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一句谚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是说的什么?

农人肖仓柱


在农村有一句谚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是说的什么?

这句话,在农村经常有人说,十分火。

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村里的流氓青年,或者是欺软拍硬,十分坏的人。

这段话一般会和:打瞎子,骂聋子一起用。


寡妇是没有男人才叫寡妇,农村的媳妇如果没有了男人,那就是势单力薄,没有人撑腰,这样的人一般是弱者的形象,村里人能拉一半都会帮一把。你半夜三更去踹人家的门欺负人家算什么?


而挖绝户坟呢?所谓绝户,就是没有无儿无女的人。这样的人一般下葬后就无后人祭拜扫墓了。就是把坟挖了,也没有人找。人家本来就是绝户,享受不到香火的祭奠,你倒好,知道没人找,带把铁锹把人家的坟给挖了。这不是赤果果的损阴德吗?


打瞎子,瞎子又不都是江南七怪的老大,瞎子看不到,被打了也不知道谁打的。骂聋子呢?聋子虽然能看到,根本听不到声音,任你怎么骂他也没办法反驳。


所以这类人如果真的做这些事,那典型的是头上长疮,脚下流脓,坏透了的人。

在村里绝对是没人愿意打交道。


民工札记


在农村有一句谚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是说的什么?

在农村生活的人应该经常会听村里的老人说起各种各样的俗语,在这些俗语中都是人们一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俗语也告诉我们很多做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俗语十分的通俗易懂,用来教育小孩子非常的合适,利用俗语可以深入浅出的让人们懂得道理,并且愿意按照俗语中的说法来做事。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的老师就很喜欢用俗语和我们讲道理,小学读完了,也记住了不少这样的俗语。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这句俗语一些人应该也听过,这是农村四大缺德事中的两个,其余两个是打瞎骂聋和吃月子奶,这四件事都和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要求的道德要求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有的是违背伦理的,所以如果做出来这样的事,会经常被大家谴责。

寡妇本来生活已经非常不幸了,自己的丈夫去世,自己一个人过着日子,照看着家里,但是寡妇的是非也是很多的。经常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企图对寡妇做出一些越界的行为出来,这些也是非常的可耻的,对于这些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的人,我们应该多一些关怀和帮助,而不是欺负,所以说“踢寡妇门”的人比较可恶。绝户指的是那些无儿无女的人,辛苦了一辈子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去世了还要受到别人的侮辱,所以说这种人也很可恶,必须受到道德的谴责。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还要遭到一些外人的欺负。按照我的想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得到平等的尊重,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而不能总是想着去占别人便宜,靠欺负别人去获得快感,对于“踹寡妇门”和“挖绝户坟”这两种行为如果生活中发现,一定要及时制止。


老农民说事


农村俗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其中又有何道理?

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的老家生活,那个时候每当下雨天家里没有农活的时候,我总喜欢去隔壁邻居的张大爷家听白话。当时张大爷是我们村的木匠,每次当我过去的时候张大爷总要给我留一个位置,我坐在那里给他递木条而他一边做木匠活一边给我讲白话。有些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大家都说我们俩个还真像是亲的爷孙俩。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这两句话我以前也曾听张大爷说过多次,只不过很多时候对于这两句话我并不愿意提出口而已,那是因为它们所阐述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我们农村人最为厌恶的四大恶行之一。

“踹寡妇门”。以前的农村相对来说还是一个非常保守而封建的地方。当时家里的妇女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妇女在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三从四德。如果哪一天家里的男人出意外不幸去世,那么家里的女人是不可能被娘家改嫁的,只能一辈子待在婆家活生生的守寡。对于那些硬是要改嫁的女子都会被安上荡妇等一堆非常恶毒的名义,反正这辈子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由于自己的男人走的太早,所以家里的生活来源根本就没有着落。很多妇女儿童都因此而流浪街头乞讨,只有一小部分人靠着村里的救助可以勉强的维持着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多少都有自己的同情心,各家各户的好心人能帮助多少的便给多少。但是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有一些非常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平日里习惯于欺负弱小群体,特别是像寡妇这种手不寸铁的农村妇女或儿童。很多时候对于农村的这种现象总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把这种行为也称之为农村的四大恶行之一。


