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与文理不分科的优势和劣势?

别问我为什么只会玩锤石


高考改革的方向包含着从文理分科向文理不分科的转变,所以说啊,文理不分科是大势,是经过多方面论证而实施的高考改革措施之一。至于说到各自的优缺点,我个人认为,不分文理一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从原来的只有两种选择到改革后的35种、20种、12种等等不同选考选科模式的多种选择方式;二是更有利于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这样会使人才的知识结构更加多样化,更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选人用人需求;三是不分文理也包含了原来的大文大理,对于喜欢按纯文或纯理学习的同学依旧可以选择。要说其缺点,实践中感觉到容易在选择时让家长和考生纠结。分文理的优缺点刚好相反,根据上述分析倒推一下你就会明白。


张老师高考课堂


文理不分科的潜在动机,应该是“文科生没逻辑、理科生没文化”这种论调的不断搬演,文理不分科,其实跟所谓大学的“通识教育”、“专”与“精”的长年辩洁一样,不过是同一个母题之下若干变体或衍生物。分还是不分,其实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都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

合到一起以后呢,且不论能否真的实现文科生懂逻辑、理科生有文化的良好初衷,从高考录取的角度,起码文理科生都要多考3门。

根据目前出台的几种方案,大方向是英语转型为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成绩不细化到每分,而是按档次给分;

在此基础上,或者文科、理科都以大综合的形式出现,或者文科、理科都按学业能力评价的方式出现,也就是并非一年多考,而是按档次给分。志愿填报时,所选专业对学业能力评价科目挂钩。

单从高考安排而言,无论哪种形式,似乎并未给考生增加过多负担,基本上还是2天就结束了;更何况,以后高考只考语文和数学的传言,愈演愈烈,两种考查方式里,后者实际落地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如果志愿填报真的按专业个性化了,好像还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会让那些物理、生物、地理,或者历史、地理、化学优秀的同学,以更多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这样看来,想法还是好的。

3

那下一步就是推演高考题目的命制方式。如果高考总体难度维持不变,那么无异于现有大多数省份的学生都要比自己的前辈多学50%的内容,在减负的大背景下,想想就觉得不可能,否则培训市场上的文综负责人晚上做梦都得乐出来。

那么,高考难度下降,都得维持一个面子上的过得去,起码不能让高考以及学业能力评价的区分度影响了高考招生和录取啊。真要是全国人民都上了700,能上全国一流大学的,估计就是能拿到体特加分、或者道德模范称号的特定群体了——这块高考公平最后的遮羞布,事实上已经摇摇欲坠了。

就算这个特定群体还不屑于为了上个名校彻底把高考贬得一文不值吧,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竞争力,奥赛证书以及自招加分的权重显然也会更大。这又与现在淡化奥数、竞赛对于高考影响的大趋势,产生了矛盾。

能让高考试卷在总体难度下降的前提下让它们看上去面子还过得去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变数,让题目命制得更为灵活,加大对于“能力”的考查力度,适当放宽对于个别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要求。在这一总体战略下,有很多细致的战术可以打,比如先来个下马威,再包装一下题目,使它们“看上去”接近更高难度的考试(比如自主招生),最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那些眼疾手快的“临场型”考生,不动声色地放水,然后用前面的那些大坝,把死脑筋的孩子分层拦在门外。

具体的实战个例,请参加目前(被迫)冲在教改最前头的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以及2014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当然啦,今天中考语文还是没玩好,直接导致110分以上的考试人数暴增,眼看着就刹不住车了。

可见,这还真是个技术活。

4

我们再假设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面,高考的命题人已经充分熟谙了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出题方式的一些细节;甚至考虑到考生的素质可能比预期的还要打一个折扣,他们甚至在命题时把身段降得比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还要再低一些——

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到,在具体的教学层面,教师、教材对于教学预期的完成情况。

坦率地讲,情况一点也不乐观。

问几个问题好了:

那些文科薄弱的理科名校,能在短时期以内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文科教师队伍吗?从哪儿招老师呢?

那些以应试能力著称的高考名校,能在短时期以内将教学和备考方针进行转型,在应试中尽量多地实现“能力”导向、或者至少是“临场”导向吗?

那些过去教育资源方面占据优势的学校能够转型,那中下等水平的学校,又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搭建以及教学思路的转向?

