一對銀錘,其它英雄人物的兵器動輒100多斤,這些人戰鬥力也非常強,比如李元霸曾經一人擊殺80多萬人,只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李元霸就是高速運動的永動機,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東周列國志》是明末馮夢龍所撰,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事件。

火炮作為武器實用,是在唐宋時期,當時只是作為支援性武器,極其簡陋,功用不是很大,像後來出現的鳥銃.抬槍.一窩蜂之類的,也不過是簡單的火藥武器。

東周時期還不可能有炮,《東周列國志》只是小說,炮聲虛構出來的,可能指的是爆竹之類的東西發出大的響聲,通常是在一方在伏擊對方時,可以作為發動進攻時的信號,一聲炮聲後,讓埋伏好的兵馬出擊。

真正用於戰爭意義的火炮,直到明末才有,明朝統治者為了對付農民起義以及滿清入關,從外國購買而來。

火藥雖然屬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土製火藥武器極為簡陋,在武器發展中遠遠落後外國,但在武器發展史上佔據重要的一筆。


鄉下老果


《東周列國志》是明朝人馮夢龍編寫的半歷史半小說鉅著。

火藥在明朝才廣泛用於戰爭,春秋戰國時期根本沒有火藥,更別說應用於戰爭了。

馮先生為使自己的作品符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增加情節的生動和感染力,寫入了歷史上尚不存在的技術,如題中的“一聲炮響”。

這裡的“炮響”,就是戰鬥開始時,點燃準備好的火藥,讓爆炸產生的聲音效果與煙火效應鼓舞官兵士氣,威震敵方。


許建蛟


“炮響”應該是指類似鞭炮的聲響,多用作伏擊的信號,還有震懾敵軍的作用。

火炮始用於唐宋時代,並且都是很簡陋的輔助型兵器。


陽明山下青藤狗


國民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