“挖绝户坟”。农村的老一辈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简而言之在我们农村不遵守孝道的人总共可以分为三种:一、村里的光棍没有媳妇传宗接代的人;二、家里的祖坟被挖却束手无策的人;三、不愿意扶养长辈总是推三阻四的人。(挖绝户坟)本来人家就已经绝户没有传宗接代的人,与此同时你不顾情面还硬要挖人家的祖坟,那这就等同于要别人的命。做事做的太绝不给人家一点点生存的空隙,像这样的事在我们农村也被称为是四大恶行之一。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嘻嘻农村谚语″踹寡妇门,揣绝户坟"。上千年来,农村农民都是挺纯朴的,可以说村民之间都是和睦相处的,农闲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走东家串西家,就连吃饭都会集中到一个地方,甚至几家的人都会到一家去吃饭。



嘻嘻至于"踹寡妇门,揣绝户坟",这句谚语,我走防了村上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有寡妇门前事非多这一说,基本在男人死后,媳妇还年纪轻轻的,村民们都知道不会在这熬下去守寡。有年轻的后生看上了,还者这个寡妇心中有人了,都会找女的来牵线搭桥。男人怕别人说闲话,成为不道得的人,戳脊梁股以后无脸见人,男的是不会走进寡妇家保媒的,大概含义、男的很少进寡妇家,也叫男人不踹寡妇门,寡妇的门多为只有女人进进出出。

嘻嘻“踹寡妇门,挖绝户坟”,的后半句谚语说的就是,在过去每个村都好多姓氏,基本都是逃荒要饭过来的,一但无法生存,只好带着全家继续寻找下一个落脚地点,那么先辈留下的坟,一至无人看管,就成了绝户坟。后来村上又出现新逃荒来的老人死了,就得选择坟地,村上的老人会说,那几个坟头以经多年没人上坟绕纸了,你们来了也没有坟地,把那些坟头记个记号后,你们就先埋那里把,真是那家人回来了,你把他家的坟头找出来,重新堆起来。

嘻嘻听上年纪的人说,在过去那怕一巴掌大小的地皮,无论村里边还是地里边,都是用钱买的。假如新到这个村还没有钱买地皮的话,人都死了只好用挖绝户坟的办法。

嘻嘻在过去不但有"踹寡妇门,揣绝户坟"农村还有改姓入坟的,人以死为大,要是老人死了,人又少有没钱买坟地,只好随有坟地人的姓,入老坟之说。要记往千万不要把"踹寡妇门,揣绝户坟"的意思给理能翻了。农村谚语还真得听听长辈人的说法,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农合社村姑


在农村有一句谚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是说的什么?

以前农村里都有很多的俏皮话,非常的精短,却又很幽默,并且还蕴藏着一些大道理的。估计不少人都曾经听说过四大方面的俗语,比如四大白、四大黑、四大红等。而这个"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就是四大缺德中的两个,其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踹寡妇门

在过去女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对于她们还有很多的道德绑架,其中之一就是女人要“三从四德”,在还没有嫁时从父、出嫁以后就要从夫、而丈夫去世了则要从子。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丈夫去世了以后,女人是不能改嫁的,必须要从一而终。在古代的寡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当时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而一个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依靠男人,可是男主人去世了,那就剩下孤儿寡母了,没有收入来源了,日子自然过得很艰苦。同时老话还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她们就算自己很安分守己,但依然还是会受到别人的欺负的。所以这样的人日子过得本来已经很艰苦了,还有人去踹她们家的大门,这个明显就是欺负家中没有男主人。而这样的事情对于孤儿寡妇来说,实在是太缺德了。

挖绝户坟

这里的绝户则是泛指哪些没有后代的人,而挖绝户坟顾名思义就是去挖一些没有后代的人家的祖坟。自古以来,祖坟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而民间习俗也有说挖人祖坟是大恶行,会报应到后代身上。在以前农村里就算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也是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而说到四大缺德事,剩下还有两个,即吃月子奶、打瞎子骂哑巴。这个月子奶指的是和还在月子期间的孩子抢奶吃。在过去是没有什么奶粉一说的,都是母乳喂养。而月子期间的宝宝,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母乳。如果月子奶都不让吃,那就等于是变相要了婴儿的生命,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算缺德事吗?