就算全国所有的教师都实现了这种转向,面对考试科目增加50%的现状,又如何保证考生真的能够实现向“文理全才”的全面飞跃?

……

可以说,把文科(理科)在政策上抬到与过去的理科(文科)同样的战略高度,这件事情本身,只能更多地放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为了弥补公立校在转型中可以想见的稚拙和笨重,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培训机构所扮演的角色,会更加活跃。而这,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别告诉我在线教育能解决这个问题,差得远呢。

而且,文理不分科,政策改了,教材改吗?目前看来,几乎没有动静。

教材不改,教师的授课思路转型,只能难上加难。

留给教材编委、教师、命题人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而学生,还在浑浑噩噩。

5

综上,某种意义上说,文理不分科,不是坏事。甚至还是好事。毕竟这只是高中层面的“通识”问题,不至于像大学本科那样争议那么大。

只是,现有中国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甚至高考的组织和运作现状,说可以实现平稳过渡……起码我持悲观态度。

在这种大形势下,上面坚决要做,底下被动执行,短时间内,不容分说,大干快上,不说操之过急,难免矫枉过正。问题一定会更多。

到时候,有一马当先表忠心的,有新瓶旧酒做姿态的,有盆满钵满发横财的,有雪上加霜挠墙皮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智教育


文理科的优缺点:

1、文科与理科,在中国高考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之下,三十多年来,历经高考的几代人可谓是体会深刻。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成见,那就是成绩好的,必定是理科成绩好,一般成绩不好的,才去学文科。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那是普遍的。因为,理科生可以读懂文科生的教材与资料,然而文科生望理科生畏,甚至简直是一头雾水。

2、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科学才是硬功夫。还有一点,就是不同的学科中,数、理、化这些理科才是真材实料,需要很高的智商,而其他文科之类,不过是用大脑记忆背诵,如果有一个好记忆力,又肯下功夫去背诵,没有学不好的。所以,那时一谈及文科,那就是背。那些学理科而不学文科的学生,最充足的一个理由也是强调自己记忆力不好,所以才来学理科的。就这样,长期以来,理科需要推理,需要高智商,文科需要好的记忆力,这成为大家选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的最充足的理由。

3、中国的高中,早早地分成文科与理科,其实是对知识的严重割裂。是对人类知识的严重误解与偏见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不发达,传统哲学缺乏认识论,本体论,工具理性与方法论等等这些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轻视文科是一种疯狂的理性,致命的自负现象。其实文科的研究与理工一样,需要有清晰的概念,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有相关的论证材料,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从学科发展来看,文科决不是靠记忆力就可以学好的。

4、文科相对于理科工科来说,其实更难把握。因为,理工科的知识积累相对比较固定,比较丰富与完备,无论是基本原理,还是基本方法,都是相对稳定。无论谁都要充分尊重前人留下的那些概念、方法与原理。如果要创造出一个新的概念,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必然经过反复推理、论证,特别是要通过实验的反复验证,才有可能成立,才会获得同行的认可,否则,是不行的。然而,文科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本身,而人类的复杂性远非大自然现象可比。还因为人是有思想、有价值导向与感情的动物,还由于人类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产物,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很难规定某一种就是唯一的,这一点与大自然界的规律的存在的唯一性不同。这一点构成了文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实优秀的文科研究人才要比优秀的理工人才更为难得,研究的成果也更难得到认可。

5、在西方发达国家在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通过大量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天赋与兴趣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甚至到了大学的前两年,也仍然不分具体的专业,而只有一个大的学科范围,等到学生对这些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才来选定自己终身研究的对象。中国的学校自古至今也主要靠勤奋、刻苦与自虐来完成完全没有乐趣的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也主要是圣人之言,学习的方法就是记忆背诵,其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这种背诵与记忆的学习方法仍然保留在中国的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特别是文科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与方式。无论什么学科,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是不可少的。一个人要接受完整教育,就应该文理工兼通。


包览群书


我个人感觉还是分文理科好

,对培养人才很好。这次国家肺炎疫情就是需要国家反思。很多同学感觉物理难学。都不选择物理了。岂不知。物理化学生物。这个是基础学科是反应国家科技实力的学科。在80年代就有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次肺炎疫情。现在考生热门的经管。金融专业救不了国家。反而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医学能救国家