至于打瞎子骂哑巴,那就更不应该了。瞎子看不见,已经很可怜了。并且你欺负他们的时候,也是不能躲闪的,还不是一打一个准。而哑巴不会说话,你越骂他们,他们就会越难过。可是难过却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这就像“哑巴吃黄连”一样,只能是生生的憋着。

农村都是一个熟人的圈子,只要谁做了以上四大缺德事中的一个,那都是会被大家所唾弃的。不过在今天,因为思想解放了,女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在农村里的寡妇很少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体现。


农夫也疯狂


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在咱中国到处都有这一说,这是一种象形的比喻,把一个乡间的地痞流氓形容刻画的是十二分的可恶,人人看到都躲着的大坏蛋。这种坏人在生活中究竟是有没有的呢,那是肯定有的,而且从古到今很多的,各种经典的传奇故事和纪实故事中都有这种不为人齿的坏人,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也不泛有这种邪恶的流氓之类。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人们对于“扒绝户坟,踹寡妇门,吃月子奶,欺负老实人"。这一恶毒的人都是深恶痛绝的,这种人既然不顾廉齿,就已经在邪恶的路上不得回头了,成为人人憎恨,夜啼不儿听到名字都怕的恶人。

扒绝户坟,踹寡妇门,这是一个十恶不勅的恶徒。为了钱财,为了生计,都能对一个无儿无女无主的孤坟下手,掘取其中的财物,以供自已私用。其实一个绝户的坟中又能有多少的钱财呢,肯定是随葬的物品少的可怜了,试想这样的坟墓都掘了,何况别的有钱人家的坟墓也不在话下了。

能扒掘绝户的坟,还会踹寡妇的门,可见此人是多么的阴险和奸淫,古时寡妇是最重名节的,若遇这等奸徒挖门撬锁,入室奸淫,也就坏了良家民女的名声,遭到污名丢了名节,直至寡妇性命难料,成为终身的憾事。

至于吃女人奶,斯负老实人,这就是一个人已经活到不顾廉齿了,能和一个刚出生的奶娃抢奶吃,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能够经常吃女人奶的人可想是多么的霸道。女人们都提心吊胆的过月子!至于欺负老实人,就是打到七个撞到八个的人,喜欢欺软怕硬,打人骂人是这种人混世的手段,要的就是老实人臣服他,听他的摆布,甚至于要孝敬他,拿钱消灾。用武力征服不喜欢讲话的老实人。

这种谚语也就是人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坏人的讽刺,一个人如果真能将这四大缺德事集于一身,那可真是头顶害疮,脚底流脓了,不能算是个人,只能是禽兽不如了。


星空揽梦


在农村有一句谚语“踹寡妇门,挖绝户坟”,从字面就能看出这事儿做的有点太过分了,世上最缺德的事也莫过于此吧。平时我们做人做事都讲究“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任何事都不能做的太绝。

在农村,寡妇是很可怜的,家里家外都得靠自己,特别是地里繁重的农活,没个男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寡妇门前是非多”,平时在村里做什么都要低调,有时跟某个男人多说几句话,就有可能被别人说三道四。这样的人家你去踹她的门,太有点不像话了吧。



农村人把没儿子传宗接代的人家称为“绝户”,以前的时候这样的人家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都没后代了,你还要把人家的祖坟给挖了,这就有点人神共愤了。


综上所述,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你做的太绝,把人逼急了,对方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结果很可能酿成悲剧。所以我们平时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就算是小事也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核桃树下话三农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其实还有后半句“吃月子奶,打瞎骂聋”,这是流传在东北地区的俗语。它类似乎农村其他的“四大”,统称为“四大缺德事”。

踹寡妇门

寡妇是死去丈夫的女人。在民间,若是丈夫死因明确还好说,不然就有人会把寡妇称之为克夫之命,再嫁会遭人排斥。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寡妇的日子很难过。不像现在,不管几婚的女人总是“抢手货”,那时的寡妇是不能改嫁的,并以立贞节牌坊来约束。既要恪守三从四德,就是在外抛头露面都要被人非议。寡妇门前本来事非多,稍有点风言风语,还不叫别人以为寡妇有不轨之行为。如果由有人去踹寡妇的门,这让寡妇怎么活?因此“踹寡妇门”被列为缺德事的第一位。这也出自于西汉名叫冒顿的人,踢了国母级寡妇吕后门的典故。也就是说欺负寡妇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事。



挖绝户坟

绝户坟是指断了血脉,断了子孙,无儿无女的人死了之后埋了的坟头。这些人来世一遭,本来就很悲哀,死时无牵无挂,死后逢年过节连个上坟烧纸钱的人也没有。就是自己那座孤身影单的坟墓还被人抛开。这挖坟的还能叫人吗?其实刨人坟墓,让死者不得安生,会遭人人唾弃的。也就是说挖绝户坟是一件丧天害理的事。位列“四大缺德事”第二位。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就是告诉人们,做人,不能缺德。做事,别做绝;人在做,天在看;缺德准完蛋。


为生活而提神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打瞎骂哑。这是泼皮无赖恃强凌弱,最好干的缺德事,最令人所耻,最不是正人君子所为,最被人看扁而瞧下起。是乡间地痞专拣软柿子捏,专找弱的欺。世间人事从来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在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来到。为人应多行善,不可为恶满盈,做人做事要学会留余,不要什么事都做尽做绝。会换位思考。给人留余,也是给己留余留路;给人做绝,也是给己做绝塞死。做人不可恃宠而骄,恃强凌弱,坏事干尽,那必会遭因果恶报的。

有人以为:寡好门好踹,绝户坟好挖,月子奶好吃,瞎哑好打骂,就丧心病狂,丧尽天良去专干欺贫凌弱之事,还自以为胜为强,但世上从来都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人不毙,天地不毙,会自毙。有善心良智者,不会开口骂聋子,伸手打盲眼人。而是尽量多去帮助弱势群体,多做善行善举。

其实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的门也是不好踹的,切莫逞一时之气,把握不住自己,不得狐狸还惹一身臊。绝户的坟也是不好挖的,都是绝户了还顾忌什么,也会绝地反击,不顾死而一搏。踹寡妇门最易惹是非,挖绝户坟最为缺德,这都不是正常人所为之事。劝人做事总要思前想后,凡事三思而后行。蒙坑拐骗偷,吃喝嫖赌抽之事切莫为,不干欺贫凌弱事,要多做扶贫济困助弱事,有善良仁心多善举。





树德汉硕


寡妇就是一些婚姻途中遇到了祸事导致自己的丈夫死亡的女人,这些女人没有改嫁就称为寡妇,通常还有一句话叫做寡妇门前是非多,意思就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容易受到欺负和各种流言蜚语,特别是在过去的社会里面更是如此,一个女人死了丈夫成为寡妇,家里面没有了男人在靠山,很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惦记。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都会在过去的社会受到各种歧视,就算没有做错什么也一样,流言蜚语肯定是少不了的,在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死了丈夫的女性都不会选择改嫁,因为过去的社会是这样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进了一家门很少会出现改嫁的现象,除非被休不然女人基本上都会待在一家到终老,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观念起的作用。

虽然是这样但是并不代表说没有人打寡妇的主意,所以在任何年代孤身一人的女性都会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主意的对象,现在好一些思想观念开放,而且各种法律约束比较完善,所以很少会出现强迫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两厢情愿的结果,而古代就不一样了,寡妇基本上都是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人出手的对象,所以寡妇不只是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要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以及要面对各种骚扰。

而还有一句话叫做,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其实就是代表了一些干缺德事的行为,踹寡妇门其实就是一种占便宜和欺负弱小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古代可以说是极度缺德的事,而且干这种事情的都是一些欺男霸女的恶棍喜欢做的事情,恶棍是什么恶棍就是喜欢做缺德事的一个群体,是最让人痛恨的一个群体,所以做这些事的基本上都是缺德的人,看人家孤儿寡母的没有男人所以觉得别人好欺负,这就是一种缺德。

挖绝户坟的行为其实也是缺德事,而且非常的损阴德,古人的文化观念里面,刨坟的行为就等于是打人祖宗的脸,这个行为跟断子绝孙的行为是一样可恶的,刨别人的祖坟就是等于断人家的根,这种行为可以说属于一种侮辱人的,所以很多人把刨坟断根的仇恨放在和父母之仇和夺妻之恨排到同一个等级,足以说明了我国普通大众对这些事情的仇恨程度,而缺德事做到了这些份上说明了这个人已经无可救药坏到了极点,不被世人接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