好医生2792


据不知从哪来的消息称,江苏高考改革的结果并不理想,选考物理的考生比例严重不足,导致理科工科生物理基础课水平下降。

反观分科的高考模式,虽然不能保证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理科知识,甚至是文理科素养,但是可以保证学生学到系统的文科或理科知识,对于大学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基础意义的。缺乏理化生任一门学科知识想要在大学学好理工科都不啻于天方夜谭。

对了,我是山东18年高中毕业生,山东两年后也要高考改革,期待两年后的今天捷报频传。


树莓学派


文理是否分科,要从历史的、社会的、发展的视角去分析和研判。

建国伊始至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借鉴苏联教育管理体制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院校设置和学科专业布局,分科有利于满足各行各业专业化人才的现实需求,能够有利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世纪末开始的高校大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扩招带来的积极面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求大求全,人才培养同质化格式化问题严重,很难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群体,不改革不行,但改革力度不宜过大,决不能推倒重来,改革的目标还是要围绕为国科学选才,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

所以,始于2014年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取消文理分科,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自主选科的权利,激发学生学科潜质和专业兴趣,这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度设计。

当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谢谢!





中国高等教育


文理不分科也就意味着文理科都要学,学生将文理科全面发展。高考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以前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理科的同学也不全是理科科目比文科科目学的好,而是结合自身和现实因素选择理科。这样一来,部分同学高考的时候就没有了优势,比较吃亏。当然了,文科生也是如此。

再者说了,人活一辈子,各方面的事情都能遇到,不可能仅限于你学的文科或者理科知识,文理科都学的话生活会更加方便。

还有一点就是工作,很多岗位都需要文理知识都会的,文理科全面发展的话,以后更容易找工作。

2文理不分科的弊端

文理科都学无异于增大了学生的学习任务,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阶段,过大的学习任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文理不分科在一部分同学能充分发挥特长的同时,也限制了另一部分同学优势。比如理科学的好的同学,文理分科的话就有更多时间来学习优势科目,如果不分科了,还要花时间去学习其他的3科,自身的特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施展。

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高考改革也不例外,一部分人在欢呼雀跃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摇头叹息。身为学生应该做的,就是在当前教育模式以及政策下,努力学习,为了美好未来奋斗。


罗凯499


首先分析一下现行文理分科的利弊。

其优点主要有:

一是专注一科,便于满足个性需求和潜力开发,培养专业型人才。

二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学业负担问题一直以来是家庭焦虑,学生苦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减少学科科目的内容,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

三是有利于高考,方便选择专业,更有利于大学专业教育接轨。

其主要是缺点有:

一、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难以成长为创新型,跨学科型的高级人才。

二、缺乏足够的综合素质,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

三、人文精神缺失,在当今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对理科生的需求量大,求职面广,待遇相对优厚,在老师家长,学生方面重理轻文,造成了学理科的学生把知识当作工具,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就业,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教育成了功利化和产业化的产物!导致了学生放弃语文、历史、政治等学习,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

那么文理不分科有什么利与弊呢?

优点有:

一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能得到公平的升学机会

三是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

知识体系更加完备,知识面更加广泛,减少了知识盲区。

缺点是:

一、学生的负担更重

二、学习的深度更浅

三、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知识面广了,但不够深不够精;学生的精力有限,造成疲于应付,不利于身心健康。

以上个人的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魏海利


按照国家高考政策,各省市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采取3+3模式

江苏等省份采取3+1+2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都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政策上再没有文理分科,但这里请注意,高校录取时对科目还是有要求的,比如你如果没有选择物理,那就意味着你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举例来说,比如你选的是政治,历史,生物,那么,好多双一流的好专业你是没有资格报考的,换一个例子,比如你选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那么你在录取时是有优势的。毕竟高校还是喜欢智力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就是说,虽然高中不再分文理科,但显然大学是有分科的,希望你采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高老师趣味物理课堂


文理分不分科的着力点不同。

文理要不分科的话,更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理科重视逻辑推理,文科重视人文素养。像原来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而且在艺术上造诣也颇高。

文理分科的话更有些侧重,短期来看是高考的需求,长期来看是国家的需求,想培养出专业技术人才,更快的走向岗位,文理分科是有必要的。

所以分不分科取决于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许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取消真正的文理分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